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課題研究人員基本信息
課
題
主
持
人
姓 名
昝瑩秋
性別
女
民族
漢
出生年月
1976年10月
行政職務
專業(yè)技術職務
中教一級
研究專長
教學
最后學歷
本科
最后學位
電 話
85386880
工作單位
徐州市銅山中學
E-mail
yy6880@126.com
通訊地址
徐州市銅山中學
郵政編碼
221008
『十五』期間教育科研情況
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五"規(guī)劃課題完成情況
D
其它教育科研課題完成情況
參與縣級課題"關于數學筆記的使用的調查研究"
主持校級課題"關于高中學生早戀問題的研究"
獨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公開發(fā)表或出版的論文或論著(限填10項)
論文或論著名稱
發(fā)表論文(或出版論著)的報刊(或出版社)名稱及日期
愛心 懲罰 等待一個都不能少
《江蘇教育》2004 .7
學生分析試卷的啟示
《中學數學雜志》2004 5
自治 還是管理
《江蘇教育》2005 7
做一個快樂教師
《江蘇教育研究》2004 12
在民主與科學的背后
《江蘇教育》2004 10
悟則通 通則達
《中學數學》2005 11
學習 探索 反思
《江蘇教工》2006 9
誰在前面擋著我們
《校園心理》2004 5
教育原來如此
《中國德育》2005 10
課題組核心成員(不含主持人,限填10人)
姓 名
工作單位
專業(yè)技術職務
研究專長
課題組中的分工
彭慶舉
銅山中學
中教高級
教學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應用
研究性學習方式的方法策略;
吳卓偉
銅山中學
中教高級
教學
"
研究性學習方式"在數學科
教案設計的研究
睢善梅
銅山中學
中教高級
教學
"
研究性學習方式"在數學科作業(yè)中的呈現(xiàn)方式的研究
朱友貞
銅山中學
中教一級
教學
"
研究性學習方式"應用于數學課堂的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
盧偉
銅山中學
中教一級
教學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應用
研究性學習方式的方法策略;
張忠波
銅山中學
中教二級
教學
當前數學課堂中教師的教學方式的調查與分析
劉國慶
銅山中學
中教二級
教學
當前數學課堂中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調查與分析
葉蘇娥
銅山中學
中教二級
教學
課題研究活動的協(xié)調合作
支乾松
銅山中學
中教一級
教學
學術指導
李玉新
縣教研室
中教高級
教學
學術指導
二.問題的提出
1.課題關鍵概念的界定
作為學習方式的 "
研究性學習"就是以類似于科學研究的過程,方法和形式進行的學習.為簡潔常將"作為一種學習方式的
研究性學習"簡稱為"
研究性學習方式",
研究性學習方式就是指教師或其他人不把現(xiàn)成的結論告訴學生,而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獲的結論的過程.體現(xiàn)的是一種新的知識觀,課程知識不再是與學生無關,與生活無關的普遍性結論,而是教師和學生一起參與知識的創(chuàng)生過程,具有鮮明的學科特征.作為一種學習方式,"
研究性學習"是滲透于學生的所有學科,所有活動之中的.本課題研究的主要范圍是如何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用類似科學研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2.問題提出的背景
在單科性學習課程中滲透
研究性學習方式,就筆者所涉及到的資料看,與此專題相關的研究有很多,研究角度各有不同.例如,有文章就
研究性學習和接受性學習的心理學為基礎進行探討;有文章就
研究性學習方式的時代意義作了詳細論證;有文章就
研究性學習與學科課堂教學的差異作了分析;還有就
研究性學習的理論探索作出了詳細論證.但真正將"
研究性學習方式"如何滲透到單科教學中的研究還不多.
3.研究的現(xiàn)實意義和目的
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以此為各學科課程的基本理念.學習方式的轉變,是當前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本課題研究的就是在課堂教學中如何貫穿這種理念,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其理論價值在于:拓展和深化教師與學生對
研究性學習方式的認識,為進一步研究"
研究性學習"提供新的視角,為進一步深化
研究性學習提供新的素材.它的實踐意義就在于:順應課程改革的目標和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有助于教師教學素養(yǎng)和學生知識素養(yǎng)的提高,有助于教會學生學會學習.
4.實施課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是在教師"教"上下功夫,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這樣做嚴重制約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阻礙了學生思考的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使學生的學習能力處于低水平.從全面培育素質看,從二十一世紀對人才的要求看,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成為重要的殛帶解決的問題."
研究性學習"的提出,從根本意義上講,是為了轉變學生現(xiàn)有學習方式和更新教師固有的教學觀念,以培養(yǎng)適應新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就當前情況來看,國內關于把
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的探索日趨廣泛,越來越多的教育理論工作者和一線教師看到了將
研究性學習與學科教學相結合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也認識到了將
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引入課堂教學的重要性.新課程標準倡導積極主動,勇于探索的學習方式,走向"
研究性學習"是此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點之一.因此,
研究性學習方式能夠,而且也必須進入學科教學過程之中.讓學生的思維從潛意識中激發(fā)出來,形成主動地探索世界,探求知識的思維習慣,思維方式.
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以此為各學科課程的基本理念.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促成學生由被動向主動轉變,是當前新課程改革的核心內容.2,信息論,控制論和元認知理論.元認知理論反映了認知基本層面的面貌,這對于課堂中諸因素的運用,尤其是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為了實現(xiàn)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教師通過教學組織形式的改革,既加強學生間的合作,也實現(xiàn)信息的立體交互溝通.3,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學習過程中,人腦并不是被動的學習和記錄輸入的信息,而是主動的建構對信息的解釋,學習者以長時記憶的內容和傾向為依據,對信息進行主動選擇,并進行研究推斷,從而讀知識的理解更加豐富和全面.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
研究性學習的開展提供了心理學的依據.4,
研究性學習理論.
研究性學習理論的提出正符合數學教學的改革方向,成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變革學習方式的新舉措,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有效載體.
課題組成員學歷均為本科,三位中學高級教師,其中一人多次主持縣級以上課題,兩位中學一級教師,也參與過課題的研究,其余教師均研究過校級小課題.每人都有多篇文章獲獎或發(fā)表.教學水平較高,多人獲縣,市級優(yōu)質課一,二等獎,縣基本功大賽一,二等獎.
本課題的前期準備工作充分:沒做課題前我們已經在數學教學中讓學生記數學筆記,個人做試卷分析;查閱了大量的有關
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方式的書籍資料;多次請教縣教研室的領導.
完成研究任務的保障條件:①我們有較為豐富的學習資料,一是學校有大量的
研究性學習資料,在新課程實施中,我校于2004年在高一,高二年級各學科分別開設了
研究性學習課程,這樣就為本課題的研究創(chuàng)造了優(yōu)越的條件,學生,教師或多或少的對
研究性學習有了一定的了解.二是課題組成員都自訂了數學期刊,三是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②本課題的研究不需要太多的資金.即使需要學??梢蕴峁?我們自己也可以負擔.③本課題的研究立足于課堂,立足于學生的學習,因此教與學的過程就是研究的過程,課題教學的時間有保證,研究就有保證.
三.文獻綜述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的課程改革都把學習方式的轉變視為重要內容.歐美諸國紛紛倡導"主題探究"與"設計學習"活動.日本在新課程體系中專設"綜合學習時間",目的是"追求跨學科的,綜合性的學習".我國臺灣即將推行的新課程非常強調學習方式的轉變,非常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探索和研究精神"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即將推出的新課程所確立的基本理念是"終身學習,全面發(fā)展",貫穿這一理念的課程體系則以"學會學習"(learning to learn)為總目標.中國當前課程改革強調學習方式的轉變,設置"
研究性學習"課程順應了世界課程改革的發(fā)展趨勢.
國家教育部2000年1月頒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中的綜合實踐活動板塊的一項內容提到
研究性學習.2001年3月,國家二十一世紀課程改革關于科學學科(化學,物理,生物)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科學探究"的主題內容,并將其作為教學目標之一.其他省市也開展了相關研究與實踐,除了我國的南方省市,如浙江,南京等外,北京的部分學校也開展了課題研究,如北師大實驗中學,在高中理科班開設了"綜合文科課",采用了
研究性學習的方式,并將網絡技術引入其中.同時,更多的
研究性學習的實踐研究是零散的以研究課形式表現(xiàn)的成果,在各地,各學科都有優(yōu)秀的
研究性學習課堂教學實例,這些課在許多全國性評選中獲得好評,說明
研究性學習的開展已逐步深入學科教學體系,并得到越來越多的教師和學生的認可.
四.研究的假設和目標
本課題的研究目標:在科學理論指導下,對教師進行培訓,使教師準確理解"
研究性學習方式"的內涵,真正認識到將
研究性學習方式應用到課堂教學中的必要性,通過本課題的研究能從真正意義上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學習方式的轉化,引導學生掌握
研究性學習方式及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科學態(tài)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研究,對數學學科感興趣,有效的提高數學成績.促使其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以適應學習型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
五.研究內容
1,當前數學課堂中教師教學方式的調查分析;
2,當前數學課堂中學生學習方式的調查分析;
3,"
研究性學習方式"在數學科
教案設計,作業(yè)中呈現(xiàn)方式的研究;
4,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應用
研究性學習方式的方法策略的研究;
5,"
研究性學習方式"應用于數學課堂的教學模式的研究;
6,"
研究性學習方式"應用于數學課堂教學的作用的研究.
六.研究方法
1.本課題研究的方法1,文獻研究法.搜集,整理和分析與課題研究相關的文獻,為課題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論支撐,思路 ,經驗和方法等.及時了解國內外研究動態(tài),從而建立以建構主義理論為主體的"
研究性學習方式"的理論體系.并通過文獻研究法提高課題組教師的理論水平,
2.調查研究法.通過編制問卷,對當前教育形勢下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進行調查及在實施
研究性學習方式進課堂之后進一步進行調查研究,對結果進行分析研究,獲得資料,進行對比研究.
3.行動研究法.課題組人員不斷實踐,不斷修正,不斷完善,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在教學中應用
研究性學習方式的方法和經驗,同時在行動研究中不斷深化認識,形成理論.
4,經驗總結法.在獲得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通過"分析—綜合""歸納—演繹"進行思想加工,使經驗上升為理論.
七.研究步驟
準備階段
(2006年12月——2007年1月):建立方案,準備材料,學習相關理論,提高理論修養(yǎng),開展教師培訓,切實轉變教育觀念,對參與實驗的學生進行動員,明確課題組成員的分工,完成課題研究的各項物質準備.期末考試后完成實驗班與對照班的數學成績的比較與分析.
實施階段
(2007年2月——2008年6月):進一步進行理論學習,組織實施方案,進行教學實驗,由個別到推廣,總結階段經驗,提出評估考核標準.
1,2007年2月~2007年3月,對當前的數學課堂中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展開調查,并進行分析總結.再次對教師進行前期培訓和方案修正.
2,2007年3月~2007年7月,進行第一輪實踐研究,重點研究"
研究性學習方式"在數學科
教案設計中,數學科作業(yè)中如何呈現(xiàn);為進一步在課堂中應用
研究性學習方式做好準備,并進行階段性總結.
3,2007年8月~2008年6月,進行第二輪實踐研究,形成"
研究性學習方式"應用于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課堂教學模式,研究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應用
研究性學習方式的方法策略,并進行階段性總結.
4,2008年7月,借助于市縣級摸底考試及期末考試的成績,將實驗班與對照班的數學成績和總體成績進行比較分析,并對實驗班與對照班進行問卷調查與能力測試,測試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情況,并且與對照班進行比較.進行"
研究性學習方式"應用于數學課堂教學的作用的研究,并進行階段性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