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之“道”與儒之“道”
何為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論述已多,界定多樣。如“自強不息”、“勤勞勇敢”、“威武不屈……”等等。其實,這些眾多的美德,都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個側(cè)面、一個方面,或構(gòu)成要素。界定民族精神,有以下三條主要依據(jù):1、民族精神是一種具有時間原發(fā)性和歷時性的人類共同體的思想傳統(tǒng)和心靈紐帶;2、民族精神是一種具有空間原創(chuàng)性進而向四周輻射的地域型思想文化;3、民族精神是伴隨著民族的歡樂憂患、順勢逆境、甘苦辛辣歷程的民族機體的心靈支柱;4、民族精神是隨著時空延伸而損益的能反映一個民族相對穩(wěn)定的本質(zhì)特征和核心價值。換言之,作為一個總體性概念,民族精神就是寄寓于民族軀體之內(nèi)的靈魂,是民族的生命之泉、文化之本、價值之源。 依此而論,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最恰當(dāng)?shù)谋硎鼍褪且粋€“道”字。這里的“道”并非僅指道家或道教之“道”,“道” 是中國哲學(xué)中抽象度最高、形而上特征最鮮明的哲學(xué)范疇,具有跟現(xiàn)象世界相對立的本質(zhì)世界的含義,在西方哲學(xué)史中,只有“邏格斯”與它大致相當(dāng)。“道”的原初含義可見于《易•履》:“道,坦坦。”《說文解字》釋:“所行道也。”《爾雅》云:“達,謂之道。”這些本來都是指地上人行之道。哲學(xué)家們把它引申、抽象為自然界和社會領(lǐng)域中的最一般性法則,故有“天道”、“人道”、“地道”之別。在《老子》書中,“道”有一種絕對實體和宇宙本源的含義,《老子》要引領(lǐng)人們?nèi)プ非?#8220;道”,求得了“道”就叫“得(德)道”。“得(德)道”或“道得(德)”在《老子》哲學(xué)中本來應(yīng)屬于本體論和認識論領(lǐng)域,但它能夠被用來引申出價值觀或倫理觀。如,天得道謂之“天道”、地得道謂之“地道”,那么,人得道謂之“人道”——到了“人道”,就無法逃離價值和倫理體系的羈絆了。因為“ 天道”和“地道”都為自然之道,可同歸于自然論對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本來就是一個自然本體論的核心概念。在中國古代哲學(xué)中,只要跟人事無關(guān)的范疇,即使像“神鬼”這樣的觀念,都理所當(dāng)然地歸屬于自然論的認知領(lǐng)域。然而,“人道”就不同了,“人道”是社會所秉賦或得到的一種人類的本質(zhì)屬性,具體到個人,那就是人應(yīng)該具備的一種充分社會化了的社會性,這就不可避免地導(dǎo)向了倫理觀和價值觀。 作為民族悠久的核心價值觀,主要深含在儒家之“道”中。儒家跟道家的區(qū)別,根本點就在于對“道”和“道德”的不同解讀,由此形成話語體系的差異。人們常常誤認為“道”是道家的專利,其實這是錯誤的。在中國哲學(xué)中,并非只有道家才講“道”,儒、釋、道各家都講“道”,但“道”與“道”不同,唐代韓愈就曾說過:“斯吾所謂道也,非向所謂老與佛之道也。”此道非彼道,儒家之道非別家之道。儒家不僅講“道”,而且十分重視“道”,其重視程度絲毫不遜于道家。查《道德經(jīng)》一書,“道”字出現(xiàn)了76處,而在《論語》中, “道”字卻出現(xiàn)了87處。孔子曾說:“朝聞道,夕死可矣。”(《里仁》)還說:“道不同,不相為謀。”(《衛(wèi)靈公》)“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公冶長》)但我們對于孔子之“道”不應(yīng)像對于老子之“道”那樣去解讀,正如子貢所說:“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公冶長》)這是說,孔子從來不講“天道”,孔子所言皆是“天下道”,如說“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泰伯》),這些,無一不是指的“人道”;而老子專講“天道”,罕言“人道”?!墩撜Z》中說:“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學(xué)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學(xué)而》)“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季氏》)“文武之道,未墜于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子張》)可見,“道”到了孔子及其弟子那里,遂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倫概念,是倫理論的道德形而上學(xué),據(jù)此才可領(lǐng)悟“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的真正意蘊。很明顯,孔子的“道”與老子那種“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復(fù)”的“蹈虛守靜” 的本體論形而上學(xué)之“道”具有明顯不同,所以,韓愈要竭力區(qū)別儒家之“道”與道家之“道”,目的就是要避免后人對儒道的誤讀和混同,以免造成在價值領(lǐng)域的取舍失當(dāng)。 孔子不講“天道”,但卻講“天命”??鬃拥?#8220;天命”似乎相當(dāng)于老子的“天道”,或可指終極的本體或最高的精神實體。其實,二者是有區(qū)別的。就“天道”這層意義上講,那是指生物的本源、宇宙的本體和萬物的法則的多層含義,而孔子“天命”在這方面的含義并不明顯,不具備形而上本體論的思辨特征??肌墩撜Z》全文,言“天”者有49處,言“命”者有24處,而“天命”合題者一共僅有二、三處。 孔子的“天”有三義,其一為自然之天,如“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陽貨》)天是不能說話的,四時運行,百物化生,這就足以表明天的存在了。那是蔚藍的蒼穹,其下有萬物和人類的生息繁衍,孔子正是在這一層面的意義上使用“天下”概念,泛指人類社會。“天下”一詞在《論語》中一共出現(xiàn)了23處,約占孔子言“天”的二分之一;其二是神秘性的“天”,如說“獲罪于天,無所禱也”(《八佾》)、“予所否者,天厭之,天厭之”(《雍也》)、“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述而》)、 “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吾誰欺,欺天乎”(《子罕》)、“天喪予!天喪予”(《先進》),等等,這里的“天”仿佛有了意志,其實不然,那僅是一個虛擬假定的他在,是預(yù)設(shè)的第三者;其三,與“命”同義,含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必然性或規(guī)律性,如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顏淵》),這是當(dāng)下“在場”的實存。 “命”也有三義,其一是人的自然壽命或生命,如“有顏回者好學(xué),不幸短命死矣”(《先進》);其二就是“ 命令”或指令,如“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子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泰伯》)等;其三指的是一種必然性或不可抗拒的絕對命令,如“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憲問》),這同“生死由命,富貴在天”的“天命”思想同義。 由此可以看出,“天命”的內(nèi)涵主要在于第三義,強調(diào)的是一種不可避免、不可抗絕的必然性。“天命”在《論語》中出現(xiàn)僅有二或三處,都是同一意義。當(dāng)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為政》)、“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季氏》》他認識到了一種人生不可抗絕的必然性,既然不可抗絕,當(dāng)然可畏;這種人力和人的意志無法抗拒的必然性在宇宙、人生中可以是客觀的自然力量、劫數(shù)、規(guī)律、法則或原理,也可以是一種神秘的東西和宇宙理性,它們都可以歸屬于“天命”或“天道”之列。 “天道”可畏,“天命”無常,“天”不可言,只有“人間正道是滄桑”——孔子和儒家的致思趨向始終指向“天下道”。 孔子的“天下道”即“人道”,具有如下特質(zhì): 第一,“道”是一種崇高的社會理想,其陶模于“三代”之治,寓存于“大同”圣域?!墩撜Z》開篇《學(xué)而》中說:“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學(xué)而》),孔子的社會理想以推崇“三代”、“先王之道”為標(biāo)榜,但這不等于他堅持一種復(fù)古的歷史觀,其中確有康有為所說有“托古改制”之意。所謂“先王之道 ”,是一個以“禮”為“用”,以“和”為“貴”的和諧社會,這種“道”,無疑是存在于理想中的至善至美的社會愿景,故孔子才有“道不同,不相為謀”(《衛(wèi)靈公》)之誓言,也才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禮運》)之憧憬。“大道之行”的社會宏愿,可視為儒家現(xiàn)世的終極關(guān)懷,是中華民族世代向往的人間天國。 第二,“道”是一種人格操守和精神境界,“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述而》),表達了孔子的生平志向寓于其人格陶煉和恪守之中。“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里仁》),“道”既然是恒定不移的志向和崇高的境界,那么,那種恥于粗食破衣的人,是不足以與其言“道”的。因此,孔子盛贊“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雍也》)的顏回,提倡“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里仁》)的“樂道”精神,誓言“朝聞道,夕死可矣 ”(《里仁》)的堅貞不渝的理念追求。 第三,“道”是儒家最高的道德準(zhǔn)則和具體的處世原則。如孔子說:“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本”是什么?“本”就是孝、悌這些做人和處世的基本出發(fā)點,這就是“仁”的原則。“君子”只要秉賦了“仁”之本,“道”自然就生成了,“道”本身就是一種至高無上的仁德,是立于天地之間的安身立命的價值中心。據(jù)此,孔子指出:“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這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可見,“道”不僅是精神超越的價值標(biāo)準(zhǔn),也是具體的行事、處世的規(guī)則,所謂“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學(xué)而》)?!墩撜Z》中載曾子臨死前為弟子立下的行為準(zhǔn)則:“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悖矣”(《泰伯》),這是說,君子的容貌、言談、舉止必以謙和、誠信、端莊為準(zhǔn)?!墩撜Z》中還有孔子本人的一段自白,“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見《憲問》;《子罕》中則是“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子貢認為這就是孔子本身的自我寫照。如果說孔子“君子之道者三”與曾子略有不同,那就是孔子明確提出了三條修“道”標(biāo)準(zhǔn)用以對照修行,而曾子更重視功夫的內(nèi)省,二者交相輝映、互為因果,所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衛(wèi)靈公》)即是此意。 然而,孔子認為,能夠達“道”和得“道”的,只能是“君子”。至于“小人”,學(xué)“道”盡管也很必要,但卻難以得“道”——“君子學(xué)道則愛人,小人學(xué)道則易使也”(《陽貨》)、“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xué)以致其道”(《子張》)——這是說,“道”的境界不是凡夫俗子、人人都能達到的。相比之下,以后孟子“人皆可以為堯舜”,則修補了孔子學(xué)說的這一缺陷。 總之,孔子之“道”非老子之“道”,老子的“道”主要是“天道 ”,即自然之“道”,而孔子的“道”主要是“天下道”——“人道”,即社會、倫理之道。當(dāng)然,孔子所留給后世儒家的“道”在道德形而上學(xué)的本體論意義上,跟老子之“道”又可以打通。事實上,在宋明理學(xué)那里就被打通了。一經(jīng)打通,“道”便成為中國儒、釋、道三家的核心哲學(xué)范疇,遂也成為中國民族本位文化的核心價值觀。 二、道與道統(tǒng) 孔子之“道”奠定了儒家道論或道學(xué)的基礎(chǔ),在孟子和荀子那里得到了傳揚。如孟子提出了“王道”的思想,并把“王道”作為實現(xiàn)其“仁政”的最高愿景。荀子著《君道》篇,提出“從道不從君”的主張,還以舟水之喻比君、民關(guān)系,僅此而論,荀子的“君道”思想跟孟子之“民貴君輕”的“王道”思想如出一轍。至唐代的韓愈,他認為孔子之“道”自有傳承,上接堯、舜、禹、湯、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從而拒荀卿等人于道學(xué)之外,認為他們“擇焉而不精,語焉而不詳”[1],未得孔孟真?zhèn)?,先秦儒家道統(tǒng)到孟子嘎然而止,于今人們只可稱儒家為“孔孟之道”,而不可稱“孔孟荀之道”也。 孔孟之道的失墜,除“異端邪說”與其分庭抗禮之外,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秦漢之后作為外來文化的佛教的登場。佛教在中國的傳播、演變和流衍,改變了中國文化的原生態(tài)結(jié)構(gòu),造成了對中國固有思想文化的沖擊。一方面,佛教初來中土之時,中國的士大夫普遍認為“佛者夷狄之俗,非經(jīng)典之制。”[2]從而對其進行了自覺抵制和排斥,如《晉書》所載:“漢人皆不出家。魏承漢制,亦循前規(guī)。”[3]另一方面,中國的士大夫們站在儒家固有立場上看待這種外來文化,把它看成方伎道術(shù)之流,沒有給予充分重視。相反,佛教在立足未穩(wěn)之時,主動、積極地從中國固有文化中尋求“道術(shù)”那種貌似的“伙伴”作為橋梁,以達到在中國弘揚佛法的目的,同時也迎合了中國封建統(tǒng)治者強化其精神統(tǒng)治的需要。然而,佛教急劇發(fā)展的結(jié)果就是寺院經(jīng)濟的膨脹,佛教不僅破壞了國家的瑤役稅 收制度,而且在政治、經(jīng)濟和國防等方面構(gòu)成了對中央王朝統(tǒng)治的全面威脅,故導(dǎo)致了公元446年魏太武帝、公元574年周武帝和公元845年唐武宗的三次滅佛運動,史稱“三武滅佛”。政治、經(jīng)濟、軍事等社會因素是“三武滅佛”的直接動因,而背后潛在的深層原因則源于中外意識形態(tài)和文化上的沖突。 因為佛教東流中國,不僅傳來了印度的信仰和哲學(xué),而且也帶來了跟中國傳統(tǒng)格格不入的異國風(fēng)俗和文化,這使它一入中土之時就受到了中國儒、道兩家的激烈抵制和批判。如傅奕就痛斥佛教僧徒“使不忠不孝削發(fā)而揖君親,游手游食易服以逃租賦,演其妖書,述其邪法,偽啟三途,謬張六道,恐嚇愚夫,詐其庸品”[4]。韓愈在《諫迎佛骨表》中痛罵:“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漢時始流入中國,上古未嘗有也。”“佛本夷狄之人,與中國言語不通,衣服殊制。口不道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行,不知君臣之義、父子之情。 ”故而韓愈向唐憲宗提出:“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諸水火,永絕根本,斷天下之疑,絕后代之惑。”[5]在韓愈之流的儒家看來,佛教最大的危險就是妄圖“以夷變夏”,這一點,足以警示天下。如武宗的“禁教詔”劈頭就說:“朕聞三代已前,未嘗言佛。漢、魏之后,像教浸興,是由季時,傳此異俗;因緣染習(xí),蔓衍滋多,以至于蠹耗國風(fēng),而漸不覺,誘惑人意,而眾益迷。”這是用“華夷之辨”的固有尺度斥佛為外來的異端邪說。武宗“禁教詔”還寫道:“況我高祖、太宗,以武定禍亂,以文理華夏,執(zhí)此二柄,足以經(jīng)邦,豈可以區(qū)區(qū)西方之教,與我抗衡哉?”字里行間,唯吾獨尊,華夷之辯,分隔鮮明,其文化優(yōu)越論亦昭然若揭。此次禁教,不僅使佛教受到了滅頂之災(zāi),還株連了所有西域傳來的宗教,“勒大秦(基督教)、穆護(伊斯蘭教)、祆(瑣羅亞斯德教)三千余人還俗,不雜中華之風(fēng)。 ”“將使六合黔黎,同歸皇化。”[6] 然而,武宗滅教和前此的韓愈辟佛,都不能解決當(dāng)時中外華夷之間在文化上的深刻歧見,但卻提出了一個重大的具有歷史意義的課題,即如何對待和解決中國本位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guān)系問題。當(dāng)時的實情是:一個強大的外來文化的思想體系在華經(jīng)歷幾百年的傳播,漸成奪主之勢,中華正統(tǒng)文化如日月蒙垢。對此,隋代的王通就已有所體察,如說“楊墨之言出而孔子之道塞,佛老之教行而堯舜之道潛”((石介:《徂徠石先生全集》卷九),遂有復(fù)興儒家正統(tǒng)學(xué)說之意。唐代韓(愈)李(翱)學(xué)派為辟佛而撰《原道》、《原毀》和《復(fù)興書》等著作,提出以復(fù)興儒學(xué)的方式對抗外來文化的侵入,如韓愈在《原道》中寫道:“周道衰,孔子沒。火于秦,黃老于漢,佛于晉、魏、梁、隋之間。其言道德仁義者,不入于楊,則入于墨;不入于老,則入于佛。”[7]佛教的“入主出奴”而徹底斷了周孔道統(tǒng),“吾常以為孔子之道,大而博,門弟子不能遍觀而盡識也,故學(xué)正而皆得性之所近。其后離散,分處諸侯之國,又各以其所能授弟子,源遠而未益分”[8],時下流行的都是楊、墨、老、釋的異端之說,孔子之道反而消散了。韓愈把孟子作為周孔之道的最后一個傳人,并描劃了一個始自堯舜到孔孟的道統(tǒng)譜系。韓愈解釋他的“道統(tǒng)”說: “夫所謂先王之教者何也?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于外之謂德。其文,詩、書、易、春秋;其法,禮、樂、刑、政;其民,士、農(nóng)、工、賈;其位,君臣、父子、師友、賓主、昆弟、夫婦;其服,麻、絲;其居,宮、室;其食,粟米、果蔬、魚肉——其為道易明,而其為教易行也。”[9] 所謂“先王之教”,就是一種傳承已久、世代接續(xù)的信仰體系,這種信仰體系的核心價值就是“道”。韓愈明確聲明儒家之“道”不同于道、釋之“道”——“何道也?曰:斯吾所謂道也,非向所謂老與佛之道也。”[10],而是以“博愛”和“仁義”為行為準(zhǔn)則之“道”,這就是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孟所傳之道,即儒家之道。值得注意的是,韓愈描繪的“道統(tǒng)”不僅僅是一種足可以跟佛教抗衡的“教”,而且是一個文化系統(tǒng),即華夏民族本位文化的傳統(tǒng),實為一個人類共同體的價值統(tǒng)系和學(xué)脈延續(xù),是集華夏民族之教統(tǒng)、道統(tǒng)、文統(tǒng)、法統(tǒng)、政統(tǒng)、學(xué)統(tǒng)、血統(tǒng)以及風(fēng)俗傳統(tǒng)高度一體化的精神象征符號。 韓愈以當(dāng)仁不讓的態(tài)度表達了要接續(xù)孟子道統(tǒng)的心愿,說:“孟子不能救之于未亡之前,而韓愈乃欲全之于已壞之后,嗚呼,其亦不量其力!”[11]其弟子李翱也說,由于“孔氏去遠,楊朱恣行,孟軻拒之乃壞于成,戎風(fēng)混華,異學(xué)魁橫”,當(dāng)其時,有韓愈出辟佛復(fù)儒,故使“孔道益明”[12],從而肯定了韓愈是千年來繼絕學(xué)、續(xù)道統(tǒng)的第一人。然而,降至宋朝,朱熹雖然贊揚韓愈的“道統(tǒng)”論“有辟佛老之功”[13],但不愿把復(fù)興儒學(xué)、續(xù)接道統(tǒng)的桂冠送給韓愈,而是給了二程,如說:“自堯舜以下,若不生個孔子,后人去何處討分曉?孔子后若無個孟子,也未有分曉。孟子后數(shù)千載,乃始得程先生兄弟發(fā)明此理。”[14]這里可以看出朱熹認可韓愈的道統(tǒng)說,但不認可韓愈是接傳道統(tǒng)的人物。由此,朱熹提出了自己的“新道統(tǒng)”論,在堯舜禹湯之上增加了伏羲氏[15],形成了一個“伏羲—神農(nóng)—黃帝—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顏回—曾參—子思—孟子—周濂溪—二程(明道、伊川)” 直至朱子本人的道統(tǒng)譜系。朱熹的“新道統(tǒng)”論的深刻之處就在于他把儒家道統(tǒng)的根深挖到遠古伏羲氏那里,其意義就在于把“道”溯源到《易經(jīng)》。因為相傳伏羲畫八卦、文王演八卦,伏羲是《易經(jīng)》的始作俑者,因此也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而《易經(jīng)》即是“三墳之典”——“道統(tǒng)”的活水源頭之處。 可見,朱熹的道統(tǒng)論含有與韓愈相同的文化背景及作為民族精神的價值,都是相對于外族文化入侵和異端邪教興泛而采取的文化自衛(wèi)行動。朱熹毫不隱諱他的這種文化立場,如說:“異端之說,日新月盛,以至于老、佛之徒出,則彌近理而大亂真矣。然而尚幸此書(中庸)之不泯,故程夫子兄弟者出,得有所考,以續(xù)夫千載不傳之緒,得有所據(jù),以斥夫二家似是之非。”[16]“宋德隆盛,治教休明,于是河南程氏兩夫子出,而有接乎孟氏之傳,……雖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而與有聞焉。”[17]朱熹堅持認為程氏為“千四百年來第一人”,真正用意正在這里——確立了二程的“接乎孟子”的地位,也就確立了他自己的道統(tǒng)地位。朱熹還極推崇周敦頤和張載,故朱門常把周張二程并舉。從濂、洛之學(xué)到閩學(xué),這一師承關(guān)系的構(gòu)筑把程朱理學(xué)聯(lián)為一體,稱其為“道學(xué)”,實因“道統(tǒng)”緣故而來。 三、道統(tǒng)“變軌”與“三教合一” 朱子之學(xué)的偉大之處,就在于它“致廣大,盡精微,綜羅百代矣!”(《晦翁學(xué)案》《宋元學(xué)案》卷四十八)朱熹理學(xué)或曰“道學(xué)”,一個“道”字或“理”字,統(tǒng)攝儒、釋、道三家之義理,集中華民族的道統(tǒng)、教統(tǒng)、法統(tǒng)、政統(tǒng)、學(xué)統(tǒng)、文統(tǒng)和傳統(tǒng)為一體,稱其為中華民族的固有精神,是當(dāng)之無愧的。然而,恰恰在朱熹那里,儒家的“道統(tǒng)”出現(xiàn)了重大的“變軌”。這種“變軌”的結(jié)果,提升了原始儒學(xué)為“新儒學(xué)”,而“新儒學(xué)”所持“道統(tǒng)”之“道”,即包括孔孟之道的核心價值,又融納了道家之道,吸收和內(nèi)化了外來的印度之道,從而開出了儒家道統(tǒng)的新境界,在中國哲學(xué)和思想發(fā)展史上占據(jù)了極其重要的地位。 按照雅斯貝爾斯的觀點,人類一直靠軸心時代所產(chǎn)生的思考和創(chuàng)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精神飛躍都回顧這一時期,并被它重新燃起火焰。軸心期潛力的蘇醒和對軸心期潛力的回憶或曰復(fù)興,總是提供了精神動力。雅斯貝爾斯所說的這種“精神動力”,實際上就是民族精神的動力。例如畢達哥拉斯的“數(shù)”之歐洲民族、佛陀的“涅槃 ”之于印度民族、孔子的“道”之于中華民族,是軸心期各文明民族創(chuàng)造的價值和精神動力的源頭,即世界軸心民族的民族精神。對于世界上大多數(shù)古老文明系統(tǒng)來說,軸心時代之后的民族精神培育出一種宗教情懷,如,猶太教的基本教義涵蓋了猶太人的整個民族精神,并且派生了基督教文化和伊斯蘭文明。歐洲民族在公元后歸屬了基督教文化,基督教的核心教義、尤其是宗教改革后體現(xiàn)資本主義精神的新教教義陶煉了近代歐洲的民族精神;阿拉伯世界創(chuàng)造了伊斯蘭文明,《可蘭經(jīng)》中的核心價值觀體現(xiàn)了阿拉伯人的民族精神;然而,與上述宗教民族相比,中華民族顯然是一個非宗教的民族,它不要天啟的上帝意志,也無須書寫在羊皮紙上的“摩西律法”,而只存有積蓄數(shù)千年的一部厚重的民族文化世代傳承的核心價值,它是支持這個民族延續(xù)至今的生命源泉。那種千年不移之“道”、萬世永續(xù)之本,作為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卻有著生生不息、日新其德和與時俱進的特質(zhì)。 近代以來——確切一點的說,自從“五、四”以來,伴隨著歐風(fēng)美雨,一股民族虛無、歷史虛無、文化虛無的暗流涌動,以“道”為核心價值的傳統(tǒng)文化受到遠大于當(dāng)年韓愈、朱熹面對的外來文化的壓力。民族虛無主義必然導(dǎo)致民族精神的萎縮,民族精神的萎縮又必然擴大著民族虛無的精神地盤。隨著“全盤西化”的喧囂氣焰熏天,一個古老的民族,就像蒼茫大海上的一葉扁舟,突然間有感到失去定盤針的危險! 歷史永遠是面鏡子。正如上文所述,當(dāng)年為了抵御外來文化的侵襲、捍衛(wèi)民族文化的正統(tǒng),韓愈首闡“道統(tǒng)”論,但韓愈的“道統(tǒng)”論把一切外來文化都歸于“蠻夷之教”和“老釋邪說”,體現(xiàn)了一種“華夷之辯”和“漢胡不兩立”的狹隘民族主義情緒,最終只能導(dǎo)致“會昌法難”那樣的激烈而排外的滅佛事件。一個眾所周知的吊詭是:韓愈發(fā)明了“道統(tǒng)”論,結(jié)果他本人并沒有續(xù)寫進“道統(tǒng)”譜系,韓愈“非A即B”的思維邏輯,使他的“道統(tǒng)”說在中外文化交流的歷程中陷入了無法跨越的精神悖論。但韓愈“道統(tǒng)”論的貢獻卻在于:“自東漢以來,異端并起……獨韓文公起布衣,談笑而麾之……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奪三軍之帥”[18]的衛(wèi)道精神,一個“道統(tǒng)”論的提出,如平地炸響的驚雷,激發(fā)起中華民族的仁人志士于民族文化危難之秋,力挽狂瀾于即倒之間。正是由于外來文化的沖擊,推進和加速了中華內(nèi)部文化的整合。 其實,早于韓愈之前的隋代的李士謙、王通等人,已經(jīng)深切感受到了外來文化沖擊下本土文化危機的壓力,但沒有提出韓愈那樣激烈的排外主張,相反,確闡發(fā)了文化寬容的“三教鼎立”和“三教可一”的理念,力圖化夷為夏、調(diào)和三教關(guān)系和整合中外文化為一體。宋代的朱熹實際上是韓愈“道統(tǒng)”論的繼承者和發(fā)揮者,朱熹雖然也以“辟佛”或“攘斥釋老”的面目出現(xiàn),但就哲學(xué)義理和精神價值層面上來看,中國歷史上“三教合流”格局的真正奠立,應(yīng)從程朱理學(xué)算起。朱熹之“理”確是一個高度融合儒、釋、道三教義理的范疇,也恰是在這一層意義上,朱熹完成了儒家道統(tǒng)論的一次重大“變軌”,奠定了他本人及其新儒學(xué)僅次于孔子和原始儒學(xué)的歷史地位——這正是韓愈所不可企及的。 每一次重要的中外文化的碰撞,都是對文化本位的損益和推動,都促使了道統(tǒng)運行軌跡的切換和文化層次的提升。這足以啟示我們:面對外來文化,不僅要看到其“霸權(quán)”的一面,同時,也要看到這種文化體系中所包含著的“新質(zhì)”,看到可以被我吸收、為我所用的一面。正像宋明道學(xué)(理學(xué))吸收了印度傳來的佛教哲理,不僅沒有中斷儒家的道統(tǒng),反而使中國哲學(xué)的思辨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五四”以后,軌道雖變,中國本位文化的正統(tǒng)未變,民族精神的核心價值未變,不僅未變,反而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豐富和發(fā)展。實際上,自“五四”以來,馬、中、西“三足鼎立”的格局必將被“三學(xué)合一”的新文化架構(gòu)所取代。“三學(xué)合一”跟唐宋時的“三教合一”相比,是中國本位文化轉(zhuǎn)入時代軌道的新的歷史平臺和新的邏輯起點,它將預(yù)示著中華文化新道統(tǒng)的誕生,標(biāo)志著中華民族時代精神的形成和中華文化的真正復(fù)興! [注 釋]: [1][7][9][10]〔唐〕韓愈:《原道》,《韓昌黎全集》卷二,第33、31、32、32頁,廣益書局,1936 [2]《晉書·蔡謨傳》),《二十五史》第2冊,第237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晉書·藝術(shù)·佛圖澄傳》,《二十五史》第2冊,第291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舊唐書•傅奕傳》,《二十五史》第5冊,第326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5]〔唐〕韓愈:《論佛骨表》,《韓昌黎全集》卷四,第18、20頁,廣益書局,1936 [6]《舊唐書·武宗本紀(jì)》,《二十五史》第5冊,第82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8]〔唐〕韓愈:《送王秀才序》,《韓昌黎全集》卷三,第14頁,廣益書局,1936 [11]〔唐〕韓愈:《與孟尚書書》,《韓昌黎全集》卷二,第116頁,廣益書局,1936 [12]〔唐〕李翱:《祭吏部韓侍郎文》,《李文公集》卷十六,第70頁,四部叢刊初編集部,上海商務(wù)印書館縮印明刊本,1936 [13]〔宋〕朱熹:《朱子語類》九十六,《朱子全書》第17冊,第3253頁,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14]〔宋〕朱熹:《朱子語類》九十三,《朱子全書》第17冊,第3096頁,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15]〔宋〕朱熹:《滄州精舍告先圣文》,《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十六,《朱子全書》第24冊,第4050頁,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16]〔宋〕朱熹:《中庸章句序》,《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六,《朱子全書》第24冊,第3675頁,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17] 〔宋〕朱熹:《大學(xué)章句序》,《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六,《朱子全書》第24冊,第3673頁,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18]〔宋〕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蘇軾文文集》卷十七,第509頁,中華書局,1986 |
|
來自: xiongmao007 > 《經(jīng)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