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推拿常用腧穴 小兒推拿除了運用十四經穴及經外奇穴外,本身還有許多特定的穴位。這些穴位不僅有“點”狀,而且還具有“線”狀及“面”狀,這是特點之一。有相當多穴位都聚結在兩手,正所謂“小兒百脈匯于兩掌”,這是特點之二。
本文著重介紹小兒推拿穴位位置、操作方法、次數(shù)(時間)、主治及臨床應用。其中“次數(shù)”僅代表6個月~1周歲患兒臨床治療時參考,臨診時尚要根據(jù)患兒年齡大小、身體強弱、疾病輕重等情況而有所增減。
上肢部穴位治療時,一般不分男女,僅操作一只手即可,臨床習慣于推拿左手(亦可推拿右手)。小兒推拿操作的順序,一般是先頭面,后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下肢。亦有根據(jù)病情或患兒體位而定順序。
但是對于疼痛較敏感的穴位,或具有較重刺激力的手法一般都放在最后操作,以利得到患兒的配合。
◆ 頭面部穴位
【攢竹(天門)】
線狀穴。
位置:兩眉中間至前發(fā)際成一直線。
操作:兩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稱推攢竹,又稱開天門(圖201)。
次數(shù):30~50次。
主治:感冒、發(fā)熱、頭痛、精神萎靡、驚惕不安等。
臨床應用:①為小兒推拿常例手法(加推坎宮,揉大陽)之一,可用于外感表證及內傷雜病;②若驚惕、煩躁可與清肝經、按揉百會等穴合用。
【坎宮(陰陽)】
線狀穴。
位置:自眉頭沿眉向眉梢成一橫線。
操作:兩拇指自眉心向眉梢作分推,稱推坎宮,又稱分陰陽(圖202)。
次數(shù):30~50次。
主治:外感發(fā)熱、頭痛目赤。
臨床應用:①為小兒推拿常例手法之一,可用于外感表證及內傷雜?。虎谀砍嗤纯膳c清肝經、掐小天心、清天河水等穴合用。
【太陽】
點、線結合穴。
位置:眉后凹陷處。
操作:①兩拇指撓側自前向后直推,稱推太陽;②用中指指端揉或運,稱揉太陽或運太陽(圖203)。
次數(shù):30~50次。
主治:頭痛發(fā)熱,目赤痛。
臨床應用:①為小兒推拿常例手法之一,可治外感、內傷;②目赤痛除推、揉法外,可加點刺放血,以增強療效。
【人中】
位置:人中溝,上1/3與2/3交界點。
操作:用拇指甲掐,稱掐人中。
次數(shù):3~5次或醒后即止。
主治:驚風、昏厥、抽搐。
臨床應用:主要用于急救,對于人事不省、驚厥、抽搐時,可與掐十宣、掐老龍等穴合用。
【迎香】
位置:鼻翼旁五分,鼻唇溝中。
操作:用食、中二指揉,稱揉迎香。
次數(shù):20~30次。
主治:鼻塞流涕。
臨床應用:主要用于外感或慢性鼻炎引起的鼻塞,可與清肺經、拿風池等穴合用。
【百會】
位置:兩耳尖連線頭頂中部操作:拇指按或揉,稱按百會或揉百會(圖204)。
次數(shù):按30~50次;揉100~200次。
主治:頭痛、驚風、脫肛、遺尿等。
臨床應用:①治驚風、煩躁,可與清肝經、清心經、掐揉小天心等穴合用;②治遺尿、脫肛,可與補牌經、補腎經、推三關、揉丹田等穴合用。
【耳后高骨】
位置:耳后入發(fā)際高骨下凹陷中。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揉,稱揉耳后高骨(圖205)。
次數(shù):30~50次。
主治:頭痛、驚風、煩躁不安。
臨床應用:①外感頭痛可與常用手法清肺經等穴合用;②驚風、煩躁可與按百會、清心經等穴合用。
【風池】
位置:枕骨下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之間。
操作:用拿法,稱拿風池。
次數(shù):5~10次。
主治:感冒、頭痛、頸項強痛。
臨床應用:①感冒、頭痛可與常用手法清肺經等穴合用;②頸項強痛可與揉列缺、揉頸項部肌肉合用。
【天柱骨】
線狀穴。
位置:頸后發(fā)際正中至大椎成一直線呈線狀穴。
操作:用拇指或食指自上而下直推,稱推天柱。
次數(shù):推 100~500次。
主治:發(fā)熱、嘔吐、項強、驚風等癥。
臨床應用:①外感發(fā)熱、項強可與拿風池等穴合用;②嘔吐可與揉板門、揉中脘等穴合用。
民間常可用湯匙蘸水自上而下刮天柱骨,刮至皮下輕度瘀血即可。作用同推天柱。
【頭面部常用穴位小結】
1.解表 推攢竹、推坎宮、揉太陽、拿風池、推天柱等。
2.鎮(zhèn)驚通竅 按揉百會、揉迎香。
3.升陽舉陷 按揉百會。
◆ 胸腹部穴位
【天突】
位置:胸骨上窩正中。
操作:中指端接或揉,稱按天突或揉天突(圖206)。
次數(shù):10~15次。
主治:咳喘胸悶、痰壅氣急、惡心嘔吐等。
臨床應用:①咳喘痰壅,可與推揉膻中、運內八卦等穴合用;②惡心嘔吐、與揉中脘、推脾土等穴合用。
【膻中】
點、線狀結合穴位。
位置:前正中線,兩乳頭之間。
操作:中指端揉稱揉膻中;兩拇指自穴中間向兩旁分推至乳頭,稱分推膻中(圖207);用食、中指自胸骨切跡向下推至劍突,稱推膻中。
次數(shù):推或揉約50~100次。
主治:胸悶、咳喘、痰鳴、吐逆等。
臨床應用:①胸悶,取分推膻中;②咳喘、痰鳴,取揉膻中,可與推肺經、揉肺俞等穴合用;③吐逆,取推膻中,可與揉天突、按揉豐隆等穴合用。
【乳旁、乳根】
點狀穴,常合并應用。
位置:乳頭向外旁開2分為乳旁,乳頭向下2分為乳根。
操作:食、中兩指分別置乳旁、乳根穴用揉法,稱揉乳旁、揉乳根。
次數(shù):20~50次。
主治:咳喘、胸悶。
臨床應用:咳喘、胸悶,可與揉膻中,揉肺俞等穴合用。
【脅肋】
面狀穴位。
位置:從腋下兩脅至天樞處。
操作:兩手掌從兩脅腋下搓摩至天樞穴,稱搓摩脅肋(圖208)。
次數(shù):50~100次。
主治:脅痛胸悶、痰喘氣急、疳積等。
臨床應用:①脅痛、胸悶、痰喘氣急,可與揉膻中、推膻中等穴合用;②疳積者可多搓摩脅助,加捏脊法。
【中脘】
點、線、面狀結合穴位。
位置: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
操作:①用指端或掌根按揉中脘,稱揉中脘;用掌心或四指摩中脘部位,稱摩中脘;自天突起沿胸部正中線直下推至中院,稱推中脘(圖209)。
次數(shù):揉100~300次;摩5分鐘;推100~300次。
主治:腹脹、曖氣、食積、食欲不振、嘔吐、泄瀉等。
臨床應用:①腹脹、食積、食欲不振、嘔吐、泄瀉,可與推牌經、按揉足三里等穴合用;②胃氣上逆、曖氣嘔惡,可與推板門、推天柱等穴合用。
【腹】
面狀與線狀相結合穴位。
位置:腹部(以中腹為主)。
操作(圖210):①兩手沿肋弓角邊緣向兩旁分推,稱分推腹陰陽;②以掌或四指端摩腹,稱摩腹。
次數(shù):分推100~200次;摩5分鐘。
主治:消化不良、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等。
臨床應用:①對于消化道疾病,可與揉中脘、推脾經等穴合用;②常與捏脊法、按揉足三里合用,作為小兒保健手法;③與揉臍、揉龜尾、推上七節(jié)合用,是醫(yī)治小兒腹瀉有效的組合穴位。
【臍】
點狀與面狀相結合穴位。
位置:肚臍。
操作:用中指端或掌根揉,稱揉臍(圖211)。
次數(shù):100~300次。
主治:腹瀉、便秘、腹脹腹痛、疳積等。
臨床應用:①腹瀉、便秘,可與摩腹、揉龜尾,推七節(jié)等穴合用;②疳積,可與捏脊、揉中脘、揉足三里等穴合用。
【天樞】
位置:臍旁2寸,左右成對。
操作:以食、中兩指分別置于兩側天樞穴指揉,稱揉天樞(圖212)。
次數(shù):50~100次。
主治:腹瀉、腹脹、腹痛、便秘,消化功能紊亂。
臨床應用:急慢性胃腸炎及消化功能紊亂,可與揉臍、推牌經、按揉足三里等穴合用。
在臨床上,天樞與臍可同時操作,以中指定臍,食指與無名指分別按置于兩側天樞穴同時揉動。
【丹田】
點狀與面狀相結合穴位。
位置:小腹部,臍下2才與3寸之間。
操作:可揉、可摩,稱揉丹田(圖 213)或摩丹田。
次數(shù):揉50~100次;摩5分鐘。
主治:腹痛、遺尿、脫肛、疝氣、尿潴留等。
臨床應用:①疝氣、遺尿、脫肛,可與補腎經、推三關、揉外勞宮等穴合用;②尿潴留,可與按丹田、推箕門等穴合用。
【肚角】
位置:臍下2寸,旁開2寸。
操作:①用拇、食、中三指作拿法,稱拿肚角(圖214);②用中指按,稱按肚角。
次數(shù):3~5次。
主治:腹痛、腹瀉。
臨床應用:對虛寒腹痛,腹瀉效果較好,可與揉牌經、摩腹、揉丹田等穴合用。
本法刺激性較強,為防止患兒哭鬧影響手法的進行,可在諸手法施畢后,再拿此穴。
【胸腹部常用穴位小結】
1.胸部諸穴主要用于呼吸系統(tǒng)疾?。喝缈却?,痰鳴,胸悶諸癥。
2.中、上腹部諸穴主要用于消化系統(tǒng)功能性紊亂:如消化不良、腹脹、腹瀉、便秘諸癥。
3.下腹部諸穴主要用于溫煦下焦,培腎固本,治泌尿系統(tǒng)疾病如遺尿等。
◆ 腰背部穴位
【肩井】
點狀與面狀結合穴位。
位置:在大椎與肩峰連線之中點部位。
操作:①用手指按其穴位,稱按肩井;②用拇指與食、中二指對稱用力作拿法,稱拿肩井(圖215)。
次數(shù):按30~50次;拿3~5次。
主治:感冒、驚厥、上肢抬舉不利等。
臨床應用:①感冒,可與常例手法,拿風池等穴合用;②上肢痹痛可結合局部相應的成人手法醫(yī)治;
③可用于治療結束后的總收法。
【大椎】
位置:第七頸椎棘突下間隙。
操作:用中指揉,稱揉大椎。
次數(shù):20~30次。
主治:項強、發(fā)熱、咳嗽。
臨床應用:①感冒發(fā)熱項強可與常例手法推天柱等穴合用;②咳嗽,可與揉乳房、乳根等穴合用。
【風門】
位置:第二胸椎與第三胸椎棘突之間,左右各旁開1寸5分。
操作:食、中兩指分別置于左右穴位揉動,稱揉風門。
次數(shù):20~30次。
主治:感冒、咳嗽、氣喘。
臨床應用:本穴主要用于外感風寒,可與拿風池、清肺經、揉肺俞、推揉膻中等穴合用。
【肺俞】
位置:第三胸椎與第四胸椎棘突之間,左右各旁開1寸5分。
操作(圖216):①以食、中兩指分別置于左右穴位揉動,稱揉肺俞;②兩拇指分別自肩胛骨內側緣從上向下推動,稱推肺俞或稱為分推肩胛骨。
次數(shù):揉50~100次;推100~300次。
主治:喘咳、痰鳴、胸悶、胸痛等癥。
臨床應用:本穴多用于呼吸系統(tǒng)疾病,可與推揉膻中、清肺經、揉豐隆等穴合用;對久咳不愈者,指揉操作時可蘸少量精細鹽,效果會更好。
【脾俞】
位置:第十一胸椎與第十二胸椎棘突之間,左右各旁開l寸5分。
操作:以食、中兩指分別置于左右穴位揉動,稱揉脾俞。
次數(shù):50~100次。
主治:腹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疳積、四肢乏力等。
臨床應用:本穴主要用于消化系統(tǒng)疾病。可與揉中脘、推脾經,按揉足三里、捏脊等穴合用。
【 腎俞】
位置:第二腰椎與第三腰椎棘突之間,左右各旁開1寸5分。
操作:以食、中兩指分別置于左右穴位揉動,稱揉腎俞。
次數(shù):50~100次。
主治:腹瀉、便秘、少腹痛、下肢痿軟乏力等。
臨床應用:①對腎虛所致腹瀉、便秘的患兒,可與補牌經、補腎經、揉上馬等穴合用;②對下肢痿軟乏力,可與捏脊、肢體手法治療合用。
【腰俞】
位置:第三腰椎與第四腰椎棘突之間,左右各旁開3寸5分凹陷中。
操作:①可以食、中兩指分別置于左右穴位揉動;②亦可雙手拇指分別置于左右穴位揉動,都稱為揉腰俞。
次數(shù):50~100次。
主治:腰痛、下肢癱瘓。
臨床應用:可配合肢體手法推拿治療。
【脊柱】
線狀穴。
位置:大椎至長強成一直線。是小兒身體上最長的線狀穴。
操作:用食、中二指螺紋面自上而下作直推,稱推脊(圖217)。若加天柱骨一起自上而下直推,就稱為大推脊,其清熱作用更強。②用捏法自下而上,稱捏脊法(見上周捏脊法)。
次數(shù):推300~500次或更多;捏3~5遍。
主治:發(fā)熱、驚風、疳積、腹瀉、便秘等。
臨床應用:①能清熱,在推脊時可蘸少量冰水或酒精,是一種有效的物理降溫方法,多與退下六腑、清天河水、推涌泉等穴合用;②捏脊能調陰陽、理氣血、和臟腑、通經絡、培元氣,具有強健身體的功能,是小兒保健常用主要手法之一。多與補牌經、補腎經、推上三關、摩腹、按揉足三里等穴合用,治療先、后天不足的一些慢性病癥,均有一定的效果。
【七節(jié)骨(七節(jié))】
線狀穴。
位置:第四腰椎棘突向下至尾椎骨端(長強)成一直線。
操作:用拇指撓側面或食、中二指螺紋面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作直線推動,分別稱為推上七節(jié)和推下七節(jié)。
次數(shù):100~300次。
主治:泄瀉、便秘、脫肛。
臨床應用:①推上七節(jié)能止瀉,可與揉龜尾、摩腹、揉臍等穴相合用。推上七節(jié)還可治療氣虛下陷的脫肛、遺尿可與按揉百會,揉丹田等穴合用;②推下七節(jié)能通便,可與揉膊陽池穴合用。
【龜尾】
位置:尾椎骨端(即督脈經長強穴)。
操作:以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稱揉龜尾(圖218)。
次數(shù):100~300次。
主治:泄瀉、便秘、脫肛、遺尿。
臨床應用:本穴能通調督脈之經氣,調節(jié)大腸(具有雙向性)的功能。①對泄瀉、便秘可與推七節(jié)、摩腹、揉臍等穴合用;②對脫肛、遺尿可與揉丹田、按揉百會等穴合用。
【腰背部常用穴位小結】
1.按揉肺俞、脾俞、腎俞能調治肺、脾、腎本臟器及其相關的疾病,能補其不足,瀉其有余。
2.推脊、揉大椎、揉風門均能清熱。前者清熱作用較大,后兩者以解表平喘為長。
3.龜尾、七節(jié)具有雙向調節(jié)大腸功能的穴位,一起應用,形成一組合穴。
◆ 上肢部穴位
【脾經】
面狀、線狀相結合穴位。
位置:拇指末節(jié)羅紋面。
操作(圖219):①將患兒拇指屈曲,循拇指橈側邊緣由遠端向掌根方向直推為補,稱補牌經。②拇指伸直,由指端經羅紋面向指根方向直推為清,稱清脾經。補牌經、清脾經,統(tǒng)稱推脾經。③在拇指末節(jié)羅紋面作旋推法,亦稱為補脾經。
次數(shù):100~500次。
主治:腹瀉、便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
臨床應用:①補牌經能健脾胃、補氣血。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可與揉中脘、指揉脾俞、按揉足三里等穴合用;②清脾經能清熱利濕可與清天河水、清大腸等穴合用。
小兒脾胃薄弱不宜攻伐太甚,在一般情況下,脾經穴多用補法;僅只體壯邪實者方能用清法,或清后加補。
【肝經】
線狀、面狀相結合穴位。
位置:食指末節(jié)羅紋面。
操作:食指伸直,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為清,稱清肝經(圖220);旋推為補,稱補肝經。清肝經、補肝經統(tǒng)稱為推肝經。
次數(shù):100~500次。
主治:煩躁不安、驚風、五心煩熱、目赤、口苦咽干等。
臨床應用:①清肝經能平肝瀉火,息風鎮(zhèn)驚,解郁除煩,可與清天河水、推涌泉等穴合用;②肝經宜清而不宜補,若肝虛應補時,則需補后加清,或以補腎經代之,稱為滋腎養(yǎng)肝法。
【心經】
線狀和面狀相結合穴位。
位置:中指末節(jié)羅紋面。
操作(圖221):食指伸直,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為清,稱清心經;旋推為補,稱補心經。清心經、補心經統(tǒng)稱為推心經。
次數(shù):100~500次。
主治:高熱神昏,五心煩熱,口舌生瘡、小便赤澀、心血不足、驚惕不安等。
臨床應用:①清心經能清熱退心火,可與清天河水、清小腸等穴合用;②本穴宜清不宜補,對心煩不安、睡臥露睛等癥,需用補法時,可補后加清,或以補腎經代之。
【肺經】
面狀、線狀相結合穴位。
位置:無名指末節(jié)羅紋面。
操作(圖222):旋推為補,稱補肺經;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為清,稱清肺經。補肺經和清肺經統(tǒng)稱推肺經。
次數(shù):100~500次。
主治:感冒、發(fā)熱、咳嗽、胸悶、氣喘、虛汗、脫肛等。
臨床應用:①補肺經能補益肺氣,可與揉肺俞等穴合用;②清肺經能宣肺清熱,疏風解表,化痰止咳,可與推膻中,揉風門等穴合用。
【腎經】
面狀、線狀相合穴位。
位置:小指末節(jié)羅紋面。
操作(圖223):由指根向指端方向直推為補,或旋推,稱補腎經;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為清,稱清腎經。補腎經和清腎經統(tǒng)稱推腎經。
次數(shù):100~500次。
主治:先天不足,久病體虛,虛喘,腎虛腹瀉、遺尿,膀胱蘊熱,小便淋瀝刺痛等。
臨床應用:①補腎經能補腎益髓,溫養(yǎng)下元,可與揉腎俞、揉丹田等穴合用;②清腎經能清利下焦?jié)駸?,可以清小腸代之。
【大腸]線狀穴位。
位置:食指撓側緣,自食指端至虎口呈一直線。
操作(圖224):由食指端直推向虎口為補,稱補大腸;反之為清,稱清大腸。補大腸和清大腸統(tǒng)稱為推大腸。
次數(shù):100~300次。
主治:腹瀉、脫肛、便秘。
臨床應用:①補大腸能澀腸固脫,溫中止瀉,可與揉丹田、揉外勞宮、推三關等穴合用;②清大腸能清利腸腑,除濕熱,守積滯,可與推六腑、摩腹等穴合用;③本穴又稱指三關,亦可用于診斷即望指紋可參閱小兒推拿概論有關章節(jié)。
【小腸】
線狀穴位。
位置:小指尺側邊緣,自指端到指根成一直線。
操作(圖225):由指根向指端方向直推為清,稱清小腸;反之為補小腸。清小腸和補小腸統(tǒng)稱為推小腸。
次數(shù):100~300次。
主治:小便赤澀、尿閉、遺尿等。
臨床應用:①清小腸能清利下焦?jié)駸崦谇鍎e濁,可與清天河水穴合用;②補小腸可用于遺尿、多尿,與揉丹田、揉腎俞等穴合用。
【四橫紋(四縫穴)】
短線狀穴位。
位置:掌側食、中、環(huán)、小指近節(jié)指間關節(jié)橫紋處。
操作:①四指拼攏從食指橫紋推向小指橫紋,稱推四橫紋;②用拇指甲分別掐食、中、環(huán)、小指近節(jié)指間橫紋,稱掐四橫紋。
次數(shù):推 100~300次;掐 5次。
主治:腹脹、疳積、消化不良等。
臨床應用:①推四橫紋多用于治療消化不良、疳積,可與補脾經、揉中脘等穴合用;②掐四橫也有同樣效果;③也可選用毫針或三棱針點刺四橫紋出血(液),效果也很好。
【板門】
面狀穴位。
位置:掌測大魚際平面。
操作(圖226):①指揉,稱揉板門;②用推法自指根推向腕橫紋,或從板門穴推向橫紋處,稱推板門。
次數(shù):100~300次。
主治:食積、腹脹、食欲不振、嘔吐、腹瀉、曖氣等。
臨床應用:①揉板門能健脾和胃,可與補脾經、揉中脘、揉脾俞等穴合用;②板門穴推向腕橫紋能止瀉,腕橫紋推向板門能止嘔吐。
【內勞宮】
位置:掌心中,屈指時中指、無名指之間中點。
操作:以指揉,稱揉內勞宮。
次數(shù):100~300次。
主治:發(fā)熱、煩渴、目瘡、齒齦糜爛、虛煩內熱等。
臨床應用:揉內勞宮能清熱除煩,可與清心經、清天河水等穴合用。
【內八卦】
位置: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至中指根橫紋約2/3處為半徑所作圓。
操作:用運法,稱運內八卦。
次數(shù):100~300次。
主治:咳嗽痰喘,胸悶納呆,腹脹嘔吐等。
臨床應用:運內八卦能寬胸利隔,理氣化痰,行滯消食,可與推脾經、推肺經、揉中院、按揉足三里等穴合用。
【小天心(魚際交)】
位置:掌根、大、小魚際交接處凹陷中。
操作:①中指揉,稱揉小天心(圖227),用指甲掐,稱掐小天心;用中指搗,稱搗小天心。
次數(shù):揉100~300次;掐、搗5~20次。
主治:驚風、抽搐、煩躁不安、夜啼、小便赤澀、目赤痛、疹痘欲出不透。
臨床應用:①揉小天心能清熱、利尿、明目,可與清心經、清小腸、清天河水等穴合用;②掐、搗小天心能鎮(zhèn)驚安神,可與清肝經、按揉百會、掐人中、掐老龍等穴合用。
【運水人土、運土人水】
弧線狀穴位。
位置:掌側,大指根至小指根,沿手掌邊緣呈一弧線狀。
操作:①自拇指根沿手掌邊緣,經小天心推運至小指根,稱運土入水;②反方向自小指根沿手掌邊緣,經小天心推運至拇指根,稱運水入土。
次數(shù):100~300次。
主治:小便赤澀、腹脹、腹瀉、食欲不振、便秘等。
臨床應用:①運土入水能清脾胃濕熱,利尿止瀉,可與退下六腑穴合用;②運水入土能健脾助運,潤燥通便,可與推上三關穴合用。
【總筋】
位置:掌后腕橫紋中點。
操作:以指按揉,稱揉總筋(圖228);以指甲掐,稱掐總筋。
次數(shù):揉100~300次;掐3~5次。
主治:驚風抽搐、口舌生瘡、夜啼、潮熱等。
臨床應用:①揉總筋能清心經熱,散結止痛,通調周身氣機,可與清心經、清天河水等穴合用;②治療驚風抽搐多用掐法,可與搗小天心穴合用。
【大橫紋(手陰陽)】
線狀穴位。
位置:掌側腕橫紋。撓側紋頭盡端稱陽池,尺側紋頭盡端稱陰池。
操作:①兩拇指自掌側腕橫紋中央(總筋穴)向兩旁分推,稱分推大橫紋,又稱為分手陰陽(圖229);②自兩旁(陽池、陰池)向中央(總筋)合推,稱合陰陽。
次數(shù):30~50次。
主治:寒熱往來,腹脹、腹瀉、嘔吐、食積、煩躁不安。
臨床應用:①分手陰陽能平衡陰陽,調和氣血,行滯食消,可與摩腹、推牌經等穴合用;如實熱證陰池宜重分,虛寒證陽池宜重分;②合陰陽能行痰散結,可與清天河水等穴合用;③揉總筋、分手陰陽是小兒推拿手部操作的常例手法。
【十宣(十五)】
位置:十指指尖,指甲與白肉際處。
操作:用掐法,稱掐十宣。
次數(shù):各掐5次,或醒后即止。
主治:高熱昏厥。
臨床應用:掐十宣主要用于急救、有清熱、開竅的作用,可與掐老龍、掐人中、大推脊等穴合用。
【老龍】
位置:中指甲后1分許。
操作:用掐法,稱掐老龍(圖230)。
次數(shù):掐5次、或醒后即止。
主治:急驚風。
臨床應用:掐老龍主要用于急救,有醒神開竅的作用。掐之知痛有聲者,較易治,不知痛而無聲者,一般難治。
【二扇門】
位置:手背部中指掌指關節(jié)兩側凹陷處。
操作(圖231):①食、中二指按揉,稱揉二扇門;
②拇指甲掐,稱掐二扇門。
次數(shù):揉100~300次;掐3~5次。
主治:身熱無汗。
臨床應用:揉、掐二扇門能發(fā)汗透表,退熱平喘,是發(fā)汗效穴。若遇患兒高熱無汗,按揉1~2分鐘,即可見汗出。對平素體虛外感的患兒可先固表(用補牌經、補腎經等穴)而后再用揉掐二扇門使之發(fā)汗。
【上馬】
位置:手背部無名指與小指掌指關節(jié)之間。
操作:①拇指端揉,稱揉上馬;②拇指甲掐,稱掐上馬。
次數(shù):揉100~500次;掐3~5次。
主治:虛熱喘咳、小便赤澀淋瀝。
臨床應用:本法為滋陰補腎的要法,可與揉肺俞、補腎經等穴合用。另外對肺部感染有干性羅音久不消失者配推小橫紋(掌側,食、中、環(huán)、小指掌指關節(jié)橫紋處,由拇指側直推至小指側)。
【外勞宮】
位置:手背部、與內勞宮穴相對。
操作:①用指揉法,稱揉外勞(圖232);②用指甲掐,稱掐外勞宮。
次數(shù):揉100~300次;掐3~5次。
主治:風寒感冒,腹痛腹瀉、脫肛、遺尿等。
臨床應用:本穴性溫,為溫陽散寒,升陽舉陷佳穴,兼能發(fā)汗解表??膳c補牌經、補腎經、推三關、揉丹田等穴合用治療脫肛、遺尿等癥。
【三關】
線狀穴位。
位置:前臂撓側,陽池至曲池成一直線。
操作(圖233):用拇指撓側面或食、中指面自腕推向肘,稱推三關,或稱推上三關;屈患兒拇指,自拇指橈側推向肘,稱大推三關。
次數(shù):100~300次。
主治:氣血虛弱、病后體弱、陽虛肢冷、腹痛、腹瀉、疹出不透及感冒風寒等一切虛、寒病證。
臨床應用:①推三關性溫熱,能益氣行血,溫陽散寒,發(fā)汗解表,主治一切虛寒病癥可與補脾經、補腎經、揉丹田、摩腹、捏脊等合用;②對感冒風寒,怕冷無汗或疹出不透等癥,可與清肺經、掐揉二扇門等穴合用。
【六腑】
線狀穴位。
位置:前臂尺側,陰池至少海成一直線。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部,稱推(退)六腑(圖234),或退下六腑。
次數(shù):100~300次。
主治:高熱、煩渴、驚風、咽痛、木舌、腮腺炎和大便秘結等。
臨床應用:退六腑性寒涼,可用于一切實熱病證??膳c清肺經、清心經、清肝經、推脊等穴合用。
本法與推三關為大涼大熱之法,可單用,亦可合用。若患兒氣虛體弱,畏寒怕冷,可單用推三關,如高熱煩渴,可單用退六腑。而兩穴合用能平衡陰陽,防止大涼大熱,傷其正氣。如寒熱夾雜,以熱為主,退則可以退六腑與推三關之比為3:1;若以寒為重,則可以推三關與退六腑之比為3:1。
【清天河水】
線狀穴位。位置:前臂正中,總筋至洪池(曲澤)成一直線。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稱推天河水,或稱清天河水(圖235);用食、中二指沾水自總筋處一起一落彈打如彈琴狀,直至洪池,同時一面用口吹氣隨之,稱打馬過天河。
次數(shù):100~300次。
主治:外感發(fā)熱、潮熱,內熱等一切熱證。
臨床應用:①清天河水性微涼,較平和,能清熱解表,瀉火除煩,可用于一切熱證;對外感發(fā)熱,可與清肺經、推攢竹、推坎宮、揉太陽等穴合用,對于內熱,可與清心經、清肝經、揉涌泉等穴合用;②打馬過天河清熱之力大于清天河水,多用于實熱、高熱等證。
【上肢部常用穴位小結】
1.脾經、肝經、心經、肺經、腎經、胃經、大腸經、小腸經 諸穴主要用于本臟腑的病證,用補法能補其不足,用清法能瀉其有余。其中肝經、心經兩穴宜清不宜補;牌經、腎經兩穴宜補不宜清。
2.清熱類穴位 掐揉二扇門、清天河水、推三關,治外感發(fā)熱。
清天河水、打馬過天河、退下六腑、揉小天心,清營分血分之熱。
揉內勞宮、揉上馬,清虛煩內熱。
揉內勞宮與操小天心結合,可清心經之熱。
分手陰陽能調和氣血,用于寒熱往來。
3.健脾類穴位 推板門、揉板門、推四橫紋、推小橫紋,健脾和中、助運消滯。
◆ 下肢部穴位
【箕門】
線狀穴位。
位置:大腿內側,骸骨內上角至腹股溝中點一直線。
操作:以食、中二指自骸骨內上角向腹股溝部作直推,稱推箕門。
次數(shù):100~300次。
主治:小便赤澀不利、尿閉、水瀉等。
臨床應用:箕門穴性平和,有較好的利尿作用。
①用于尿儲留,可與揉丹田、按揉三陰交等穴合用;
②用于小便赤澀不利,可與清小腸穴合用。
【百蟲】
位置:膝上內側肌肉豐厚處。
操作:按或拿,稱按百蟲或拿百蟲(圖236)。
次數(shù):5~10次。
主治:四肢抽搐,下肢痿癖。
臨床應用:按、拿百蟲能通經絡、止抽搐,多用于下肢痹痛和癱瘓等癥,可與拿委中、按揉足三里、揉解溪等穴合用。若用于驚風、抽搐,手法應加強刺激。
【 足三里】
位置:膝關節(jié)外側間隙下3寸,脛骨前嵴外一橫指。
操作:以指端作按揉,稱按揉足三里。
次數(shù):50~100次。
主治:腹脹、腹痛、泄瀉嘔吐、下肢痿、痹等證。
臨床應用:本穴為足陽明胃經合穴,能健脾和胃,調中理氣,導滯通絡,是治療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主穴。①腹脹、腹痛可與摩腹、揉脾俞穴合用;②嘔吐,可與推天柱骨、分腹陰陽穴合用;③脾虛腹瀉可與推上七節(jié)、補大腸穴合用;④與捏脊、摩腹合用,可作為小兒保健常規(guī)手法;⑤下肢痿、痹證可輔局部成人手法醫(yī)療(詳見成人推拿有關治療內容)。
【前承山】
位置:小腿前部、脛骨外側與后承山穴相對處。
操作:掐、揉本穴,稱掐前承山或揉前承山。
次數(shù):掐5次;揉30次。
主治:下肢抽搐。
臨床應用:常與拿委中,按百蟲、掐解溪等穴合用治療角弓反張,下肢抽搐。
【豐隆】
位置:外踝上8寸,脛骨前緣外側1寸5分,脛腓骨之間。
操作:以拇指或中指揉,稱揉豐隆。
次數(shù):50~100次。
主治:咳嗽、痰鳴、氣喘。
臨床應用:揉豐隆能和胃氣,化痰濕。主要用痰涎壅盛,咳嗽,氣喘等癥,可與揉膻中,揉肺俞,運內八卦等穴合用。
【三陰交】
位置:內踝上3寸,脛骨后緣。
操作:以拇指或食指作按揉,稱按揉三陰交(圖237)。
次數(shù):100~300次。
主治:遺尿、癃閉、小便頻數(shù)澀痛不利,下肢痹痛等。
臨床應用:按揉三陰交能通血脈、活經絡、疏下焦、利濕熱、通調水道,亦能健脾胃、助運化等,是治療泌尿系統(tǒng)疾病的主穴。如遺尿、尿閉、小便不利,可與揉丹田、推箕門、推腎經等穴合用。下肢痹痛,可參閱成人推拿治療中有關章節(jié)。健脾胃,助運化可與揉中院、推脾經等穴合用。
【解溪】
位置:踝關節(jié)前橫紋中,兩筋間凹陷中。
操作:掐和揉本穴,稱掐解溪或揉解溪。
次數(shù):掐 3~5次;揉 50~100次。
主治:驚風,吐瀉不止,踝關節(jié)屈伸不利。
臨床應用:①驚風,吐瀉用掐法,可與按百蟲,按揉足三里等穴合用。②踝關節(jié)屈伸不利用揉法,可配合其他成人手法合用。
【委中】
位置:腘窩中央,兩大筋之間。
操作:以食指指端提拿鉤拔腘窩中軟組織,稱拿委中(圖238)。
次數(shù):3~5次。
主治:驚風抽搐、下肢痿軟。
臨床應用:①驚風抽搐,可與按百蟲、掐老龍等穴合用;②下肢痿軟,可與按揉足三里,按揉股四頭肌,脛前肌合用。
【后承山(承山)】
位置:腓腸肌肌腹下陷中。
操作:用拿法,稱拿后承山。
次數(shù):3~5次。
主治:腿痛轉筋,下肢痿軟。
臨床應用:拿承山能止抽搐、通經絡,常與拿委中、按揉足三里、拿腓腸肌配合、治療腓腸肌痙攣、下肢展軟等病癥。
【仆參】
位置:足外踝下凹陷中。
操作:以拿或掐本穴,稱拿仆參、掐仆參(圖239)。
次數(shù):3~5次。
主治:昏厥、驚風。
臨床應用:主要用于昏厥,可與掐人中、掐老龍等穴合用。
【涌泉】
點狀、線狀相結合穴位。
位置:蜷足時,在足心前三分之一的凹陷中。
操作(圖240):①以拇指從涌泉穴向足趾方向直推,稱推涌泉;②以指端揉,稱揉涌泉。
次數(shù):50~100次。
主治:發(fā)熱、五心煩熱、嘔吐,腹瀉。
臨床應用:①推涌泉能引火歸元,退虛熱,主要用于五心煩熱,煩躁不安等癥,可與揉上馬,運內勞宮等穴合用。退實熱,可與推脊,退下六腑,清天河水等穴合用;②揉涌泉能治吐瀉,左揉止吐,右揉止瀉。
【下肢部常用穴位小結】
1.百蟲、承山、前承山、解溪、委中、仆參 諸穴均能治驚風抽搐和下肢轉筋,亦能治下肢痿痹諸證。
2.箕門、三陰交 兩穴能治尿閉、小便不利等泌尿系統(tǒng)疾病。
3.有個性的穴位 足三里是治療消化系統(tǒng)疾病主穴。豐隆能化痰濕,止咳平喘。推涌泉屬釜底抽薪之法,不僅能退實熱也能除虛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