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燒烤時可能會用上一些樹枝生火外,柴對于城市中的新一代可謂陌生,但是石油氣罐和打火機在廣州民居的廚房普及以前,人人的生活都離不開木柴。在廣州二千二百多年的歷史中,我相信人們使用木柴煮食的時間超過其中的95%。 木柴,來源于樹木上砍下的木頭,枝干,蘆葦,或者木材原料的剩余,木制品的尸骸。解放前的廣州,煤是貴價燃料,多為富人家使用,液態(tài)的燃料則是工業(yè)工廠專用,平頭百姓沒有柴,連吃東西都成問題,所以木柴就成了家家戶戶的必需品。 過去,廣州用柴量非常大,木柴除了在周邊地區(qū)的山林砍伐而來外,更多的是沿珠江的幾大支流:東江、西江、北江的上游一帶山區(qū)水運下來。先由大戶柴商從山區(qū)收購柴戶的木柴,然后用大船運到廣州附近,接著由碼頭岸邊的中戶用小貨船運到岸上,最后由在各個路段經(jīng)營的小戶柴欄分銷到茶樓,酒館,學(xué)校和民居中去。 當(dāng)然,木柴也是有分等級貴賤的。據(jù)我過往所見,老人家一清早起床“透煤爐”都喜歡燒干柴,順便和街坊鄰里拉拉家常。用干柴是因為易燃不冒煙,而剛砍下來的柴和被雨淋過的濕柴除了難點燃外,還很容易熏得燒柴人滿臉淚水。除了干濕的分法外,從不同樹木身上看來的柴價格上也有高有低。特別的柴會被酒家茶樓買來烹調(diào)特殊的菜式,如荔枝鴨、烤乳豬等,為的是菜式能夠獲得特殊的香味。 解放后,全國物資調(diào)度來往漸漸頻繁,木柴也漸漸地被煤炭所取代,但是在60~80年代末,人們在早晨起來首先就是把煤爐燒開,但是把煤燒起來前,還是得依靠火柴和木柴這哥倆配合生火,但在刮風(fēng)下雨的日子煮飯還是非常的讓人頭疼。在后來的時間里,汽油,天然氣,石油氣把煤和柴從大部分城市人的日常生活中趕了出來,不過,這并不代表城市里沒有人燒柴了。 我們非常幸運,不需要親歷每天都得花上幾十分鐘生火煮食的年代,科技的進步把生活中瑣碎的雜務(wù)一再壓縮,現(xiàn)在人們需要生火時只要汽油打火機“嚓”的一下或者電子煤氣爐“嗒”的一聲就能輕易取得,快捷,方便。但與燒柴相比,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煤炭、石油是地球億萬年來的積存,希望太陽能、風(fēng)能的轉(zhuǎn)化技術(shù)在將來得到快速的發(fā)展并普及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