吳茱萸湯-胡希恕論
一、67、傷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fā)汗則動經(jīng),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術(shù)甘草湯主之。
苓桂枝白術(shù)甘草湯“這個方子也常用得很,一般頭眩暈,沒有其他的病變,所以古人有句話“怪病當問水”,這個神經(jīng)官能病啊也是有停水的關(guān)系多,所以他無故眩暈,嗯……這類的病啊大概都是停水,氣上沖,這個多。如果有惡心那就不行了,惡心那就是吳茱萸(湯)的那種情況,不惡心這種頭暈、心跳,大概這個方子都行。”
二、149 條:傷寒五六日,嘔而發(fā)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fā)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jié)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我們上面看的口不欲食也是一證,這個嘔也是一怔,發(fā)熱不是柴胡湯的,柴胡湯是往來寒熱,可是嘔而發(fā)熱,柴胡湯是個解熱劑,那時柴胡湯證毫無問題,所以一證便是也得看全面的問題。那么我們對于柴胡湯的應用,在這些段落非得熟不可。假如我們在臨床上只嘔,它不是柴胡證,只是嘔,小半夏湯證,內(nèi)里有停飲,可以用小半夏,就是半夏生姜。那么嘔而頭痛,這類是吳茱萸證。嘔而發(fā)熱,是少陽病,少陽病是少陽熱病,那是小柴胡湯證,這個地方非搞清楚不可。”
---------嘔而發(fā)熱小柴胡,只有嘔吐小半夏湯,帶小便不利或者心悸加茯苓。嘔吐頭暈痛,這水上沖,吳茱萸湯9黨參大棗生姜)
三、198 條:陽明病,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頭眩是停飲的關(guān)系,胃中停飲則頭眩……有停飲,用苓桂術(shù)甘湯,起則頭眩,吳茱萸湯也治頭眩,那個是水氣往上沖胸,則嘔吐。這里但頭眩不惡寒,這純粹是熱,陽明病惡熱而不惡寒,這個人的頭眩與不惡寒在一起,就是熱象,熱攻沖上頭,也頭眩。所以頭眩有時是熱亢于上頭,有時是胃有停飲而沖逆的,也有貧血,一般停水或熱壅逆的頭眩最多見。”
四、243 條:食谷欲嘔,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
“屬陽明也,這個也是個錯誤叫我看,應該屬胃,這個不是屬陽明病的,陽明病頭先講那個,開始那個提綱,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就是太陽陽明與少陽陽明也都是那個脾約也好煩躁大便難也好,全都與那個吳茱萸湯毫無關(guān)系,這個是個虛寒哪,胃虛有寒。所以食而不納,嘔,這是指胃虛有寒,這不是陽明病的。那么得湯反劇者,它不是胃虛有寒了,屬上焦阿。屬上焦指小柴胡湯說的,上焦不通啊,它是熱結(jié)于脅下這個地方。這一段屬不應列到這,它這一段主要是吳茱萸湯與小柴胡湯對于治嘔的一個鑒別點。一個是虛寒,一個的確是熱有飲,這兩個看似相同,實質(zhì)上是不同的。那么小柴胡湯呢,它有小柴胡湯證,也很好鑒別,但就這一點上是相通的。小柴胡湯心煩喜嘔阿,吳茱萸湯也有時煩躁、嘔吐,它煩躁、嘔吐,是胃折騰的,鬧得厲害,那是燥多煩少。那么這一段,雖然我這么講,但它不應該列在這,大概它應該列到太陰病里就對了。這虛寒嗎,胃虛有寒飲,食谷欲嘔,這吳茱萸湯也不光只治食谷欲嘔的,可以有很多,這個后面還會講到。那么這個方子應用的機會很多,它胃虛有寒飲,沖逆頭腦,頭疼頭暈阿,所以我們在臨床上遭遇很多這個方子。有很多美尼爾綜合癥,頭一暈騰的就要吐,吐就挺兇,那吃吳茱萸湯就好,這個你們在臨床中可以試驗。在一個是偏頭疼,尤其是幼兒偏頭疼,大概都是用吳茱萸湯的很多,同時它也治胃疼。胃疼也得屬于這個虛寒有寒飲的這種情況,這頭疼,頭暈,只是嘔吐、惡心,但是它不是陽明病,它可不是陽明病。所以它擱到這,又擱到屬陽明當中,這都是王叔和干的。王叔和他可是,他記這書的時候啊,他一看遇到陽明就往里頭擱,究竟是屬陽明呢也有說的屬陽明胃。所以我們頂好就給它改成屬胃啊。有很多,后邊有。”
--------嘔惡心吐之偏頭痛也可以是吳茱萸湯。(是個寒性狀態(tài))發(fā)熱嘔吐小柴胡。
五、309 條: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燥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
“……這個吳茱萸湯以吐為主呀,吐的厲害,這個吳茱萸湯證候我遇到多了,真是這個樣子,以前我有個鄰居呀,一看這個病,一點也起不來,就是吐,同時頭暈厲害,就是先前講的那個水飲上沖的那個暈,頭眩暈的厲害,他說不時時自冒,與那個病是一樣的,手足逆冷,他一吃藥就好了,我就給他吃這個吳茱萸湯,他這一次給記住了,一看病呀就找我說“我還吃那個辣藥”,這個方子又苦又辣,辣的很,所以這個雖然說是吐利,利并不厲害,以吐為主的,當然他里頭的水多,它既吐,下邊也利,不是一點也不利,同時手足厥冷,這個氣沖的厲害,手足厥冷不一定是胃氣全敗了,你得看情形,那么假設胃氣敗,他手足厥冷,那么頭前的就是的,肢燥,燥煩,不得安寧,那個始終是那樣的。那么這個手足厥冷,他這個氣往上,這個水氣沖逆的太厲害了,這個胸中的大氣受阻礙,他手足也逆冷,這個用吳茱萸湯,我常用,不但治這種病,而且在臨床上西醫(yī)說的美尼氏綜合病的頭暈,這個方劑很多呀,他只是暈得厲害又吐,那準是吳茱萸湯證,這個方子非常好使,這個方子他是個溫中健胃祛水,這個吳茱萸湯專治水氣上沖,可這些藥是大溫大熱,真正有熱可不行,你像咱們柴胡劑那個,那個嘔,那不行,那吃了就壞了,陽明篇里有嘛,食谷欲嘔者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那就是屬上焦也,那就是柴胡證,所以說真正有熱的嘔,越吃嘔越厲害,在這個太陽篇里有,那么這一段呢,它在少陰里也擱了,因為少陰篇經(jīng)常的有嘔吐下利,這是一個危險的證候,這一個并發(fā)太陰病,但是也有似是而非的,那么這個就是,這個當然也是中虛有飲,這肯定的,那么這個不是說的這個,是煩燥欲死,象,要死之證,這是沖那節(jié)說的,這種病很多,這個病不要緊的,今天就講到這了。……少陰病,少陰篇你好好看看,這一篇最不好懂,他這個文字也有關(guān)系,你看這二段,他一個煩燥與這個燥煩,它都擱在這個地方了,它容易誤解的,那么吐逆,手足逆冷,燥煩則死,為什么還要治呢?一般說這個病與那個是絕然不同,這個不是個重病,這個不是說那個煩燥欲死的,…… ”
六、352:若其人內(nèi)有久寒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主之。
“這個是接著上邊這段(指當歸四逆)說的了。那么如果有上邊這個情形,由于血液虛而手足厥寒,用當歸四逆湯;如果當歸四逆湯證,那里頭更有久寒,這個久寒是指的什么說的,那么從所加的這個藥啊,他加的吳茱萸生姜,這個吳萸生姜都是利于胃的,當然這個,里頭的寒它還是在胃,而胃寒有嘔吐,或者有腹痛的情形,可以加吳萸生姜。這個久寒不是當時有病,一時的寒,他平時就有這個癥候,有久寒,那么同時呢有當歸四逆證,可以,所以他給加了吳萸生姜。那么這個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姜(湯),他也治寒疝呢,有可用的機會,后世就是用這個加點兒旁的這個祛寒的藥,加點茴香阿,這個小茴香阿,加點這個溫性藥。但是要不是血虛為前提呀,這是不能亂用這個寒疝,寒疝它主要是肚子疼,那個離不開附子和烏頭的,當然細辛也有可用的機會嘛。 ”
七、378 條:干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個病很多了,干嘔就是不吐食,但是只吐涎沫,涎沫就是胃有停水,頭痛,這個水氣往上來,沖逆,口吐涎沫,是水的上沖都影響大腦,頭痛頭暈,這里沒有頭暈,我就根據(jù)這條,我常用吳茱萸湯,不一定吐涎沫,我們問病人,口水多,這也是寒飲往上的表現(xiàn),或者是胃痛,胃虛停飲,這個水究竟是在胃呀,用吳茱萸湯好使,如臨床上美尼爾氏綜合征,只要是暈的動也不敢動,一動就要吐,那肯定是吳茱萸湯,這個方子是最常用的方子,這個吳茱萸這個藥呀,它去這個水往上沖逆,是最有效不過的,這個藥不管它熱了些,由于祛水的藥都是熱藥,如干姜生姜,這里有水逆,都因為胃虛,另外擱人參、大棗、生姜,吳茱萸配合生姜,生姜的量挺大,用于制嘔去水,人參、大棗呢,是健胃補虛,胃要是不虛,不停水,前面甘草瀉心也講過了,心下痞硬,那個這個方子也有心下痞硬,因為他有人參嘛,人參三兩,這里沒寫出來,因為它不是一個主要癥候,甘草瀉心湯有,是因為汗下太厲害了,客氣動膈,胃虛了,客氣所指的多了,一方邪熱的客氣,一方面水往上來,這時胃的部位按著心下痞硬,痞硬不是真正胃里頭有實,是指水氣、熱邪的心下痞硬,正是用人參的主要證候,胃虛才有的形景,陽明篇不是有這么一段,心下痞硬者不可下之,下之利不止者死,其實就是指的人參證,也是理中湯證,理中湯證就有心下痞硬,需要健胃補虛,要下,下利遂不止,人就不可救了,如果利止還可以救。所以在臨床上遇到心下痞硬,心下痞硬也有實有虛,真正的用大承氣湯證,他這個硬呀,拒按,注家都沒這么講,陽明篇里也是的,說承氣湯證瀉腑,不瀉心下,是錯的。
這段呢因為胃虛,他停水,去水用吳茱萸、生姜,止嘔,一方面也固其根本,胃要不恢復,去水也沒用。由于胃虛,水還來,必須標本兼治,一方面下去痰水,同時用人參大棗補益胃氣,這個方子的意思是這個,這個病很常見。 ”
--------口水多,惡心頭暈痛也可以吳茱萸湯。心下痞。是水上沖。 桂枝是水氣上沖。干姜是水漫溢上口與下焦。
八、396 條: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
“第五:“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這個就沒問題了。這個大病差后,胃氣不符,就是胃虛有寒,尤其有寒飲,這個胃虛才停飲呢,胃要不虛這飲在那呆不住。他由于有飲,所以他喜唾,這個飲往上走。這是根據(jù)辨證這都挺好,口干口渴,里頭都有熱。喜唾,這口當然不干了??谒?,都是里頭有寒。那么有寒怎么樣呢?就用溫藥吧。一般最常用的就是理中丸。理中就是理中焦,就是治胃。古人說是治脾,脾胃。古人說的脾的功能大多是胃的功能。也有的時候是吳茱萸證,吳茱萸湯也喜唾,但他那個喜唾,胃的毛病較重??偸且袗盒?,起碼是惡心。甚至于他頭有暈,那個胃飲水多,那就是吳茱萸湯證。也有吐粘沫,頭痛,或者頭暈,或者胃疼。那個也是溫中去飲。影響到頭部,這理中湯不影響頭部。但是心下痞硬胃特別虛。 ”
--------吳茱萸喜歡唾,要帶惡心。且唾不粘稠。干姜甘草湯之唾不帶惡心,可以帶小便多。
九、“小柴胡加吳茱萸湯,這個小柴胡湯呀,可以加吳茱萸。吳茱萸就是9 克,到12 克,這個吳茱萸大家都知道,它治嘔呀,食入即嘔者,吳茱萸湯主之。這個頭痛,頭暈,嘔呃甚者,就是嘔吐厲害的,這是吳茱萸湯證。我們平時見到這個說美尼爾氏證呀,就是頭暈,要是嘔吐厲害的,就是用吳茱萸湯就行,吳茱湯就是吳茱萸,人參,生姜,大棗,那么但是有柴胡證,你光用吳茱湯不行,你非配合柴胡湯不可,那么就是小柴胡湯證,你加上吳茱萸,就等于小柴胡湯與吳茱萸湯的合方。這個病也挺多呀,不管他美尼爾證不美尼爾證,在臨床上遇到人呀,嘔吐的厲害,比這小柴胡湯的厲害,甚至于不敢起來,頭暈的厲害,頭疼的厲害,你可以用小柴胡加吳茱萸。,同時他口舌干燥呢,你加石膏也沒問題的,不是說吳茱萸是溫藥,石膏是個寒性藥,那沒關(guān)系。這個方子也常用,也常見的。”
----------頭暈不惡心的苓桂類。惡心頭暈痛吳茱萸類。
十、“這個腎著啊,腰冷腹重,只是腰疼,他特別冷,特別沉。我現(xiàn)在還遇到過這么一例。這個就吃苓姜術(shù)甘湯就行。這個很特殊的病。再有這個脈微細,那么就是寒腿這一類的,這一類的就用當歸四逆,這個方子,也有時候加減的。他寒的厲害了根據(jù)傷寒論說的加吳茱萸生姜啊,他那有肚子疼什么,要沒有的話,只是用當歸四逆就行。當歸四逆他就是細辛代生姜,另外他加的木通,他這個細辛的作用,他與這個附子差不多,他偏于去水,也治這個關(guān)節(jié)拘攣疼。但是那方子來啊,就是寒腿好使。他這個平時不怎么的,一受寒腿疼,就用這個當歸四逆啊原方就行。這個方子就在這個傷寒論里頭。在厥陰篇里就有。咱們今天就講到這吧。我說這些當歸四逆,這些腎著病啊,都比較少見。”
---------當歸四逆湯血虛之寒。會有些水。水寒多了還加吳茱萸生姜。
以下在金匱要略里講的
一、發(fā)汗后,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對于氣上沖呢,我們經(jīng)常用的,除去桂枝而外,如果伴水上沖那種,大概吳茱萸的不少。”
二、“九痛丸是后人添加的一個方子,治九種心痛,這都要不得,這后世的醫(yī)書就犯這個病,治某某等等之病,沒有那個方劑,哪有那個方劑???九種心痛用一個藥就能治療,可見這個藥只是通治方子,真正的大病,還得講辯證的,該用什么藥,你看我們從開始胸痹講到現(xiàn)在,方子講很多了,個個不一樣,見到痛就用這個九痛丸,九痛很多了,蟲痛啊饑痛啊,蟲證里急就不一樣,怎么可能用一樣的方子,所以后世書方子都是這樣的。但是這個方子我們看看它,附子、生狼牙、巴豆、人參、吳茱萸、干姜,是個溫下方,那么如果,雖然它有些陰寒的癥候,但是這個陰寒證屬實大便干,這個需要用溫下法,但也不是各種心痛都得用它,這是靠不住的”
三、病腹?jié)M,發(fā)熱十日,脈浮而數(shù),飲食如故,厚樸七物湯主之。
“........他舉了二個例子,當然不夠全面,就我說這個虛寒,這個書上沒有,沒有我們可以想象也可以想象出來,當然因證而施了,總而言之用溫藥,哪些溫藥呢,你象四逆湯,吳萸湯等都是溫藥,他現(xiàn)吳茱萸湯證,腹脹滿你加消脹藥也行嘛,你象嘔而頭痛,腹脹滿,你加厚樸枳實不行嗎?我認為行的,那么與他合用半夏厚樸湯都行,就我方才說那個方子,他這里原則上講了,這個書上就是略,金匱要略嘛。”
四、“嘔而胸滿者,吳茱萸湯主之。這個吳茱萸湯啊,吳茱萸這個藥啊,咱們頭先講那個桂枝治氣上沖,那個治氣上沖,這個吳茱萸啊治水上沖,水往上沖逆,所以他嘔嘛。水往上沖逆,水這個本來停在胃里。“嘔而腹?jié)M”,這個指的就是上腹,這個水往上沖逆,所以上腹較滿,那么甚至于他胸滿,這就是胸滿了,嘔而胸滿。……一升就是一茶杯了,人參三兩,生姜六兩,大棗十二枚。吳茱萸它治 批注 [番茄花園99]: 31 :26 水氣上沖,有治嘔鎮(zhèn)痛的作用,那么加上大量生姜,它更能治嘔了。這個凡是這個胃停水,胃虛的多,所以他擱人參、大棗,就是補胃之虛了。那么這個方劑呢一方面治標,治其水氣上沖這個嘔,他用吳茱萸生姜;一方面你胃也老虛,水還是停水啊,所以從根本上恢復胃,他用人參大棗。這個方應用很多,一會等底下咱們講完再講。“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干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這個水氣往上沖啊,“吐涎沫”這是一個證候。“頭痛”,頭暈全是,尤其頭暈最多見了,不過這個書上他沒有。這個,我在臨床上通過經(jīng)驗了,很多的頭暈是吳茱萸湯證,可是他得惡心,起馬他惡心,吐不吐也得惡心,一動了他就要吐。我們講很多了,就是胃停水,頭暈頭眩,頭冒,都水氣的沖擊這個大腦的問題。那么這個吳茱萸湯證啊,這個水往上沖的最厲害了。所以我們現(xiàn)在在這個臨床上的美尼爾氏證很多是吳茱萸湯證,這個臨床上你們可以試驗。這人啊頭暈的厲害,不敢動,一動他就要吐。這個嘔,是個要緊的,嘔是吳茱萸湯的一個主證啊,那么如果頭暈或者痛,他都可以用吳茱萸湯,吐涎沫這是他證候。所以這個方劑啊,不但治胃,胃痛它也治啊,吳茱萸湯治胃疼也挺好啊。但是它是個大溫性藥,這個吳茱萸,利于虛寒,不利于實熱。我們在臨床上考慮這個人有熱,尤其是實熱,這個吳茱萸可要小心用了。虛寒的無論是頭痛頭暈,吐涎沫,以至于胃疼但是有嘔,都可以用,都好使。這個,在臨床上這個方子啊最常用了。”
五、“我們不光是用烏梅丸,凡是苦藥辣藥擱到一塊并用的時候常常能驅(qū)蛔的,尤其是辣藥,象吳茱萸這個藥就是的,給人用吳茱萸湯,常?;紫x跑出來了。”
六、
“我們看看溫經(jīng)湯的這個藥研究研究很有意思。這個藥啊,他用吳茱蓃湯,你看吳茱蓃、人參、生姜,他去大棗擱桂枝,那么這個呢,也就是溫中降逆,這個生姜是降逆的,桂枝治氣上沖,也降逆,他既用吳茱蓃湯,溫中降逆。同時他又用麥門冬湯......用吳茱蓃湯合用麥門冬湯溫胃補虛,從胃上下手.....這個吳茱蓃湯合麥門冬湯,它既溫中又養(yǎng)液,咱們說是補陰了,所以這個方子叫小溫經(jīng)湯,在調(diào)理婦人經(jīng)脈的時候常有用的機會,但是胃必然現(xiàn)個癥
候,這個癥候主要是這個人不愿意吃東西,又惡心,他用這個吳茱蓃湯去大棗嘛,他加的桂枝。那么在這個情形之下,這個芍藥用的量不大,如果呢肚子痛得歷害,你配合當歸芍藥散,比這個應該還強。所以有的時候啊,現(xiàn)柴胡證,我們就配合當歸芍藥散,與這個方子都差不多。如果有頭痛、嘔吐或者頭暈加吳茱萸也可以。一般在調(diào)理月經(jīng)在婦科用這個機會最多。
----溫經(jīng)湯,就是吳茱萸湯大棗換桂枝,加麥門冬湯。不愿意吃東西,又惡心,人瘦或者唇口干皮。手足心熱(淤血發(fā)熱)。 吳茱萸 三兩[9g] 當歸 二兩[6g] 芍藥 二兩[6g] 川芎 二兩[6g] 人參 二兩[6g] 桂枝 二兩[6g] 阿膠 二兩[6g] 牡丹皮 二兩,去心 [6g] 生姜 二兩[6g] 甘草 二兩[6g] 半夏 半升[6g] 麥冬 去心,一升[9g]
-------丹皮所去熱為淤血之熱。當歸川芎活血,阿膠引血生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