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日韩经典一区二区三区-五月激情综合丁香婷婷-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专区

分享

高考生物復習:2009年命題預測及名師指導

 雅禮生物組集體備課資料 2009-04-07

  第一章 2009年命題預測及名師指導

  分析近年高考試題 展望2009命題趨勢

  湖南師大附中特級教師 汪訓賢

  2009年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大綱的理科綜合測試中規(guī)定的生物學科,無論是對考生的能力要求,還是考試范圍,與前兩年基本保持不變,以利于實現(xiàn)由傳統(tǒng)的“一本(教本)兩綱(教學大綱和考試綱要)”向“高中生物課程標準”的平穩(wěn)過渡。

  一、近年高考試題特點及變化趨勢

  近三年全國理綜卷Ⅰ中生物學試題涉及的考點及分值分布見表1。

  表1

  續(xù)表

  1.內容分布情況

  (1)從上表看,近三年高考考查內容基本穩(wěn)定,不少內容是連續(xù)兩年甚至三年都考了。如2006年和2007年考查了免疫;2006年和2008年分別考查了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在選擇題中考查了生物種群、非選擇題中考查了遺傳的基本定律,且不約而同地都是第31題。

  (2)近三年試題對“生物的生殖和發(fā)育” 很少考查,可能是因為這一內容中的生殖方式和減數(shù)分裂與植物組織培養(yǎng)、遺傳和變異、育種等聯(lián)系緊密,其具體知識點的考查滲透到了這些內容中去了,因此,并不說明這一內容不重要,更不意味著今后對這一內容的考查力度會減弱。

  2.試題變化趨勢

  (1)選修本內容在增多。近三年考查選修本的知識內容見表2。

  表2 近三年考查選修本教材知識內容的題號及占分比例

  (2)文字表達量在減少

  據(jù)統(tǒng)計,2006年、2007年、2008年全國理綜卷Ⅰ生物試題非選擇題的標準答案,字符數(shù)分別是650個、300個、260個。2006年幾乎是長篇大論的答題模式,2007年以填空和簡述的形式考查,2008年幾乎只有填空形式了??偟内厔菔且髮W生書寫的文字在逐步減少。

  (3)主干知識仍是重點

  三年來,考題涉及的內容雖然幾乎涵蓋了高中生物全部知識內容,而生物的新陳代謝,生命活動調節(jié)和免疫,遺傳、變異和進化三大主干知識的考查卻是穩(wěn)定的,且所占比例很大,具體分布見表3。

  表3 近三年考查三大主干知識的考題分布及占分比例

  2007年之前的全國卷Ⅰ的生物非選擇題以“代謝+遺傳”或“調節(jié)+遺傳”兩種模式輪流考,而2007年、2008年的非選擇題模式為“(代謝+調節(jié))+遺傳”,且兩道非選擇題的分值差距變大,綜合性更強。

  (4)考查角度有所變化

  在考查內容基本穩(wěn)定的同時,考查的角度在變化。如近三年都對種群數(shù)量變化這一內容進行了考查,但2006年考查角度側重生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2007年側重于影響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因素,2008年側重種群數(shù)量變化及種間關系。近三年都對遺傳的基本定律進行了考查,但考查的角度也不盡相同:2006年側重于遺傳方式及驗證,2007年側重于遺傳圖解的應用,2008年側重于植物的遺傳和育種。

  (5)試題情境基本平和

  其一,近三年全國理綜卷Ⅰ的生物試題情景,總體感覺是“回歸課本,重視基礎”,每一道題的素材幾乎都源自教材。其二,部分試題與近幾年其他省份的高考試題情景相似或相同,如2006年全國理綜卷Ⅰ的第30題與2003年江蘇卷的第3題;2007年全國理綜卷Ⅰ的第4題與2005年江蘇卷的第23題;2007年全國理綜卷Ⅰ的第31(Ⅱ)題與2005年廣東卷的第41題,都有一脈相承之感。試題情境平和,這有利于減緩考生的心理壓力,同時對于高中生物教學,促進生物課改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

  二、展望2009命題趨勢及復習建議

  1.展望2009命題趨勢

  (1)試題整體上應體現(xiàn)穩(wěn)定、新穎、基礎、能力等特點

  由于2009年高考考綱與2008年考綱基本相同,所命高考試題的題型、題量、命題范圍、考點分布等,總體上也應該基本穩(wěn)定,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如果有新的突破的話,應該不是知識難度的突破,而是新情境試題量的突破、基礎知識整合和應用能力的突破。

  (2)突出主干知識,加強科內綜合

  新陳代謝、遺傳基本定律、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等主干知識仍然是命題重點,但試題可能由對某個單一知識點的考查向多個知識點綜合考查轉向。復習時要注意必修、選修教材間的知識聯(lián)系,要加強對知識應用和遷移能力的培養(yǎng)。

  (3)能力要求應主要體現(xiàn)在對過程與方法的考查

  教材中的插圖隱含了大量的過程與方法方面的知識,高考試題以教材圖形為背景考查過程與方法的比較多。這一特色在2009年高考命題中還會得到強化。

  (4)題干取材新穎,關注社會、生活、經(jīng)濟和環(huán)境

  背景取材于社會、生活、經(jīng)濟或環(huán)境等試題,在近年高考試題中常有體現(xiàn),也可能在2009年高考試題中延續(xù)。因為此類試題的命題背景源于生產實際,便于綜合考查相關聯(lián)的生物學科內知識。

  (5)實驗與探究,高考必考

  近三年來,全國理綜卷Ⅰ中的實驗題分值在逐漸減少,答題時的文字書寫量也逐漸減少了,2008年只以填空的方式出現(xiàn)。2009年高考,實驗與探究試題仍然是必考題。命題方式可能有對實驗步驟的正確與否進行評判;對實驗現(xiàn)象和結果進行分析等,而繁雜的實驗設計類試題應不會出現(xiàn)。

  2.備考2009復習建議

  (1)挖掘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wǎng)絡

  復習過程中,把所學知識構建成知識網(wǎng)絡,有助于學生在解題時能快速、準確地提取到有關的知識,必須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構建知識網(wǎng)絡。

  (2)適應高考要求,提升學科能力

  高考強調以知識為載體,著重考查學生的能力。能力范圍很廣,主要是理解知識的能力、從新材料新情境中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圖文信息轉換的能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語言(包括圖、表等)表達能力等等。要提高學生的能力,關鍵是把知識教活、把發(fā)展能力作為復習教學的重點。因此,在復習時或小考后,都要有針對性地總結,尤其是那些易錯題,要多問幾個為什么。如本題考了哪些知識點?題目是怎樣綜合這些知識點的?題目又考了哪幾方面的能力要求?等等。

  (3)突出生物實驗,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實驗一直是生物學高考試題中的必考內容,復習時要鼓勵學生設計探究性實驗,加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應特別重視指導學生分析實驗步驟,分析預測實驗結果,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第二章 理科綜合下生物科

  考試大綱導讀

 ?、?考試性質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是由合格的高中畢業(yè)生和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高等學校根據(jù)考生的成績,按已確定的招生計劃,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yōu)錄取。因此,高考應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qū)分度,適當?shù)碾y度。

  Ⅱ.考試內容

  根據(jù)普通高等學校對新生文化素質的要求,參照教育部頒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學大綱》,并考慮中學教學實際,制定以下考試內容。

  (一)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把握所學知識的要點和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2)能用文字、圖表、圖解等形式闡述生物學事實、概念、原理和規(guī)律等。

  (3)能運用所學知識,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

  【試題舉例】(2008年重慶卷)

  下列有關番茄代謝或調節(jié)的變化趨勢圖,正確的是( )

  【答案】A

  【解析】本題綜合考查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影響條件、礦質代謝和激素調節(jié)等知識,難度中等。番茄在迅速生長期由于葉面積增大,故在密植情況下,葉面積大(呼吸消耗多),但重疊程度大,光合作用的面積增加量并不大,故光合作用強度尤其是凈光合作用強度反而比稀植要少;在根部完全水淹情況下,根吸收的礦質元素少,故光合作用強度應降低,甚至根細胞死亡導致植物死亡。鉀在植物體內以離子狀態(tài)存在,可轉移和再度利用,故在缺鉀時老葉中含量將隨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減少。乙烯能促進果實的成熟,故在果實形成到成熟過程中,乙烯的含量應不斷增加。對光合作用強度指標不理解,不能通過水分供應與礦質元素供應的關系及其對光合作用過程的影響,是本題易錯的主要原因。

  2.實驗與探究能力

  (1)能獨立完成“生物知識內容表”(見下表)所列實驗,包括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并能將這些實驗涉及的方法和技能進行綜合的運用。

  (2)具備驗證簡單生物學事實的能力,并能對實驗現(xiàn)象和結果進行解釋、分析和處理。

  (3)具有對一些生物學問題進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確認變量、作出假設和預期、設計可行的研究方案、處理和解釋數(shù)據(jù)、根據(jù)數(shù)據(jù)作出合理的判斷等。

  (4)能對一些簡單的實驗方案作出恰當?shù)脑u價和修改。

  【試題舉例】(2008年北京卷)

  水華可因藍藻暴發(fā)所致??蒲腥藛T嘗試利用某種細菌限制藍藻數(shù)量,相關實驗的示意圖如下。圖中①~⑥表示實驗步驟。

  請回答問題:

  (1)從細胞結構的特點與復雜程度上看,藍藻屬于 細胞;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結構上看,藍藻處于 ;藍藻的代謝類型通常是 。

  (2)引發(fā)水華的藍藻可產生藍藻毒素。藍藻毒素 (是、不是)藍藻生長、繁殖所必需的物質。藍藻毒素對人是一種致癌因子,可使原癌基因 ,導致正常細胞發(fā)生癌變。

  (3)圖中②、⑤通常使用的是①、④中已培養(yǎng)至 期的藍藻和溶藻細菌。

  (4)圖中⑤實驗組在每個培養(yǎng)皿中,如果做三個重復實驗,可采取的做法是:

  (5)藍藻通常呈藍綠色。觀察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皿中出現(xiàn)褪色空斑,說明藍藻 。

  【答案】

  (1)原核 第一營養(yǎng)級 自養(yǎng)需氧型

  (2)不是 從抑制狀態(tài)變成激活狀態(tài)

  (3)對數(shù)

  (4)在每個培養(yǎng)皿中,選擇三個不同位置,各滴加等量菌液

  在每個培養(yǎng)皿中,選擇三個不同位置,各滴加等量的、不含溶藻細菌的溶藻細菌培養(yǎng)液

  (5)被溶藻細菌裂解(死亡)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知識點有 :原核細胞、真核細胞、癌變原理、生態(tài)系統(tǒng)相關知識。微生物代謝、培養(yǎng)等相關知識。同時注意獲取知識能力、理解能力、綜合運用能力以及實驗探究能力和相關原理等。同時又和當前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

  (1)藍藻屬于原核細胞,無核膜包被。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結構指的是食物鏈中從生產者開始為第Ⅰ營養(yǎng)級,依此類推Ⅱ、Ⅲ營養(yǎng)級。而藍藻自己通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屬于營養(yǎng)結構中的第Ⅰ營養(yǎng)級(不能填生產者,因為生產者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成分)。其代謝類型為自養(yǎng)需氧型。

  (2)藍藻產生的毒素為次級代謝產物,所以不是藍藻生長繁殖的必需物質。

  癌變原理:原癌基因(抑制狀態(tài))―→外界因素刺激 激活狀態(tài)(癌變)

  (3)微生物培養(yǎng)用對數(shù)期的菌作為菌種用于接種。

  3.獲取信息的能力

  (1)會鑒別、選擇試題給出的相關生物學信息,并能運用這些信息,結合所學知識解決相關的生物學問題。

  (2)關注對科學、技術和社會發(fā)展有重大影響和意義的生物學新進展。

  【試題舉例】(2008年天津卷)

  莠去津是一種含氮的有機化合物,它是廣泛使用的除草劑之一。

  (1)莠去津的作用機理之一是阻斷光反應中的電子傳遞過程,影響NADP+形成 ,進而影響在 中進行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過程,最終抑制雜草生長。

  (2)從使用莠去津的農田中,選到了能遺傳的耐莠去津雜草,將它與敏感型植株雜交,結果見下表:

  請回答問題:

  (1)從細胞結構的特點與復雜程度上看,藍藻屬于 細胞;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結構上看,藍藻處于?。凰{藻的代謝類型通常是 。

  (2)引發(fā)水華的藍藻可產生藍藻毒素。藍藻毒素 (是、不是)藍藻生長、繁殖所必需的物質。藍藻毒素對人是一種致癌因子,可使原癌基因 ,導致正常細胞發(fā)生癌變。

  (3)圖中②、⑤通常使用的是①、④中已培養(yǎng)至 期的藍藻和溶藻細菌。

  (4)圖中⑤實驗組在每個培養(yǎng)皿中,如果做三個重復實驗,可采取的做法是:

  為完善實驗設計方案,應增設對照組,可采取的做法是:

  (5)藍藻通常呈藍綠色。觀察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皿中出現(xiàn)褪色空斑,說明藍藻 。

  【答案】

  (1)原核 第一營養(yǎng)級 自養(yǎng)需氧型

  (2)不是 從抑制狀態(tài)變成激活狀態(tài)

  (3)對數(shù)

  (4)在每個培養(yǎng)皿中,選擇三個不同位置,各滴加等量菌液

  在每個培養(yǎng)皿中,選擇三個不同位置,各滴加等量的、不含溶藻細菌的溶藻細菌培養(yǎng)液

  (5)被溶藻細菌裂解(死亡)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知識點有 :原核細胞、真核細胞、癌變原理、生態(tài)系統(tǒng)相關知識。微生物代謝、培養(yǎng)等相關知識。同時注意獲取知識能力、理解能力、綜合運用能力以及實驗探究能力和相關原理等。同時又和當前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

  (1)藍藻屬于原核細胞,無核膜包被。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結構指的是食物鏈中從生產者開始為第Ⅰ營養(yǎng)級,依此類推Ⅱ、Ⅲ營養(yǎng)級。而藍藻自己通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屬于營養(yǎng)結構中的第Ⅰ營養(yǎng)級(不能填生產者,因為生產者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成分)。其代謝類型為自養(yǎng)需氧型。

  (2)藍藻產生的毒素為次級代謝產物,所以不是藍藻生長繁殖的必需物質。

  癌變原理:原癌基因(抑制狀態(tài))―→外界因素刺激 激活狀態(tài)(癌變)

  (3)微生物培養(yǎng)用對數(shù)期的菌作為菌種用于接種。

  3.獲取信息的能力

  (1)會鑒別、選擇試題給出的相關生物學信息,并能運用這些信息,結合所學知識解決相關的生物學問題。

  (2)關注對科學、技術和社會發(fā)展有重大影響和意義的生物學新進展。

  【試題舉例】(2008年天津卷)

  莠去津是一種含氮的有機化合物,它是廣泛使用的除草劑之一。

  (1)莠去津的作用機理之一是阻斷光反應中的電子傳遞過程,影響NADP+形成 ,進而影響在 中進行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過程,最終抑制雜草生長。

  (2)從使用莠去津的農田中,選到了能遺傳的耐莠去津雜草,將它與敏感型植株雜交,結果見下表:

  由表推斷,控制該耐藥性狀的基因位于。

  (3)莠去津在土壤中不易降解,為修復被其污染的土壤,按下面程序選育能降解莠去津的細菌(目的菌)。已知莠去津在水中溶解度低,含過量莠去津的固體培養(yǎng)基不透明。

  據(jù)圖回答:

 ?、儆捎谳ソ虻摹∽饔茫陂L期使用莠去津的土壤中可能含有目的菌。

  ②下圖是A~C瓶中三類細菌的最大密度柱形圖。由圖推斷,從A瓶到C瓶液體培養(yǎng)的目的是??;甲類細菌密度迅速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粡腁瓶中應選擇細菌生長處于 期的菌液加入到B瓶中,培養(yǎng)效果會更好。

 ?、墼诠腆w培養(yǎng)基中,無透明帶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挥型该鲙Ь淅玫牡粗饕恰?,據(jù)此可篩選出目的菌。

  【答案】 (1)NADPH 葉綠體基質

  (2)細胞質中

  (3)①自然選擇

 ?、诔醪竭x擇能降解莠去津的細菌(目的菌)并提高其密度

  培養(yǎng)液中缺少甲類細菌可利用的氮源或(和)有氧條件抑制了甲類細菌的生長 對數(shù)

  ③氮氣 莠去津

  【解析】此題是一道較難的題目,主要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從題干中獲取所需信息的能力。莠去津是一種含氮的有機化合物,其在水中溶解度低,含過量莠去津的固體培養(yǎng)基不透明,這些都是題干給出的信息,要根據(jù)這些信息去解題。在第(3)題中篩選目的菌時,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中有透明帶的菌落,還有無透明帶的菌落,根據(jù)題干可知有透明帶的菌落能分解莠去津,其利用的氮源主要是莠去津,而無透明帶的菌落,不能分解莠去津,其利用的氮源主要是氮氣。

  4.綜合運用能力

  理論聯(lián)系實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的有關生物學問題。

  【試題舉例】(2008年寧夏卷)

  有一山區(qū)由于開采露天小鐵礦等活動,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完全被破壞,成為一片廢墟,為盡快使該山區(qū)恢復到原有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狀態(tài),應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這片廢墟上( )

  A.回填土壤,引進多種外來物種,重建新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B.撤出人類全部活動,實行全面封閉,等待自然恢復

  C.回填土壤,栽培當?shù)亟?jīng)濟農作物,發(fā)展農業(yè)生產

  D.回填土壤,栽種多種當?shù)卦械闹参?,實行封山育?/p>

  【答案】D

  【解析】這是一道容易題,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能力。所需的知識點包括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提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的措施等有關知識。鐵礦的肆意開采使得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完全被破壞,土壤資源嚴重不足,回填土壤是必要之舉,同時應多栽種當?shù)卦械闹参铮鈦砦锓N的引進容易破壞生物的多樣性;實行封山育林是培育森林資源,恢復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一種重要方式,具有用工少、成本低、見效快、效益高等特點,對加快綠化速度,擴大森林面積,提高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促進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因此選項D是正確的。如果考生不能理論聯(lián)系實際,隨意作答,很容易選錯。

  (二)考試范圍

  1.生命的物質基礎

  (1)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

  【試題舉例】(2008年上海卷)

  核糖與核酸都不含有的元素是( )

  A.N B.O C.P D.S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的元素組成,為容易題。核糖為糖類,只含有C、H、O三種元素,核酸只含C、H、O、N、P五種元素,而S是蛋白質的特征元素,糖類與核酸中均不含有。

  (2)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

  2.細胞——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1)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細胞膜的分子結構和主要功能

  【試題舉例】(2008年廣東卷)

  甲、乙兩種物質分別依賴自由擴散(簡單擴散)和協(xié)助擴散進入細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無蛋白磷脂雙分子膜代替細胞膜,并維持其他條件不變,則( )

  A.甲運輸被促進 B.乙運輸被促進

  C.甲運輸被抑制 D.乙運輸被抑制

  【答案】D

  【解析】這是一道中等難度的綜合題,考查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考查考生獲取新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題干創(chuàng)設新情景人工合成的無蛋白磷脂雙分子膜代替細胞膜,無蛋白磷脂雙分子膜也就是沒有載體蛋白的膜,所以主動運輸和協(xié)助擴散都受到抑制,而對自由擴散是沒有影響的,既不促進也不抑制,所以選D。

  細胞質基質

  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

  說明:包括線粒體、葉綠體、內質網(wǎng)、核糖體、高爾基體、中心體和液泡

  【試題舉例】

  甲、乙兩圖是紅楓葉肉細胞和根尖生長點細胞的亞顯微結構示意圖。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表示根尖生長點細胞的是圖??;若將兩種細胞分別置于30%蔗糖溶液中,則能發(fā)生質壁分離現(xiàn)象的細胞是圖 ,圖中結構[ ] 起重要作用。

  ([ ]中填標號)

  (2)圖中標號6所示結構的主要成分是。

  (3)甲、乙兩圖中具有雙層膜結構的細胞器名稱是。

  (4)對標號4和標號5所示結構敘述正確的是( )

  A.生理活動中都產生水 B.前者有片層結構,后者有嵴

  C.黑暗條件下,生理活動中都消耗O2 D.前者不產生ATP,后者產生ATP

  (5)細胞進行下列各種生命活動,正常情況下圖甲細胞 ,圖乙細胞 。(填入編號)

  ①不增殖?、谀芾^續(xù)增殖?、奂毎薉NA只轉錄不復制?、艹霈F(xiàn)染色體結構?、萦衜RNA經(jīng)核孔進入細胞質中

  【答案】(1)乙 甲[1]大液泡 (2)纖維素 (3)線粒體 葉綠體 (4)A (5)①③⑤?、冖堍?/p>

  【解析】根尖生長點細胞正在進行有絲分裂,無大液泡,所以乙是根尖生長點細胞。甲圖有大液泡,其液泡膜、細胞膜及細胞質構成的原生質層是一層半透膜,細胞液和外界蔗糖溶液有濃度差,能發(fā)生質壁分離。6是細胞壁,其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線粒體、葉綠體是具雙層膜結構的細胞器。4和5分別是線粒體和葉綠體,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均能產生水和ATP;黑暗條件下,只有線粒體呼吸作用消耗氧氣。圖甲葉肉細胞已分化,不再增殖,所以細胞核中DNA不復制,但有蛋白質合成,有DNA轉錄和mRNA經(jīng)核孔進入細胞質,圖乙是正在分裂根尖生長點細胞,能增殖,出現(xiàn)染色體,有mRNA經(jīng)核孔進入細胞質中。

  細胞核的結構和功能

  細胞的生物膜系統(tǒng)

  說明:包括生物膜系統(tǒng)的概念、各種生物膜在結構和功能上的聯(lián)系、研究生物膜的重要意義

  【試題舉例】

  為了研究酵母菌胞內蛋白質的合成,研究人員在其培養(yǎng)基中添加3H標記的亮氨酸后,觀察相應變化??赡艹霈F(xiàn)的結果有( )

  A.細胞核內不出現(xiàn)3H標記

  B.內質網(wǎng)是首先觀察到3H標記的細胞器

  C.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細胞膜上能觀察到3H標記

  D.若能在高爾基體上觀察到3H標記,表示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

  【答案】C、D

  【解析】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故放射性的氨基酸進入細胞后,首先在核糖體上合成蛋白質,細胞中首先出現(xiàn)3H標記的細胞器是核糖體;細胞中合成的蛋白質有的是內在蛋白、有的是分泌蛋白。若在核糖體上合成的是組成染色體的蛋白質,那么該蛋白質合成后將進入細胞核,細胞核中會出現(xiàn)3H標記;若在核糖體上合成的是組成細胞膜的蛋白質,那么細胞膜上也會出現(xiàn)3H標記。由于高爾基體與分泌蛋白的加工、包裝、轉運有關,所以若高爾基體上出現(xiàn)3H標記,則表示合成的是分泌蛋白。

  原核細胞的基本結構

  【試題舉例】

  結核桿菌是結核病的病原體。近年來因抗藥菌株增多等原因,使人類結核病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下列有關結核桿菌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結核桿菌的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

  B.結核桿菌抗藥性的產生是應用抗生素誘導基因突變的結果

  C.接種卡介苗后,T細胞受刺激成為記憶細胞,產生相應的抗體

  D.感染結核桿菌后,機體主要通過特異性細胞免疫的作用將其消滅

  【答案】D

  【解析】考查細菌的結構、生物進化和免疫及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結核桿菌為原核生物,其基本結構包括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和擬核,不具有核膜包圍的典型細胞核,故排除A;結核桿菌抗藥性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變,但基因突變是自然發(fā)生的,是不定向的,不是抗生素誘導的結果,排除B;在特異性免疫中,效應B細胞產生抗體,效應T細胞不能產生抗體,排除C;結核桿菌為胞內寄生菌,感染結核桿菌后,突破了機體的前兩道防線,主要依靠特異性細胞免疫將其消滅,故D正確。

  (2)細胞增殖

  細胞周期

  有絲分裂

  【試題舉例】

  用高倍顯微鏡觀察洋蔥根尖細胞的有絲分裂。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處于分裂間期和中期的細胞數(shù)目大致相等

  B.視野中不同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目可能不相等

  C.觀察處于分裂中期的細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體

  D.細胞是獨立分裂的,因此可選一個細胞持續(xù)觀察它的整個分裂過程

  【答案】B

  【解析】考查觀察高等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和分析判斷能力。在一個細胞周期中,一般分裂間期大約占90%~95%,分裂期大約占5%~10%,所以在視野中觀察到的處于分裂間期的細胞數(shù)目要遠遠小于中期,故排除A;在中期,染色體的結構清晰,但是赤道板只是一個虛擬的位置概念,而并非結構,細胞板才是結構且后期才出現(xiàn),所以在中期可以清晰看到染色體而看不到赤道板,故可排除C;在該實驗中,將洋蔥根尖在解離液中解離時就已經(jīng)把細胞殺死固定了,要觀察有絲分裂的全過程,只能從視野中尋找處于不同時期的各個細胞,而并非只觀察一個細胞,故可排除D; 在整個有絲分裂過程中,細胞內染色體數(shù)目是不同的,后期染色體數(shù)目就是分裂間期、前期、中期和末期的二倍,故B正確。

  無絲分裂

  (3)細胞的分化、衰老和癌變

  【試題舉例】(2008年海南卷)

  下列有關細胞癌變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癌變后細胞膜表面糖蛋白減少

  B.癌癥病人染色體上無抑癌基因

  C.經(jīng)常食用腌熏制品易導致細胞的癌變

  D.癌癥的發(fā)生與個人的身心狀況有關

  【答案】B

  【解析】考查細胞癌變的原因及特點。腌熏制品是致癌因子,易導致細胞中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發(fā)生突變。細胞癌變后,細胞膜表面糖蛋白減少,細胞彼此之間的黏著性降低。癌癥的發(fā)生與個人的身心狀況有關。

  【導讀】這部分內容是生物學的基礎和重點,在整個生物學科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復習時要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細胞的增殖等都是考查重點。另外,以選擇題和圖表題的形式考查的可能性很大。

  (4)植物細胞工程

  【試題舉例】

  下列有關植物細胞與組織培養(yǎng)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花藥、胚不能作為組織培養(yǎng)的材料

  B.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

  C.外植體是指用于培養(yǎng)的植物組織或器官

  D.外植體可誘導出愈傷組織

  【答案】A

  【解析】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因此可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法獲得新植株,理論上植物體的任何一個細胞或組織都可以作為組織培養(yǎng)的材料,植物組織培養(yǎng)必需在離體條件下進行,我們把離體的植物組織或器官稱為外植體,外植體經(jīng)脫分化可形成愈傷組織。

  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植物組織培養(yǎng)

  【試題舉例】

  將胡蘿卜韌皮部細胞培養(yǎng)成幼苗時,下列條件中不需要的是( )

  A.具有完整細胞核的細胞 B.一定的營養(yǎng)物質和植物激素

  C.離體狀態(tài) D.導入指示基因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植物組織培養(yǎng)。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細胞必須是離體的,否則不能表現(xiàn)細胞的全能性;必須有完整細胞核的細胞,因為細胞核是細胞遺傳特性和細胞代謝活動的控制中心,如果細胞核不完整,細胞不能進行細胞分裂等活動;在植物組織培養(yǎng)過程中必須加入一定的營養(yǎng)物質如水、礦物質、蔗糖、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培養(yǎng)過程中不需要導入指示基因,只有基因工程中需要。

  植物體細胞雜交

  (5)動物細胞工程

  動物細胞培養(yǎng)

  【試題舉例】

  動物細胞體外培養(yǎng)時,通常要在培養(yǎng)基中補充一定濃度的某些物質。下圖是血清對正常細胞和癌細胞培養(yǎng)影響的實驗結果。從該圖提供的信息可以獲得的正確結論有( )

  血清對正常細胞和癌細胞培養(yǎng)的影響

  A.正常細胞與癌細胞的增殖速率相同

  B.有無血清對正常細胞培養(yǎng)的影響不同

  C.培養(yǎng)基中補充血清有助于正常細胞的培養(yǎng)

  D.培養(yǎng)基中是否補充血清對癌細胞的培養(yǎng)影響不大

  【答案】BCD

  【解析】考查分析曲線圖的能力。通過分析曲線圖可知,無論是添加血清,還是不添加血清,對癌細胞的增殖影響都不大,同時也可看出正常細胞與癌細胞增殖速率是不同的;而添加血清后,正常細胞的細胞數(shù)量大增,故補充血清有利于正常細胞的培養(yǎng)。

  動物細胞融合

  單克隆抗體

  【試題舉例】

  利用細胞工程方法,以SARS病毒核衣殼蛋白為抗原制備出單克隆抗體。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用純化的核衣殼蛋白反復注射到小鼠體內,產生的血清抗體為單克隆抗體

  B.體外培養(yǎng)單個效應B細胞可以獲得大量針對SARS病毒的單克隆抗體

  C.將等量效應B細胞和骨髓瘤細胞混合,經(jīng)PEG誘導融合后的細胞均為雜交瘤細胞

  D.利用該單克隆抗體與SARS病毒核衣殼蛋白特異性結合的方法可診斷出病毒感染者

  【答案】D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和應用。再用SARS病毒核衣殼蛋白為抗原制備單克隆抗體時,若用純化的核衣殼蛋白反復注射到小鼠體內,產生的血清抗體不僅產量低而且抗體的特異性差,純度低,反應不夠靈敏,不是單克隆抗體;而體外培養(yǎng)單個效應B細胞形成的細胞群,有可能產生出化學性質單一、特異性強的單克隆抗體,但在體外培養(yǎng)條件下,一個B淋巴細胞是不可能無限增殖的,也就不可能獲得大量抗體;若將等量效應B細胞和骨髓瘤細胞混合,經(jīng)PEG誘導融合后的細胞類型有多種,不可能均是雜交瘤細胞,故A、B、C均是錯誤的。利用單克隆抗體特異性強、靈敏度高的優(yōu)越性制成單抗診斷盒,快速準確地診斷疾病,這在臨床上已得到應用,故正確選項是D。

  3.生物的新陳代謝

  (1)新陳代謝的概念和類型

  新陳代謝的概念

  酶和ATP

  【試題舉例】

  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病因是血紅蛋白基因的堿基序列發(fā)生了改變。檢測這種堿基序列改變必須使用的酶是( )

  A.解旋酶

  B.DNA連接酶

  C.限制性內切酶

  D.RNA聚合酶

  【答案】C

  【解析】選項中僅有限制性內切酶具有識別特定核苷酸序列的特性,可用其檢測堿基序列的改變。

  【試題舉例】

  ATP轉化為ADP可表示如下:式中X代表( )

  A.H2O B.[H] C.P D.Pi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了ADP和ATP的相互轉化條件:ATP+H2OADP+Pi+能量。

  新陳代謝的基本類型

  (2)植物的水分代謝

  滲透作用的原理

  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植物體內水分的運輸、利用和散失

  合理灌溉

  (3)植物的礦質代謝

  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

  根對礦質元素的吸收

  【試題舉例】

  某植株成熟葉正常,部分幼葉出現(xiàn)病態(tài),用Ca(NO3)2根部施肥后幼葉恢復正常。下面是施肥后根尖成熟區(qū)細胞吸收Ca2+、NO和H2O的示意圖,正確的是( )

  【答案】C

  【解析】施用Ca(NO3)2后幼葉的病態(tài)恢復正常,可知植物缺乏的礦質元素在體內形成了穩(wěn)定的化合物,因此該植物開始缺乏Ca2+,施用Ca(NO3)2后對Ca2+的吸收會明顯增加。施用Ca(NO3)2后,細胞外液濃度上升,根細胞吸水能力下降。隨著Ca2+的吸收量的增加,細胞液濃度逐漸升高,吸水能力又逐漸上升。因此,總體變化是對Ca2+的吸收逐漸上升,對水的吸收能力先下降后上升,對NO的吸收變化不大。

  礦質元素的運輸和利用

  合理施肥

  (4)光合作用

  【導讀】近年來生物高考命題思路及類型,主要有:一是注重考查光合作用的過程及其與呼吸作用的關系;二是考查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以及光合作用與農業(yè)生產實踐、生活中植物生理現(xiàn)象的聯(lián)系;三是考查有關光合作用研究經(jīng)典實驗、驗證實驗、探究實驗。

  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

  葉綠體中的色素

  光合作用的過程

  說明:包括光能在葉綠體中的轉換

  【試題舉例】(2004年高考江蘇卷)

  光合作用的過程可分為光反應和暗反應兩個階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葉綠體的類囊體膜上進行光反應和暗反應

  B.葉綠體的類囊體膜上進行暗反應,不進行光反應

  C.葉綠體基質中可進行光反應和暗反應

  D.葉綠體基質中進行暗反應,不進行光反應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了光合作用過程。光反應在類囊體膜上進行,暗反應在葉綠體基質中進行。

  C3植物和C4植物的概念及葉片結構的特點

  說明:C4途徑不作要求

  【試題舉例】

  玉米和小麥在適宜條件下照光一段時間后,將葉橫切片用碘液染色,在顯微鏡下觀察這兩種植物的維管束鞘細胞和葉肉細胞,結果發(fā)現(xiàn)玉米葉片的維管束鞘細胞被染色,小麥葉片的 被染成 ,被染色的原因是 。由此可知,玉米屬于 植物,小麥屬于 植物。

  當用碘液對某一植物照光后的葉橫切片染色時,卻發(fā)現(xiàn)被染色的葉片同時出現(xiàn)上述玉米和小麥葉片的染色結果。據(jù)這個實驗現(xiàn)象可推出:從光合作用角度來說,該植物具有 植物的特點,其光合作用固定 CO2 形成的最初化合物有 種,即 。

  【答案】葉肉細胞 藍色

  光合作用積累的淀粉與碘液反應變成藍色

  C4 C3 C3與C4 2 三碳化合物和四碳化合物

  【解析】C3植物的葉綠體分布在葉片的葉肉細胞中;維管束鞘細胞中無葉綠體,其光合作用產生的淀粉粒只出現(xiàn)在葉肉細胞中,C4植物的葉肉細胞和維管束鞘細胞都含有葉綠體,葉肉細胞進行光反應和C4途徑,不進行C3化合物的還原,維管束鞘細胞進行C3途徑及三碳化合物的還原,因此在C4植物淀粉粒只出現(xiàn)在維管束鞘細胞中。某植物的淀粉粒同時出現(xiàn)在葉肉細胞和維管束鞘細胞中,說明它具有C3、C4兩種植物的特點,其CO2固定的最初產物有三碳化合物和四碳化合物兩種。

  光合作用的重要意義

  提高農作物的光能利用率

  (5)生物固氮

  共生固氮微生物和自生固氮微生物

  說明:生物固氮的途徑不作要求

  生物固氮的意義

  生物固氮在農業(yè)生產中的應用

  (6)人和動物體內糖類、脂質和蛋白質的代謝

  糖類、脂質和蛋白質代謝

  【試題舉例】

  下列關于動物新陳代謝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在正常情況下,肝臟細胞可以將多余的脂肪合成為脂蛋白

  B.當血糖含量升高時,肌肉細胞可以將葡萄糖合成為糖元

  C.糖類分解時可以產生與必需氨基酸相對應的中間產物

  D.氨基酸脫氨基產生的不含氮部分可以合成為脂肪

  【答案】D

  【解析】有8種氨基酸人體內不能自己合成,必須從食物中攝取。它們是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蘇氨酸、甲硫氨酸和纈氨酸,乙可以在人體內合成,說明乙種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三大營養(yǎng)物質代謝的關系

  三大營養(yǎng)物質代謝與人體健康的關系

  (7)細胞呼吸

  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

  【試題舉例】

  酵母菌發(fā)酵產生CO2的摩爾數(shù)為N。在安靜情況下,人消耗同樣數(shù)量的葡萄糖可以產生的CO2量是( )

  A.1/3N mol B.3N mol

  C.6N mol D.12N mol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過程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酵母菌發(fā)酵是無氧呼吸,1摩爾的葡萄糖進行無氧呼吸產生2摩爾的二氧化碳,若產生N摩爾的二氧化碳,則消耗葡萄糖1/2N摩爾;在安靜狀態(tài)下,人進行的是有氧呼吸,1摩爾的葡萄糖進行有氧呼吸產生6摩爾的二氧化碳,若消耗1/2N摩爾的葡萄糖,則產生6/2N=3N摩爾的二氧化碳。

  細胞呼吸的意義

  【導讀】生物的新陳代謝一直都是歷年高考對生物學部分考查的熱點內容。新陳代謝的概念和實質,酶的概念與特征,ATP的功能及其與ADP的相互轉化,光合作用的過程及影響其的因素,滲透作用的原理,礦質元素的吸收等更是考查重點及難點。

  4.生物的生殖與發(fā)育

  【導讀】以考查知識運用、考查能力的形式出現(xiàn)。試題內容主要集中在減數(shù)分裂與有性生殖。對減數(shù)分裂的考查也不僅僅限于本章節(jié)的內容,時常與有絲分裂、遺傳規(guī)律等內容綜合考查。

  (1)生物的生殖

  無性生殖與有性生殖

  減數(shù)分裂的概念

  【試題舉例】

  人21號染色體上的短串聯(lián)重復序列(STR,一段核苷酸序列)可作為遺傳標記對21三體綜合征作出快速的基因診斷(遺傳標記可理解為等位基因)?,F(xiàn)有一個21三體綜合征患兒,該遺傳標記的基因型為++-,其父親該遺傳標記的基因型為+-,母親該遺傳標記的基因型為--。請問:

  (1)雙親中哪一位的21號染色體在減數(shù)分裂中未發(fā)生正常分離?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假設同源染色體的配對和分離是正常的,請在圖中A~G處填寫此過程中未發(fā)生正常分離一方的基因型(用+、-表示)。

  (2)21三位綜合征個體細胞中,21號染色體上的基因在表達時,它的轉錄是發(fā)生在 中。

  (3)能否用顯微鏡檢測出21三體綜合征和鐮刀型細胞貧血癥?請說明其依據(jù)。

  【答案】(1)父親,并正確填出圖中A的基因型;正確填出圖中B、C的基因型;正確填出圖中D、E、F、G的基因型。

  (A、B、C圓圈中括號內、外的內容相對應)

  (2)細胞核

  (3)能。在顯微鏡下,可觀察到21三體綜合征患者的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異常。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患者的紅細胞呈鐮刀形。

  【解析】(1)患者的基因型為++-,父親的基因型為+-,母親的基因型為--,由此可知患者從精子中得到了兩個21號染色體,同時也能判斷出在精子的形成過程中,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時,21號染色體的兩條姐妹單體分開后,未分到兩個精子中,而是留到了一個精子中(見答案圖解)。

  (2)染色體上所有基因的轉錄都發(fā)生在細胞核中。

  (3)可以用顯微鏡觀察到21三體綜合征患者的染色體異常,在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患者的細胞中,可以觀察到呈鐮刀形的紅細胞。

  精子和卵細胞的形成過程

  受精作用

  (2)生物的個體發(fā)育

  種子的形成和萌發(fā)、植株的生長和發(fā)育

  高等動物的胚胎發(fā)育和胚后發(fā)育

  【導讀】有性生殖的概念及意義,無性生殖的概念及意義,植物胚和胚乳的發(fā)育,減數(shù)分裂等是考查重點。

  5.遺傳、變異與進化

  (1)遺傳的物質基礎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DNA的分子結構和復制

  【試題舉例】

  已知某DNA分子含有1 000個堿基對,其中一條鏈上A∶G∶T∶C=1∶2∶3∶4。該DNA分子連續(xù)復制2次,共需要鳥嘌呤脫氧核苷酸分子數(shù)是( )

  A.600個 B.900個 C.1 200個 D.1 800個

  【答案】D

  【解析】根據(jù)雙鏈DNA分子中A=T,G=C的規(guī)律,該DNA分子中,A+T/G+C=2/3,G-C對為1 000×3/5=600對,G=600個,該DNA分子連續(xù)復制2次,形成4個與親代DNA完全相同的DNA分子。根據(jù)半保留復制的特點這4個DNA中保留有親代DNA分子的兩條鏈,故復制過程中共需鳥嘌呤核苷酸600×3=1 800個。

  基因的概念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基因結構

  【試題舉例】

  下圖為一個真核基因的結構示意圖,根據(jù)圖中所示,對該基因特點敘述正確的是( )

  A.非編碼區(qū)是外顯子,編碼區(qū)是內含子

  B.非編碼區(qū)對該基因轉錄不發(fā)揮作用

  C.編碼區(qū)是不連續(xù)的

  D.有三個外顯子和四個內含子

  【答案】C

  【解析】考查真核生物基因的結構。真核生物基因由非編碼區(qū)和編碼區(qū)組成,這點與原核生物相同,但真核生物基因的編碼區(qū)是間隔的、不連續(xù)的,由內含子將外顯子分割開,故外顯子數(shù)比內含子數(shù)多1,該圖中有4個外顯子和3個內含子;非編碼區(qū)存在調控編碼區(qū)表達的序列,如RNA聚合酶結合位點。

  基因控制蛋白質的合成

  【試題舉例】

  下列關于細胞基因復制與表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一種密碼子可以編碼多種氨基酸

  B.基因的內含子能翻譯成多肽

  C.編碼區(qū)增加一個堿基對,只會改變肽鏈上的一個氨基酸

  D.DNA分子經(jīng)過復制后,子代DNA分子中(C+T)/(A+G)=1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基因的結構、復制和表達,基因的結構包括編碼區(qū)和非編碼區(qū),真核生物基因的編碼區(qū)又有外顯子和內含子之分。其中的內含子不編碼氨基酸,編碼區(qū)增加一個堿基對時,若增加在內含子部分,則不影響所編碼的氨基酸種類、數(shù)目及排列順序,若增加在外顯子部分,則改變了該堿基對之后所有堿基對的位次順序,可能會影響其轉錄后形成的很多密碼子的排列順序,所以B、C都是錯誤的,信使RNA上每三個相鄰堿基構成一個密碼子,除終止密碼子不編碼氨基酸外,其余61種密碼子,每一種只編碼一種氨基酸,故A也是錯誤的。而DNA分子以及復制產生的子代DNA分子中,根據(jù)堿基互補配對原則,C+T一定等于A+G,其比值一定等于1,所以本題答案選D。

  基因對性狀的控制

  人類基因組研究

  (2)基因工程簡介

  基因操作的工具

  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驟

  【試題舉例】

  在培育轉基因植物的研究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常作為標記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細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養(yǎng)基上生長。下圖為獲得抗蟲棉的技術流程。

  請據(jù)圖回答:

  (1)A過程需要的酶有 。

  (2)B過程及其結果體現(xiàn)了質粒作為運載體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是


  (3)C過程的培養(yǎng)基除含有必要營養(yǎng)物質、瓊脂和激素外,還必須加入

  (4)如果利用DNA分子雜交原理對再生植株進行檢測,D過程應該用

  作為探針。

  (5)科學家發(fā)現(xiàn)轉基因植株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傳遞符合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

  ①將轉基因植株與 雜交,其后代中抗卡那霉素型與卡那霉素敏感型的數(shù)量比為1∶1。

  ②若該轉基因植株自交,則其后代中抗卡那霉素型與卡那霉素敏感型的數(shù)量比為 。

 ?、廴魧⒃撧D基因植株的花藥在卡那霉素培養(yǎng)基上作離體培養(yǎng),則獲得的再生植株群體中抗卡那霉素型植株占 %。

  【答案】(1)限制性內切酶和DNA連接酶

  (2)具有標記基因;能在宿主細胞中復制并穩(wěn)定保存

  (3)卡那霉素

  (4)放射性同位素(或熒光分子)標記的抗蟲基因

  (5)①非轉基因植株?、?∶1?、?00

  【解析】A過程為目的基因與運載體相結合的過程,需要同一種限制性內切酶和DNA連接酶;B過程為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過程,目的基因是否導入受體細胞需檢測標記基因,在培養(yǎng)過程中,質粒能進行復制并能穩(wěn)定保存;C過程中加入卡那霉素對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細胞進行選擇;D過程用含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抗蟲基因做探針檢驗植株中是否含有抗蟲基因;轉基因植株相當于雜合子,與非轉基因植株雜交,后代兩種性狀比例為1∶1,轉基因植株自交,后代比例為3∶1,花藥中含抗卡那霉素基因和不含抗卡那霉素基因的比例雖然為1∶1,但在卡那霉素的選擇下,后代均為抗卡那霉素的植株。

  基因工程的成果和發(fā)展前景

  (3)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

  【試題舉例】

  人類的卷發(fā)對直發(fā)為顯性性狀,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遺傳性慢性腎炎是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有一個卷發(fā)患遺傳性慢性腎炎的女人與直發(fā)患遺傳性慢性腎炎的男人婚配,生育一個直發(fā)無腎炎的兒子。這對夫妻再生育一個卷發(fā)患遺傳性慢性腎炎的孩子的概率是( )

  A.1/4 B. 3/4 C.1/8 D. 3/8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遺傳規(guī)律的綜合應用和計算能力。涉及常染色體隱性遺傳、X染色體顯性遺傳和自由組合定律。根據(jù)題目可初步推測卷發(fā)慢性腎炎女人的基因型為A-XBX-,直發(fā)慢性腎炎男人的基因型為aaXBY。由于他們生育一個直發(fā)無腎炎的兒子(aaXbY),則可確定雙親基因型分別為AaXBXb和aaXBY。其子女中卷發(fā)者為Aa,比例為1/2;無慢性腎炎為XbY,占1/4,慢性腎炎患者為1-1/4=3/4,所以卷發(fā)慢性腎炎孩子出現(xiàn)的概率為1/2×3/4=3/8。該題選D。

  分離定律

  自由組合定律

  (4)性別的決定與伴性遺傳

  性別的決定

  伴性遺傳

  【試題舉例】

  已知貓的性別決定為XY型,XX為雌性,XY為雄性。有一對只存在于X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決定貓的毛色,B為黑色,b為黃色,B和b同時存在時為黃底黑斑。

  請回答(只要寫出遺傳圖解即可):

  (1)黃底黑斑貓和黃色貓交配,子代性別和毛色表現(xiàn)如何?

  (2)黑色貓和黃色貓交配,子代性別和毛色表現(xiàn)如何?

  【答案】(1) XBXb × XbY

  雌性黃底黑斑 雄性黃色

  XBXb XBY XbXb XbY

  雌性黃底黑斑 雄性黑色 雌性黃色 雄性黃色

  (2) XBXB × XbY

  雌性黑色 雄性黃色

  XBXb XBY

  雌性黃底黑斑 雄性黑色

  XbXb × XBY

  雌性黃色 雄性黑色

  XBXb XbY

  雌性黃底黑斑 雄性黃色

  由題干信息推知,貓毛色的基因型和表現(xiàn)型如下表

  (1)黃底黑斑貓一定是雌貓,黃底黑斑貓和黃色貓交配,親本雜交組合基因型為XBXb×XbY。

  (2)黑色貓和黃色貓交配時,因黑色貓和黃色貓均有雌、雄,親本雜交的基因型為XBXB×XbY和XbXb×XBY。

  (5)細胞質遺傳

  細胞質遺傳的物質基礎

  【試題舉例】

  藏報春的葉片有綠色、白色、花斑三種類型,屬于細胞質遺傳;花色由一對核基因R、r控制,基因型RR為紅色,Rr為粉紅色,rr為白色。

  (1)白花、花斑葉片植株①接受花粉,紅花、綠色葉片植株②提供花粉,雜交情況如圖a所示。根據(jù)細胞質遺傳和細胞核遺傳的特點,①向③傳遞 ,而②向③傳遞 。③的葉片類型可能是 。

  (2)假設圖b中④個體自交,后代出現(xiàn)綠色葉片植株⑤∶花斑葉片植株⑥∶白色葉片植株⑦的比例是 ,這是因為細胞質遺傳物質的分離具有 的特點;后代出現(xiàn)紅花、花斑葉片植株∶白花、花斑葉片植株的比例是 。

  【答案】(8分)(1)細胞核和細胞質遺傳物質 細胞核遺傳物質 綠色葉片、花斑葉片、白色葉片

  (2)不定的 隨機不均等 1∶1

  【解析】(1)母本產生的卵細胞既能為子代提供細胞質基因,又能向子代提供細胞核基因;父本產生的精細胞幾乎不含質基因,只能向子代提供細胞核遺傳物質。③的葉片類型由母本決定,可能出現(xiàn)三種表現(xiàn)型:綠色葉片、花斑葉片和白色葉片。

  (2)由于藏報春葉片的顏色的遺傳屬于細胞質遺傳,故雜交后代性狀不會像細胞核遺傳那樣出現(xiàn)一定的分離比;④自交遺傳圖解為 :

  P Rr×Rr

  ↓

  F1 RR Rr rr

  紅色 粉紅 白色

  1 ∶ 2 ∶ 1

  后代花斑葉片植株中紅花與白花的比例為1∶1。

  說明:雄性不育在育種中的應用不作要求

  (6)生物的變異

  基因突變

  【試題舉例】

  基因突變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下列關于基因突變特點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無論是低等還是高等生物都可能發(fā)生突變

  B.生物在個體發(fā)育的特定時期才可發(fā)生突變

  C.突變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D.突變對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基因突變的特點,基因突變的特點有:普遍性、隨機性、稀有性、不定向性和有害性。無論是低等還是高等生物都可發(fā)生突變,符合“普遍性”的特點,B答案錯在“特定”時,C答案錯在“只能定向”,D答案錯在“有利”,故選A。

  基因重組

  染色體結構和數(shù)目的變異

  【試題舉例】

  某些類型的染色體結構和數(shù)目的變異,可通過對細胞有絲分裂中期或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時期的觀察來識別。a、b、c、d為某些生物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時期染色體變異的模式圖,它們依次屬于( )

  A.三倍體、染色體片段增加、三體、染色體片段缺失

  B.三倍體、染色體片段缺失、三體、染色體片段增加

  C.三體、染色體片段增加、三倍體、染色體片段缺失

  D.染色體片段缺失、三體、染色體片段增加、三倍體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染色體結構和數(shù)目的變異,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異包括兩種類型:一是細胞內個別染色體的增加或減少。另一類是細胞內染色體數(shù)目以染色體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減少。顯然a圖屬于前者變異類型,c圖屬于后者變異類型,染色體結構變異包括缺失、重復、倒位、易位,b圖屬于染色體片斷的增添造成的重復,而d圖屬于染色體片斷的缺失。故C正確。

  (7)人類遺傳病與優(yōu)生

  人類遺傳病

  【試題舉例】

  單基因遺傳病可以通過核酸雜交技術進行早期診斷。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是一種在地中海地區(qū)發(fā)病率較高的單基因遺傳病。已知紅細胞正常個體的基因型為BB、Bb,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患者的基因型為bb。有一對夫婦被檢測出均為該致病基因的攜帶者,為了能生下健康的孩子,每次妊娠早期都進行產前診斷。下圖為其產前核酸分子雜交診斷和結果示意圖。

  (1)從圖中可見,該基因突變是由于 引起的。巧合的是,這個位點的突變使得原來正?;虻南拗泼盖懈钗稽c丟失。正常基因該區(qū)域上有3個酶切位點,突變基因上只有2個酶切位點,經(jīng)限制酶切割后,凝膠電泳分離酶切片段,與探針雜交后可顯示出不同的帶譜,正常基因顯示 條,突變基因顯示 條。

  (2)DNA或RNA分子探針要用 等標記。利用核酸分子雜交原理,根據(jù)圖中突變基因的核苷酸序列(—ACGTGTT—),寫出作為探針的核糖核苷酸序列 。

  (3)根據(jù)凝膠電泳帶譜分析可以確定胎兒是否會患有鐮刀型細胞貧血癥。這對夫婦4次妊娠的胎兒Ⅱ1~Ⅱ4中基因型BB的個體是 ,Bb的個體是 ,bb的個體是 。

  【答案】(1)堿基對改變(或A變成T) 2 1

  (2)放射性同位素(或熒光分子等) ---UGCACAA---

  (3)Ⅱ1和Ⅱ4 Ⅱ3?、?

  【解析】(1)對比突變和正常血紅蛋白基因中的堿基序列可知,該基因突變是由于堿基A變成T引起的;由圖示可知,正常血紅蛋白基因顯示出2條帶譜(位于下側的兩條),突變基因顯示出1條帶譜(位于上側的一條)。(2)基因診斷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或熒光分子等標記的DNA分子做探針,利用核酸分子雜交原理,鑒定被檢測標本上的遺傳信息,達到檢測疾病的目的。作為探針的核糖核苷酸序列應能與被檢測基因的核苷酸序列(ACGTGTT)進行互補配對,在RNA中,與A配對的堿基為U。(3)由于正?;?B)的帶譜是兩條,突變基因(b)的帶譜是一條,故基因型為BB的個體基因檢測帶譜是2條,Bb的是3條,而bb的個體基因檢測帶譜只有1條,依據(jù)題中帶譜即可確定不同被檢測個體的基因型。

  遺傳病對人類的危害

  優(yōu)生的概念與措施

  (8)進化

  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容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簡介

  【試題舉例】

  農業(yè)生產中長期使用某種殺蟲劑后,害蟲的抗藥性增強,殺蟲效果下降,原因是( )

  A.殺蟲劑誘發(fā)了害蟲抗藥性基因的產生

  B.殺蟲劑對害蟲具有選擇作用,使抗藥性害蟲的數(shù)量增加

  C.殺蟲劑能誘導害蟲分解藥物的基因大量表達

  D.抗藥性強的害蟲所產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強的抗藥性

  【答案】B

  【解析】考查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應用。根據(jù)自然選擇學說,使用殺蟲劑之前,害蟲種群個體中就存在抗藥性差異,有的具有抗藥性,有的無抗藥性。長期使用某種殺蟲劑之后,殺蟲劑選擇了具有抗藥性的害蟲,使種群中抗藥性基因頻率增大,所以殺蟲效果下降。

  【導讀】遺傳、變異和進化是生物學考查的重點和難點。DNA的結構與復制,基因分離定律,基因型和表現(xiàn)型,單倍體、二倍體、多倍體的概念、特點、成因,性別決定和伴性遺傳等更是重中之重。

  6.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

  (1)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

  植物的向性運動

  植物生長素的發(fā)現(xiàn)和生理作用

  生長素在農業(yè)生產中的應用

  其他植物激素

  (2)人和高等動物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

  動物激素的種類、產生部位及生理作用

  【試題舉例】

  在菜豆的幼根處作上標記如右圖。置于適宜條件下,幾天后,能正確表示該根生長情況的是

  【答案】B

  【解析】在重力作用下,近地側生長素濃度高,抑制根的生長,背地側生長素濃度較低,促進根的生長,根表現(xiàn)出向地性,排除A和D。根尖分生區(qū)細胞不斷分裂,伸長區(qū)細胞伸長,向下新產生的部分應該沒有標記物質。易錯點在找不到產生B和C兩種結果的原因。備考提示:掌握根尖的結構(根毛區(qū)、伸長區(qū)、分生區(qū))的特點以及與植物激素(生長素、細胞分裂素等)的關系。分生區(qū)細胞不斷分裂主要與細胞分裂素有關,伸長區(qū)細胞伸長主要與生長素有關。

  激素分泌的調節(jié)

  相關激素間的協(xié)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其他化學物質的調節(jié)作用

  神經(jīng)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

  興奮的傳導

  【試題舉例】

  下圖表示用3H-亮氨酸標記細胞內的分泌蛋白,追蹤不同時間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顆粒在細胞內分布情況和運輸過程。其中正確的是( )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細胞內分泌蛋白的合成、運輸及分泌過程,是對細胞結構知識和細胞內主要生理活動過程的綜合分析,同時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細胞內分泌蛋白首先是附著在內質網(wǎng)上的核糖體上合成,再進入內質網(wǎng)腔進行初步加工,通過具膜小泡運輸?shù)礁郀柣w,進行加工包裝,最后通過分泌小泡運輸?shù)郊毎ねㄟ^外排作用分泌到細胞外。所以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合成分泌蛋白的原料(氨基酸)后,它所先后經(jīng)過的細胞結構就是附著在內質網(wǎng)上的核糖體→高爾基體→分泌小泡→細胞膜→細胞外。

  高級神經(jīng)中樞的調節(jié)

  神經(jīng)調節(jié)與體液調節(jié)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激素調節(jié)與行為

  神經(jīng)調節(jié)與行為

  【試題舉例】

  運動員在長跑比賽中,會出現(xiàn)呼吸極度困難、腿酸痛,甚至有不想再跑的念頭,但是當聽到震耳的“加油”聲后,卻能加速沖刺,其主要調節(jié)過程是( )

  A.聲音→神經(jīng)系統(tǒng)→心血管活動增強→促進有氧呼吸

  B.聲音→神經(jīng)系統(tǒng)→甲狀腺素增高→促進無氧呼吸

  C.聲音→神經(jīng)系統(tǒng)→甲狀腺素增高→促進有氧呼吸

  D.聲音→神經(jīng)系統(tǒng)→腎上腺素增高→促進無氧呼吸

  【答案】A

  【解析】運動員聽到震耳的“加油”聲后,能加速沖刺,應該是通過調節(jié),促進有氧呼吸;人體生命活動調節(jié)的主要方式為神經(jīng)調節(jié),所以應選A。

  (3)內環(huán)境與穩(wěn)態(tài)

  內環(huán)境

  【試題舉例】

  下列關于人體內環(huán)境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

  A.血漿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紅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對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具有重要作用

  C.HCO3、HPO24等參與維持血漿pH相對穩(wěn)定

  D.淋巴細胞生活的液體環(huán)境是淋巴、血漿等

  【答案】A

  【解析】考查人體內環(huán)境的組成及其穩(wěn)態(tài)的調節(jié)等內容。內環(huán)境是由細胞外液組成的細胞生活的液體環(huán)境,主要由組織液、血漿和淋巴組成,而血紅蛋白存在于紅細胞內,不是內環(huán)境的成分。淋巴細胞既存在于淋巴中,也存在于血漿中。人體血漿的pH穩(wěn)態(tài)是依靠各緩沖對來維持的。

  穩(wěn)態(tài)的概念及生理意義

  (4)水和無機鹽的平衡

  說明:水和無機鹽平衡的調節(jié)不作要求

  水和無機鹽的平衡

  水和無機鹽平衡的意義

  【試題舉例】

  正常情況下,人體內血液、組織液和細胞內液中K+的含量能夠維持相對穩(wěn)定。

  (1)嘗試構建人體內K+離子的動態(tài)平衡模型(①在圖形框中用箭頭表示②不考慮血細胞、血管壁細胞等特殊細胞)。

  (2)消化道中K+進入小腸絨毛上皮細胞的方式是 。

  (3)K+主要經(jīng)腎臟隨尿液排出,其排出特點是 。所以長期不能進食的病人,應注意適當補充鉀鹽。

  【答案】(1)

  (2)主動運輸

  (3)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或不吃也排)

  【解析】(1)根據(jù)體內細胞與內環(huán)境之間的物質交換關系可在圖中填上相應箭頭,構建出人體內K+離子的動態(tài)平衡模型。(2)離子進出細胞的方式是主動運輸。(3)K+的排出特點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5)血糖的調節(jié)

  血糖平衡及其意義

  血糖平衡的調節(jié)

  糖尿病及其防治

  【試題舉例】

  4名受試者分別口服100 g葡萄糖后,在180 min內血糖含量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據(jù)圖分析正確的是(  )

  A.a代表高胰島素血癥患者的血糖含量變化

  B.4條曲線在前30 min內血糖升高與腸道吸收有關

  C.b在120 min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轉化為糖原及非糖物質

  D.c、d代表正常人的血糖含量變化

  【答案】B

  【解析】考查人體血糖平衡的調節(jié)和獲取信息推理判斷能力。胰島素的功能是降低血糖含量,而曲線a表示血糖含量明顯高于正常值,故排除A;b在120 min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應為血糖進入組織細胞氧化供能,故排除C;血糖的正常范圍為80~120 mg/dL,故c表示正常人的血糖含量,d應為低血糖患者,故排除D;4條曲線在前30 min內血糖升高是由于腸道吸收葡萄糖進入血液,故B正確。

  (6)體溫的調節(jié)

  人的體溫及其相對恒定的意義

  體溫的調節(jié)

  (7)免疫

  非特異性免疫

  特異性免疫

  說明:包括淋巴細胞的起源和分化、抗原和抗體、體液免疫、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關系

  【試題舉例】(2007年高考全國Ⅰ卷)

  某種病菌感染人體并侵入細胞內后,機體可以對該靶細胞產生免疫反應,其中有(  )

  A.效應B細胞接觸靶細胞,導致靶細胞裂解,從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細胞介素消滅

  B.效應B細胞接觸靶細胞,導致靶細胞裂解,從而使病菌抗原被抗體消滅

  C.效應T細胞接觸靶細胞,導致靶細胞裂解,從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滅

  D.效應T細胞接觸靶細胞,導致靶細胞裂解,從而使病菌抗原被抗體消滅

  【解析】考查兩種免疫的聯(lián)系。病菌一旦侵入細胞內,體液免疫暫時不起作用,只能先進行細胞免疫,效應T細胞激活靶細胞溶酶體酶,使其裂解,然后由體液中抗體消滅之;外毒素不是抗體,抗毒素才是。

  免疫失調引起的疾病

  說明:包括過敏反應、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

  說明:免疫學的應用不作要求

  【導讀】內環(huán)境的概念與組成,體溫的調節(jié),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等知識點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7.微生物與發(fā)酵工程

  (1)微生物的類群

  【試題舉例】

  下列生物中不屬于真核生物的是(  )

  ①噬菌體 ②顫藻 ③酵母菌 ④水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噬菌體屬于病毒,既不屬于真核生物,也不屬于原核生物。顫藻不是植物,而是一種原核生物。酵母菌屬于真菌。水綿屬于植物。易錯點是誤認為顫藻屬于藻類,是一種植物,屬于真核生物。注意典型例子與特殊例子(帶菌字而不屬于細菌,而是屬于真菌的,如酵母菌、霉菌,各種食用菌)結合記憶。藍藻不是一種,而是一類,屬于原核生物。

  細菌

  說明:放線菌不作要求

  病毒

  (2)微生物的營養(yǎng)

  微生物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及其作用

  【試題舉例】

  不同的微生物對營養(yǎng)物質的需要各不相同。下列有關一種以CO2為唯一碳源的自養(yǎng)微生物營養(yǎng)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氮源物質為該微生物提供必要的氮素

  B.碳源物質也是該微生物的能源物質

  C.無機鹽是該微生物不可缺少的營養(yǎng)物質

  D.水是該微生物的營養(yǎng)要素之一

  【答案】B

  【解析】考查微生物的營養(yǎng)。由于該微生物是以二氧化碳為唯一碳源的自養(yǎng)生物,故其能源來自于光能或分解無機物釋放出的化學能。

  培養(yǎng)基的配制原則

  培養(yǎng)基的種類

  (3)微生物的代謝

  微生物的代謝產物

  微生物代謝的調節(jié)

  微生物代謝的人工控制

  (4)微生物的生長

  微生物群體的生長規(guī)律

  影響微生物生長的環(huán)境因素

  【試題舉例】

  在細菌的連續(xù)培養(yǎng)過程中,要以一定速度不斷添加新的培養(yǎng)基,同時以同樣速度放出老的培養(yǎng)基。右圖表示培養(yǎng)基的稀釋率(培養(yǎng)基的更新速率)與培養(yǎng)容器中營養(yǎng)物質濃度、細菌代時(細菌數(shù)目增加一倍所需的時間)、細菌密度的關系。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在稀釋率很低的情況下,稀釋率的增加會導致細菌密度增加

  B.稀釋率從a到b的變化過程中,細菌生長速率不斷提高

  C.稀釋率超過b點后,營養(yǎng)物質濃度過高導致細菌死亡率增大,細菌密度降低

  D.為持續(xù)高效地獲得發(fā)酵產品,應將稀釋率控制在b點附近

  【答案】C

  【解析】從圖象上看,隨稀釋率的增加,營養(yǎng)物質的濃度提高,細菌代時縮短,數(shù)目減少,這是由于培養(yǎng)基更替太快,帶走了大量的細菌,這樣,營養(yǎng)充足,細菌繁殖快,代時縮短,并不是死亡率增大所致,所以C是錯誤的。

  (5)發(fā)酵工程簡介

  說明:酶工程簡介不作要求

  應用發(fā)酵工程的生產實例

  說明:以谷氨酸的發(fā)酵生產為例

  【試題舉例】

  通過發(fā)酵罐發(fā)酵可大規(guī)模生產谷氨酸,生產中常用的菌種是好氧的谷氨酸棒狀桿菌。下面有關谷氨酸發(fā)酵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溶氧充足時,發(fā)酵液中有乳酸的累積

  B.發(fā)酵液中碳源和氮源比例的變化不影響谷氨酸的產量

  C.菌體中谷氨酸的排出,有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產量的提高

  D.發(fā)酵液pH呈堿性時,有利于谷氨酸棒狀桿菌生成乙酰谷氨酰胺

  【答案】C

  【解析】考查微生物的營養(yǎng)、代謝和生長。溶氧充足時,利于好氧菌生長繁殖,不利于代謝產物積累;碳源和氮源比例為4∶1時利于該菌生長繁殖,3∶1時利于代謝產物積累;谷氨酸的排出可降低對谷氨酸脫氫酶的抑制,利于谷氨酸的合成和產量的提高;多數(shù)細菌的最適pH為6.5~7.5(中性)。

  發(fā)酵工程的概念和內容

  發(fā)酵工程的應用

  【導讀】對病毒的增殖、發(fā)酵工程的應用要多加重視。

  8.生物與環(huán)境

  (1)生態(tài)因素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試題舉例】

  下列關于生態(tài)因素對生物影響的說法錯誤的是( )

  A.趨光性是農業(yè)害蟲的共性

  B.溫暖地區(qū)的闊葉林多,而寒冷地區(qū)的針葉林多

  C.水分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陸生生物的生長和發(fā)育

  D.各種生態(tài)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具有綜合性

  【答案】A

  【解析】考查生態(tài)因素對生物的影響。光能影響動物的生活習性,如某些昆蟲的趨光性,但并非所有的昆蟲都具有趨光性。溫度能影響生物的形態(tài)。環(huán)境中的各種生態(tài)因素并不是單獨地起作用,而是各種生態(tài)因素綜合作用,但在其中有一個或幾個起綜合作用。

  生態(tài)因素的綜合作用

  (2)種群和生物群落

  種群的特征

  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

  【試題舉例】

  下列有關種群增長的“S”型曲線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通常自然界中的種群增長曲線最終呈S型

  B.達到K值時種群增長率為零

  C.種群增長受自身密度的影響

  D.種群的增長速度逐步降低

  【答案】D

  【解析】考查種群“S”型增長曲線的特點。在自然界有限條件下種群呈S型增長,種群增長率先升高后降低,K/2值時最大,K值時為零。

  研究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意義

  生物群落的概念

  生物群落的結構

  【試題舉例】

  下圖縱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魚類的食物分布狀況,曲線甲、乙、丙分別表示三種魚的數(shù)量變化。下列對此圖的分析,錯誤的是( )

  A.海洋中的魚類具有垂直分層現(xiàn)象

  B.此圖表明魚類對食物的競爭狀況

  C.此圖表明海洋中魚類的捕食狀況

  D.此圖表明海洋中魚類的共生關系

  【答案】D

  【解析】考查生物群落的垂直結構及種間關系。此圖垂直分層現(xiàn)象很明顯;三種魚在各層都有共同食物種類,因而存在競爭關系;三種魚的主要數(shù)量集中區(qū)域反映了其食性和捕食狀況;如果存在共生關系,則二者數(shù)量變化曲線必定完全平行。

  (3)生態(tài)系統(tǒng)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概念和類型

  【試題舉例】

  下列有關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種群密度和群落結構一般能夠長期處于較穩(wěn)定的狀態(tài)

  B.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種群密度和群落結構常常會發(fā)生劇烈的變化

  C.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總是朝著對人有益的方向發(fā)展

  D.整個地球上的海洋可以看作是一個巨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答案】C

  【解析】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離開人的作用,就會退化消失。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

  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

  【試題舉例】

  為研究環(huán)境污染物對某湖泊中生物的影響,一組學生開展了研究性學習。他們首先選取了該湖泊中5種不同的生物A、B、C、D、E,并對其進行消化道內食物組成的分析;然后又請當?shù)匾凰囱芯克膶<覍@5種生物體內2種污染物的含量進行了測定;再將研究數(shù)據(jù)繪制成下表。

  (1)為更直觀地表達研究結果,請嘗試利用上表中的數(shù)據(jù),在所給坐標上規(guī)范繪制柱形圖,以比較5種生物體內2種污染物的含量。

  (2)根據(jù)上表提供的信息,以食物網(wǎng)的形式表示5種生物之間的營養(yǎng)關系(以A、B、C、D、E代表5種生物)。

  【答案】(1)


 

  (2)

  【解析】汞和殺蟲劑在生物體內不易分解,在食物鏈中隨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而逐級富集。在營養(yǎng)級越高的生物體內,兩種物質的含量越高,反之含量越低。從圖表給出的汞、殺蟲劑的含量以及各種生物消化道內的食物組成等信息即可判斷出5種生物之間的營養(yǎng)關系。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

  【試題舉例】

  稻-鴨-萍共作是一種新興的生態(tài)農業(yè)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紅萍(滿江紅)適生于蔭蔽環(huán)境,可作為鴨子的飼料;鴨子能吃有害昆蟲并供肥,促進水稻生長。對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主要功能是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

  B.鴨子既是初級消費者,又是次級消費者

  C.生物群落由水稻、紅萍、鴨子和有害昆蟲組成

  D.水稻和紅萍分層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答案】C

  【解析】考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及理解分析能力。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主要功能是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故A正確;鴨子吃紅萍為初級消費者,鴨子又吃有害昆蟲為次級消費者,故B正確;水稻和紅萍占據(jù)不同空間,分層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故D正確;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區(qū)域內,相互之間具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各種生物的總和,一般應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所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物群落除水稻、紅萍、鴨子和昆蟲外,還應包括多種微生物等分解者,故C錯誤。

  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的關系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4)人與生物圈

  生物圈的概念

  生物圈的穩(wěn)態(tài)和人類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生物圈穩(wěn)態(tài)的自我維持

  全球性環(huán)境問題

  生物多樣性的概念和價值

  我國生物多樣性的特點

  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試題舉例】

  下列措施符合保護物種多樣性原則的是( )

  A.為美化城市環(huán)境,隨意從國外引進多種觀賞類植物

  B.為保護草場、減少沙化,要殺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黃鼠

  C.將東北虎遷入野生動物園繁育,并進行部分的野外回歸實驗

  D.為控制水葫蘆在我國造成的嚴重災害,應將其天敵引入我國

  【答案】C

  【解析】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包括就地保護、遷地保護以及加強教育和法制管理等。從引進外來物種的角度來看,答案A、D沒有考慮到引進外來物種會給當?shù)卦形锓N的生存造成威脅的現(xiàn)象。答案B保護草場、減少沙化,不能采取滅絕某種生物的方式。答案C是正確答案,屬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方法中的遷地保護。

  【導讀】本部分內容也是生物學科高考的重點考查內容之一。種間關系的類型,種群的特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和作用,食物鏈與食物網(wǎng),抵抗力、恢復力的穩(wěn)定性,能量流動和碳循環(huán)的關系等更是??嫉闹R點。大家復習時還要加強對圖表的識別和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要注意與生產、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區(qū)別各主要概念的內涵與外延。

  9.實驗

  (1)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

  (2)高倍顯微鏡的使用和觀察葉綠體

  【試題舉例】

  用顯微鏡鏡檢人血涂片時,發(fā)現(xiàn)視野內有一清晰的淋巴細胞如圖。為進一步放大該細胞,首先應將其移至視野正中央,則裝片的移動方向應是( )

  A.向右上方

  B.向左上方

  C.向右下方

  D.向左下方

  【答案】A

  【解析】顯微鏡中呈倒立的像,看到的淋巴細胞的像在右上方,實物應該在左下方,將裝片向右上方移動才能將像移至視野正中央。易錯在不明白顯微鏡的呈像原理。備考提示:顯微鏡下觀察到細胞質的流動(像)方向為逆時針,倒立180°,實際上細胞質的流動方向也是逆時針。顯微鏡放大的不是面積,而是長度或寬度。

  (3)觀察細胞質的流動

  (4)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

  (5)比較過氧化氫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6)探索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的作用

  【試題舉例】

  下表是探究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作用的實驗設計及結果。

  根據(jù)實驗結果,以下結論正確的是( )

  A.蔗糖被水解成非還原糖

  B.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還原糖

  C.淀粉酶活性在60℃比40℃高

  D.淀粉酶對蔗糖的水解具有專一性

  【答案】BC

  【解析】考查教材實驗“探究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同時考查實驗分析能力。據(jù)該實驗結果:①、②、③試管中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④、⑤、⑥試管中無磚紅色沉淀出現(xiàn),說明淀粉酶能夠催化淀粉水解產生還原糖,不能催化蔗糖水解。說明淀粉酶對淀粉的水解具有專一性。對比①、②、③試管中磚紅色沉淀顏色,說明生成的還原糖最多,酶活性最高。

  (7)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8)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9)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

  (10)植物向性運動的實驗設計和觀察

  (11)設計實驗,觀察生長素或生長素類似物對植物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12)DNA的粗提取與鑒定

  【試題舉例】

  做DNA粗提取和鑒定實驗時,實驗材料用雞血而不用豬血的原因是( )

  A.雞血的價格比豬血的價格低

  B.豬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不易提取到DNA

  C.雞血不凝固,豬血會凝固

  D.用雞血提取DNA比用豬血提取操作簡便

  【答案】B

  【解析】提取DNA的前提條件是實驗材料DNA含量豐富,易提取。由于哺乳動物的成熟紅細胞無細胞核,無線粒體,所以基本提取不到DNA,因此在該實驗中不能用豬血代替雞血。

  (13)調查人群中的遺傳病

  【試題舉例】

  下列是生物興趣小組開展人類遺傳病調查的基本步驟。

 ?、俅_定要調查的遺傳病,掌握其癥狀及表現(xiàn)

 ?、趨R總結果,統(tǒng)計分析

 ?、墼O計記錄表格及調查要點

 ?、芊侄鄠€小組調查,獲得足夠大的群體調查數(shù)據(jù)

  其正確的順序是( )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答案】C

  【解析】人類遺傳病的調查步驟是確定要調查的遺傳病→設計記錄表格→分組調查→匯總結果,統(tǒng)計分析。

  (14)種群密度的取樣調查

  (15)設計并制作小生態(tài)瓶,觀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16)調查環(huán)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

  (17)觀察SO2對植物的影響

  【導讀】對上述17個實驗都要有所了解。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與分離,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設計實驗觀察生長素或生長素類似物對植物生長發(fā)育的影響等更是需要大家掌握的。

 ?、?命題要求

  要以能力測試為主導,考查考生對所學相關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要重視理論聯(lián)系實際,關注科學技術、社會經(jīng)濟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協(xié)調發(fā)展;要重視對考生科學素養(yǎng)的考查。

 ?、?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答卷方式:閉卷、筆試。

  二、考試時間:150分鐘。試卷滿分為300分。

  三、題型

  試卷一般包括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其中非選擇題包括填空題、實驗題、作圖題、計算題、解答題等題型。

  四、內容比例

  物理、化學、生物三科的內容比例約為40%、36%、24%。

  五、試題難度

  試卷包括容易題、中等難度題和難題,以中等難度題為主。

  六、組卷原則

  試題主要按題型、內容和難度進行排列,選擇題在前,非選擇題在后,同一題型中同一學科的試題相對集中,同一學科中不同試題盡量按由易到難的順序排列。

  附 2009年與2008年考綱差異

  【導讀】2009年與2008年考綱內容基本一致。

  第三章 知識大盤點

  生命的物質基礎

  (1)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

  (2)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

  細胞是生命單位

  (1)對細胞結構、功能的認識

  細胞膜/細胞質(基質與細胞器)/細胞核(核膜/染色質與染色體)。

  細胞膜的特性與功能/細胞質基質及某些細胞器的功能/細胞核是遺傳物質儲存和復制的場所。

  細胞增殖與受精作用動態(tài)/細胞分化—衰老和癌變的解釋。

  (2)生物膜系統(tǒng)

  ①概念

 ?、诟鞣N生物膜在結構、功能上的聯(lián)系

  ③生物膜研究給人們的啟示

  *模擬生物膜技術:海水淡化、污水凈化、血液透析、人工膜技術用于藥物導入。

  *改造生物膜的設想:作物的抗性與膜的性質有關……

  (3)細胞全能性

  *“全能性”是指細胞具有使其后代細胞形成完整個體的潛能。

  *全能性表現(xiàn)的條件:細胞具有個體發(fā)育的全套基因;分化是基因選擇性表達的結果;不同分化水平的細胞全能性不同;要在離體條件下,滿足營養(yǎng)、激素、溫度等適宜條件。

  (4)細胞工程

  ①細胞工程是指在細胞整體或細胞器水平上人為改變細胞遺傳物質,以獲得新型生物或細胞產品的技術。

 ?、诩毎こ痰氖侄斡校航M織培養(yǎng)與細胞培養(yǎng)技術;細胞融合與細胞拆合技術;染色體導入與基因轉移技術;胚胎移植與核移植技術(試管嬰兒、克隆動物)。

  ③細胞工程按材料分為兩大類:植物細胞工程、動物細胞工程。

  (5)植物細胞工程的理論基礎和常用技術

 ?、倮碚摶A是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诔S眉夹g有組織培養(yǎng)和體細胞雜交。

  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基本過程和條件

 ?、倩具^程要經(jīng)過脫分化與再分化。

 ?、谂囵B(yǎng)條件要保證無菌,保證礦質元素、水、蔗糖、維生素及激素等的需要。

  (6)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主要用途

 ?、僦参矬w快繁。

 ?、谂囵B(yǎng)無病毒植株(植株脫病毒)。

  ③花藥離體培養(yǎng)(單倍體育種)。

  ④制作“人工種子”。

 ?、堇糜鷤M織生產植物細胞產品。

  (7)植物體細胞雜交的基本過程和意義

 ?、倩具^程要經(jīng)過3個步驟:

  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使細胞壁溶解,露出有活力原生質體。

  誘導原生質體融合的方法

  ——物理法(離心、震動、電刺激等);

  化學法(聚乙二醇——PEG)

 ?、谥饕饬x是可培育出遠緣雜種新類型,突破了有性雜交生殖隔離的限制。

  (8)動物細胞工程的常用技術

 ?、賱游锛毎囵B(yǎng)技術。

 ?、趧游锛毎诤霞夹g。

 ?、蹎慰寺】贵w技術。

  ④胚胎移植技術(如試管嬰兒)。

 ?、莺艘浦布夹g(如克隆動物)。

  (9)動物細胞培養(yǎng)的基本過程和條件

  ①基本過程要從原代培養(yǎng)到傳代培養(yǎng)。

  ②培養(yǎng)條件——培養(yǎng)液中常要有葡萄糖、氨基酸、維生素、無機鹽和動物血清。

  (10)動物細胞培養(yǎng)的主要用途

 ?、賱游锛毎こ痰幕A。

 ?、谏a蛋白質生物制品。

 ?、叟囵B(yǎng)組織移植材料。

  ④檢驗藥物毒性及其他病理、藥理、生理學研究。

  (11)動物細胞融合技術的基本方法和主要用途

  ①誘導劑除PEG外還常用滅活的病毒。

 ?、谥饕猛臼巧a單克隆抗體。

  (12)制備“單抗”的基本過程和主要用途

  1)基本過程:誘導融合→培養(yǎng)、篩選單克隆細胞→提取抗體。

  原理:雜交瘤細胞已具有“雙親細胞”的特性——既能分泌抗體,又能無限增殖。

  2)單抗的主要用途是:

  ①診斷——單抗試劑盒。

 ?、谥委煛拱吧飳棥?。

  ③預防——傳染病易感者。

  單抗的突出特點——特異性強、靈敏度高。

  生物的新陳代謝

  (1)新陳代謝的概念、類型

  *新陳代謝的概念

  *酶和ATP

  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具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機物

  酶的特性:高效性、專一性,需要適宜pH值

  ATP簡式:A-P~P~P

  ATP形成途徑:

  *新陳代謝的基本類型

  (2)植物水分代謝

 ?、傥账值膬煞N方式

  *吸脹吸水未成熟植物細胞,依靠蛋白質、淀粉、纖維素親水性物質吸水

  *滲透吸水條件:半透膜,半透膜兩側溶液具濃度差,當細胞外液濃度>細胞液濃度,滲透失水;當細胞外液濃度<細胞液濃度,滲透吸水。

  *質壁分離和復原現(xiàn)象

 ?、谒诌\輸?shù)耐緩胶蛣恿?/p>

  途徑:成熟區(qū)表皮細胞層層滲入,成熟區(qū)表皮細胞間隙滲入?根導管→莖導管?葉片―→蒸騰作用 外界

  動力:蒸騰拉力;根表皮細胞間細胞液濃度差。

  (3)植物礦質代謝

  礦質元素:除C、H、O以外,主要由根系從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大量元素:N、S、P、K、Ca、Mg。

  微量元素:Fe、Mn、B、Zn、Cu、Mo、Cl、Ni。

  礦質元素的吸收:離子形式吸收,主動運輸

  礦質元素的利用{離子狀態(tài):K+可再度利用。 化合物{不穩(wěn)定:N、P、Mg可再度利用,穩(wěn)定:Ca、Fe只利用一次

  *合理施肥

  (4)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場所及光合色素 光合作用場所為葉綠體,它含有光合作用有關酶和光合色素,光合色素可歸納如下:

  光合作用過程

  C3植物 以能量變化和物質變化為主線,全面闡述能量變化過程、物質變化過程,以及二者之間關系。C3植物的光合作用過程圖解如下:

  C4植物 從比較C3、C4植物葉片結構為切入點,重點闡明CO2固定途徑,C4植物的光合作用過程圖解如下:


  CO2固定途徑:C4植物固定CO2途徑是通過C4途徑和C3途徑共同完成的。

  淀粉形成部位:C4植物在光合作用時只有維管束鞘中形成淀粉而葉肉中不形成淀粉。

  與CO2親和力:C4植物的PEP羧化酶與CO2親和力高,是C3植物的60倍。

  能量:C4植物在傳送CO2的過程中,要消耗能量,來自ATP提供的能量。

  *比較C4植物與C3植物。

  *下圖示意光合作用的強度與空氣中CO2的含量的關系。

  *觀察活動:C4植物與C3植物葉的橫切結構等特點。

  提高農作物光合作用效率

  *光合作用效率概念

  *光合作用強度與光照強度的關系

  紅光和藍紫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改善CO2供應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通常植物處于CO2饑餓狀態(tài)。

  *農田注意通風、增施農家肥及溫室采用CO2施肥

  *必需礦質元素供應。

  *適當提高晝夜溫差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5)生物固氮

 ?、偕锕痰饔檬枪痰⑸飳⒋髿獾€原為氨的過程

  ②生物固氮作用是“氮素循環(huán)”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劾蒙锕痰苁棺魑镌霎a

  (6)人和動物體內糖、脂、蛋白質代謝

  1)體內細胞與外界環(huán)境的物質交換

  2)三大營養(yǎng)物質代謝過程

 ?、偬谴x

  ②脂類代謝與蛋白質代謝

 ?、蹱I養(yǎng)物質的基本功能

  *提供能量代謝的能源物質。

  *提供構建和修復組織的原材料。

  *提供合成激素和酶的原材料。

  *提供維持正常代謝必需的維生素。

  (7)細胞呼吸

  生殖與發(fā)育

  (1)生殖是生物產生新個體的過程

  *兩大類生殖方式對后代的遺傳影響不同(有性生殖與無性生殖;簡述各種微生物、植物和動物的主要生殖方式)。

  *生殖使生物的種族得以延續(xù)。

  *生殖以遺傳物質的復制合成、細胞的分裂增殖為基礎,實現(xiàn)了遺傳信息的傳遞、生命的連續(xù)。

  *生殖規(guī)律的某些應用(植物的扦插、嫁接、組織培養(yǎng)、單倍體育種、多倍體育種、人工種子、雜交育種等等;動物的雜交育種、試管嬰兒、克隆哺乳動物等;微生物的培養(yǎng)與誘變育種等等)。

  (2)發(fā)育是個體形態(tài)結構與生理功能的程序性變化過程

  *高等生物個體發(fā)育從受精卵開始(簡要概述動植物的個體發(fā)育)。

  *發(fā)育以細胞的分化(基因的選擇性表達)為基礎。

  *發(fā)育使個體從不成熟變?yōu)槌墒臁?/p>

  (3)植物的個體發(fā)育

  1)種子的形成和萌發(fā)

  ①胚的形成和胚乳的形成

 ?、诜N子的萌發(fā)——胚發(fā)育成幼苗。

  *胚的各部分變化:

  胚根首先突破種皮——發(fā)育成根

  胚軸伸長——子葉出土(或留土)

  胚芽出土——發(fā)育成幼葉和莖

  *種子萌發(fā)需要的條件:

  內因:活的完整的胚

  外因:空氣、水分、適宜的溫度

  2)植株的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

  (4)動物個體發(fā)育

  *從細胞到個體的結構層次

  細胞組織器官系統(tǒng)個體。

  *個體發(fā)育的基本過程

  遺傳變異與進化

  (1)遺傳的物質基礎

  ①生物的遺傳物質是核酸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RNA有時是遺傳物質;

  真核和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都是DNA;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或RNA。

  *發(fā)現(xiàn)遺傳物質的經(jīng)典實驗證據(jù):

  1928年格里非斯(F.Griffith)做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

  1944年艾弗里(O.Avery)和他的同事做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

  1952年赫爾希(A.Hershey)和蔡斯(M.Chase)做的大腸桿菌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

  煙草花葉病毒侵染實驗[1956年弗倫克·康蘭特(Fraenkel·Conrot)]。

 ?、?中心法則圖解

  DNA 轉錄 逆轉錄

  RNA―→翻譯 蛋白質

  *比較DNA與RNA的主要區(qū)別。

  *DNA 雙螺旋模型的要點:

  兩條鏈、反平行,雙鏈雙螺旋;

  磷酸-戊糖連在外,堿基對在鏈間;

  A…T、C…G配成對,互補成氫鍵。A+G=C+T。

  *DNA的“半保留”復制。

  *RNA的轉錄合成方式。

  *蛋白質合成的翻譯過程。

  基因、遺傳信息、信使RNA、密碼子、轉運RNA、反密碼子、核糖體、肽鏈。

 ?、刍虻谋举|

  *有遺傳效應的DNA(RNA)片段。

  *遺傳效應——表達和傳遞遺傳信息。

  *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

  (2)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

 ?、倩蚍蛛x定律

  *顯性與隱性、表現(xiàn)型與基因型、純合體與雜合體、穩(wěn)定遺傳與性狀分離。

  *雜交、自交、測交、遺傳圖解。

  *基因分離定律的表述和實質。

  *分離定律能夠解釋:

  純合體自交的穩(wěn)定遺傳;

  純合體雜交子代只有一種表現(xiàn);

  雜合體自交子代發(fā)生3∶1或1∶2∶1的性狀分離;

  雜合體測交子代發(fā)生1∶1的性狀分離;

  近親婚配子代發(fā)生隱性遺傳病的幾率較高;

  若無選擇作用,連續(xù)多代自交會使種群純合體比例逐代增加。

  預測子代基因型、表現(xiàn)型概率,要先判斷親代基因型,再考慮子代類型概率。

 ?、谧杂山M合定律

  *等位基因與非等位基因。

  *自由組合定律的表述和實質。

  *自由組合定律能夠解釋:

  遺傳多樣性的一個主要原因——基因重組;

  對于多對相對性狀遺傳的子代表現(xiàn)型與基因型作出預測(要先分析每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概率,再應用概率的乘法法則)。

  (3)變異的本質是什么?

  ①可遺傳變異和不可遺傳變異

  *可遺傳變異與不可遺傳變異的本質區(qū)別是:遺傳物質是否改變。

 ?、诳蛇z傳變異的3個來源

  *基因重組、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

  *雜交育種、轉基因生物、誘變育種、多倍體與單倍體育種技術的基本原理與價值如何?

  *基因突變產生了新的基因,導致新基因型產生,所以,基因突變是可遺傳變異的根本來源。

  *致變因素的類型有: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生物因素。

  *突變特點:普遍性、隨機性、低頻性、有害性、不定向性。

  *舉例說明染色體組、二倍體、單倍體、多倍體的含義。

  *秋水仙素在人工誘導多倍體中的作用是什么?

  *植物單倍體育種的價值、常用的方法和原理是什么?

  (4)常見遺傳病類型

  (5)優(yōu)生措施

  (6)細胞質遺傳

 ?、偌毎|遺傳有兩個突出特征

  *母系遺傳

  *子代性狀分離比例不確定

  ②遺傳特征的發(fā)生有3個基本原因

  *質基因的存在是細胞質遺傳的物質基礎。

  (線粒體、質體——包括葉綠體基因的存在)

  *精子未向受精卵傳遞質基因。

  *有絲分裂分配質基因隨機性強。

  (7)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基因結構

  示意圖:

  ①都包括編碼區(qū)和非編碼區(qū)

  *編碼區(qū)——含有編碼蛋白質序列。

  *非編碼區(qū)——有調控序列和RNA聚合酶結合位點。

 ?、谥饕獏^(qū)別是:

  *“真核”編碼區(qū)有內含子與外顯子間隔;

  “原核”編碼區(qū)是無內含子的連續(xù)結構。

  (8)基因工程

  1)基因工程的含義

  *按人的需要,體外進行DNA加工——改造或重組基因。

  *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使之得到表達,實現(xiàn)定向改造生物性狀的目的。

  2)基因工程的工具

  *限制性內切酶——基因剪刀。

  (識別序列、粘性末端)

  *DNA連接酶——基因針線。

  *運載體——基因運載工具。

  運載體條件:能在宿主細胞中復制并穩(wěn)定地保存;具多個限制酶切點,以便與外源基因連接,具標記基因,便于篩選。

  常用運載體:質粒、噬菌體、動植物病毒等。

  3)基因工程的步驟

  ①提取目的基因

  ?、趯⒛康幕蚺c運載體結合

  *重組DNA過程

 ?、蹖⒛康幕驅胧荏w細胞

  *利用運載體的侵染及重組DNA在受體細胞中擴增。

  (受體細胞是細菌時,用氯化鈣細菌的目的是增加細菌細胞壁通透性)

 ?、苣康幕虻臋z測和表達

  *利用運載體的標記特征,檢測目的基因是否已被導入;

  *根據(jù)目的基因控制的特殊性狀出現(xiàn)與否,證實目的基因表達與否。

  4)基因工程的應用

  例:①應用工程菌的藥品生產;

 ?、趹肈NA探針法的基因診斷;

  ③應用基因導入法的基因治療;

 ?、軕棉D基因方法改良生物品種。

  (9)XY性別決定與伴性遺傳

 ?、偻ㄟ^染色體組成分析,了解常染色體與性染色體的形態(tài)特征

  *正常男、女染色體分組:

  男44+XY 女44+XX

  *XY性別決定與ZW性別決定的特點不同。

 ?、诎樾赃z傳是由于異形性染色體之間存在“非同源區(qū)段”

  伴X隱性遺傳——人群表現(xiàn)男多于女。

  例:人類紅綠色盲、血友病

  伴X顯性遺傳——人群表現(xiàn)女多于男。

  例:抗維生素D佝僂病。

  (10)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

  ——以現(xiàn)代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成果為主要依據(jù),以自然選擇學說為基礎的進化理論。

  1)自然選擇學說的要點

  *4個要點:過度繁殖、遺傳變異、生存斗爭、適者生存。

  *“自然選擇”是在生存斗爭中,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的過程。

  自然選擇學說科學地解釋生物進化的原因,以及生物多樣性和適應性。

  2)現(xiàn)代進化理論的基本觀點

 ?、俜N群是生物進化的單位。

  (基因庫的發(fā)展觀點)

 ?、谕蛔兒椭亟M產生進化的原材料。

  (可遺傳變異的來源)

 ?、圩匀贿x擇決定進化的方向。

  (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觀點)

 ?、芨綦x導致物種的形成。

  (生殖隔離是種間的分界線)

  *什么是物種與種群?

  *什么是基因庫與基因頻率?

  *什么是隔離與生殖隔離?

  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

  (1)植物生命活動調節(jié)

  1)向性運動與生長素的調節(jié)作用有關

 ?、傧蛐赃\動及其實驗設計。

  *植物的向性運動

 ?、谏L素的發(fā)現(xiàn)及其調節(jié)作用。

  *胚芽鞘向光性實驗。

  單側光照、切去尖端、局部遮光,分別發(fā)生了怎樣的結果、引出什么結論?

  *瓊脂塊接觸實驗。

  *如何證明吲哚乙酸是植物生長素?

  *具有哪些性質的物質可稱作植物激素?

  *怎樣證明生長素產生的部位、分布和運輸?shù)奶攸c?

  *怎樣證明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有何規(guī)律?

  *怎樣證明頂端優(yōu)勢與生長素調節(jié)作用有關?

  *整枝、扦插、無籽果實、防止落花落果、殺滅田間雜草,應用了生長素調節(jié)的哪些原理?為什么常用生長素類似物?

  2)植物生長發(fā)育的調節(jié)是多種激素協(xié)調作用的結果

  (生長素、赤霉素、細胞分裂素、乙烯、脫落酸)

  (2)人和高等動物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

  1)反射是神經(jīng)調節(jié)的基本方式

 ?、倥d奮的傳導。

  興奮在神經(jīng)纖維上的傳導是雙向的,在神經(jīng)細胞間傳遞是單向的。

  ②突觸的結構與聯(lián)系方式。

  突觸由突觸前膜、突觸后膜和突觸間隙組成,由于神經(jīng)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神經(jīng)興奮只能由一個神經(jīng)元的軸突傳遞給下一個神經(jīng)元的胞體或樹突。

  *什么是神經(jīng)沖動?

  2)高級神經(jīng)活動的調節(jié)

  *高級神經(jīng)中樞是大腦皮層。

  *大腦皮層軀體運動代表區(qū)的特點:皮層代表區(qū)大小與功能復雜程度有關,交叉支配。

  運動性失語癥及聽覺性失語癥。

  3)體液調節(jié)及其主要內容

  ①體液調節(jié)是指激素、CO2等化學物質通過體液傳遞調節(jié)人體生理功能。

  與神經(jīng)調節(jié)相比反應速度慢、范圍廣、時間長。

 ?、谥饕獌确置谙偌捌渲饕に氐淖饔?。

  *甲狀腺及甲狀腺激素。

  *性腺(睪丸與卵巢)及性激素(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

  *腦垂體前葉及生長激素、催乳素、促甲狀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后葉及抗利尿激素。

  *下丘腦神經(jīng)內分泌細胞及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生長激素釋放抑制因子。

  *胰島(A細胞、B細胞)及胰高血糖素、胰島素。

  *腎上腺及腎上腺素、醛固酮。

  *胸腺及胸腺素。

  ③反饋調節(jié)機制

  ④激素間的協(xié)同作用與拮抗作用

  4)動物行為產生的生理基礎是什么?

  ①如何區(qū)分行為的類型?

  *動物行為:動物個體對體內外變化(刺激)作出有一定適應意義的反應。

  *按特殊意義區(qū)分:生殖行為、育幼行為、防御行為、覓食行為、領域行為等。

  *按形成的基礎區(qū)分:先天行為(趨性、反射、本能等)、后天行為(印隨、模仿、條件反射、判斷、推理等)。

 ?、趧游镄袨榈闹饕砘A

  *性行為與育幼行為,主要與性激素調節(jié)有關。

  *先天行為主要由非條件反射控制。

  *后天行為主要通過條件反射形成。

  (3)內環(huán)境與穩(wěn)態(tài)

  內環(huán)境是人體細胞生活的液體環(huán)境,指細胞外液,包括血漿、組織液、淋巴,三者之間的關系以及與外界環(huán)境、細胞內液之間的關系如下:

  ——內環(huán)境各種理化因素維持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

  *例:血糖、滲透壓、體溫、pH值等。

  ②維持穩(wěn)態(tài)的主要調節(jié)機制

  *血糖調節(jié)(血糖的來源與去路;腎糖閾的意義;胰島素與胰高血糖素、下丘腦對血糖的調節(jié)作用;對糖尿病“三多一少”的解釋)。

  *水平衡調節(jié)

  機體內水保持平衡,主要通過如下圖途徑調節(jié)

  影響水平衡的主要因素有飲水、機體運動狀態(tài)、機體健康狀況等。

  *無機鹽平衡調節(jié)

  無機鹽平衡機體對Na+、K+等的攝入量與排出量維持動態(tài)平衡。機體代謝不但需要水,而且需要無機鹽,一般情況下,人體攝入量和排出量的無機鹽是保持平衡的,人體無機鹽的來源和去路如下:

  機體內無機鹽平衡,主要通過以下途徑調節(jié)(以Na+、K+平衡的調節(jié)為例):

  無機鹽平衡主要與飲食、機體的運動狀態(tài)、機體的健康狀態(tài)有關。

  人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是在神經(jīng)體液的調節(jié)下,主要通過腎臟完成的。

  *體溫調節(jié)

  人的體溫指人身體內部的溫度。體溫恒定是機體內部溫度的相對穩(wěn)定,正常情況下,體溫會因年齡、性別等的不同在狹小的范圍內變動。恒定的體溫則是新陳代謝正常進行所必需的。人體體溫的恒定是靠完善的體溫調節(jié)結構來實現(xiàn)的。人在寒冷和炎熱環(huán)境條件下體溫恒定調節(jié)途徑如下圖:

  影響體溫恒定的主要因素有機體代謝狀態(tài)及外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

  *激素的相對穩(wěn)定

  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是相對穩(wěn)定的。激素含量過多或過少都會對機體有害。人體激素含量的穩(wěn)態(tài)是通過反饋調節(jié)作用(在大腦皮層的影響下,下丘腦通過垂體調節(jié)和控制某些內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而激素進入血液中,又可以反過來調節(jié)下丘腦和垂體中有關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如甲狀腺激素的分泌調節(jié):

  通過反饋調節(jié)途徑,機體甲狀腺激素含量維持相對穩(wěn)定。

  (4)免疫

  1)免疫的概念

  *抗感染的免疫概念(病原體、感染、非特異性免疫、特異性免疫)。

  *現(xiàn)代免疫概念——機體識別“自己”與“非己”并排除非己成分,從而維持自身穩(wěn)定狀態(tài)的過程(4個方面的表現(xiàn):免疫防御——以病原體為非己;免疫監(jiān)視——以腫瘤細胞為非已;免疫穩(wěn)定——以體內衰老死亡損傷組織成分為非已;免疫排斥——以異體移植物為非己)。

  2)特異性免疫的基本過程

  *免疫反應(應答)的3個階段——感應、反應、效應。(如下圖)

  *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時記憶細胞反應的特點(快速、強效、持續(xù)時間長。這也是預防接種的原理依據(jù))。

  *免疫反應的“特異性”是怎樣決定的?

  (抗原、抗原決定簇、抗體、效應T細胞表面受體)

  *T、B淋巴細胞的產生

  3)免疫系統(tǒng)

  *免疫器官(胸腺、骨髓、脾、淋巴結、扁桃體等)。

  *免疫組織(淋巴組織)。

  *免疫細胞(淋巴細胞、吞噬細胞等)。

  *免疫分子(抗體、淋巴因子等)。

  4)免疫功能失調的主要表現(xiàn)

  *過敏反應(過敏體質、過敏原、組織胺、常見過敏反應的表現(xiàn))。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缺陷性疾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獲得性免疫缺陷病、AIDS—艾滋病、HIV及AIDS的主要傳染途徑與預防措施)。

  5)免疫學的應用(免疫預防、免疫診斷、免疫治療、器官移植)

  *獲得特異性免疫的途徑。

  *預防接種(原理)。

  *疫苗、抗毒素、類毒素、外毒素、內毒素。

  *給病人注射抗體提高患者抗感染能力、注射胸腺素促進T細胞分化、成熟,增強T細胞功能。

  微生物與發(fā)酵工程

  (1)微生物類群

 ?、傥⑸锓N類

  ②微生物代謝類型

  同化類型:

  自養(yǎng)型:如硝化細菌、藍藻……

  異養(yǎng)型:如大腸桿菌、乳酸菌、放線菌、真菌、草履蟲……

  異化類型:

  需氧型:如硝化細菌、草履蟲……

  厭氧型:如大腸桿菌、乳酸菌……

 ?、畚⑸锏纳愁愋投鄻?/p>

  無性生殖:

  分裂生殖:如細菌……

  出芽生殖:如酵母……

  孢子生殖:如真菌、放線菌……

  有性生殖:

  配子生殖:如衣藻……

  (2)細菌、放線菌、病毒

 ?、偌毦?/p>

  形態(tài)結構:球形、桿形、螺旋形。

  細胞壁——與植物的細胞壁成分不同。

  細胞膜——生物膜結構。

  細胞質——有核糖體、質粒及貯藏顆粒等。

  核質——細菌的遺傳物質,決定細菌的遺傳特征。

  特殊結構:莢膜、鞭毛、芽孢。

  繁殖:二分裂方式增殖。

  (生長→核區(qū)DNA復制→形成隔膜)

  *菌落: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上從單個菌體開始,分裂增殖形成的細胞群。

 ?、诜啪€菌

  形態(tài)結構:原核單細胞的分枝狀菌絲體。

  繁殖方式:產生孢子。

  生產抗生素的主要來源

  ③病毒

  結構:

  復習“噬菌體”:

  無囊膜病毒——核衣殼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噬菌體的增殖:吸附→侵入→復制、合成→組裝→釋放。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3)微生物的營養(yǎng)

  *營養(yǎng)物質——維持生物體生命所必需的外源物質。

  *營養(yǎng)——生物攝取營養(yǎng)物質的過程。

 ?、傥⑸镄枰臓I養(yǎng)物質及功能

  水、無機鹽、碳源、氮源、生長因子。

  碳源——提供C元素的營養(yǎng)物質。

  自養(yǎng)型——利用無機C源(化能自養(yǎng),光能自養(yǎng))。

  異養(yǎng)型——必需有機C源(也是能源)。

  氮源——提供N元素的營養(yǎng)物質。

  *常用N源——NH、NO、尿素等。

  [含C、H、O、N的有機物,是碳源也是氮源;硝化細菌以NH3或NO為氮源,也是能源;固氮微生物能以N2為氮源]

  生長因子——微生物生長所必需、自身缺乏合成能力的微量小分子有機物(某些氨基酸、維生素、含氮堿基等)。常用動植物組織提取液、酵母膏、蛋白胨等提供。

 ?、谂囵B(yǎng)基配制原則

  目的明確、營養(yǎng)物質協(xié)調、pH值適宜。

  *營養(yǎng)問題:

  高濃度蔗糖能抑制微生物生長。

  C/N比影響代謝:細菌C/N=4時生長較快,真菌C/N=10時生長較快。

  谷氨酸發(fā)酵生產,C/N=4時繁殖快、產物少;C/N=3時繁殖慢、產物多。

  *pH值問題:

  細菌適宜pH≈6.5~7.5。

  放線菌適宜pH≈7.5~8.5。

  霉菌、酵母菌適宜pH≈4.5~6.0。

 ?、叟囵B(yǎng)基種類

  *加青霉素——抑制細菌、放線菌,培養(yǎng)真菌。

  *高濃度NaCl——抑制多種菌,培養(yǎng)金黃色葡萄球菌。

  *伊紅-美藍培養(yǎng)基——鑒定大腸桿菌(菌落紫黑色金屬光澤)。

  (4)微生物代謝

  1)代謝速率高

  主要原因是:相對表面積很大(表面積/體積),物質交換速率很高。

  2)代謝產物

  3)微生物代謝調節(jié)

  酶合成的調節(jié)(基因水平的調節(jié)):

  例:大腸桿菌利用碳源的調節(jié)(實驗)。

  組成酶:只受基因控制表達合成,總存在。

  誘導酶:誘導物誘導基因表達合成。

  意義:保證不合成多余的酶,避免浪費。

  酶活性的調節(jié)(酶水平的調節(jié)):

  例:谷氨酸桿菌合成谷氨酸的調節(jié):

  組成酶:只受基因控制表達合成,總存在。

  誘導酶:誘導物誘導基因表達合成。

  意義:保證不合成多余的酶,避免浪費。

  酶活性的調節(jié)(酶水平的調節(jié)):

  例:谷氨酸桿菌合成谷氨酸的調節(jié):


  意義:調節(jié)精細、快捷,不積累多余產物。

  4)微生物代謝人工控制

 ?、俑淖兾⑸锏倪z傳特性

知識大盤點:免疫

  例:a.大量生產青霉素的青霉菌。

  b.大量生產賴氨酸的黃色短桿菌。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c.大量生產谷氨酸的棒狀桿菌

  *細胞工程和基因工程,可“定向變異”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②控制環(huán)境條件

  影響微生物代謝的環(huán)境因素有哪些?

  以上考慮如何促進發(fā)酵生產?

  *食品保存——考慮如何抑制微生物生長?

  5)微生物生長

  ①微生物生長的特點:

知識大盤點:免疫

 ?、陔S時間出現(xiàn)4個有序階段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思考:λ=f(t)的曲線特點如何?]

  4個階段的特點:

  6)發(fā)酵工程簡介

  1)發(fā)酵:通過培養(yǎng)微生物生產各種微生物代謝產物的過程。

  *發(fā)酵方式

  據(jù)培養(yǎng)基物理形態(tài):固體發(fā)酵、液體發(fā)酵;需氧狀況:厭氧發(fā)酵、需氧發(fā)酵;據(jù)產物:抗生素發(fā)酵、氨基酸發(fā)酵、維生素發(fā)酵等。

  2)發(fā)酵工程:采用現(xiàn)代工程技術手段,利用微生物發(fā)酵原理生產產品,或是直接將微生物用于工業(yè)生產的新技術。

 ?、侔l(fā)酵工程的技術手段(內容):

  *菌種的選育和擴大培養(yǎng)。

  思考:誘變技術、基因工程、細胞工程是如何發(fā)揮作用的?

  *培養(yǎng)基的配制和滅菌處理。

  思考:微生物的營養(yǎng)物質、培養(yǎng)基的配制原則是什么?為什么要滅菌?用什么方法使培養(yǎng)基滅菌?

  *接種、發(fā)酵和產品分離提純。

 ?、诎l(fā)酵工程的應用:

  生物與環(huán)境

  (1)生態(tài)因素

  *生態(tài)因素是影響生物形態(tài)、生理、分布的因素。

  *光、溫度、水對植物和動物的影響,主要有哪些方面的表現(xiàn)?

  *舉例說明種內互助與斗爭的概念和意義。

  *舉例說明互利共生、寄生、競爭、捕食關系的概念和意義。

  *如何分析生態(tài)因素的綜合作用并確定某種關鍵因素?

  (2)種群特征

  *種群密度及其調查方法。

  (動物—標志重捕法,植物—樣方法)

  *直接反映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種群特征(出生率、死亡率、遷入和遷出率)。

  *根據(jù)年齡組成的(3種類型)特征。

  (3)種群數(shù)量變化

  *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主要有哪些表現(xiàn)?(增長、波動、穩(wěn)定、下降)

  *種群“J”型增長的特點、發(fā)生的條件是什么?(理想條件,Nt=No·λt式中No、t、Nt、λ的含義,“J”型曲線圖)

  *種群“S”型增長的特點、發(fā)生的原因是什么?(“S”型曲線圖,K值的含義,λ改變的情況;“密度制約”“生存壓力”)

  (4)群落

  *群落的生物構成、自然區(qū)域性、垂直結構與水平結構。

  (5)生態(tài)系統(tǒng)

  1)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概念

  2)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是生物圈

  *在生物圈的演變歷程中,最早期的生物類型代謝特點是異養(yǎng)厭氧型。

  *生物圈自我維持穩(wěn)態(tài)的原理是太陽能是動力;物質上自給自足具多層次自我調節(jié)能力。

  3)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有非生物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結構是指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

  *描述食物鏈的營養(yǎng)級:兔吃草,狐吃兔,生產者草是第一營養(yǎng)級,初級消費者兔是第二營養(yǎng)級,次級消費者狐是第三營養(yǎng)級。

  4)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功能

  *能量流動的主渠道:食物鏈、食物網(wǎng);總量:生產者固定太陽能總量。

  *能量流動的逐級遞減、不能循環(huán)。

  *能量流動中,相鄰營養(yǎng)級之間傳遞能量的效率單向、逐級遞減、傳遞效率10%~20%。

  碳素循環(huán)、氮素循環(huán)、硫素循環(huán)的主要形式和途徑各是什么?

  5)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是指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保持或恢復自身結構和功能相對穩(wěn)定的能力。

  *抵抗力穩(wěn)定性是指生態(tài)系統(tǒng)抵抗外界干擾并使自身的結構和功能保持原狀的能力,恢復力穩(wěn)定性是指生態(tài)系統(tǒng)在遭到外界干擾因素的破壞以后恢復到原狀的能力。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動調節(jié)能力越大營養(yǎng)結構越復雜。

  *抵抗力穩(wěn)定性越大恢復力穩(wěn)定性越小。

  6)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類型——生物圈的子系統(tǒng)

  *森林、草原、濕地、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各有什么特點?

  *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主要特點是人的作用非常關鍵,動植物種類少,群落結構單一。

 ?、偃郝淙藶榛?,向人需發(fā)展;

 ?、诘挚沽懿?,要人為調節(jié);

  ③“物質外流”突出,要人為補償;

 ?、懿涣及l(fā)展造成困難(能源消耗加重、環(huán)境污染加重)。

  *“生態(tài)農業(yè)”的設想是什么?

  (依據(jù)生態(tài)學原理:多級利用能量、減少物質外流、利用生物制約關系協(xié)調構建群落)

  *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主要特點是具有高度依賴性,同時對其他生態(tài)系統(tǒng)產生強烈干擾。

 ?、?個子系統(tǒng),人起主導作用(自然系統(tǒng)、經(jīng)濟系統(tǒng)、社會系統(tǒng))。

 ?、谏a者少,分解者弱,消費者主要是人。

  ③營養(yǎng)結構簡單、自動調節(jié)能力差,容易出現(xiàn)污染。

  ④物質和能量運轉快、流量大,高度開放(高度依賴、強烈干擾其他系統(tǒng))。

  人類保護環(huán)境的工作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①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生物多樣性的含義(3個層次: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的價值(3個方面:直接使用價值、間接使用價值、潛在使用價值)

  *我國生物多樣性的特點(4個方面: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物種豐富、特有和古老物種多、經(jīng)濟物種豐富)

  *人為威脅生物多樣性的因素(4個方面: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掠奪式的生物資源利用、自然生存環(huán)境的破壞、外來物種的入侵)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3個方面:就地保護、遷地保護、教育與法制)

 ?、诃h(huán)境污染的防治

  第四章 應試答題技巧

  現(xiàn)行的高考模式中,不論是廣東、江蘇的單科生物,還是各地的理綜生物中,考查的深度與廣度都有所拓展,題目更加靈活,特別是理綜生物,總分72分,而題目只有7題,提高答題的準確率顯得尤為重要。解答好生物試題,只是記住或理解了教材中的知識點是遠遠不夠的。這些試題中存在著障礙,障礙將會隨著解題步驟的展開呈現(xiàn)出來。試題中有障礙,就應該有相應的排障方法,即解題方法。因此,要解答好生物試題,提高表達的準確率,就要熟悉一般的解題程序,學會一般的解題方法。

  一、避免思維定式

  有些試題的已知條件是命題者對教材中的有關知識、學生平時做過的試題、接觸過的某些提法稍作變動后給出的,目的在于檢驗學生是否具有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對于這類試題,如果在審題時粗心大意、憑經(jīng)驗辦事,勢必犯思維定式的錯誤。

  例:在蕃茄中,紫莖和綠莖是一對相對性狀,缺刻葉和馬鈴薯葉是一對相對性狀,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F(xiàn)將紫莖馬鈴薯葉和綠莖缺刻葉植株雜交,F(xiàn)1都表現(xiàn)為紫莖缺刻葉,在F2的重組性狀中,能穩(wěn)定遺傳的個體占的比例為( )

  A.1/8 B. 1/3

  C.1/5 D. 1/16

  有很多同學誤選了B。出現(xiàn)這種錯誤的原因是審題時的思維定式,即原封不動地套用了高中生物教材中,親代用黃色圓粒豌豆與綠色皺粒豌豆雜交這一典型的遺傳實驗的內容,而確定出的答案。如果在審題時能認真一些,不憑經(jīng)驗辦事,就可以弄清題干中列出的“F2的重組性狀”(相對于親代的紫莖馬鈴薯葉、綠莖缺刻葉)應該是紫莖缺刻葉、綠莖馬鈴薯葉這兩種重組表現(xiàn)型。答案為:C。

  二、避免概念混淆

  有些試題的題干或供選項中由于設置了容易混淆的概念作為障礙,如果沒有試題中會存在易混淆概念的意識,或者審題不仔細,就會導致無法選出正確答案。要避免概念混淆,一是要建立試題中可能存在易混淆概念的意識,二是審題時要仔細,注意發(fā)現(xiàn)易混淆的概念。

  例:人的一個受精卵中的DNA分子數(shù)為( )

  A.23個 B.23~26個

  C.大于46個 D.46個

  有很多同學錯選了D,出現(xiàn)這種錯誤的原因是將DNA等同于染色體。實際上,除了染色體上含有DNA以外,線粒體中也有。答案為:C。

  三、排除迷惑條件

  有的試題中列出的條件不采用還好,用了反而容易誤入歧途,得出錯誤的答案。這類條件就叫做迷惑條件?!芭懦曰髼l件”是指在審題時,認真仔細地將題干中的迷惑條件找到,并予以舍棄的一種方法。

  例:將燕麥胚芽鞘尖端套上一個不透光的錫紙小帽,然后在暗室中從左側光照,胚芽鞘將( )

  A.向左側彎曲 B.不彎曲

  C.向右側彎曲 D.無規(guī)律彎曲

  這道試題題干中的“然后在暗室中從左側光照”這一短語就是一迷惑條件。事實上,胚芽鞘只能直立生長。答案為:B。

  四、找出隱藏條件

  “找出隱藏條件”是指在解答有些試題時,既要注意發(fā)現(xiàn)題干中列出的明顯無用的迷惑條件,予以排除;又要善于發(fā)掘出藏于題干之中未顯露出來的必要條件的一種審題方法。

  例:人類的一個卵細胞中有23條染色體,人的一個紅細胞中所含的染色體數(shù)目是多少條?

  該試題題干中“人類的一個卵細胞中有23條染色體”是迷惑條件,用這一條件來推算人的一個紅細胞中所含有的染色體數(shù),只能得出錯誤答案。“人的紅細胞中沒有細胞核”是教材中的特殊知識點,是在審題時應該發(fā)掘出來的藏而不露的條件。答案為:0條。

  五、找到簡捷條件

  “找到簡捷條件”是指在閱讀題干時,要注意搜尋到有利于使解題的過程變得簡單而快捷的條件,從而得出正確答案的一種審題方法。

  例:一條信使RNA鏈中,(A+C)/(G+U)=0.8,則轉錄它的那個DNA分子中,(T+G)/(A+C)為( )

  A.0.125 B.0.8 C.1 D.無法確定

  題干中的“信使RNA鏈中,(A+C)/(G+U)=0.8”是使解題變得繁瑣的條件,解答這道試題時,只需發(fā)掘出另外一個藏而未露的條件——“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可知模板DNA分子中的堿基T=A,G=C;即(T+G)/(A+C)應該等于1。答案為:C。

  六、簡化已知條件

  有些以文字敘述的形式表述已知條件的試題,或因篇幅較長,或因條件繁雜,在審題時,由于緊張或急切,往往閱讀到題干的后面就忘記了前面的內容。對此類試題,如果不解決審題方法的問題,是很難審明題意的。當遇到這類試題時,就要對已知條件作必要的簡化。

  例:17世紀荷蘭科學家Helmont在一個花盆中放入90公斤的干土壤,澆入雨水,并在其中栽上一盆重25公斤的柳樹苗,用一個穿孔的鐵板蓋在花盆上,只允許氣體和水進入。五年以后將樹移出稱量,增加了75公斤,將土壤干燥后發(fā)現(xiàn)僅少了60克。

  (1)這株樹從土壤中得到了什么而使土壤干重減少?(2)為什么樹增加的重量大大超過土壤減少的重量?

  這道試題冗長的已知條件是出自教材以外的資料。采用“簡化已知條件”這種方法審題,可以明確已知條件表明,這株植物增加的重量遠遠大于它從土壤中吸收的物質的重量。

  七、圖示已知條件

  有些試題的已知條件中,涉及的要素或環(huán)節(jié)較多,且這些要素或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關系繁雜,難以全面準確地把握,但是,如果將其轉化成圖解,就可以將已知條件中涉及的各種要素或環(huán)節(jié)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展示得一目了然。

  例:某牛中,基因型為AA個體的體色為紅褐色;aa的個體為紅色;Aa雄牛為紅褐色,雌牛為紅色。一頭紅褐色的母牛生了一頭紅色小牛,這頭紅色小牛的性別應該是 性別的。

  有很多同學在解答這道試題時,理不清頭緒 ,無從著手。如果能首先將已知條件轉化成圖解,再根據(jù)圖解就容易解答了。已知條件可以轉化所示的兩幅圖解:

  八、找到關鍵詞和詞組

  有些試題的題干或供選項中的詞(非生物專用詞或生物專用詞)、詞組或短語,本身的內涵并不深刻,但是,如果審題不認真,忽視了它們,就難以得出正確答案?!罢业疥P鍵詞和詞組”是指在閱讀題干和供選項時,要注意尋找試題的題干或供選項中與順利解答試題有關的詞。

  例:人體在劇烈運動時,骨骼肌細胞的能量直接來源于( )

  A.葡萄糖的分解 B.脂肪的分解

  C.肌糖元的分解 D.ATP的水解

  九、全面發(fā)現(xiàn)表達形式

  已知條件的表達形式有多種,最常見的是文字敘述;有些試題的已知條件是單獨用圖來表達的;有些是用圖結合圖注來表達的;還有一些試題的已知條件既有文字敘述的內容,又有圖和圖注。對于已知條件同時含有多種表達形式的試題,有的同學在審題時,或因沒有這方面的意識,或因急躁,對多種表達形式丟三落四,不能全面弄清已知條件,使解題遇到障礙。

  例:胸腺嘧啶脫氧核糖核苷(簡稱胸苷)在細胞內可以轉化為胸腺嘧啶脫氧核糖核苷酸,后者是合成DNA的原料,用含有3H-胸苷的營養(yǎng)液,處理活的小腸黏膜層,半小時后洗去游離的3H-胸苷。連續(xù)48小時檢測小腸絨毛的被標記部位,結果如下圖(黑點表示放射性部位)。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請回答:

  (1)處理后開始的幾小時,發(fā)現(xiàn)只有a處能檢測到放射性,這說明什么?

  (2)處理后24小時左右,在b處可以檢測到放射性,48小時左右,在c處檢測到放射性,為什么?

  (3)如果繼續(xù)跟蹤檢測,小腸黏膜層上的放射性將發(fā)生怎樣的變化?

  (4)上述實驗,假如選用含有3H-尿嘧啶核糖核苷的營養(yǎng)液,請推測幾小時內小腸黏膜層上放射性出現(xiàn)的情況將會怎樣?為什么?

  答案:(1)小腸黏膜層只有a處的細胞能進行DNA復制和細胞分裂。(2)a處的細胞連續(xù)分裂把帶有放射性標記的細胞推向b處,直至c處。(3)小腸黏膜細胞上的放射性將會因為細胞的衰老、死亡、脫落而消失。(4)在小腸黏膜層的各處都可以檢測到放射性,因為小腸黏膜層上的細胞不斷進行mRNA的合成。

  十、把握新穎材料

  在平時的訓練試卷和各種考試試卷中,往往有數(shù)量不等的材料源于教材以外的試題,這類試題一般叫做新材料試題。新材料試題有利于檢驗解題者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地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于材料取自教材以外,給人以未曾謀面的新感覺,致使部分解題者,接觸到這類試題便會感到棘手。

  例:紅色酵母與毛霉生長過程中,所需的生長因子及合成并釋放的物質如下表所示:

  如果將這兩種微生物一起培養(yǎng),它們之間構成一種 關系。

  這道試題中列出的“紅色酵母” “毛霉” “噻唑”均是在所學的教材中沒有接觸過的新名詞,如果在審題時能對試題進行耐心細致地通讀,同時對列出的條件作必要的梳理,就能把握住這樣一些問題:“紅色酵母”和“毛霉”是兩種微生物;“噻唑”既是紅色酵母的代謝產物,也是毛霉所需要的營養(yǎng)成分。這道試題是在要求我們,根據(jù)表中列出的紅色酵母或毛霉所需的營養(yǎng)成分和代謝產物互為對方的代謝產物和營養(yǎng)成分,進而推斷出這兩種微生物間的生態(tài)關系。

  第五章 考前狀態(tài)調整

  第一節(jié) 調整心態(tài),突破“心理圍城”

  一、考試一半是靠心態(tài)

  一年一度的高考,對廣大考生是一次極其嚴峻的考驗。它不僅是對考生的知識、智力、技能的考查,也是對考生情感、意志、體力的挑戰(zhàn)。無論心理學的研究,還是高考的實踐都表明,考生的應考心理如何,臨場發(fā)揮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高考的結果。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王極盛教授對20個影響高考成功因素的研究結果表明,考試中心態(tài)排第1位。

  1.不良應考心理的外部表現(xiàn)

  “應考心理”作為一種心理現(xiàn)象,多數(shù)時候主要反映在思維活動中,但有時會在人的言行、神態(tài)中表現(xiàn)出來。比如在考試前感到緊張不安、焦慮失眠,學習效率下降,甚至食欲不振,精神體力都有極度疲憊的感覺;在考試中有人心情激動,難以平靜,不能很快進入角色;有人碰到一些問題就驚慌失措、悲觀失望,甚至想退場;有人感到頭昏目眩,心慌煩躁,身心不適等等。這一切其實都是不良應考心理的外部表現(xiàn)。有一些醫(yī)學工作者稱這種現(xiàn)象叫考試綜合癥。據(jù)最近幾年的實際觀察,有以上這些現(xiàn)象的考生不是少數(shù),而占到相當?shù)谋壤,F(xiàn)代科學研究證明:適度的壓力,適當?shù)木o張,可以提高人的工作和學習效率,無論是對人的身體健康,還是對人的心理鍛煉都有益處。但是,如果壓力過大,長期精神緊張,就會出現(xiàn)適得其反的效果,情緒不安、焦慮緊張、悲觀失望等不良心理現(xiàn)象會直接影響到考生的臨場發(fā)揮。

  2.應考心理對臨場發(fā)揮的影響

  應考心理與臨場發(fā)揮之間的關系是緊密聯(lián)系不可分割的。應考心理的好壞,在相當程度上影響到臨場發(fā)揮的好壞。應考心理越好的考生,一般來說,臨場發(fā)揮就越好。反之,則越差。經(jīng)常有這種現(xiàn)象:有的考生平時成績并不怎么好,甚至較差,但是高考中卻發(fā)揮得相當出色,甚至超水平發(fā)揮;而有的考生平時成績還不差,但考試結果卻令人失望。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個方面還是應考心理在作怪??梢赃@樣說:應考心理與臨場發(fā)揮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臨場發(fā)揮”是對“應考心理”的最好檢驗。

  3.樹立正確的考試觀

  應該教育考生,使他們認識到:高考固然是一條成功之路,但并不是“唯一”的成功之路。金榜題名誠然可喜,但“榜上無名”也未必就是窮途末路。當今社會,正處在改革發(fā)展的時代,需要各方面人才。只要樹立了遠大的志向,正確的理想,并為之奮斗,就一定能有所作為??忌鷳獦淞⒄_的考試觀,排除一切不利因素的干擾,正確對待高考。

  二、考試情緒的自我調適

  高考成績的好壞不僅取決于考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與臨考時身心狀況,尤其是臨場心理狀態(tài)有很大關系。影響考生心態(tài)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種:

  1.考試焦慮

  大多數(shù)考生臨近考試時會有不同程度的緊張,當緊張過渡成為焦慮時,就成了一種消極的情緒體驗,所以許多考生一到關鍵性考試前夕就有心神不定、長夜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現(xiàn)。一旦進入考場,便覺得神志不清,思維停滯,有的連平常很熟練簡單的知識也回憶不起,有的老半天寫不出一個字,嚴重的還會當場昏倒。

  2.心理定勢

  影響考試的心理定勢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習慣定勢,二是思維定勢。如考試時碰到與平時練習相似或相近的題目,有的考生就會非常高興,因而不再仔細審題就匆匆下筆,造成許多非知識性失分。

  3.瓶頸效應

  瓶頸效應是指在考試過程中,心里覺得似乎容易解決而一時又解決不了的心理現(xiàn)象。這時考生答題一會兒感到似乎已經(jīng)茅塞頓開,一會兒又覺得毫無辦法,欲行不能,欲罷不忍,時間不知不覺溜過去了。

  4.自暴自棄

  有的考生遇到連續(xù)幾個題做不出來時,立即緊張起來。而情緒一緊張,思路就展不開,覺得整卷題目可能都是難題,于是抱著“反正做不出”的心理破罐破摔。

  5.過分自信

  這類考生與第四種考生剛好相反,他們在順利完成幾道題后,開始沾沾自喜,繼續(xù)答題時粗心大意,不求精確,導致思維缺乏嚴密性,答好題后也不進行認真檢查。

  以上這些心理因素反映出的非正常情緒狀態(tài)會導致考試失分,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調適,常用的措施有:

  措施一:考生要學會正確地評估自己,避免過分自卑和盲目自信。成績優(yōu)秀、性格外向的考生應多想自己的不足,而成績不良、性格內向的考生也應看到自己的長處,樹立考試信心??忌鷳撁靼祝瑐€體之間的差別是客觀存在的,重要的是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發(fā)揮長處,考出最好水平。

  措施二:堅信“我行,我能考好”。信心是高考成功的精神支柱,高考中有沒有必勝的信心,取決于能否正確對待自己的考試目標,能否把自己的水平正常發(fā)揮出來。

  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考生一定不能迷信,有的考生考前看到了烏鴉,就覺得自己完了,看到喜鵲則認定對自己是個好兆頭。還有許多考生考前愛扔硬幣來判定自己的成功幾率。這些都是要不得的,只會擾亂你的情緒,打擊你的自信。

  措施三:掌握答題原則和正確方法,科學分配答卷時間。如“先易后難、先快后慢”的原則,暫時跳過難以解答的問題,對無把握的選擇進行猜測等方法。

  措施四:加強細節(jié)訓練,養(yǎng)成認真審題的習慣??荚嚂r不僅要弄明白題目的條件、內容、范圍及其重點,還應注意答題形式、計分方法及分值等細節(jié)。認真審題,有助于消除定勢,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和周密性。

  措施五:重視臨考前的充分休息和睡眠。高考前要注意營養(yǎng)搭配,可以適當?shù)乜措娨?、聽音樂、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過最好別玩電腦,因為電腦游戲、網(wǎng)絡容易令人沉迷。

  措施六:考前放松身心。放松身心有如下簡單而有效的辦法:深呼吸放松法——閉上眼睛,鼻式呼吸,緩緩吸氣,徐徐呼出,這樣可以使自己平心靜氣;想象放松法——可以想象天上下著毛毛雨,感覺雨水淋濕自己的頭、胸、背、腿、腳,這樣可以使自己清醒,感覺細雨沖刷了自己的緊張和疲勞。

  措施七:保持適當?shù)木o張情緒??紙錾锨榫w過分緊張或滿不在乎都不能考出好成績。只有保持適當?shù)木o張才能信心十足,平心靜氣,精力集中,思維敏銳,答題準確。

  三、緊急情況處理

  考生當聽到入場鈴聲時,難免心理緊張,特別是第一天第一門功課。所以提前準備很關鍵,物質準備是首要的,心理準備更為重要??忌贿~入考場,可能會出現(xiàn)突如其來的緊張??记暗闹R儲備和身心調適越充分,這種緊張發(fā)生的可能性越小。

  如果在考場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這種狀況,這時再去懊悔是沒有益處的,只能積極地采用一些調控措施消除這些情況帶來的影響。

  1.突然慌亂

  有時,考生可能因為在作答時遇到了難題,或是遇到鋼筆壞了之類的意外情況,或是冷不防從腦海里迸出“我要失敗了”等消極的想法,便突然慌亂起來。這種情況發(fā)生后,可采取以下幾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是放松,一旦出現(xiàn)突然慌亂的最初征兆,最好暫停作答,閉合雙眼,輕輕地對自己說“放松”,重復六次,并注意體驗全身松弛的感覺;也可以全身高度繃緊十秒鐘,然后突然放松。第二種方法是深呼吸,在突然慌亂時,呼吸會變得急促,這時應該有意調節(jié)呼吸,在吸氣時綿長、緩慢、深沉,呼氣時也這樣。第三個辦法是中斷思路,一旦產生容易引起慌亂的想法,可以果斷地對自己說“停”,同時握緊一下拳頭,這樣能中斷原來的思路。當自覺情況好轉后,應迅速轉入正??荚嚑顟B(tài)。

  2.記憶堵塞

  記憶堵塞常伴隨突然慌亂發(fā)生,并加劇慌亂程度。雖然感到對某個概念或公式非常熟悉,但就是想不起來,這是記憶堵塞的典型表現(xiàn)。發(fā)生記憶堵塞時,首先要保持鎮(zhèn)靜,注意放松,調整呼吸;然后,通過情境、結構聯(lián)想,回憶與該問題有關的內容,發(fā)掘出有用的材料和線索。另外,還可以暫時放下當前的題目,先做別的題,過會兒再回頭思考,說不定會從其他題目中得到啟發(fā)而豁然開朗呢!

  3.身體疲勞

  高考時,連續(xù)數(shù)小時處于注意力高度集中、思想非?;钴S、書寫量較大的狀態(tài)中,考生很容易產生身體疲勞現(xiàn)象。在高考前,考生要注意保證充足的睡眠、適度的鍛煉和良好的營養(yǎng),從而為高考儲備足夠的精力。在考試當中,要不時給自己一些調整狀態(tài)的短暫間歇,伸展四肢和腰背,活動手腕和頭頸,搖搖手指關節(jié),這樣,才不至于過分緊張或疲勞,維持良好的機能狀態(tài)。有些考生在考試過程中感到手指非常緊張,嚴重時感到握筆和寫字非常困難,這是手部疲勞的一種表現(xiàn)。出現(xiàn)這種情況時,先放下筆,活動活動手腕,手臂自然下垂輕輕地搖一搖;也可以雙手交叉按壓指關節(jié),雙手舉至面部自上而下做干洗臉五至六次,手便會放松許多。

  4.作弊沖突

  高考,要求嚴格、組織嚴密,與每個考生的前途有著重大關系。由于社會不正之風的影響,以及個人準備不充分、成功欲望過強、道德水準較低等原因,有的考生在高考中還可能陷于作弊沖突之中。作弊是與社會道德相背離、與科學精神相對立、與考試規(guī)則相沖突的,應該堅決抵制。然而,高考關系重大,一分之差可能引起天壤之別,所以有些考生在高考中偶而會萌發(fā)作弊念頭。有了這種念頭的考生應立即設法排除,以免影響考試。對于那些試圖把意向變成行動的考生朋友,我們想奉勸他們,不要冒險做那些會令你窘迫,甚至斷送你前程的傻事,因為監(jiān)考老師和考場紀律都是嚴格無私的。

  第二節(jié) 考前一周整裝待發(fā)

  一、決戰(zhàn)前的部署至關重要

  1.要保持自己平時學習和生活的節(jié)奏,適當減小復習密度和難度,可以收到“退一步,進兩步”的效果。保持大腦皮層的中度興奮(既不過分放松也不過分緊張),要避免和他人進行無謂的辯論和爭吵。這樣,就能在考試前夕,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心境。

  2.一般來說,高考前幾天復習,總的原則是回歸基礎,形成知識網(wǎng)絡,把查漏補缺、解決前面復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放在第一位。沒必要也不可能再把每一科詳細地復習一遍。因此,最后七天的復習更應收縮到教材上來。通過看書上的目錄、標題、重點等,一科一科地進行回憶,發(fā)現(xiàn)生疏的地方,及時重點補習一下,已經(jīng)熟練掌握了的內容,可以一帶而過。還可以看自己整理的提綱、圖表、考卷,重溫重要的公式、定理等。這七天的復習,就像運動員在比賽前的準備活動或適應性練習一樣。通過這七天的收縮復習、強化記憶,可以進一步為高考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心理學界有一個普遍的共識,早起后半小時和晚睡前半小時,這兩段時間是最佳的記憶時間。所以這一個小時中,要充分利用。

  3.進入全真模擬狀態(tài)。全真模擬復習要與高考時間程序表一致,這樣才能在高考的那天,順利進入高考狀態(tài)。每天做一套卷子,可以在幾天后真正拿到高考試卷時不感到手生,能盡快找到感覺。

  4.高質量的睡眠永遠是最有效的休息方式??记坝械目忌赡軙蚺d奮而失眠。所以,睡前不應喝咖啡、茶之類的刺激性飲料,也不應看緊張、扣人心弦的故事片。到了正常睡覺時間或是稍早一點(大可不必早早上床等著入睡),躺到床上,全身放松,爭取迅速入睡。若一時睡不著,千萬不能著急,不要責備自己或胡思亂想,只管保持平和心情,采取重復放松技術。其實只要全身非常放松,大腦不興奮,完全可以獲得身心的休息。

  “貓頭鷹”式的考生如何應付上午的考試?有些考生習慣于夜間用功學習,夜越深精力越好;還有些考生為爭取時間,拼命熬夜,以至養(yǎng)成習慣。這兩種情況,都會使考生在白天,特別是上午精力不佳,但考試又都是在白天舉行。為了解決這一矛盾,必須事先進行人體生物鐘調整,逐步改變生活習慣,以適應考試的時間安排。調整生物鐘,從臨考前兩周就要開始矯正作息時間,堅持晚上9點30分睡覺,早晨6點起床。開始時可能怎么也睡不著,不過沒關系,睡不著就看書,但第二天早6點一定要起床。因為頭天晚間沒睡好,起床后昏昏沉沉。這時一定不可賴在床上,可以到附近公園、街道上跑跑步,邊跑邊背些單詞。幾天過后,就會慢慢適應早睡早起的習慣了??记耙恢軕纯荚嚂r間安排作息,早6點起床、運動、吃飯,8點鐘準時開始復習,中間休息20分鐘。最好按考試科目時間復習。這樣經(jīng)過一段適應訓練,臨場考試就不會有異常感覺了。

  5.在高考前一兩天,考生應該熟悉考場。在通常情況下,一個學校的考生可能要到另一個學校去考試,所以,熟悉考場尤為重要。所要熟悉的內容有:所在考場離居住地點有多遠;用什么方式抵達比較迅速和安全;在路上要花多少時間;自己在哪個教室;坐哪個座位;座位是靠近門窗還是貼近墻角;教室是向陽還是背陽;廁所及其他服務設施在哪兒;附近有無可以休息和飲食的地方,這些問題在準備時都應該弄清楚。否則,臨到考試時由于沒有準備,一些意外情況可能會讓你陷入混亂和迷茫,影響注意力和思維的靈活性。譬如出發(fā)過晚,氣喘吁吁地趕到考場再匆匆忙忙找自己的座位,這樣會影響情緒,耽誤做題時間;如果開始考試時才發(fā)現(xiàn)窗戶透進的陽光直射你的座位,這時抱怨著急只會起消極作用。還有在門口附近就坐的考生,易受到巡視員進出的影響。若對這些事情早有準備的話,它們所引起的心理沖擊可以減小到最低程度。熟悉考場,早作準備,會給考生帶來信心和安全感。

  二、必要的物質準備是高考成功的先決條件

  1.備齊考試用品??荚嚽耙粌商欤屑殭z查一下高考時必備的文化用品(如手表、鋼筆、三角板、圓規(guī)、鉛筆、橡皮等),如果用品不齊或有故障,一定要及時解決。高考的前一天晚上,臨睡前要將包括準考證在內的所有必備品裝在一個袋子里(最好是厚而透明的小塑料袋),放在容易看到的地方。每次考試出發(fā)前,一定要檢查一下。這些看起來是小事,但小事弄不好,有時也會誤大事。如每年高考都會有人忘記帶準考證,從而無法進入考場,延誤了考試時間,憑添一番煩惱;有時,手表未及時更換電池,在考試中途手表停了,很長時間自己也未發(fā)現(xiàn),造成考生不能合理地分配答題時間;還有的考生,只帶了一支鋼筆,答卷不久,鋼筆又不下水了,也十分狼狽;……??傊呖家矐翊蛘桃粯?,要“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不打無準備之仗。

  2.注意養(yǎng)精蓄銳。考生經(jīng)過高中三年的學習,特別是最后的復習,目的就是迎接高考,接受國家的考核和選拔,可謂“養(yǎng)兵千日,用在一時”。所以,考前要注意“養(yǎng)精蓄銳”,注意飲食起居,預防突發(fā)感冒、腹瀉等疾病,多補充一些優(yōu)質蛋白質食品,如雞蛋、瘦肉、肝、牛奶和豆制品等,多吃蔬菜和水果。這些食品營養(yǎng)豐富,有助于增強體力和記憶力。為了防止意外情況發(fā)生,考試前幾天不要參加較為激烈、體能消耗過大的文體活動,同時不要到離家太遠的地方。適當?shù)姆潘珊托菹强记耙恢艿闹餍伞?/p>

  3.女生在高考前應充分估計,高考那幾天是否是月經(jīng)期。如果是,應和家長、醫(yī)生商量一個妥貼的處理方法。尤其是平時月經(jīng)期身體不適,有痛經(jīng)或其他不良反應的考生更應該考慮周到一些,以免到時手足無措,影響考試。

  附 新大綱樣卷

  理科綜合下生物(參考試卷)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在臨床治療上已證實,將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體內能夠提高治療效果。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療作用的物質是

  A.疫苗 B.外毒素 C.抗原 D.抗體

  2.某生物的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為2n。該生物減數(shù)分裂的第二次分裂與有絲分裂相同之處是

  A.分裂開始前,都進行染色體的復制

  B.分裂開始時,每個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都是2n

  C.分裂過程中,每條染色體的著絲點都分裂成為兩個

  D.分裂結束后,每個子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都是n

  3.下列關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包括一系列氧化還原反應

  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必須在有水的條件下進行

  C.光合作用的全部反應是呼吸作用全部反應的逆轉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是能量轉化過程

  4.肺炎雙球菌中的S型具有多糖類莢膜,R型則不具有。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培養(yǎng)R型活細菌時加S型細菌的多糖類物質,能產生一些具莢膜的細菌

  B.培養(yǎng)R型活細菌時加S型細菌DNA的完全水解產物,不能產生具莢膜的細菌

  C.培養(yǎng)R型活細菌時加S型細菌的DNA,能產生具莢膜的細菌

  D.培養(yǎng)R型活細菌時加S型細菌的蛋白質,不能產生具莢膜的細菌

  5.生活在一個生物群落中的兩個種群(a、b)的數(shù)量變化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點擊圖片進入第一頁

  A. a種群與b種群為捕食關系,a種群依賴于b種群

  B. a種群與b種群為競爭關系,競爭程度由強到弱

  C. a種群為S型增長,其增長受本身密度制約

  D. b種群為J型增長,始終受到a種群的制約

  6.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納米材料是指一種稱為“納米”的新物質制成的材料

  B.綠色食品是指不含任何化學物質的食品

  C.生物固氮是指植物通過葉面直接吸收空氣中的氮氣

  D.光導纖維是以二氧化硅為主要原料制成的

  30.胰高血糖素對小白鼠和人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為了驗證“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請以小白鼠為實驗對象設計實驗步驟,預測和解釋實驗應出現(xiàn)的結果,并寫出實驗結論。

  (1)實驗材料和用具:

  正常實驗小白鼠2只,生理鹽水,用生理鹽水配制的適宜濃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班氏糖定性試劑,注射器,試管,燒杯等。

  (2)實驗步驟:

  (實驗提示:采用腹腔注射給藥,給藥劑量不作實驗設計要求;給藥1小時后,用注射器在小鼠膀胱處穿刺取尿液。)

  (3)實驗結果的預測、解釋和結論:

  31.回答下面的(1),(2)題。

  (1)下表是豌豆5種雜交組合的實驗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據(jù)上表回答:

 ?、偕鲜鰞蓪ο鄬π誀钪?,顯性性狀為 。

 ?、趯懗雒恳浑s交組合中兩個親本植株的基因型,以A和a分別表示株高的顯、隱性基因,B和b分別表示花色的顯、隱性基因。

  甲組合為 × 。

  乙組合為 × 。

  丙組合為 × 。

  丁組合為 × 。

  戊組合為 × 。

 ?、蹫榱俗钊菀椎孬@得雙隱性個體,應采用的雜交組合是 。

  (2)假設某一種酶是合成豌豆紅花色素的關鍵酶,則在基因工程中,獲得編碼這種酶的基因的兩條途徑是 和人工合成基因。如果已經(jīng)得到能翻譯成該酶的信使RNA,則利用該信使RNA獲得基因的步驟是 ,然后 。

  參考答案

  1.D 2.C 3.C 4.A 5.C 6.D

  30.(2)實驗步驟:

 ?、俅_定1只鼠為實驗鼠,腹腔注射胰高血糖素溶液;另一只鼠為對照鼠,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鹽水。

 ?、趯芍г嚬芊謩e編號為1號和2號,各加入等量的班氏糖定性試劑。

 ?、劢o藥1小時后,對兩只小白鼠采尿液,實驗鼠尿液放入1號試管內,對照鼠尿液放入2號試管內。

 ?、軐芍г嚬軗u勻后,放入盛有開水的燒杯內加熱煮沸,待冷卻后,觀察兩支試管溶液顏色的變化。

  (3)實驗結果的預測、解釋和結論:

  1號試管中應該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表明實驗鼠尿液中有葡萄糖;2號試管中仍為藍色溶液,表明對照鼠尿液中無葡萄糖。

  實驗結論:實驗鼠血糖升高,超過一定數(shù)值而出現(xiàn)糖尿,是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所引起的。

  31.(1)①高莖 紅花

  ②甲組合:AaBb×aaBb

  乙組合:AaBb×Aabb

  丙組合:AABb×aaBb

  丁組合:AaBB×aabb

  戊組合:Aabb×aaBb

 ?、畚旖M合

  (2)從供體細胞的DNA分子直接分離基因;

  以該信使RNA為模板,反轉錄成互補的單鏈DNA;在酶的作用下合成雙鏈DNA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亚洲视频偷拍福利来袭| 久久精品中文扫妇内射| 亚洲精品av少妇在线观看| 国产超碰在线观看免费| 丰满人妻一二三区av| 人妻熟女中文字幕在线| 黄色在线免费高清观看| 成人精品亚洲欧美日韩|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毛片| 高潮日韩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黑人一区二区| 老司机精品国产在线视频|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亚洲av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二区三区免费播放心| 欧美日韩亚洲巨色人妻| 伊人久久五月天综合网| 亚洲精品深夜福利视频| 国产高清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内射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水滴盗摄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二区综| 好吊妞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一区麻豆| 污污黄黄的成年亚洲毛片| 大香蕉再在线大香蕉再在线| 国产国产精品精品在线| 丝袜破了有美女肉体免费观看| 欧美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网友自拍| 日本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日韩高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91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欧美大粗爽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99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一区三区| 欧美日韩视频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视频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