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清代套子錢 自康熙鑄行滿文二十局后,乾隆時已有人注意收集這一套。嘉道以后各錢局開鑄新錢時,往往也依照康熙滿漢錢式鑄二十局錢,俗稱套子錢,也屬開爐性質(zhì),以咸豐,同治光緒三朝遺存實物最多。從套子錢的文字制作分析,一般也能找到它們真正鑄地。如咸豐有寶福局所鑄套子錢,面文形制和該局所鑄鐵錢一樣。有一種存世較多的同治套子錢,除滿漢文二十局外,又有背篆文福壽,楷書福壽,楷書壽壽,辛末福壽等,鑄地同治十年辛未,據(jù)其書體制作應是寶川局所鑄。光緒套子錢也有形制和上述相同者,同出寶川局,云南寶東局套子在背穿左右有滿文東字,所以容易識別,光緒保福局的套子錢勁瘦流暢,并不亞于徽宗時代,光緒保泉局的套子錢雙面漢字,套子錢的文字接近保蘇局,還有些套子錢的文字和保蘇、保浙都有些接近,隨著集幣活動的發(fā)展,有關套子錢的具體鑄地是可以一一澄清的。還有一些形制和套子錢接近的清錢,背穿左滿文保字,穿右漢文,以道光通寶為例,所見有背巳,背反書蘇、背桂等。按道光元年歲在辛巳,背巳或元年時開爐時鑄,又巳中含丙火,土,庚金,火生土,土生金,火金相克,利于冶鑄,猶漢代有丙午鉤,丙早作鏡一樣。蘇字反書不知何意,可能錢局中誤書。道光背桂有大小多種,嘉慶也有背桂錢,乾隆則有滿文桂,桂和貴字諧音,可能取此吉義,而非指地名,所以不一定成套。
七、 清錢中特異品
清錢中多出譜品,有的具研究價值,如康熙時江寧局有試鑄大吉銅錢,見《古錢幣圖解》249頁。如今又發(fā)現(xiàn)了鉛錢,重4.3克,和上述銅錢相似,但不是同一版式??滴鯐r財物盛,開爐竟鑄鉛錢,節(jié)儉之風可法。由此也想一清早期的雕母特別少,可能以鉛質(zhì)雕母代銅,因鉛軟易刻,然容易損壞,不易保存至今。
另見有大清通寶背三星拱照銅錢一枚,按宋末有大宋錢,明末有大明錢,此大清愛寶據(jù)文字形制分析當也在清末。但它性質(zhì)難定,不知是民間的吉語還是錢局所鑄的宮錢,清代宮錢雖有大清一統(tǒng),大清萬年等文字,康熙也有背大清平錢,但錢文比較正規(guī)。
宣統(tǒng)通寶背寶浙小錢,此錢黃銅質(zhì),形制特小,因和小型天保通寶風格近似,所以一般認為是民間戲鑄。文革前曾見寶源局宣統(tǒng)小錢,所以《古錢幣圖解》緒論談到寶源局在宣統(tǒng)時尚少量鑄,現(xiàn)在想來似無可能,寶源局在光緒末年已經(jīng)裁并,這種小錢也屬民間戲鑄,作衣物飾之用,有銀銅二種,今俱不見。
光緒通寶背星月寶泉局銀錢,此錢厚重,銀色佳,但觀其文字制作,和官局錢不相徑庭,外緣有四小孔,也屬民間鑄造北裝飾綴件,不能視作真正貨幣。
道光有背壹兩,壹百等小錢,光緒有背壹拾小錢,又有拾釧合面錢等,大部分是錢局所鑄的籌碼,還有如環(huán)集雅玩背壹兩,拾兩等黃銅籌碼錢,則是民間賭場內(nèi)所用。
咸豐丁巳寶蘇小平有銀銅二種,銀者重7.5克,系機制而成,對此錢家說法不一,有說是咸豐七年寶蘇局所鑄,但當時太平軍占領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戰(zhàn)事方阜,何有從容鑄機制銀錢?一說是清末民初時銀樓中所鑄,含有某種紀念性質(zhì),擬作生辰慶賀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