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肚魚
大肚魚又稱食蚊魚Gambusia affinis,屬於鮒形目、花鮒科,原產美洲。1913年由夏威夷引進臺灣,因為能耐污濁水域故被放養(yǎng)於各地河川、池沼,以攝食孑孓,降低蚊子數(shù)量,今日則廣泛分布全島。大肚魚雄性體長可達4公分、雌性為6公分,出生後二個月可達性成熟,產卵間隔約為1個月,每次可產生30-200個後代,在人為的養(yǎng)殖環(huán)境下曾有記錄族群密度可達到一噸水5838尾,相當於876g。大肚魚為卵胎生,直接產下小魚,小魚離開母體後數(shù)秒即可自行游泳,成長快、繁殖容易,因此不需另行準備繁殖。然而大肚魚有吞食小魚之習性故需準備掩蔽物供小魚躲藏。大肚魚為廣鹽性,因此我們可以將其養(yǎng)在淡水水槽或池塘,依需要撈補後,先置於半淡咸水中適應再投喂。很多人一定會疑惑既然大肚魚可在海水中生長良好,為何又要在淡水中養(yǎng)殖呢?原因是養(yǎng)在淡水可提高成長速度,另一方面也可因鹽度之改變阻絕寄生蟲感染海水魚之途徑。將來大肚魚雖可同一般水族館般采用外購,但往往不知其養(yǎng)殖環(huán)境是否有海水寄生蟲存在,而且采捕過程常有表皮傷害,處理不當容易帶入病菌,因此最好能自行養(yǎng)殖。
豐年蝦(Artemia salina)為節(jié)肢動物門,鰓足亞綱,由剛孵化的幼蟲至成蟲皆可拿來喂魚,可提供體長0.35mm至15mm大小的活餌。經由商業(yè)性出售的豐年蝦耐久卵,可有效取得足夠數(shù)量的幼蟲。每公克豐年蝦卵約有20萬粒,一般每升水放2公克左右豐年蝦卵,強打氣下在25℃時約24小時可孵化,孵化用水可用天然海水或以粗鹽泡制(每公升放粗鹽20-30公克)皆可。因魚類無法消化豐年蝦卵殼,所以孵化後需將豐年蝦卵殼去除。此時可利用豐年蝦向光習性分離卵殼,方法是先停止打氣10-20分鐘,上蓋黑布以遮光,再由底部透光,則比重較輕的卵殼會浮在上方,豐年蝦則群集底部,再由底部排水或由水管抽取底部水即可達分離效果。豐年蝦平常為腹面朝上倒著游泳,成熟的雄性豐年蝦具有一雙顯著的大顎用來捉住雌蟲,常見一對豐年蝦前後相擁而游。豐年蝦為專性濾食性,只能攝食顆粒直徑小於0.05mm之食物,通常用藻類、冷凍面包酵母、乾燥酵母粉、經細粉碎後之大豆粉或米糠等培養(yǎng),一般2-3周可達性成熟并開始交配,但如果是作為活餌為養(yǎng)殖目標,那麼孵化10天後就可陸續(xù)收獲。 大肚魚及豐年蝦在試驗室小規(guī)模培養(yǎng),技術上皆不成問題,若要擴大成海生館所需之規(guī)模,則需另行發(fā)展適合的技術,這是目前努力之目標。除了大肚魚及豐年蝦外,大型藻類如養(yǎng)殖九孔用的龍須菜及水產養(yǎng)殖業(yè)者所視為危害之絲藻則為其次目標。在我們飼育對象中有些雜食性種類雖可攝食冷凍魚蝦,但如偶而提供藻類可提高健康度。貝類如牡蠣及文蛤也是重要活餌,但因可由市場穩(wěn)定取得,并不需特別培養(yǎng)。因為活餌培養(yǎng)絕對不便宜,所以基於經濟因素,只要是能以飼料或冷凍餌料喂飼之種類則盡量不用活餌。 |
|
來自: sysr > 《飼養(yǎng)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