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名詞解釋
錢
原與“鎛”同為古代農(nóng)具,跟“劃”相通,呈鏟狀。春秋戰(zhàn)國間物物相易時,金屬農(nóng)具“錢”即被當作重要財產(chǎn)作為交換流通物;繼而便出現(xiàn)具有貨幣功能的原始大鏟錢,后又稱“布” ( 即“鎛 ”之通假;古時錢鎛混稱猶今之鍬鏟混用。 ) 戰(zhàn)國末至秦,各式貨幣雖統(tǒng)一為“內方外圓”狀態(tài),但“錢”的名稱卻一直被保留下來,至今仍為通用貨幣之統(tǒng)稱。
泉
古音與“錢”通。因貨幣如泉水一樣流通一息,遂有人又將“錢”稱“泉”。王莽篡奪劉漢天下后,因“錢”、“銖”等字之“金”旁與繁體“劉”字結構“卯金刀”之“金”犯其忌諱,故正式以“泉”代“錢”,更鑄“貨泉”、“布泉”以及“小泉直一”至“大泉五十”等六泉。此后三國孫吳之“大泉五百”、“大泉當千”,唐及五代之“乾封泉寶”、“永通泉貨”等,“泉”作“錢”即被廣泛使用并留傳下來。后世文人更因“泉”較“錢”字風雅淡泊。故尤喜稱“錢”為“泉”。
面
錢的正面之簡稱。即鑄有稱量、年號或國號文字以標志錢名的一面。如“半面”、“開元通寶”、“順治通寶”等錢面。
背
錢的背面之簡稱,又叫“幕”。錢背變化較多:光平無文的叫“光背”或“素背”,如秦漢的“半兩”、“五銖”即多光背。唐宋以下的錢背大多有星月紋或記址、記年、記值等文字。如開元通寶背“⌒”者稱月紋,背“荊”字者示荊州鑄造;南宋嘉定通寶背文“同仁”系記同安監(jiān)嘉定二年造;明代天啟通寶大錢背文“十·一兩”表示值當十、重一兩;清雍正通寶背滿文“”則表明寶蘇局鑄制。元代“至元通寶”大錢背文更有蒙古、西夏、察合臺三種文字組成,就尤為奇異了。
肉
又稱錢身地張。指錢體除去邊廓和文字所剩下的空余部分。此部分厚實的叫“厚肉”,輕薄者謂“薄肉”。
外廓
錢外緣的隆起部分,亦稱“邊廓”、“外輪”,可簡稱為“邊”、“廓”、“緣”等。邊緣有兩圈隆起者則謂“重輪”,如“重輪乾元重寶”。
闊緣
錢的外廓較一般線寬闊者稱“闊緣”。如北宋“祥符元寶”、“元祜通寶”即有闊緣錢。而咸平元寶闊緣錢卻是后人偽鑄的贗品。
窄緣
錢的外廓較一般錢狹窄者謂“窄緣”。如北宋之“大觀通寶”即多為窄緣錢。
穿
即錢中之孔眼。因作繩線穿系之用遂稱“穿”。古時又稱“好”。習慣簡稱“孔”、“眼”。先秦各類環(huán)錢多為圓穿,秦“半兩”后即全部統(tǒng)一為方穿。歷代厭勝錢中尚可見圓穿者。“穿”之上下左右部位則分別稱為“穿上”“穿下”、“穿左”、“穿右”等。
孔方兄
秦后各錢均為方孔,古時有人遂戲稱銅錢為“孔方兄”。典出西晉魯褒所著之《錢神論》,其中有“親愛如兄,字曰孔方”句。
廣穿
古錢穿孔比一般錢大的叫“廣穿”。除形制決定者如“五銖”多為廣穿,一般錢中出現(xiàn)“廣穿”則可能為母錢或異品,較為珍稀。
花穿
古錢澆鑄中穿孔錯位不成正方形者稱“花穿”。其中呈六角形的叫“龜甲穿”,呈八角形者謂之“菱花穿”。日本“箱館通寶”呈菱花穿者非因錯范而因工藝設置所致。
內廓
穿孔四周隆起的線條稱“內廓”,亦叫“穿廓”、“好廓”。內廓出現(xiàn)雙棱者舊稱“重好”,即“重穿”意。
四決紋
舊譜書作“四決文”,“文”、“紋”通假。指內廓四角沿對角線方向向外輻射出斜紋,使穿廓呈“ ”狀有決裂之勢,謂之“四決”;射出之斜紋便稱“決紋”。
四出紋
舊書“四出文”。四決紋由內廓一直延伸至外廓成“ ”狀者叫“四出”,其斜線便是“四出紋”。古幣中出現(xiàn)“四出”、“四決”紋者以五銖錢為多。
星號
舊稱“星文 ( 紋 ) ”。錢背或錢面出現(xiàn)圓形突起如星狀者 ( · ) 曰“星號”。其位置無定,可列穿孔上下左右各方, 以“穿上星”為多。常見為一粒,變有少數(shù)“雙星”者,若上下對稱可稱“雙柱”,如“雙柱五銖”。漢五銖錢面穿孔上下時見半粒星號,謂之“穿上半星”、“穿下半星”。特大“星號”亦可稱“日紋”,如上海小刀會鑄“太平通寶”之背可見“上日下月”以象征大“明”。
月紋
舊書“月文”,俗稱“指甲紋”。指錢背鑄有月芽形紋路者。按月芽彎勢方向又分數(shù)種:月紋上彎成“ ”狀者謂“仰月”;下彎成“⌒”狀者謂“俯月”;在穿旁側立如“)”者稱“斜月”。一般一錢一月,亦有“雙月”,唐開元通寶穿孔上下左右更有“四月”者,變化不一。
云紋
錢背可見云形紋路者曰“云紋”,舊書“云文”。云紋較為優(yōu)美如“ ”狀稱“祥云”,形態(tài)似飛鳥如“ ”曰“瑞雀”。云紋在唐乾元重寶錢背上多見。
水波紋
錢背出現(xiàn)水波狀紋路者曰“水波紋”。如日本寬永通寶、文久永寶錢背,即多見各式典型水波紋。
錢文
亦稱“面文”,泛指錢面所鑄文字。如“半兩”、“五銖”“開元通寶”、“太平通寶”、“咸豐元寶”等,均為“錢文”或“面文”。
背文
錢背的文字、包括符號、圖紋及標記等統(tǒng)稱“背文”。如記地“漸”、記值“當十”、記年“六”、吉語“天下太平”等;單見圖紋、符號亦可用“背紋”稱之。
重文
因澆鑄時錢范錯位或移動,致使錢文出現(xiàn)錯移、交叉,使二字現(xiàn)出四字、四字變成六字、八字等均叫“重文”,亦稱“復文”、“重筑”。如“五銖”平行迭現(xiàn)雙“五”雙“銖”,或交叉出現(xiàn)兩個“五銖”等,均謂“重文”。
傳形
指錢文左右二字傳動易位。如“半兩”鑄成“兩半”,“大泉五十”鑄為“大泉十五”等;亦叫“反文”。另有位置未變但錢文反書者,亦稱“傳形”或“反字”。
直讀
面文四字按“上、下、右、左”順序釋讀叫“直讀”。如“乾隆通寶”直讀,即為先上下、后左右;倘非“直讀”即可能誤讀成“乾通隆寶”。一般“通寶”錢多為直讀。舊譜稱“對讀”欠準,因上下可“對讀”、左右亦可“對讀”,不如“直讀”之直觀明快。
旋讀
面文四字接“上、右、下、左”序讀猶如時針之旋轉曰“旋讀”。如宋“祥符元寶”必旋讀,如直讀便成“祥元符寶”而使人詫異。一般“元寶”錢多旋讀,可能取“元”與“圓”相通意。
順讀
亦稱“橫讀”。指“半兩”、“五銖”等二字橫書錢自右向左讀。按傳統(tǒng)書法歷來以自右向左為順勢,故謂“順讀”。
環(huán)讀
先秦環(huán)錢如“共屯赤金”、“重一兩十二珠”等,其面文依穿孔圓勢作環(huán)形書寫,首尾相接,故其文必按環(huán)形布局一一讀出,是謂“環(huán)讀”。遼代冥錢“清寧二年”亦作“環(huán)讀”。
大篆
春秋戰(zhàn)國間主要為秦國使用的一種文體,包含甲骨文、金文、籀 ( 音宙 ) 文以及六國行用的類似文字。大篆結構繁雜,筆畫重疊,變化無定,故較難辨識。秦以前所有刀、布、環(huán)錢及蟻鼻錢之面文,多屬大篆字體。如六字刀、三孔布之文字。
小篆
秦統(tǒng)一中國后據(jù)丞相李斯 ( 書法家 ) 意見整頓文字,對大篆書體進行簡化,并使文字形體統(tǒng)一,筆畫勻整;是謂“小篆”,亦稱“秦篆”。秦漢、六朝以至于隋,“半兩”及“五銖錢系”的各種錢文多系小篆書體。
懸針篆
小篆的一種變體。特征為豎筆下端出現(xiàn)鋒芒,仿佛懸掛著的針尖,故名“懸針篆”。如新莽的貨泉、布泉以及貨布等錢文,均屬懸針篆。
玉筋篆
小篆的一種。凡筆畫纖柔勻稱、結構工整、字形特別優(yōu)美典雅者,即可稱“玉 篆”。如六朝北周布泉、五行大布以及金代泰和重寶之文體,即為玉 篆。 九疊篆篆書之一種。多見于印章刻寫。筆畫折疊堆砌,均勻對稱;折疊多少依筆畫繁簡而定,稱“九疊”乃指其多。九疊篆盛行于宋、元,故北宋“皇宋通寶”可見九疊篆錢文,宋元寶鈔上亦常見之。
隸書
由小篆進一步簡化而變得更便書寫的字體,其筆勢由圓轉變方折、改象形為筆畫。初為官府衙門文書──隸進行記錄的文字,遂稱之“隸書”。雖出現(xiàn)于漢魏,但廣泛用于錢文卻從唐“開元通寶”始。此后五代十國而至北宋,錢文多半為隸書。八分書隸書之別稱。魏晉時已出現(xiàn)楷書,為有別于篆體,人們沿襲先例仍稱之為“隸書”;為與漢代有波折的隸書相區(qū)別,遂將漢隸稱“八分書”。“八分”者,言其“字方八分”,又似“八字分散”其筆勢如八字“左右分布相背然也”。故舊譜釋開元、乾元等錢文“字八分”,即為隸書意。
真書
又稱“楷書”。指簡省隸書波折、筆畫平直、字形方正的現(xiàn)行書體。自南宋寧宗慶元間鑄“慶元通寶”純用真書后,元、明、清各代錢文均以真書為主。如元“至大通寶”、明“洪武通寶”、清“順治通寶”等,均為真書面文。偶爾出現(xiàn)的其它文體僅為特例,如蒙文“大元通寶”、老滿文“天命汗錢”及篆書“永歷通寶”、“昭武通寶”等。
瘦金體
宋徽宗趙佶獨創(chuàng)的一種書體,自稱“瘦金書”。以楷書為本,筆畫俊逸挺撥,揮灑自如,不拘一格,剛健有力,故有“鐵劃銀鉤”之稱,或謂“鐵線書”?;兆谟H書之“大觀通寶”、“崇寧通寶”均為瘦金體錢文之杰出代表。金“大定通寶”等亦仿瘦金體風格。
三體書
同一錢文以三種書體題寫后淺鑄的三種錢,形制特征與對錢類似。如宋太宗手書之“淳化元寶”、“至道元寶”,均有真、行、草三種書體面文,俗稱“三體書”錢。
御書錢
錢文由皇帝親筆題寫的錢稱“御書錢”。如宋太宗趙光義所書“淳化元寶”,宋徽宗瘦金體“大觀通寶”等,均為“御書錢”所書文字又俗稱“御筆”。
左挑
一般指隸書錢文中“元”字第二筆的起勢,若起筆向上挑起成“ ”狀的為“左挑”。如起筆不挑而收筆挑起如“ ”狀者為“右挑”。如“開元通寶”之“元”即有左挑、右挑之別;亦有“雙挑”或不挑的,均屬稀品。
縮水
錢文中有三點水旁 () 的字,其三點靠得很近,仿佛收縮起來似的,俗稱“縮水”。如“淳化元寶”中即有“淳”字三點水縮得很緊的錢,通稱“縮水淳化”。點建 錢文中建字旁“”上出現(xiàn)一點,形態(tài)近似走之如“ ”字,即稱“點建”。南宋“建炎通寶”中即有“點建”錢。多系制作中偶爾錯寫或漏銅所至,故甚希罕。
隱起文
錢文因澆鑄不勻致筆畫高低不平,低處“隱”沒,高處突“起”,遂稱“隱起文”。如“嗣統(tǒng)通寶”中即有典型隱起文者。
聚頭
錢文四字頭部均朝向穿孔,此現(xiàn)象俗稱“聚頭”,以厭勝錢文多見。如八卦錢等。
并腳
錢文四字底部均朝向穿孔,此現(xiàn)象俗稱“并腳”。如越南“明命通寶”之“美號錢”中即有“親老長幼”等背文均為并腳。
倒書
錢文中有一二字倒寫,或面文正書、背文倒寫者,均稱“倒書”。此例在背文或合背錢中較多見。如“天朝通寶”背文倒“永”“光緒通寶”合背鑄倒書等。
接廓
錢文筆畫與穿廓相連以致重合者,曰“接廓”。如“北魏“永字五銖”“永”字下部一撇一捺、“安”字頭上寶蓋均與穿廓相連重合而為一;北齊“常平五銖”“平”字上橫即與穿廓重合,此類現(xiàn)象均屬“接廓”或“借廓”。
離廓
錢文不與穿廓相連,而且離得較遠者,曰“離廓”。如元代“元統(tǒng)元寶”小錢即為典型之“離廓”。
寄廓
或曰“擠廓”,指面文與穿廓擠靠得很緊者。如劉蜀“直百五銖”,元蒙文“大德通寶”、漢文“天歷元寶”等均屬寄廓錢。
年號錢
面文鑄帝王年號的錢。東晉十六國成漢李壽漢興年間所鑄“漢興”錢為我國最早之年號錢。其后如唐“乾封泉寶”、宋“宣和通寶”、明“永樂通寶”直至清末“宣統(tǒng)通寶”等,均系“年號錢”
國號錢
面文鑄有國號的錢。自戰(zhàn)國時期“東周”布、“齊法化”刀直至五代十國的“大齊通寶”、“唐國通寶”,以及此后南宋的“大宋元寶”、蒙文“大元通寶”、南明的“大明通寶”等,均為“國號錢”。國號年號錢集國號、年號于一體的錢。如東晉十六國夏赫連勃勃真興年間所鑄“大夏真興”錢,其后遼天祚帝天慶年間鑄“大遼天慶”,及至清咸豐年間寶福局所鑄“大清咸豐通寶”,均為國號年號并鑄錢。
記重錢
面文標明錢體自身重要的錢。如戰(zhàn)國后期的“重一兩十二珠”,秦“半兩”、“兩甾”,漢及六朝“五銖”、“三銖”等,均屬“記重錢”。然此類錢鑄行未久即多為省銅而減重,更有始鑄即不足稱量者,私鑄錢尤甚,故錢文所記重往往與實稱重要不符。
記值錢
錢文標明自身當值的錢。如新莽“小泉直 ( 值 ) 一”、“大布黃 ( 當 ) 千”,三國劉蜀的“直 ( 值 ) 百”、“直百五銖”等,均為記值錢。
記年錢
錢背銘文標明鑄行年代的錢。如南宋“淳熙元寶”背文自“元”至“十六”,表明各錢系從淳熙元年至十六年間所鑄。南宋各錢以背文記年者多見。
記地錢
背文銘記鑄地簡稱之錢。自唐“會昌開元”背鑄“京”、“洛”、“荊”、“越”等 22 地始,至宋“宣和通寶”背“陜”錢、明“洪武通寶”背“漸”、“豫”、“北平”等,莫不為記地錢。
記監(jiān)錢
錢背銘記鑄錢監(jiān)察司署簡稱的錢。如南宋“乾道元寶”鐵錢背“同”字即記舒州同安監(jiān),淳熙元寶背“春”字為記蘄州蘄春監(jiān),“紹熙通寶”背“漢”字系記湖北漢陽監(jiān)等。亦有記監(jiān)兼記年的,如“慶元通寶”背“春三”,即為蘄春監(jiān)、慶元三年鑄。
合背錢
面背鑄有同樣錢文的錢。如“崇寧通寶”錢背亦鑄“崇寧通寶”四字,看來仿佛兩枚崇寧錢的背貼合在一起,故稱“合背錢”有時背文會出現(xiàn)倒書、橫書現(xiàn)象,均系澆鑄時合范有誤所致。另有兩面錢文年號不同者,如面“泰昌通寶”、背“天啟通寶”,稱“異號合背錢”。
合面錢
錢的兩面都是背文,仿佛兩枚錢的正面貼合在一起,故稱“合面錢”,亦系制作有誤所致。如“乾隆通寶”中有面、背均鑄滿文“寶泉”者即為合面錢。近代出土的大批早期新莽“貨泉”中,即有兩面光板之無文合面錢。
合號錢
面文無“通寶”二字而出現(xiàn)兩個交叉的年號,如“泰昌天啟”四字,此等集兩個年號于一錢者,謂之“合號錢”。
剪邊錢
亦稱“剪輪錢”。為盜銅而剪去邊廓的小錢。傳世以東漢“五銖”為多見,故稱“剪邊五銖”。
磨廓錢
亦稱“磨邊錢”。指邊廓經(jīng)磨銼取銅的窄邊或無廓錢。以西漢“五銖”為多見,故稱“磨邊五銖”。
延環(huán)錢
以專用圓鑿鏨去錢心后留下的圓環(huán),叫“延 ( 音延 ) 環(huán)錢”以東漢五銖為多。新莽“貨泉”及六朝“五銖”中亦有環(huán)錢。 環(huán)鏨下后主要用于回爐重新鑄錢而不作市場流通用,故存世頗少。漢至六朝官私爐均營此道。
對文錢
被鏨去延環(huán)后留下的錢心叫“對文錢”。因其僅剩一半之錢文可與對環(huán)對接,故稱“對文”。傳世可見“對文五銖”、“對文貨泉”。對文錢多混雜于惡劣小錢中在市場流通,今不難見。
對錢
又稱“對子錢”,日本泉譜謂“符合泉”。對錢中一枚多為篆書錢文,可與另一枚異體文 ( 真、草、行、隸均可 ) 配為對子;除面文書體不同,余大小厚薄、內穿外廓以至銅質漿色、制作風格均基本一致,故謂“對錢”。最早自南唐“開元通寶”始,為一篆一隸;至北宋形成“對錢”制作高潮,如天圣、明道、元豐、熙寧、政和、宣和等,計有小平、折二等數(shù)十百種配匹之對錢。日本《符合泉志》更列出千種以上,蔚為大觀。
平錢
俗稱“小平錢”、“小平”。即為一枚當一文使用的基礎小錢。一般徑 2.4 ~ 2.6 厘米,重 2.8 ~ 3.6 克。系歷代古錢中鑄量最大、傳世最多的品種。常見的如開元、熙寧、大定、康熙等通寶錢均為平錢。
折二錢
一枚當二文即兩個平錢使用的錢。形體稍大于平錢。一般徑 2.7 ~ 2.9 厘米,重5 ~ 8克。折二錢總量不少于小平,以北宋所出為最多,常見有元豐、政和等折二錢。
折三錢
一枚當三文、折合三個平錢使用的錢。一般徑 2.9 ~ 3.2 厘米,重 8 ~ 12 克。品種及數(shù)量均少,如北宋慶元、南宋嘉泰及明大中錢中,均有折三錢。
折五錢
指一枚值五文、折合五個平錢使用的錢。一般徑 3.2 ~ 3.6 厘米,輕重不一。如南宋嘉定、元代至五以及明代洪武錢中, 均有折五錢。亦有稱“當五錢”者。
大錢
泛指“當十”以上、包括“當五十”、“當百”、“當五百”、“當千”在內形體較大的高額錢。此類錢之大小輕重無一定規(guī)律,且時有大小錯出、輕重倒置現(xiàn)象,多系經(jīng)濟困頓、通貨膨脹的產(chǎn)物。自唐代當十開元到清朝當千咸豐,歷代大錢層出不窮,名類繁多。至于新莽的“大布黃 ( 當 ) 千”、“一刀平五千”,三國孫吳的“大泉當千”以及五代劉守光的“應天元寶”背“萬”即當萬錢,更是徒有虛名、變相榨取民間財富的虛值大錢。
榆莢錢
又稱“莢錢”,指錢體輕薄如榆樹之莢 ( 榆錢 ) 的小錢。如西漢初年所鑄薄小“半兩”,民間即呼為“榆莢錢”。
鵝眼錢
或稱“雞目錢”。錢體輕小如鵝眼、雞目之類的劣錢。如從東漢末年至六朝間所出劣質特小“五銖”錢,一般被統(tǒng)稱為鵝眼錢或雞目錢。
男錢
舊時傳說婦女佩之可以生男的錢。如十六國后趙石勒所鑄“豐貨”,因錢文壯實豐滿,又含富裕吉祥之意,遂被稱為“男錢”。
女錢
南朝梁武帝所鑄“五銖”,因其輕薄弱小而被稱為“女錢”又謂系對“男錢”而言,婦女佩之可以生女。然均傳說,不足信。
稚錢
三國蜀漢“五銖” ( 一說梁五銖 ) 中有種錢體輕薄、文字纖弱、穿孔特大之“五銖”,被稱之為“稚錢”。與“女錢”一樣反映了古代社會對婦女及兒童的鄙薄與輕視。
官爐錢
由國家或地方政權機構設爐監(jiān)鑄的錢。如自西漢上林三官“五銖”至清末戶部寶泉局所出“宣統(tǒng)通寶”均屬“官爐錢”。歷代少數(shù)民族、封國或割據(jù)政權監(jiān)錢機關督察鑄行的錢幣,一般也被視作官爐錢。
私鑄錢
民間私爐盜鑄的錢幣。因意在牟利,私鑄錢一般比官爐錢輕小粗惡;從銅質到文字都明顯劣于同時官爐所出之錢。然各代私鑄錢雖禁難止,存世數(shù)量均不為少。
后鑄錢
后世啟用前代年號補鑄或重鑄的錢。如“大中通寶”部分記地錢,即于洪武年間按洪武錢制補鑄的,“泰昌通寶”系泰昌帝死后由其子天啟帝補鑄。此類錢幣即為后鑄錢。
鎮(zhèn)庫錢
鑄錢工場正式開爐澆鑄前,為進貢、紀念或避邪而先行特制的大錢。如“大唐鎮(zhèn)庫”、“咸豐元寶”特大“鎮(zhèn)庫”錢等。鎮(zhèn)庫錢一般制作精美,存世絕少。
套子錢
通過不同組合排列可以配套成龍的錢。配套形式甚多。如新莽之“六泉”、“十布”以幣值等級配套;全昌開元以背文鑄地配套;“唐國通寶”可以不同字體配套;“淳熙通寶”可按記年、記監(jiān)配套;“順治通寶”可據(jù)五種版式各自成套等。不同的收藏家亦可按自己藏品的品種、數(shù)量及風格自行配套。其中以王莽的“六泉”、“十布”為最有名、最珍貴的“套子錢”。
厭勝錢
又稱“厭勝錢”。“厭勝”意即“厭而勝之”,系用法術詛咒或祈禱以達到制勝所厭惡的人、物或魔怪的目的,由此而鑄成錢幣形態(tài)的避邪品、吉利品或紀念品統(tǒng)稱為“厭勝錢”。一般僅供佩帶玩賞用,而不作貨幣流通。我國自漢代起官、私爐均行鼓鑄,品類甚多,且有發(fā)展,其中吉語、八卦、供養(yǎng)、撒帳、打馬格及春錢等數(shù)種傳世甚豐。除銅錢外尚有以金銀制作者,不一而足。
吉語錢
厭勝錢屬。一般分以通用錢號添鑄吉語以及吉語為文、加鑄圖像兩類。如“五銖”錢面添鑄“君宜侯王”、“長宜子孫”等吉語;“嘉慶通寶”背鑄“萬年天子”、“天下太平”等。另一類則面文為“長命富貴”、“龜鶴齊壽”,錢背則見各種吉祥及辟邪圖像等。
八卦錢
厭勝錢屬。錢面為八卦圖形及卦名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字;背文多為地支十二字 ( 子丑寅卯等 ) 及對應生肖圖 ( 鼠?;⑼玫?span lang=EN-US> ) 。穿孔圓形。民間多以此錢可避邪保安,所鑄甚多,大小版式各異,精粗互見。
撒帳錢
厭勝錢屬。舊時女子婚嫁儀典上,女賓以金錢彩果拋撒其新房帳下;此種特鑄拋撒之錢謂之“撒帳錢”。此俗始于唐代公主出嫁,后為民間沿襲。錢文多系“金玉滿堂”、“忠孝傳家”、“五男二女”等,大小各異,面背或有各類吉祥圖案裝飾其間。
供養(yǎng)錢
厭勝錢屬。亦稱“供佛錢”、“廟宇錢”。舊時官方或寺院所鑄用以供奉佛殿神像之錢幣。以元代所出最多。錢面除沿用年號、國號文字者,更有“香花供養(yǎng)”、“大安福寺”、“寶珠菩薩”、“進香直社”等;背文則有“神”、“護圣”、“香殿”等等。此類錢制作粗疏,形體偏小,傳世不多。
馬錢
亦稱“打馬格錢”?;蛎婊虮宠T有駿馬圖像;錢文為武將或良馬名,如“魏將吳起”、“唐將散騎”、“追風之馬”、“千里之馬”、“飛黃”、“渠黃”、“赤兔”、“龍駒”等數(shù)十百種。馬錢為宋代前后作打馬游戲用,格局類似棋牌,惜今已失傳。
春錢
面背鑄有男女交媾秘戲圖像,間有文字如“風花雪月”等。舊時由長者授于新婚子媳,或作傳授房事促其多子多孫用,類乎古代春宮圖識或風月定鑒等。
冥錢
又稱“羨瘞 ( 音義 ) 錢”、“明器”。專為死者殉葬鑄制之錢,有銅、銀、錫、鉛、陶、泥數(shù)種。自秦漢特小“半兩”、“五銖”起,歷代均有所出。除“消災”、“太平”等類錢文,近代出土遼代之“清寧二年”、“大康六年”均為記年之冥錢珍品。
連錢
指一爐所鑄因未曾鏨開而連在一起的兩枚古錢。如戰(zhàn)國晚期的“四布當 ”、新莽的“ 刀”等均有“連錢”。
錢樹
指一爐所出因未曾鏨切而與槽銅連成一體的一串錢,看去仿佛枝葉對稱的小樹,狀如“ ”,故稱“錢樹”。存世有“祺祥通寶”錢樹等,極為珍罕。
大樣
同一年號和等級的錢因鑄造地點和爐次不同,出爐后較正常錢徑大 0.1 ~ 0.2 厘米者,稱“大樣”錢。如系平錢即叫“小平大樣”,折二錢則為“折二大樣”。
小樣
與“大樣”相反。同一年號及等級的錢因鑄地、爐次不同,所出錢較正常錢徑小 0.1 ~ 0.2 厘米,則為“小樣”錢。如“小平小樣”、“折二小樣”。大、小樣幾乎各類錢都有,不勝枚舉。
雕母
手工雕刻的母錢,亦稱“祖錢”。六朝后造錢不再使用大型整體銅、石錢范澆鑄,而改用母錢翻砂造型澆制。最初用銅、錫、牙、木等材料精心雕刻的母本,即為“雕母”。傳世可見歷代銅質雕母多種。形體稍大,銅質精良,雕工細膩,邊廓峻深,文字纖勁。是為古錢中至珍之品。
鑄母
一般通稱“母錢”。系由雕母直接翻砂澆鑄以供成批造錢用的母錢。鑄母雖稍遜于雕母,然其質地、品相依舊異常精美。
鐵母
鐵錢的母線。一般均據(jù)雕母以優(yōu)銅翻鑄而成,以兩宋鐵母為多。錢體較鑄制出的鐵錢稍大,形制及文字亦比鐵錢精整美觀,甚珍罕。
子錢
以母錢翻砂大批澆鑄出來的銅錢或鐵錢。一般正用品及傳世品均系“子錢”。 樣錢 可分兩類:由造錢主管機關呈送帝王以供審閱、抉擇的樣錢叫“進呈樣錢”,多由銅、蠟、牙、木等雕制而成。由中央頒發(fā)至各地造鑄爐場當作樣品或母錢的樣錢叫“部頒樣錢”。樣錢亦具母錢精良優(yōu)美的特性。
試范錢
鐵錢 (含銅錢) 正式開鑄前先以銅汁試澆的錢樣,亦稱“試樣錢”。
初鑄錢
最初以錢范或母錢范鑄出來的子錢,或謂“頭爐錢”。此類錢較后鑄者顯得精整,文字峻深,邊廓堅挺,品相佳美。
銹色 古錢表面著銹后呈現(xiàn)出的色澤。因古錢遭際不同而各有千秋。銅錢遇酸性環(huán)境呈現(xiàn)出的綠銹有“松綠”、“瓜皮綠”或“靛藍”色;遇喊性環(huán)境則顯現(xiàn)紅色,可見“朱砂銹”、“雞血斑”等;在中性環(huán)境中因表層氧化可顯出水銀色,俗稱“水銀古”。古錢年久生成的銹色自然、透徹,銹層堅硬板結,與作偽者所造的浮泛脆弱、生硬刺目的假銹不同。
生坑
出土未久呈現(xiàn)新鮮銹色的古錢謂之“生坑”?;螂m出土有年然銹色未遭損壞,一如現(xiàn)坑時模樣者,一般也稱“生坑”。
熟坑
出土多年表層雖受磨損、氧化,但依舊留存部分銹跡的古錢,稱為“熟坑”。舊譜又釋為“老生坑”,文義欠精當,以統(tǒng)用“熟坑”為宜。
傳世古
古錢出爐后從未著土,因長期氧化致使錢面牢結一層黑膜,猶涂過黑漆一般烏黑發(fā)亮,是謂“傳世古”,又稱“黑漆古”。此類錢若經(jīng)長期把玩撫摩,而使錢文及內外廓露出紅潤銅色,錢肉依然黑亮,則為“傳世古”中之上品。
足陌
“陌”與“佰”、“百”通。錢幣交易中每吊錢十足支付一千文,每百文一枚不短缺,謂之“足佰”。 短陌 意與“足陌”相對。以不足一百之數(shù)充作百文行使,俗稱“短陌”。舊時一般短陌定數(shù)以八十文為陌。
省陌
即“省佰”。以不足短佰定數(shù) ( 八十字 ) 之錢充作百文行使更稱“省佰”。省佰初以七十七文為百,后更為減至七十文以至六十文為“佰”的;實質是金錢交往中政府對百姓或富者對窮者的一種盤剝現(xiàn)象。
制錢
明清兩代按本朝法定的錢幣體制由官爐鑄行的銅錢,概稱“制錢”。以此區(qū)別于前朝歷代舊錢及本朝的私鑄錢,并對舊錢、私鑄錢進行取締和制約。如“永樂通寶”、“康熙通寶”等官鑄錢均屬制錢。
普爾錢
“普爾”為維吾爾語,意即為“錢”。清乾隆年間新疆始鑄方孔圓錢,因用其地所產(chǎn)紅銅鑄造,故錢色發(fā)紅,遂又稱“新疆紅錢”。其時先后鑄制紅錢即“普爾錢”的有伊梨、阿克蘇、葉爾、喀什葛爾及庫東等局。
阿堵物
即錢。“阿堵”為六朝時口語“這個”意。時人王夷甫因雅癖而從不言“錢”,其妻故將銅錢堆繞床前,夷甫晨起,呼婢“舉卻阿堵物” ( 搬走這個東西 ) ,仍不言“錢”。后人遂有以“阿堵物”戲稱錢者。
摘自《簡明古錢辭典》
古錢的面、背、幕、穿、廓、肉
古錢的正面稱為面,一般鑄有文字,叫做面文或者錢文。面有豎線稱豎文,橫線稱橫文。錢的背面簡稱背,背有文字稱背文,如果既沒有文字又沒有紋飾的,就叫光背,一般錢背稱幕。
錢的方孔或者圓孔叫做穿,也可叫做好、函。穿孔大的叫做廣穿,小的稱為狹穿,又有花穿。穿外的錢體叫做肉。肉的外緣叫做邊,或者叫做廓;內緣形成邊框的叫做內廓,或稱做好廓、函廓;內廓細的叫細廓,非常細的就叫做瘦廓。漢代以前圓錢背無內外廓,我們稱它平背,從漢武帝鑄五銖錢開始,錢幣就有了內外廓。外廓雙重叫做重輪或重廓;內廓雙重就叫做重孔或重穿。內廓比外廓低些,我們就成為陰廓。
古錢的錢文與形制
錢文即鑄在錢面上的文字。錢文自上、右、下、左而讀的,叫做回讀或旋讀,錢文自上而下,自右而左來讀,叫直讀或順讀。錢文的書體有篆、隸、真、草、行、瘦金和宋體等,即使是同一字體,手法也是變化多端的。
形制即是古錢的鑄造工藝、幣材、造型結構。各個時代的錢幣,都有其特征,出于需要也要規(guī)定出同前朝錢幣的差異。比如方孔圓錢有的有廓,有的就沒有廓;有的穿孔大,有的穿孔?。诲X文有的直讀,有的旋讀。因而各個時代的錢幣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在鑒定古錢真?zhèn)螘r這種方法也是很科學的。象齊的刀布為了使錢文不易磨損,就把幣的輪廓鑄得較高,背中間有一高點,如果沒有這些特征,那么就應判斷是偽品。即使是同一幣制的刀幣,由于時間的先后關系也有變化。這就需要錢幣愛好者熟記常在錢文中出現(xiàn)的字及時代特征,以免上偽幣之當。
雕母和鐵母
雕母又叫祖錢。用銅塊或錫、鉛塊直接雕刻成錢模,鑄錢時用祖錢做模,翻鑄母錢。這些母錢頒發(fā)到各地,各地則用母錢制范鑄幣。
祖錢的雕制是很精良的,目前所見雕母都是金黃色的銅質,是質地優(yōu)良的銅材。銅雕母的錢文很精美,字口深峻。雕母錢不見刀痕跡象,,比同版流通的錢稍大些、厚重些。
雕母錢被制成錢模后取走,工匠用融化了的銅液澆鑄在錢模上,待鑄幣冷卻后開模,取出鑄幣加工打磨光潔即成。
宋、元、明、清時期,冶金技術和采礦技術的發(fā)展,帶動了鑄幣業(yè)的發(fā)展。明清時期黃銅鑄幣盛行起來。黃銅是銅鋅合金。以前鑒定錢幣含銅量的多少,就將幣擲于地上,聽聲斷其成色,成色高的銅幣,擲于地上有金聲。除黃銅外,還有白銅錢,這是銅錫合金中錫的比例大的緣故,也有一種白銅錢是鎳銅。
雕母錢體積比母錢和流通錢大,母錢又比流通錢稍大,銅質也較好。只是因為母錢是由祖錢翻砂鑄成的,所以錢的外緣輪廓、字口都沒有雕母深峻,各方面都比雕母遜些。
母錢除了銅質的外,也還有鐵質的.鐵材料翻砂制的鐵母錢比同級的銅錢要大些、厚重些。
古錢幣愛好者應當把鐵母和鐵范銅錢區(qū)別開來,鐵母錢是為鑄造鐵錢翻砂制成的母錢,再由母錢鑄成流通錢,它和銅幣實際上只是鑄幣材料的不同。而鐵范銅錢,是在大批鑄鐵錢之前,現(xiàn)將融化的銅液注入,以檢查錢模的效果,因而這些銅錢稱為試鑄品,這是與鐵錢形制完全相同的銅錢。這種錢流傳極少。
不論是打造鑄幣還是范疇,都是一種手工業(yè)的生產(chǎn)方式,由此造成錢幣品質的良莠不齊和鑄造費的高昂。中國歷代的銅錢,在形式上常有錯范和流銅等現(xiàn)象,使錢幣不整齊美觀,在重量和成色上也是千差萬別的,就是同一爐所鑄的錢,重量也不一定相同,在成色上更是難以辨別。中國鑄幣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清時采用了機器鑄幣,新鑄銅元制幣整齊精巧,大受人民歡迎,而政府也獲大利。
生坑品和熟坑品
古錢帶有出土銹色稱生坑,所以出土不久稱新生坑;出土時間較久,尚帶銹片殘跡稱老生坑,或稱熟坑。
生坑品也有偽品,那時后代人偽造前代的古錢,我們鑒別生坑錢的真?zhèn)沃饕怯^察錢幣的文字、銹色。因為錢幣上的字多為著名書法家所寫,而偽造者學些的字有其形而無其神,有時文字與錢幣形制也不同,雖然銅銹是真的,錢幣也是假的。
銅也是一種比較穩(wěn)定的金屬,在常溫、常濕的情況下也不容易生銹。入土后的錢幣經(jīng)過幾十百把年甚至上千年,錢幣的表面便起了化學變化,生成了銅銹,這種銅銹是不會脫落的。一些偽品的銹是經(jīng)過特殊處理過裝飾而成的,雖很逼真,但在沸水中浸泡后,,銹就回脫落。
通寶、元寶和重寶
通寶是中國自唐至清末銅幣的一種名稱,唐高祖武德四年,鑄造開元通寶。開元意思為開創(chuàng)新紀元,以后歷代沿用,并常在“通寶”二字前冠以年號、朝代或國名。從唐朝起,錢就不再以重量為名稱了,而改稱寶。如“大唐通寶",“唐國通寶”、“太平通寶”、“永樂通寶”、“康熙通寶”等等。貨幣稱寶是有其社會意義的,這就是貨幣的威力增大了。
專家總結了歷代錢幣中錢文稱為通寶的有“宋元、太平、天禧、皇宋、至和、嘉佑、治平、熙寧、元豐、元佑、元符、建國、圣宋、崇寧、大觀、政和、重和、宣和、靖康”等等。
“元寶”這一名稱最早是用于唐肅宗時史思明在洛陽鑄的"得壹元寶"和“順天元寶”。順天元寶是由得壹元寶改制的。這兩種錢可以說是一種占領貨幣。
大歷年間曾鑄有大歷元寶,制作不精。當時錢價很低,銅價卻很高。因此官鑄也不精良。以后還有天福元寶、淳化元寶、圣宋元寶、宣和元寶、靖康元寶等。
“重寶” 也是銅幣的一種名稱,這一名稱最早是用于唐乾元元年鑄的“乾元重寶”。乾元錢法定有兩種:一種是乾元重寶當十錢;另一種是當五十的乾元重寶,這種錢的背面的外廓是雙圈,所以稱為重輪乾元錢。乾元重寶流傳下來的很多,特別是小平錢,僅次于開元錢。朝鮮曾鑄造乾元重寶,背面有“東國”二字,這是朝鮮最早的錢幣。乾元錢有光背,有背面穿下俯或飛鳥或云朵,也有云朵在穿上的。以后有南漢“錢亨重寶”,北宋“慶歷重寶”,“崇寧重寶”,清“咸豐重寶”、“光緒重寶”等等。
記號錢、蟻鼻錢與鬼臉錢
記號錢,就是面、背部有特殊記號的錢幣。比如錢面錢背有星紋、月紋等等。象乾元重寶,有瑞雀紋的價值990元。宋咸淳元寶,有小平和折二兩種,背文從元字到八字,這表示鑄幣的年代,八年的咸淳錢是宋最后一次鑄幣,九年、十年大概都沒有鑄幣,以后的前幼帝、端宗和后幼帝也沒有鑄幣。
朱元璋早期鑄造多種大中通寶錢,即小平、折二、折三、折五、當五、當十, 并在各省分設寶泉局鼓鑄,這次鑄的錢,背面有各省的局名,計有北平、豫、濟、京、浙、福、鄂、廣、桂等,小錢背面多只有局名。凡發(fā)現(xiàn)當三以上的大錢背文有北平、鄂、京、桂等字樣的古幣,就要留神鑒別,真幣每枚價值千元以上,皆屬珍品。
世俗所稱的蟻鼻錢,是銅貝的高級形態(tài)。錢幣學家認為蟻鼻錢是楚國的貨幣,因為大多出土于南方,而且文字是陰文,和中原的貨幣不同。蟻鼻錢的形狀是正面凸起,背面平。按照錢上的文字可以分為許多種。最普通的是所謂鬼臉錢,因為錢身為橢圓形,而且上面有的陰文,看起來的確象人的臉。其次是各六朱,因為上面的文字好像是各六朱三字的連寫,同時又象一只螞蟻,加上鬼臉上的高鼻子,于是就有了蟻鼻錢這個名稱。這兩種錢最多見。
其余幾種蟻鼻錢,即銅貝銘文作“全”字者,均很少見。解放后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蘇、魯南都不斷發(fā)現(xiàn)蟻鼻錢。普通鼻錢傳世較多,幾乎沒有偽品,但出土少的“全”字幣,就應留神有否做偽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