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的“太太”與李太白的“身價” “國學”正熱,所以一部《論語》,也爭執(zhí)不下。“半部”即可治天下的《論語》,孔老夫子是將它當作修身養(yǎng)性、甘作順民的“心靈雞湯”,還是治國平天下之策,忽然又辯論了起來———但這都是正經的學術之爭,所以應當歡迎的。 然而《論語》的爭論硝煙未散,關于孔夫子的“研究”,卻有人抄了一條小路。什么終南捷徑這樣好走呢?原來是一舉考出了“孔子的太太是誰”———說是這個女人,在《論語》中未涉一字,歷朝歷代的孔學家,也沒人研究過她,甚至司馬遷也無一字說到這女人葬在何處。這樣的“缺門”,當然引起了“學者”的興奮,于是從三國王肅的一句話里,“考”出孔夫子的老婆為“亓官氏”,這倒也罷了,奇怪的是又“考”出,“也許”亓官氏“認為孔子遲早能出人頭地”,但終于因為孔子的“不是”,而致使她“信念破滅”,離開了孔子……否則,怎么會在關于孔老夫子的書典中,從無一個字記載到她呢? 這樣的“也許”,當然是“大膽假設”的樣板了。然而例如“孔子太太”這樣的命題,卻畢竟會在劍走偏鋒之時,“奪”一點人們的“眼球”,所以“研究者”流為此不遺余力———但例如這樣的“命題”,近年以來,并不只限于一個“孔子老婆”,便是關于孔子的身高,不是也“也許”得一塌糊涂嗎?先是有人從“古書”中一句“七尺之余”,推斷出按照漢尺,孔夫子身高161.7厘米,屬于“二等殘廢”。話音未落,便有“研究者”也舉“古書”,說“先圣身高九尺六寸”,再按西漢量度每尺為23.1厘米,算出孔子身高221.76厘米,竟“與當今穆鐵柱、姚明差不多”!接著又以“其父其子”的邏輯,進而又考出孔子的父親叔梁紇身高十尺,比孔子還高4寸,算下來,比姚明還要高5厘米!至于孔子的腰圍,也有智者,考出孔老夫子和日本相撲幾無上下…… 當然例如“孔子的太太”以及“身高”以及“腰圍”的“研究”,這種“抄近路”的“學術研究”以及從古人一言幾字中推斷出長篇大論的“考據(jù)”,顯然不止于“開掘”一個孔老夫子。比如一個李白,先是從他的詩句,去推算他的酒量,也不管浪漫詩人的夸張與比喻,便是近來的時候,還有學者也是“一舉考出”,說李白靠什么周游天下、吟詩作章,這樣的瀟灑?原來他是一個“私營礦主”。你不相信,難道你沒讀過李白寫南陵的名句“銅井炎爐高九天,赫如鑄鼎荊山前”?這兩句詩,寫的不正是冶煉的盛況?而這南陵,恰恰是“我國最早使用硫化礦冶銅的地區(qū)”呵!于是一言以蔽之,不由你不相信,李白就是一個“腰纏萬貫”的“私營企業(yè)家”,大概屬于我們今天形成的那個新的社會階層吧!至于李白船行南北泛舟之時所吟的不少詩句,原來都是“在這礦產品的船上所作”,那就更是石破天驚的“學術成果”了…… “國學”還是要熱的,李白也要深入開掘,但例如“孔子太太”這樣的“命題”,關于李白開礦這樣的“結論”,雖則可以博人茶余一笑,但終究不是人間正道,更不要說其中不少“杰作”,漢初等時方士化的儒生們早已臆想附會過了,并不是什么新的“研究方法”呵。 不知讀者諸君,以為如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