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就是《傳習錄》中記載了為王學繼承人爭論不休的"四句教"。 王陽明的本意是說,作為人心本體的至善是超經(jīng)驗界的,它不是具體的善的行為。有所為而為的善是手段,無所為而為的善才是至善。人心的至善超越世間具體的善惡。具體的善行只是無善而至善之心的自然發(fā)用流行。王陽明說人心之無善惡是要人們不要去執(zhí)著具體的善行而認識本心。 王陽明的學生錢德洪說,王陽明這樣說是針對那些“先有乎善者”的。王陽明本人也說過:“仁人者,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一有謀計之心,則雖正誼明道,亦功利耳。” 四句教對人心本體的界說和心學開創(chuàng)人程顥的思想是一致的。程顥說:"圣人之常,以其情順萬物而無情。故君子之學,莫若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王陽明說的無善無惡就是無心無情,沒有先入之見。有了這種心,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因此,人惟一可作的就是去“致良知”,也就是為善去惡,去私存公,來恢復良知的覺悟。 人之本心本無善惡,做出善惡之事不過是意念之動。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王陽明提出了其著名的“知行合一”的論斷。正如王陽明所說:“心之所發(fā)處便是行,一念不善,便是惡行”。在這一點上,王陽明的論斷是偉大的,也是獨特的。因為他以一種奇特的方式化解了哲學史上有關(guān)人性善惡的爭論。把“善行”同“人性本善”、“惡行”同“人性本惡”區(qū)別了開來。在王陽明看來,人行為之善惡完全取決于這個人在當時情景下的“一念”之間,而不能由此推斷這個人的本性是“善”還是“惡”。對于人的本性而言,是無所謂善惡的,正所謂“無善無惡心之體”。一個所謂的好人,在某個特定的情景下可能會因一念之差做出惡事,同樣,一個十惡不赦的壞人也可能去做好事。人心難測,更多的時候是一念之差,怎能通過一個行為或一件事情蓋棺而論呢? 正如金庸在武俠小說中所告訴我們的:正邪、善惡就在一念之間,名門正派作惡事也是邪教;邪教替天行道、行俠仗義也是正派。不知金庸是否受到過王陽明的影響,但其表達的觀點卻是這位陽明先生的。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你不是因為是好人,才去做好事,而是因為你一直在做好事,你才是一個好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