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多數(shù)投資人來講,幾乎每個人在運作過程中或多或少存在著某種不良交易習慣,但是細細歸納又很有共同之處,以下這些是大多數(shù)投資人在證券交易中最常見的錯誤,也是他們失敗的主因,我們必須從中吸取經(jīng)驗,以此提高我們的交易水平,并以此了解大多數(shù)投資人的交易習慣。
心態(tài)重于一切
在證券市場上,討論最多的,不是股市分析方法,而是良好心態(tài)的重要性。很多投資者都認為,做好股票的先決條件是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仿佛一旦有一個好心態(tài),成功就會接踵而至不費吹灰之力。事實上并非如此,一個好的心態(tài)當然是十分重要的,同時確實是不容易的事。因為人的心理變化多少因自身利益和環(huán)境的影響起伏。就像一根木板平鋪在地上,每一個健康的人都可以異常輕松地從上面走過去,但是如果將它放在兩棟摩天大廈的中間,敢試而且能夠走過去的又有幾人?股票的道理同樣如此,平時引經(jīng)據(jù)典盡管十分輕松,但是真正當股價的波動與我們的切身利益緊密相連的時候,又有幾人可以平心靜氣?
盡管如此,獲利真正的基礎是對于證券市場的了解,換言之,就是對股票波動根源的了解,而不是心態(tài)。一個百發(fā)百中的神槍手有可能因為偶爾心態(tài)不好,無法打出一百環(huán)的好成績。但是一個不懂射擊的人也絕不可能因他的心態(tài)極佳就打出好的成績。脫離操作知識,空談心態(tài),就像一個人坐在隨時即將倒塌的大樓下證明自己是多么勇敢一樣,是無知的表現(xiàn)。投資人通過不斷地學習,隨著對證券市場的了解越來越多,心態(tài)自然會變得平靜下來,不會隨著股價的波動而起伏,這就是藝高人膽大的意義。
錯誤的理念
很多人認為,所謂傳奇的成功人物,都有著不同尋常的能力和神秘的力量,能夠使事態(tài)按照自己的意愿發(fā)展。其實并非如此,一個人之所以能成功,真正的原因是因為他們通過對事物的了解和統(tǒng)計,掌握了它的規(guī)律。而不是能夠使事態(tài)按照自己的意愿發(fā)展,正如人只能做到是四兩撥千斤,而不能僅僅依靠自己的力量舉起千斤重物。
很多人認為,在進行操作前,都應該找到適合于自己性格的周期操作,有的人因反應靈敏適合短期炒作。有的人因極具耐心與毅力就適合中長線操作。找到適合自己的操作周期,就是成功的第一步,年復一年虧損的投資人信奉這一法則。
這種想法是荒謬的,成功者與失敗者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成功的人竭力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而失敗的人則以自我為中心。如果你希望成為一個真正的成功者,就必須要抱著客觀的態(tài)度,找到哪一種真正有可能成功的方法然后自己去適應。物競天擇,證券市場上也同樣如此,成功的路事實上只有一條,就是你去適應客觀規(guī)律。
因此,想要成功,就請你放下狂妄的自尊。
驕傲自大
很多投資人在操作股票的過程中,稍有盈余即開始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是做股票的天才,逐漸產(chǎn)生驕傲的情緒。這是十分危險的,只要你的投資生涯開始,不論任何時候,你永遠都是在和極限挑戰(zhàn),你的資金永遠都是一個百分之一百,而不是一萬或一百萬,一千萬。因為不論過去你的業(yè)績是如何出色---將十萬元增值到一千萬,還是從一千萬虧損到五百萬。也不論你過去曾經(jīng)有過多少個100%的優(yōu)秀業(yè)績,你現(xiàn)在只要損失一個100%你就一無所有了。這是個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行業(yè)。
投機行業(yè)的困難不是在于一兩次的盈利有多么艱難,而是在于如何保住資本的前提下穩(wěn)步前進。你從一百萬虧損50%就變成了五十萬,但是你要將五十萬增值到一百萬,卻要盈利100%才行,而不再是先前的50%。當你好容易抓住一次絕佳的投資機會,獲取了50%的利潤之后,只要虧損30%就又回到了從前的水平。每一次的成功都只會使你邁出一小步,但是每一次失敗都會使你向后倒退一大步。這就造成了一個不公平的事實,但是只要你選擇這一行業(yè),你就要無條件的接受這種不平等。所以不論任何時候,你必須要小心翼翼,因為任何的驕傲自大,都會造成你的疏忽大意,最后轉化成為巨額虧損。從帝國大廈的第一層走到頂樓,要一個小時,但是從樓頂縱身跳下只要30秒就可以回到樓底。因此任何時候,都不能有驕傲自大的情緒。
我們絕大多數(shù)人生活在平凡的生活中,每當你驕傲時,適當?shù)氖o你教訓,使你不得不謹慎小心地面對現(xiàn)實,比較容易清醒地知道自己的分量,但是有的時候,市場的情況十分符合我們的設想,我們就會置身于無往而不利的狀態(tài)下,接連的成功給我們帶來的利潤和榮譽感,常常會使我們失去自我的約束,誤以為自己已經(jīng)得到成功的鑰匙??裢妥源螅瑫刮覀冎鸩降臄U大自己承擔的風險范圍,以便贏得更大的成功,并最后作出無可挽回的決策。這種例子不僅是在金融行業(yè)存在,還存在于任何商業(yè)行為中。人最難做到的就是在任何時候,都能清醒地面對自己,清醒地知道自己的能力。
天有不測風云,只有出身的牛犢才不怕虎,飽經(jīng)風霜的獵人,永遠都明白風險就在身邊,稍有大意就會有滅頂之災,所以他們行事總是慎之又慎。
在這個世界上人們總在不停犯著錯誤,沒有人是永遠正確的,成功者在小事上也許會犯錯。但是在關鍵問題上總是小心謹慎。正是因為他們有著這種清醒的認識,所以當他們犯錯誤時他們總是有迅速糾正的能力。錯誤是在所難免的,驕傲卻會像麻醉品一樣使你麻痹大意,當你真正深刻明白這個道理時,就不敢驕傲自大了。
期待利好
瀏覽了幾個最有人氣的股票論壇,發(fā)現(xiàn)人氣低迷時,幾乎大多數(shù)投資者在失望之余,都會期望管理層發(fā)布特大利好刺激麻木的心靈,使低迷的市場重新煥發(fā)生機。這種心理隨著股指的走低,日漸強烈。回顧歷史也很有相似之處,人們中總是希望于利好的消息刺激股市,事實上我們應該放棄這種期望,這種預期的結局最終只有一個,就是再一次深深的失望,再一次受傷。
回顧中國證券市場風風雨雨的十三年,不論任何時候,不論任何行情,都不可能在利好的帶動下出現(xiàn),歷年的減息、國有股減持的暫停到撤銷、傭金以及印花稅的屢次降低,以及林林總總的所謂利好,有那一次的行情是從利好中醞釀出來?又有哪一次行情的結束是由利空開始?
行情永遠是在絕望中展開,在憧憬中結束。
熱衷攤平成本
這是投資人最常見錯誤之一,當他們買進的股票一旦出現(xiàn)虧損,首先想到的就是攤低成本,以求早日解套。因為他們認為,當在10元錢價位處買進了5000股股票后,股價跌至5元處,如果補進5000股,平均成本就降低至7.5元,只要股價漲至7.5元處就可以解套了,要有機會漲到10元還會還有所獲利。所以每當股價在下跌途中出現(xiàn)了有所放緩的跡象,就會有很多投資人開始補倉,有時甚至于在一只股票上多次補倉,逢低就買。他們將這種方法當作解套良方經(jīng)常運用,在牛市時運用這種方法使自己的帳面獲利不少,并且固執(zhí)地認為自己找到了制勝法寶,其實是十分危險的,往往是破產(chǎn)的捷徑。
很多人也許會不以為然地說,我已經(jīng)有了很多次向下攤平的經(jīng)驗了,而且總是使我及早地解套了呀!是的,有的時候錯誤的方法也會使你有所獲利,但是運用錯誤的方法,你不可能成為常勝的將軍,并最終使你付出慘痛代價。
有一個朋友因為運用這樣的方法不斷解套,使他深信這種方法的實用,最終在1997年5月7日45元處,開始買進000568瀘州老窖后不斷在38元處,30元處兩次補倉。還有的人在24.5元處買進蘇常柴,并連續(xù)在21元處、17元處補進。其結果只要看一看走勢圖就可以得知。只要經(jīng)歷過幾年股市的人,都可以舉出無數(shù)相同的例子,但是大多數(shù)人仍然繼續(xù)在犯這樣的錯誤。在我曾經(jīng)所在的證券營業(yè)部,股票持有量最大的股票就是600602廣電電子,持有這些股票的投資人最早就是在2000年3月初,24元左右開始買進,隨后在股價一路下跌過程中,不斷補進并因此深深地套牢,不知等到何年何月才有機會解套。運用向下攤平的的手法進行操作,就像在埋有地雷的地里挖紅薯一樣,盡管不會每次都出事,但是一旦出事就是致命的,最終得不償失。
我們必須從現(xiàn)在對自己承諾,不論任何時候,除非第一次買進的股票出現(xiàn)了獲利,才能考慮加倉,否則絕不買進。真正的高手,只會在獲利的時候加碼,而不會在虧損時補進。
(作者: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