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日韩经典一区二区三区-五月激情综合丁香婷婷-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专区

分享

廣東省博物館館藏精粹欣賞135P

 無患 2009-02-25

青花三果瓶
清雍正(1723—1735)
高42厘米 底書雙行楷書款“大清雍正年制”

青花云龍變化紋折沿盤
清康熙(1662—1722)
高8.6、口徑38.7厘米

青花花果紋執(zhí)壺
清乾隆(1736—1795)
通高26厘米

青花羅漢紋爐
明崇禎(1628—1644)
高6.5、口徑10.3厘米 底書青花雙行楷書款“大明崇禎年制”

青花人物龍鳳紋盤
明萬歷(1573—1620)
高5.5、口徑32厘米
底書青花楷書款“大明萬歷年制”

青花嫦娥奔月紋八角盤
明隆慶(1567—1572)
高3.6、口徑13.1厘米
底書青花方框“隆慶年造”楷書款

青花孩童紋大罐
明嘉靖(1522—1566)
高34.8厘米

青花花果紋帶蓋梅瓶
明永樂(1403—1424)
高41.2厘米

青花纏枝蓮紋板沿大盤
明宣德(1426—1435)
高6.9厘米,口徑38.7厘米

青花人物紋玉壺春瓶
元(1271—1368)
高30.厘米,底書青花“又”字

青花山水人物紋梅瓶
明天順(1457—1464)
高32.5厘米

綠釉凸獸紋壺
漢(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高43、口徑15、底徑18.5厘米
直口、小長頸、鼓腹、下部內(nèi)收、平底。頸部為三組弦紋,主紋飾在肩部,為帶狀的凸出獸紋。器物表面的低溫綠釉因時間長而氧化,形成一層銀白色的光澤。

原始青瓷盤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高3.3、口徑13、底徑6.5厘米
1977年曲江馬壩石峽遺址出土。盤內(nèi)底劃出細密的弦紋,燒結(jié)度高,器表施薄薄的青釉,胎釉結(jié)合較好。

石灣窯黃炳塑陶鴨
清晚期(1815—1894)
高11.5厘米
此件陶鴨釉色為月白與醬黑相結(jié)合,造型生動,羽毛刻劃細膩。腹下有“黃炳”陰刻楷書款。黃炳為晚清石灣陶塑名家,擅長制作鳥獸和人物雕塑,尤其以鴨、貓等作品最為精巧、傳神。

石灣窯劉佐潮塑讀書人像
晚清至民國
高11厘米
人物為坐姿,衣服為仿哥釉,開細小紋片,頭頸、手足等處露胎。底部邊緣印楷書款“佐潮制”。旁鈐一長方形楷書印“劉勝記”,為經(jīng)銷陶塑的店鋪字號。劉佐潮是清光緒至民國年間石灣陶塑名家,擅長制作小人物。

長沙窯釉下彩繪花口盤
唐(618—907)
高3、口徑13.5、底徑5厘米
盤作外撇的四瓣花口,淺身,矮圈足較寬。盤里繪釉下褐彩花卉,施青黃色釉,有小開片。其彩繪是以鐵料直接在坯胎上繪出圖案花紋,再施青釉,然后高溫一次燒成。長沙窯的這種釉下彩繪工藝,對宋代磁州窯、吉州窯的白地褐花以及元、明青花瓷器的發(fā)展都有重要影響。

宜興紫沙象生瓜形壺
清早期(1644—1722)
通高11.3、口徑4.4厘米
壺身為扁圓形,以蓮藕作流,以核桃、菱角等為足,壺身上分布有紅棗、蓮子、花生、茨菇等仿生瓜果。腹部刻楷書“仙家花果四時同”,后署“鶴屯”,印陽文篆書“陳”、“鳴遠”一圓一方印。

石灣窯翠毛釉撇口瓶
明(1368—1644)
高15、口徑9.8、底徑8.3厘米
該器物撇口、短頸、圓鼓腹、平底,釉色為仿鈞翠藍窯變釉。石灣窯是廣東著名古瓷窯,窯址在佛山石灣。目前所見最早的窯址為唐代的,明、清兩代為鼎盛期。石灣窯大量仿制南北各地名窯的產(chǎn)品(包括器型和釉色),其特點是器體厚重、胎色灰暗、釉層厚而光潤,尤其以仿鈞窯的藍釉、玫瑰紫釉馳名,并由此演變出翠毛釉等品種,因此得名“廣鈞”。

三彩馬
唐(618—907)
高50.2厘米
唐三彩器是唐代彩色釉陶的通稱,主要見于隨葬的明器,除瓶、罐、杯、碗等生活用器外,常見的還有動物、人俑等,其中動物尤其以馬、駱駝為多。其雕塑生動、寫實,工藝成就享譽世界。其色彩一般有綠、黃、藍、白、紫等多種顏色,但以黃、綠、白為主。其著色劑是含銅、鐵、鈷、錳等金屬元素的礦物。

磁州窯唐僧取經(jīng)圖枕
元(1271—1368年)
前高10、后高13、長40、寬16.7厘米
枕為長方形,前低后高,中微凹。通體施白釉,但白中泛黃;以鐵料作畫,呈褐色。枕面以線框卷草紋飾邊框;內(nèi)有菱形開光,開光外四角繪折枝花卉;開光內(nèi)繪唐僧師徒四人取經(jīng)圖。枕前壁繪竹,后壁繪虎,兩側(cè)壁繪芙蓉花。整個畫法寫意性強。底部印陽文楷書橫款“古相”、直款“張家造”。此枕出現(xiàn)于小說《西游記》成書之前,對古典文學研究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青花人物紋玉壺春瓶
元(1271—1368年)
高30.3、口徑8、底徑8.8厘米
喇叭口、細長頸、圓鼓腹、圈足略外撇。胎薄,局部可透光影。底釉白中泛青,但細膩瑩潤。青花發(fā)色翠藍。口沿內(nèi)繪一圈卷草紋。瓶外壁紋飾由頸部、肩部、腹部、底部四大部分組成,四個部分之間分別以花葉紋和卷草紋分割。頸部繪蕉葉紋;肩部和底部繪相對的大蓮瓣紋;腹部為主要紋飾所在,由人物、垂柳、芭蕉等組成,為攜琴訪友故事。瓶底蕩釉,中以青花書一“又”字。

龍泉窯暗花菱花口盤
元(1271—1368年)
高6.9、口徑34、底徑15.8厘米
板沿、菱花瓣口、弧形腹、圈足。盤心印折枝花卉,盤腹壁起暗棱紋。施粉青釉,釉色青翠、瑩潤。

青白釉刻花重弦紋梅瓶
南宋(1127—1279年)
高32.5、口徑4.2、底徑9.5厘米
小口、頸部凸起一周、豐肩、腹部向下漸收、假圈足。肩部以劃紋作地,剔刻纏枝蓮紋,腹部以下至足部刻重弦紋。足部露胎見火石紅。施青白釉,又稱影青,是景德鎮(zhèn)窯產(chǎn)品。

耀州窯青釉犀牛望月紋碗
金(1115—1234年)
高8.5、口徑21.3、底徑6厘米
碗心中央刻一臥牛,抬頭望天,天上一輪明月。中心紋飾四周刻連弧開光,開光外刻蔓草紋。這種紋飾也稱“吳牛喘月”,是金代耀州窯、定窯以及元代龍泉窯瓷器上較多見的紋飾。

磁州窯白地黑花魚紋枕
宋(960—1279年)
前高7.4、后高10.5、枕面長23.3、寬19.3厘米
枕面呈腰形,四周凸出窄沿。,在開光內(nèi)繪褐彩鯉魚和水草,筆畫簡單卻富于生氣。開光外繪橢圓形雙線框。枕壁繪寫意卷草紋。施白釉,底無釉。施白色化妝土,胎灰黃色。底鈐一陽文直排正楷“張家造”。

潮州窯青白釉佛像
北宋(960—1127年)
高31.5、座寬10.3厘米
該像右手為后配。通體施白釉,髻、眉、眼、須繪褐彩。像座束腰部刻銘:“潮州水東中窯甲女弟子陳十五娘同男劉育發(fā)心塑造釋迦牟尼佛散施永充供養(yǎng),奉為劉弟七郎早超生界,延愿合家男女乞保平安。熙寧二年已酉歲正月十八日題。匠人周明?!?922年于潮州出土。

登封窯珍珠地刻花瓶
北宋(960—1127年)
高40.5、口徑6.2、底徑9厘米
小唇口、溜肩、至底漸收、平底。全身施化妝土,胎土黃色。紋飾由肩部、腹部、底部三大部分組成,滿而不亂。肩、腹部分別為珍珠地刻花紋,底部為刻劃蓮瓣紋。登封窯為宋代重要瓷窯,窯址在今河南登封曲河鎮(zhèn),珍珠地劃花器是其代表性產(chǎn)品,尤其以瓶類最為突出。

鈞窯紫斑盤
北宋(960—1127年)
高2.6、口徑17.9、底徑9.6厘米
板沿、盤心為平面,矮圈足,底有臍。器身滿施天藍釉,內(nèi)外均有大片玫瑰紫斑。圈足施薄薄的醬色釉,內(nèi)有三個支釘痕。鈞窯的這種紫紅斑,是由于青藍色釉中三價鐵的青色和銅的紅色合成而形成的。

定窯白釉刻花盤
北宋(960—1127年)
高4.5、口徑18.1、底徑5.7厘米
撇口、淺圈足,因是覆燒芒口而口沿鑲裹銀邊。盤內(nèi)刻蓮花紋,線條流暢清晰,通體施白釉,稍泛黃。定窯是宋代著名瓷窯,窯址在河北曲陽,北宋時以生產(chǎn)白瓷為主,裝飾有刻花、劃花、印花與剔花多種。

岳州窯青釉刻蓮瓣紋小口瓶
五代(907—967年)
高43、口徑7.5、底徑10.5厘米
小盤口、短頸、圓肩、長身、平底,肩部刻劃有非常細膩的蓮瓣紋。通體施青釉,釉層薄而勻凈。

西關(guān)窯白釉執(zhí)壺
唐(618—907)
高16、口徑8、底徑8厘米
這是河南密縣西關(guān)窯的一件白瓷佳作。壺型敦實古樸,撇口、粗短頸、豐肩、圓鼓腹、近足部急收成平底。頸至肩部有一扁帶狀弧形把,肩部出圓筒形短直流。通體施白釉,釉色勻凈,有小開片,因土浸稍泛黃,壺底無釉。

馬家窯文化旋渦紋彩陶罐
新石器時代晚期(公元前3300—前2050年)
高33.2、口徑18.5、底徑14厘米
馬家窯類型陶器是仰韶文化在甘肅、青海地區(qū)的一種特殊類型,距今約5000年,因首次在甘肅臨洮馬家窯遺址發(fā)現(xiàn)而命名。其彩陶以泥質(zhì)紅陶加黑彩繪為主,器物內(nèi)壁彩繪發(fā)達。紋飾主要有條紋、寬帶紋、圓點紋、弧線紋、方格紋、垂幛紋、旋渦紋等。

書畫

明·沈周 青山暮云圖軸

紙本,墨筆,縱147.5厘米、橫65厘米
沈周(1427—1509年),字啟南,號石田,晚號白石翁,長洲(今江蘇蘇州)人。能書善畫,山水出入宋元,尤得益于董源、巨然、李成,中年學黃大癡,為“吳門畫派之首”。此圖布局合理,皴染得當,以留白的手法使山水透出性靈之氣,是代表沈周晚年粗筆畫一路的作品。
近代·高劍父 一鞭殘照圖軸

紙本,設色,縱104.5厘米、橫47.4厘米
高劍父(1878—1951年),名崙,廣東番禺人,少師從居廉,后渡日本學畫,所作山水、人物、花鳥、走獸融合中西技法,別具一格,與高奇峰、陳樹人并稱,開創(chuàng)“嶺南派”。此圖作者以大膽潑辣的筆觸和大斧劈皴的傳統(tǒng)筆墨技法描畫山峰,以留白的手法襯托出白雪;構(gòu)圖由近及遠,遠山筆墨淡遠;描畫被夕陽染紅的天空和山體是用日本的渲染技法,柔和的光線和朦朧的意境增添了畫面美;整幅畫能很好地表現(xiàn)出時間(季節(jié))、空間(距離)和物質(zhì),是傳統(tǒng)繪畫的一大創(chuàng)新。
近代·康有為 行書軸

紙本,縱109.3厘米、橫50厘米
康有為(1858——1927年),原名祖詒,字廣廈,一字更生,號長素,別署西樵山人,廣東南海人。工書法,筆意獨特,著有《廣藝舟雙楫》等。此行書軸筆勢沉重,書風樸華,行筆枯潤相宜,有大巧若拙之妙。
近代·孫中山 行書軸


紙本,縱126.5厘米、橫26.5厘米
孫中山(1866——1925年),名文,字德明,號日新,改號逸仙,廣東香山(中山)人,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其書法誠所謂不求工而自工者,這在此軸頗能體現(xiàn),且寬厚雍容,似得其襟懷氣度也。

明·林良 雪蘆寒禽圖軸


絹本,墨筆,縱147.5厘米、橫79厘米
林良(1416—1480年),字以善,廣東南海人,天順中供奉內(nèi)廷。善畫花鳥,用筆遒勁,是明代院體花鳥畫的杰出代表,創(chuàng)寫寫意花鳥畫法。此圖全用水墨,用筆勁利,樹枝、蘆葉的畫法呈現(xiàn)出書法草書(其中有飛白)、隸書的書法用筆特色;動靜結(jié)合,幾只禽鳥形態(tài)各異,只用寥寥數(shù)筆,便形神兼?zhèn)?;整幅畫渲染出一種蕭殺的寒冷氣氛。署款“林良”,鈐印“以善”。

明·倪元璐 行書五律詩軸

綾本,縱177.8厘米、橫48.2厘米
倪元璐(1593——1644年),字汝玉,一字玉汝,號鴻寶,浙江上虞人,明天啟二年(1622年)進士。書畫俱工,喜畫竹石、山水。該行書具有流便秀雅的特點,又有澀勁樸茂的風貌。
明·文彭 草書七律詩軸

紙本,縱137厘米、橫65.5厘米
文彭(1498年——1537年),字壽承,號三橋,別號漁陽子,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征明長子。精于篆刻,與何震并稱“文何”。擅書法,尤精篆隸,亦善畫梅竹。該草書閑散不失章法,錯落有致,神采風骨,頗見功力。
明·文征明 老子像軸

紙本,墨筆,縱57厘米、橫28厘米
文征明(1470—1559年),名壁,更字征仲,號衡山居士,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善書畫,山水師沈周,益具神采,又擅寫花鳥、人物。此圖是文征明八十歲之作,以白描的手法、細勁流暢的線條和面部凹凸的表現(xiàn)技法描畫出圣人的形象和神情,生動傳神。上有作者蠅頭小楷,挺勁工穩(wěn),實為不易。此圖作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
清·居廉 鐘進士圖軸


紙本,設色,縱124.5厘米、橫44.8厘米
居廉(1828—1904年),字古泉,號隔山老人,廣東番禺人,居巢從弟。工花卉,將撞粉、撞墨之法發(fā)揚光大,設色妍麗,兼工帶寫,亦畫人物、山水,均別開生面,自成一家。此圖畫鐘馗左手握佩劍,右手持折扇,面色赤紅,胡須扎髯,先用線條勾勒后敷色,衣服和面孔全用赭色,色彩妍雅,鐘馗的威嚴造型惟妙惟肖,可見居廉的工筆小寫意的造詣。

清·王時敏 為聞翁作山水圖軸

絹本,設色,縱120.6厘米、橫53.5厘米
王時敏(1592—1680年),字遜之,號煙客,又號西廬老人,江蘇太倉人。工詩文,善畫,為清初“四王”之一。此圖群峰層疊,山路逶迤,瀑布水流環(huán)繞,中有屋宇亭閣,內(nèi)有文人雅士。此圖構(gòu)圖繁復,布局充實,層層皴染、細密點苔,表現(xiàn)出作者厚實的臨摹功力和繪畫功底,但這恰恰使作品缺乏生機和活力。此圖作于清康熙四年(1665年)。
宋·馮預 楷書佛說了知經(jīng)冊

宋·馮預  楷書佛說了知經(jīng)冊
北宋熙寧元年(1068年)
紙本,縱24厘米、橫10厘米
馮預,生平事跡不詳。此冊頁作于1068年,字體筆劃橫細豎粗,側(cè)峰運筆,結(jié)實厚重。系宋人寫經(jīng)之精品。曾由明代王府、清代汪士鋐遞藏。
明·張瑞圖 行書五律詩軸

金箋,縱182.5厘米、橫40.4厘米
張瑞圖(1570——1641年),字長公,號二水,福建晉江人。書法奇逸,胎息于鐘、王,又自樹一幟;亦善山水,法黃公望,蒼勁有骨。此行書圓處悉作方勢,有折無轉(zhuǎn),于古法為一變。
清·王鐸 行書燕磯書事軸

綾本,縱224厘米、橫50厘米
王鐸(1592——1652年),字覺斯,號十樵,又號癡庵,河南孟津人。明天啟二年進士,入清官至大學士。行草宗二王,正書出自鐘繇,能自出胸臆,名重當代。此件行書筆力雄健,神韻飛動,縱而能斂,放而能收,風格自成一家。作于崇禎十六年(1643年)。
宋·無款 群峰晴雪圖軸

絹本,設色,縱114厘米、橫48.2厘米
作者款識已剝落,僅存“熙寧辛”三字。按,熙寧時只有辛亥,此圖應是熙寧四年(1071年)之作。此圖描畫的是雪后初晴的景色,群峰林立、高山巍峨、枯樹和山峰上覆蓋著皚皚白雪。此圖采用全景式布局,以高遠、深遠的構(gòu)圖法,突出主峰,并在山體構(gòu)造和紋理上精心刻畫,一絲不茍,顯示出宋代山水畫的時代特色,用留白和敷粉的手法描畫白雪,也是前代少見的技法。此作畫于北宋熙寧四年(1071年)。
元·趙孟頫 行書陋室銘卷

紙本,縱49厘米、橫131厘米
趙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自號松雪道人,宋宗室,居湖州。工各體書法,真、行尤為世人推崇;亦善畫釋像、山水、竹石,尤精人馬。著有《松雪齋集》、《印史》。此行書卷字體烏黑,用筆圓轉(zhuǎn)遒麗,結(jié)構(gòu)嚴謹,逸致翩翩,風格明顯。
明·顏宗 湖山平遠圖卷

絹本,設色,縱30.5厘米、橫511厘米
顏宗,字學淵,廣東南海人,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年舉人,善畫山水,法宋元諸家。此圖采用平遠式構(gòu)圖法,以細致濕潤的筆墨展現(xiàn)出一幅草木華滋、山霧渺茫、平疇沃野、水天一色的江南水鄉(xiāng)景色的長卷,其間不乏房屋梵宇、稼穡垂釣、文人雅士的描畫。此圖目前所見最早的廣東畫家作品。


青銅器

勾連雷紋銅編鐘

1972年于肇慶北嶺松山墓出土,戰(zhàn)國(公元前475—前221年)。
高35.5—56.5厘米。
編鐘一套共六件,型制相同,大小有別。甬作高筒形,上設旋和干,舞部平直;鼓的正面由兩組勾連雷紋組成圖案;鉦的兩側(cè)設篆及十八顆乳釘狀枚。編鐘背面光素無紋。廣東地區(qū)多見甬鐘,編鐘則少見。該六件一套、紋飾統(tǒng)一的編鐘的出土,具有嶺南地區(qū)的風格與特點,極為珍貴。
嵌銀絲觀音銅立像

明代
高49厘米
跣足挺立,右手微舉,左手掌朝上擱在右臂上。頭綰螺髻,兩耳下垂,雙眼微啟,面貌慈祥。著闊袖通肩衣裙,衣裙褶紋生動飄逸。披肩及衣裙均飾嵌銀絲連云紋,紋飾線條流暢。發(fā)髻刻紋精細,額部正中鑲銀痣,胸前有嵌銀珠三墜鏈,顯得高貴端莊。觀音像的雙手掌為分鑄插入式,可轉(zhuǎn)動,可脫卸。像背部有嵌銀絲篆書款“金玉堂石叟”五字。這尊“金玉堂石叟”款嵌銀絲觀音立像制作精細,形態(tài)生動逼真,工藝精湛,堪稱是明代鑄銅藝術(shù)的代表作。
透雕云龍紋銅爐

明代
通高30.5厘米  口徑20.4厘米
圓角方口,敞唇,束頸。圓角方腹,唇與腹部之間附螭形耳。平底,彎曲的竹節(jié)形足。蓋高挺,有圓角方鈕。蓋與鈕飾透雕云龍紋,蓋接近鈕處飾一圈蓮瓣紋。腹飾二龍爭壽紋。蓋邊、鈕邊、爐唇及底邊緣飾竹節(jié)紋。外底中心部位刻陽文六字楷書款“大明宣德年制”。透雕云龍紋銅爐銅質(zhì)精良、造型優(yōu)雅,工藝精湛。
鳥獸紋規(guī)矩銅鏡

漢代
直徑13.8厘米  厚0.4厘米
圓鈕,四葉紋鈕座,紋飾分為內(nèi)、外區(qū)。內(nèi)區(qū)為重方格紋、八乳紋、鳥獸紋、規(guī)矩紋、銘文帶、斜齒紋。外區(qū)為三弦紋、變形蟠螭紋、弦紋、邊緣為粗圈紋。銘文“新有善銅出丹陽,和以銀錫清而明。左”,銘文字體不規(guī)范,筆畫多省略,第三句只有一個字。
楚王孫銅鐘

春秋
高59厘米  甬長20厘米  銑距30.5厘米
主體為合瓦形,下端呈弧狀,空腔。甬為向上收窄的圓柱形,鼓旋,螭形干。遂與鼓部飾蟠螭紋。篆、舞及甬部飾竊曲紋,旋部飾獸面紋。銘文:正面鉦部為“唯正月初吉丁亥王孫遺者擇”;正面右鼓為“其吉金自作和”;正面左鼓為“鐘中訪虘又陽元”。背面左鼓為“永保鼓之”。楚王孫銅鐘制作規(guī)整,紋飾精致,堪稱銅鐘里的精品。
虎提梁異獸形銅盉

西漢
通高27厘米  口徑10厘米
器作異獸形,圓口。流上端為獸首,有鳥喙,可向上掀起,圓眼,葉形耳。體健碩,兩側(cè)有翼,似細長的蛇形,羽毛狹長。后部為翹起的鳥尾,下有四只粗壯的獸足。盉的提梁為長體四足獸,首尾似虎,身似蛇,有細鱗。梁下有三環(huán)鏈系于蓋上,蓋面飾云紋一周。
靈山型銅鼓

漢代
高45.5厘米  直徑79厘米
廣西靈山出土
形似圓石墩。鼓面平,面沿較薄伸出鼓頸外。鼓胸圓凸,束腰,胸與腰部之間附雙扁耳,兩側(cè)共有四耳。敞足,空腔。鼓面中心飾十芒日紋,光體突出,邊緣立三蛙與三組疊蛙相間,以逆時針方向排列。耳飾繩紋,有方孔。胸、腰及足部紋飾主要有四出錢紋、鳥紋、蟬紋、騎士紋等。
勾連雷紋附耳銅提桶

1972年肇慶北嶺松山墓出土,戰(zhàn)國(公元前475—前221年)。
高46、口徑42厘米。
其桶形如圓柱狀,上部附對稱的兩個半圓形耳,圓耳中又有一貫耳。器身飾三組帶狀花紋,上中兩組由相連的勾連雷紋、“S”形圓渦紋和柵紋組成,下一組由兩條柵紋組成,圓耳上飾“S”形圓渦紋和羽狀紋。附耳銅桶,紋飾精細,型制獨特,為華南地區(qū)特有的青銅器造型,對研究廣東少數(shù)民族文化有較高的價值。
盤口雙耳四蛙圓銅鼎

漢(公元前206—公元220年)
口徑38、高75厘米
云浮縣托洞
直頸、盤口,沿上立雙耳,下有一對半月形扳耳。圓肩上飾四蛙,鼓腹上飾五周細弦紋,平底高足,足脛呈弓形外撇,脛面各飾兩菱形紋。器型鑄造粗獷,紋飾樸實無華。
蟠虺紋螭提梁銅盉(羅定)

戰(zhàn)國(公元前475—前221年)
口徑12、高29厘米
羅定縣太平公社出土
直口、豐肩、扁鼓腹、圜底、扳耳、三足、半環(huán)把。肩上和下腹分別飾兩條三角形、“s”紋組成的帶狀花紋。提梁作龍形,前有首生雙角的蟠螭紋形頭,脊有雙鰭,與頭其相對稱的后部是尾;身上有前后兩脊。嘴作獸頭形,飾細雷紋,張口直挺。把飾“s”形云紋。耳由蟠螭紋組成,三足亦飾蟠螭紋。
饕餮紋蟠螭鈕銅盉(信宜)

西周(公元前1100—前771年)
口徑14.2、高26.6厘米
信宜縣出土
盉身似鬲,口沿外侈,流較長,三足分襠。蓋和流上飾龍紋,頸中部一周夔紋,肩上一條斜角雷紋。腹部以襠為界,每足都由雷紋構(gòu)成一組饕餮紋,兩組饕餮之間各有一條夔龍紋?;顒影舛鷺?gòu)造巧妙,它由兩個鏤空的夔龍相合而成,中有小圓柱相連,上部的小圓柱與身特鑄的小龍的口相咬,利用重力構(gòu)成扳手。 
虎提梁異獸形銅盉

西漢
通高27厘米  口徑10厘米
器作異獸形,圓口。流上端為獸首,有鳥喙,可向上掀起,圓眼,葉形耳。體健碩,兩側(cè)有翼,似細長的蛇形,羽毛狹長。后部為翹起的鳥尾,下有四只粗壯的獸足。盉的提梁為長體四足獸,首尾似虎,身似蛇,有細鱗。梁下有三環(huán)鏈系于蓋上,蓋面飾云紋一周。
饕餮紋銅盉

西周 通高26.6厘米  口徑14.2厘米
雷紋銅鬲

商代
高19厘米  口徑13.7厘米
圓口敞唇,立耳,微束頸。垂腹,襠足。腹部飾以上下連珠襯托的雷紋。


玉器


青玉桃形杯
明中期
高6.7厘米  口徑8.3厘米
新疆和闐青玉。玉杯作半剖的折枝桃形,桃掏膛中空為盛器,杯柄以桃的枝桿平折下彎曲自然形成,并延伸至腹部,底部,枝葉,花果淺浮于杯的腹部,杯口邊沿琢行龍紋,一朵盛開的桃花浮雕作杯的底足。此杯玉質(zhì)溫而瑩潤,造型簡潔,做工細膩嫻熟。

乾隆御制詩白玉碗
清乾隆   
高:3.2厘米  口徑:5.6厘米   
白玉,玉質(zhì)瑩潤。玉碗撇口,腹微鼓,圈足。碗的口沿和碗腹近底足處各琢飾一圈夔龍紋,其間陰刻隸書乾隆御制詩銘文。碗底圈足內(nèi)管鉆陽文篆書:“乾隆御用”方形印。此碗琢工精細,文字工整。

壽山石雕東方朔像
清早期
高8.5、寬6.5厘米
壽山石立體圓雕東方朔偷桃像。雕像巧作東方朔白長眉,長須至胸,咪著雙眼,笑容滿面。弓背,一腿立,另一腿抬起形如步履中,右足下陰刻篆書“尚均”隨形印文。身著寬衣長褲,由頭披巧黑色披衣,衣褲均以陰刻線刻祥云紋裝飾,雙臂置后背,持一束蟠桃背伏。東方朔立像置鏤通雕松石器座。此壽山雕像,人物造型、形象刻劃生動寫實。

白玉靈霄花(宋代)
宋代
高6.2、寬5厘米
新疆和闐白玉。玉質(zhì)溫潤,片狀雕折枝靈霄花。折枝花向上仰開,花蕊陰刻線作斜方格紋裝飾,花葉肥厚打洼向下半折開,花梗由下向上作一環(huán)可用于掛系之用。此花佩雖為片狀卻以立體圓雕的手法琢花的形,陰刻線修飾花心,枝葉的筋脈紋,線條纖細,疏密有致,造型別致優(yōu)美。(廣東省博物館藏)

琥珀雕梅猴帶蓋小壺
清早期(1644—1722年)
通高8厘米  口徑1.5厘米 底徑2.9厘米
琥珀。色純通透。圓雕而成。壺小蓋圓鈕,短流,小平底。壺口沿飾一周圓圈紋,肩部分六部分陰刻蓮花紋,兩陰刻線下陰刻葉紋。鏤雕梅枝為壺柄,浮雕梅猴圖裝飾壺身。一只活潑的猴子攀爬在梅樹上嬉戲,古虬梅樹上花朵綻放,一派祥和景象。

黃玉牛水注(清乾隆)
清乾隆
通高7厘米  長11.5厘米
新韁和闐黃玉。玉色黃如粟,玉質(zhì)溫潤。立體圓雕作站立狀牛形,牛關(guān)尾昂首,雙目注視前方,雙角向后,頸部琢一帶飾,四足直立,體壯豐實。牛背正中開口深掏膛作盛水用。

青玉璋
新石器時代晚期
青玉。玉質(zhì)溫潤。玉璋長條扁平狀,上端略窄于下端,璋的上端有一穿孔,兩邊緣各一菲棱(出牙),璋的下端單面刃。

青白玉(臥)牛
清乾隆   
長19.9厘米  高6.5厘米
俏色玉是玉工依玉材之自然色澤紋理,巧妙地加以設計運用,施以適合玉材的琢磨,使作品的造型與顏色達到自然完美的藝術(shù)效果的一種特殊工藝,此件玉牛以新疆和闐青白仔玉圓雕而成。用巧作的工藝技法雕一頭臥牛,玉牛昂首伏臥,口銜靈芝草,牛頭、角及靈芝則以天然石皮本色雕琢,作品神態(tài)自然,生動形象地描繪臥牛小憩時悠閑的神情。

青玉鏤雕龍穿牡丹鈕
元代
高9、底徑7.7厘米
玉鈕以新疆和闐青玉立體鏤通琢成。鈕呈橢圓形柱狀,巧色琢牡丹龍紋,牡丹花盛葉茂,五爪龍紋雙鹿角,粗眉大眼,張口露齒,毛發(fā)后披,龍身盤繞穿插行二牡丹花草叢中。玉鈕的底部平并有四個對穿眼,可用于鑲嵌系物之用。此玉鈕重刀琢飾花、葉及龍紋,陰刻線則用于表現(xiàn)牡丹花和葉及龍身上的毛紋,瞽件器物工藝精湛,刀工粗獷豪放。(廣東省博物館藏)


廣東省博物館陳列面積2197平方米,陳列大樓的南邊,露天陳列鴉片戰(zhàn)爭時期中國軍民抗擊英國侵略的 3尊鐵炮以及 300 多年前墜落在英德縣的一塊 8000多斤重的隕鐵?!稄V東古代史》陳列,共有展品2123件,系統(tǒng)地展示廣東古代政治、經(jīng)濟、文化、交通等歷史?!稄V東近代史》陳列,展品1244件。反映了從鴉片戰(zhàn)爭到太平天國運動時期廣東人民的反侵略反封建斗爭以及洋務運動時期廣東民族資本主義工業(yè)的興起和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資產(chǎn)階級維新運動,還介紹了孫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動和同盟會的成立及其在兩廣發(fā)動的多次武裝起義,著重表現(xiàn)了辛亥年“三·一九”廣州起義和武昌起義。

金木雕


(清代)金漆木雕花鳥人物故事神櫝
高46厘米 寬38厘米 厚21厘米
該神櫝雕刻技法多樣。櫝門正背面均鏤通雕精美紋飾。門肚采用多層鏤通雕的手法,刻潮州七賢進京趕考故事,以之字形布局,將潮州七賢策馬揚鞭,日夜兼程進京趕考的情景描述下來,形象生動。櫝內(nèi)背板為磨金漆畫山水人物圖,亭內(nèi)文人墨客吟詩作對,路上一官人在侍從的護衛(wèi)下正在騎馬趕路,小橋流水、山石亭臺,以小景致營造大空間。整座神櫝造型莊重,裝飾華麗。

(清光緒)金漆木雕通雕人物、花鳥紋神龕
高43厘米 寬38厘米 深17厘米
該神龕綜合運用了鏤通雕、浮雕、沉雕和金漆鐵線描繪等多種工藝。龕座為高束腰式,座下變異膨腿足,神龕所嵌花板題材多為傳統(tǒng)吉祥圖案,如“喜上眉梢”、“一路連科”等。龕門正面以鋸通雕花錦紋為地,上雕對聯(lián)及落款“奉政宣猷,貳守良辰資淑慎;思源報本,千秋俎豆薦馨香。光緒庚寅年仲秋月敬書?!饼悆?nèi)設五扇推光黑漆小屏風,屏肚上以金漆手書紀念先祖功德的短文。小屏風上下四邊均嵌鏤通雕花鳥、博古紋,中心三條屏黑漆推光底子上以金漆書文。此櫝雖然器身較小,但做工相當精細考究,無論構(gòu)圖抑或技法,堪稱上乘之作。

(清代)金漆木雕牡丹花鳥人物故事神櫝
高42厘米 寬28厘米 厚16厘米
該神櫝采用描金漆畫、多層鏤通雕、浮雕等多種技法雕刻制成。兩門亦分作六個部分裝飾,傳統(tǒng)的吉祥圖案與人物故事兼有:牡丹花鳥、喜鵲鬧梅、松鼠葡萄、靈芝花草,熱鬧、祥和的氣氛撲面而來。

(清代)金漆木雕人物故事神櫝
高83厘米、寬59厘米、厚42厘米
神櫝,是潮汕地區(qū)民間供放祖先牌位的禮祭用具。櫝與大神龕的形制一樣,大曰龕,小曰櫝。大神龕多置于宗祠內(nèi),櫝一般置于家居廳內(nèi)案幾上。大神龕一般制作精良,櫝也不乏精美之作。
此神櫝門的裝飾各由六個部分組成,主題紋飾中有浮雕和通雕結(jié)合的教場比武圖,人物生動自然,呼之欲出。龕內(nèi)作內(nèi)階五級,每級紅漆底上用金漆繪團壽字五個,臺階是用來擺放祖宗牌位的地方。級上置一塊磨金漆畫屏,畫屏繪成連屏形式,飾以福祿壽三星、松鹿、松鶴、花蝶、魚藻等紋飾。雖然為平板上繪出的連屏,但立體感很強,幾可亂真。整件器物布局嚴謹,雕工精細,髹漆貼金工藝嫻熟。金碧輝煌,華貴莊重。

(清末)金漆木雕鼓架
直徑70.3厘米、高199厘米
鑼鼓是潮汕民間的重要樂器之一,每逢游神賽會等節(jié)日喜慶活動,鏗鏘的鼓聲動人心魄,吸引著四鄰八鄉(xiāng)的民眾,為節(jié)日增添熱鬧氣氛。鼓架則是專門用來支承鼓,以便于擊打和巡游的一種工具,由腳架和圍欄兩部分組成。腳架形似花籃,八條等距的彎足環(huán)繞一圈,四周通透,近足端處以風車棖連接固定。圍欄是整個鼓架的主要裝飾部位,位于腳架之上,為弧形,通雕紋飾呈對稱布局,頂部為火珠紋,中部飾蝙蝠花籃紋,兩側(cè)以夔龍紋相拱,卷書式額首上書“福祿壽”三個金字。這是根據(jù)尖腳大鼓的形狀而設計的,工藝精湛,既實用又美觀。

(清代)金漆木雕茶擔
長50厘米、寬38厘米、高80厘米
茶擔是一種禮儀用具,平時存放于祠堂,每逢民間舉行游神賽會活動時用來挑擔茶水,隨游行隊伍巡游,向負責游神活動的人員提供茶水,同時亦借此顯示游神隊伍的不凡氣派。此茶擔為提梁式,提梁上裝銅環(huán)以便肩挑出行。茶擔的主體形制似柜,設門兩扇,門上嵌飾多層鏤通雕人物故事、花鳥博古紋。背面及左右兩側(cè)飾通雕鯉魚跳龍門及花鳥紋。頂部設木格茶盤以便擺放茶具。

(清代)金漆木雕人物花鳥八寶紋帖盒
長35 厘米、寬11厘米、高9厘米
帖盒為長方形,帶蓋,以鏤通雕、淺浮雕、線刻和髹漆貼金等工藝制作而成。盒的正面設三個海棠形開光,中間雕“唐明皇游月宮”,左右兩開光以通雕萬字紋為地,上飾鏤通雕花鳥紋;左右兩側(cè)面為倭角開光,開光內(nèi)剔地淺浮雕花卉紋;底足飾通雕卷草紋;盒面分為八個方格。以朱漆為地,雕荷花、仙桃、番瓜、牡丹、菊花、佛手、石榴、梅花等八種象征吉祥如意的花卉鮮果。盒蓋四個側(cè)面共設五個開光,開光內(nèi)剔地淺雕“雜寶”、花卉紋;蓋面以黑漆為地,陰刻修竹一竿,并刻詩句、印款,詩文為:“云白天垂線,江清水合空”。此盒雕工嫻熟精湛,富貴而莊重,是富裕人家婚慶時用來派發(fā)請柬的盒子,俗稱帖盒。

(清代)金漆木雕牡丹如意
長40厘米、寬14厘米、高10厘米
如意是一種陳設器物,由古代寺院中僧侶所用的搔癢之物逐漸演變而來,象征著如意吉祥,是富貴人家的賀壽禮物之一。此件如意是以通雕技法用整塊木料雕刻而成,木雕藝人以連枝牡丹構(gòu)形,三朵牡丹花粲然開放,兩朵含苞欲放的小花蕾點綴其間。枝條自然舒展,婉轉(zhuǎn)流暢,重重花瓣各具情態(tài),歷歷可數(shù)。細致入微的雕工和嫻熟高超的貼金工藝使整件如意顯得十分完美。牡丹花又稱為富貴花,配以華貴的金色,更顯得富麗堂皇。

(清代)金漆木雕人物故事嵌書畫小圍屏(正面)
高92厘米、寬160厘米、厚4厘米
此套屏風由9件條屏和一對屏頭獅組成,屏扇裝飾由下至上分五層,首層均雕飾變形夔紋;其上是屏扇的核心,鏤通雕“空城計”、“擒孟獲”、“羅通叫關(guān)”等人物故事圖。第三層鏤雕瓶花、魚藻、花鳥、博古等紋飾;第四層以通雕纏枝葡萄紋作邊框,內(nèi)置絹本設色水墨畫和書法條幅;頂層雕飾花鳥紋。圍屏兩側(cè)以屏座作固定,屏座底部為“T”形,上設立柱,柱頭飾圓雕獅子戲球,立柱三面以通雕夔龍紋牙條作站牙,具有加固立柱的作用。整套圍屏綜合運用了鏤通雕、浮雕、髹漆貼金和書法、繪畫等多種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題材豐富多樣,雕刻精美,是難得的木雕精品。

(宣統(tǒng)三年)金漆木雕大壽屏(正面)
高303厘米、寬540厘米、厚5厘米
屏風為揭陽巨商吳子松后人為追念先祖創(chuàng)業(yè)之功所特制。全套共12屏,頂橫肚、企肚、中橫肚構(gòu)成外枋欄,飾髹漆貼金通雕人物故事、江海水族、博古爐瓶等題材。內(nèi)方欄飾花卉間壽字紋,中枋欄為松鼠葡萄紋。下屏肚為浮雕貼金人物故事圖。垂角飾浮雕花卉紋。背面髹黑漆,無紋飾。二至十一屏大屏肚為金漆楷書吳子松家傳全文, 由誥封奉直大夫、賞戴花翎、補用州判、諮議局議員、歲貢生陳乃勛撰寫。誥授朝議大夫、賞戴花翎、候選知府、光緒辛卯科舉人陳祺年手書。

(光緒十三年)金漆木雕大壽屏(正面)
高319厘米、寬564厘米、厚4.5厘米
這是為年屆八十、陰陽兩隔的東璧夫婦合慶大壽時特制的賀壽屏風,此時東璧先生已去世,故稱冥壽,而其妻子謝太夫人尚健在,此為潮汕地區(qū)一種特殊的慶壽方式。全套屏風共12屏,各屏頂橫肚、中橫肚及首尾兩屏的企肚組成外枋欄,嵌24件通雕花板,以民間廣為流傳的二十四孝故事為題材。首屏、尾屏的企肚則飾以通雕人物故事花板。各屏的橫肚、企肚均圍以精細的卷草紋枋欄。下屏肚為浮突式,髹黑漆,邊框飾金線。下橫肚設突起的菱形開光,開光內(nèi)以黑漆為地,繪飾花鳥紋,壓角則為浮雕花卉紋。垂角為卷簾式,飾浮雕花卉紋。屏心沉雕隸體壽序全文并描金,壽序為廣東全省水師提督方耀所撰,并由賜進士出身、翰林院編修鐘德祥手書,筆法雄渾勁健。賀壽者有潮州府知府朱丙壽,潮州縣知縣周恒重,潮陽縣知縣劉秉奎、程錦文,潮陽縣縣丞金慶,潮陽縣教諭梁國士,潮陽縣訓導曾廷棟,舉人袁鎮(zhèn)先,儒學訓導陳魁梅等等,均為當?shù)氐母骷壒賳T或名望之士,由此亦可見壽主生前死后的榮耀。


(清道光)金漆木雕描金漆畫西湖風景圖大壽屏(正面)
高285厘米、寬528厘米、厚4.3厘米
壽屏是舉行賀壽儀式時由眾親友定制,送給壽主的貴重禮物,規(guī)格大小不一,屏數(shù)少則6扇,多則14扇,多為雙數(shù),單數(shù)者較少見。大型壽屏可高達3米以上,往往綜合運用多種裝飾工藝,做工非常考究,裝飾極其華麗。壽屏的裝飾面一般分大屏肚、下屏肚、方欄、上橫肚、下橫肚等部分,裝飾題材豐富多彩,布局主次分明,以大屏肚的大幅漆畫和賀壽序為主體,外設一至三層方欄,屏頭、企肚、橫肚、下屏肚及裙腳多作精細華麗的雕飾,所嵌飾件工藝形式多樣,或鏤通雕,或高浮雕,或剔地浮雕,還有黑漆描金漆畫等等,其中首尾兩屏裝飾最為精美。大型壽屏還配有一對精美的獅子,俗稱“屏頭獅”,設置在屏風左右兩側(cè),顯得更加氣派。門肚的正面多手寫或雕刻賀壽文(又稱壽序)。賀壽文的末尾多題寫獻壽者姓名、籍貫、科舉等第、功名記錄、官銜職位及與壽主的關(guān)系。祝壽時,小壽屏一般設在神龕前的神桌上,大型壽屏則設在祠堂大廳上,呈“八”字形展開,壽屏前設筵席,大宴賓朋,充滿喜慶氣氛。

(清末)六角形宣爐罩
長41厘米、寬41厘米、高48厘米

(清代)金漆木雕人物花鳥紋香架
長39厘米、寬22厘米、高17厘米
香架是潮汕地區(qū)民間祭神祀祖時,用于插香的器物,大小不等,精粗有別。此香架為插屏座式,雕刻藝人以通雕、剔地淺浮雕和圓雕等多種雕刻技法來處理不同的裝飾部位,左右兩側(cè)座墩和橫欄板上的圖紋為淺浮雕,而柱頭則以圓雕成形,局部作鏤通雕;兩立柱間嵌飾三塊通雕人物、花鳥紋花板,雕工精細。架上裝兩個漏斗狀銅管,作插香之用。

(清末)金漆木雕燭架
高160厘米、寬42厘米
燭架是祭祀器具的一種,潮汕地區(qū)俗稱之為“一品紅”,由座、瓶身、燭插三部分組成,瓶身外表多浮雕人物故事、花鳥博古等紋飾,中間穿孔以便安裝燭插,燭插上設錫盤,祭祀時作擎燭用。平時置于大香幾左右兩側(cè),祭祀時明燭高擎,滿堂紅艷,故又稱為“滿堂紅”。此燭架造型新穎別致,雕工精美華麗,是大型木雕器具中難得的精品。

(清乾隆)木雕香爐 
長48厘米、寬33厘米、高72厘米
香爐是放置于神案前的祭祀器具之一,造型似鼎,蓋鈕多雕成獅子形,故又稱為香爐獅。中空,四周留有空隙,祭祀時將香料放在銅爐內(nèi)點燃,然后放進香爐獅內(nèi),香煙從四周的空隙繚繞而出,滿堂生香。此香爐四足翻卷,腹部正背兩面各鑲嵌“鯉魚跳龍門”、“博古紋”長方形鏤通雕飾件;左右兩側(cè)各設一個鏤通雕纏枝花卉紋爐耳,高高聳起;腹部下方四面設錦地開光,開光內(nèi)以鐵線描金漆畫工藝繪博古靜物;爐蓋以一神態(tài)威猛的圓雕獅子為主體,三只活潑可愛的小獅在其身旁嬉戲。整件器物造型典雅莊重,美觀實用。

(清代)木雕龕前瓶花 
長24厘米、寬13厘米、高61厘米
龕前瓶花是潮汕地區(qū)傳統(tǒng)祭祀器具之一,使用時擺放在神龕前的兩側(cè)。此件瓶座部分為六棱形,腹部以黑漆為底,繪飾人物故事、山水圖金漆畫;肩部飾金線,左右兩側(cè)浮雕對稱式雙獅耳,頸部繪花鳥博古紋金漆畫。瓶口開隼眼,以整塊木料雕刻菊花、茶花、石榴、牡丹等花卉為一束,安插在瓶座上。花束以圓雕、鏤通雕、線刻和髹漆貼金等工藝制作而成,精致華貴。

(清末)圓雕洋人貢碟
長9厘米、寬8厘米、高15厘米
鴉片戰(zhàn)爭以后,西方列強大肆入侵和掠奪中國,引起人們的憎恨和蔑視,潮州木雕藝人把人們的這種憎恨和蔑視的情緒巧妙地表現(xiàn)在木雕作品中,此對貢碟的圓雕洋人形象就是典型的一例。器身上兩個西洋人物均曲膝彎腰,手持拐杖,頭戴禮帽,足蹬長筒靴,腰插彎刀、小旗,隨身帶著葫蘆,一副掠奪者的形象躍然而出。藝人將貢碟的承盤安放在洋人的背上,充分表達了時人對西方列強的不滿情緒。

(清代)三牲貢臺
長45厘米、寬80厘米、高47厘米
三牲貢臺為祠堂內(nèi)使用的祭祀器具,造型多種多樣,以六角形最為常見,一般由底座、托盤兩部分組成。底座四周多鑲嵌精細的貼金木雕飾件,題材多種多樣,主要有人物、花鳥、博古等。裝飾考究,制作精美。祭祀時,將貢盤置于大神龕前,擺上豬牛羊三種祭品,進行祭拜。此貢臺為六角形束腰須彌座式。黑漆描金底板上,六個飾有壓腳獅子的座足支撐著須彌座,足間裙板飾玲瓏的花卉紋。器座束腰部位六個立面鑲嵌了十多件題材各異的通雕花板。座面上為六角形托盤。整件器物雕鏤精細繁復,黑漆框架與貼金飾件互相襯托,顯得既莊重又華麗。

(清代)糖果架
長59厘米、寬13厘米、高52厘米
果架呈階梯狀,以黑漆隔條作框架,構(gòu)成19個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裝飾帶,鑲嵌人物博古、江海水族、瓜瓞葡萄、吉祥動物等多種題材的通雕花板。造型獨特,風格莊重而又富于變化,顯得靈巧通透,充滿生機,充分展示了木雕匠人的精湛技藝。

(清代)開光人物花果紋糖果架
長85厘米、寬18厘米、高59厘米
木雕藝人別出心裁地將糖果架設計成展卷式,通體以推光黑漆隔條分作26個寬窄、大小不等的裝飾塊,嵌飾鋸通雕、通雕、多層鏤通雕花板,融人物、花卉、瓜果、博古、瑞獸等多種題材于一體。正面10個透窗呈對稱式排列,使整體的裝飾性和空間感大大增強,充分展示了木雕藝人的奇思巧藝。

(清末)山水人物長方形饌盒 
高35厘米、寬35厘米、厚16厘米 
饌盒以鏤空通雕髹漆貼金和金漆畫做修飾,三彎外翻足束腰座,“山”字形碟架,前后兩面作書卷式布局,一面飾通雕人物故事,另一面飾鶴鹿、博古紋。盒蓋飾鐵線描金漆畫山水圖和“鴻門宴”故事。

(清代)木雕人物、群獅、金漆畫人物圖菱形饌盒
高29厘米、寬22厘米、厚14厘米
饌盒綜合運用鏤通雕、圓雕、髹漆貼金、黑漆推光、金漆鐵線描等工藝制作而成。器座的六邊形底板髹黑漆并描金線;座足為翻卷式,足間牙板浮雕卷草紋;座面一側(cè)鏤通雕太獅少獅,另一側(cè)雕“羲之愛鵝”圖。頂部為菱形托盤,共分8格,轉(zhuǎn)角處飾圓雕牡丹花形柱頭。盒蓋為棱形,外表髹黑漆,以鐵線描工藝精繪祝壽圖及人物山水、博古花卉、喜雀鬧梅等紋飾。饌盒造型優(yōu)美,雕工細膩,其鐵線描金漆畫尤為精湛。傳統(tǒng)的潮州鐵線描工藝一般是先在黑漆推光板面上繪圖并貼金,然后用尖細的鐵筆勾勒圖案花紋的輪廓和細部,金漆畫在黑漆底色的襯托下,顯得艷麗奪目。
 

(清代)人物花鳥長方形饌盒
長28厘米、寬14厘米、高38厘米
饌盒是潮汕地區(qū)民間傳統(tǒng)祭祀活動中用于盛放祭品的器物,一般由底座、盒蓋、果盤三部分組成,造型常見的有長方形和菱形(又稱龜背形、欖形)兩種。平時置于家中廳堂的幾案上,祭祀時將饌盒擺放在神案上,取出果盤,盤上放供果,進行拜祭。此饌盒為長方形,束腰式器座飾以卷草紋,足下壓圓雕臥獅,足間牙板為通雕喜鵲鬧梅紋,五個小果碟作對稱式排列,高低起伏,碟架四周通雕福、祿、壽三星及夔龍、魚藻紋。盒蓋四周為多層鏤通雕人物故事圖花板并圍以通雕卷草紋枋欄。雕工精細入微,人物形象生動,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金漆木雕描金漆畫屏門
通高300厘米、寬424厘米、厚5厘米
潮汕地區(qū)傳統(tǒng)建筑中的屏門是庭院內(nèi)大廳與天井或檐廊之間的構(gòu)件,主要起隔斷的作用,每套由6-10扇組成,具體視空間跨度而定,形制靈活多變,但必須是偶數(shù)。此套屏門共8扇,每扇結(jié)構(gòu)相同。頂橫肚、中橫肚分別飾以精細的描金漆畫,所繪或為吉花祥鳥,或為爐瓶瓜果。上門肚飾通雕花鳥紋并以圓錢紋作襯地,構(gòu)圖疏密有致,刀法細膩流暢。邊框外以雙菱形及朵花紋卡子花作點綴,顯得玲瓏剔透,風韻秀雅。隔肚則浮雕變形夔龍紋。下門肚飾描金人物山水圖,近處房舍儼然,人物生動,遠景則群峰聳立,氣勢不凡。下橫肚浮雕婉轉(zhuǎn)柔媚的花卉紋。整套屏門構(gòu)思巧妙,制作精細,裝璜華麗,堪稱屏門中的精品。

(清代)通雕梅花螃蟹紋梁托
高17厘米、寬45厘米、厚13厘米
潮州木雕對題材的選擇及組合安排,著意于傳達某種美好意念,而不完全符合實際生活,此件梁托即為其中一例。作品運用通雕技法雕刻而成,以屈曲欹側(cè)的梅樹為架構(gòu),中部雕一仰腹的螃蟹,一螯持筆,一螯持瓜蒂,暗寓“必登甲第”之意,表達了科舉時代人們對功名的追求。

(清代)通雕蟹簍形梁托
長38厘米、寬28厘米、厚16厘米
地方風物是潮州木雕的常見題材之一,具有獨特的地域特點。從清代開始,潮州木雕已把當?shù)爻R姷男泛t作為表現(xiàn)內(nèi)容,但以通雕蟹簍作建筑構(gòu)件則較為少見。木雕藝人在梁托上鏤雕一個略為傾側(cè)的蟹簍,然后以蟹簍為中心,在口沿、簍身及底部雕出五只形態(tài)各異、生動逼真的螃蟹,外圍以樹枝環(huán)繞,作為烘托陪襯。六角形透孔、編織紋、簍繩等細部處理精致入微,酷似現(xiàn)實生活中的竹編蟹簍。整件作品結(jié)構(gòu)緊湊,渾然一體。

(清代)圓雕獅子形梁托
高22厘米、寬35厘米、厚10厘米
梁托是位于上下橫梁之間的構(gòu)件,主要起著頂托加固的作用。此件梁托為圓雕獅子形,昂首張嘴,尾部聳起,足爪剛勁有力,形象生動可愛。潮州木雕獅子特別講究頭部的形象刻劃處理,故有“十分獅子九分頭”的說法。

(清乾?。┩ǖ窈J荷花紋穿插枋
長61厘米、寬22厘米、厚7厘米
穿插枋是位于抱頭梁之下,連接檐柱與金柱,橫貫檐廊的枋材,主要作用是拉結(jié)檐柱和金柱為整體,兩端用透榫與柱相結(jié)合。此件穿插枋透雕彩繪葫蘆、荷花紋。雕工古拙,線條有力,具有清代中期潮州木雕的風格。葫蘆乃八仙之一--鐵拐李隨身之物,為“暗八仙”的一種,有祝頌長壽之意。


端硯



嵒華四象硯
清光緒。老坑大西洞石。硯額篆書銘:“嵒華四象硯”。硯側(cè)銘:“白鶴啄松,青牛眠草;瓜瓞垂實,獼猴捧桃。光緒癸巳,大西洞石,禺山閑叟得之?!惫饩w癸巳即公元1893年。

桐葉形硯
清光緒。老坑石。

荷葉硯
清光緒。老坑大西洞石。


壺形硯
清乾隆。老坑石。
 

夔紋長方硯
清乾隆。麻子坑石。雙面硯。

雕花瓜形硯
清同治至光緒。老坑石。

魚形硯
清道光。老坑石。硯背銘文:“青青柳,貫之魚,洋洋灑灑,應亦忘乎江湖。道光乙未年,芷鄉(xiāng)屬,弇山銘,秋梧書?!毕驴獭昂硒P”印。右方有“紫藤花館珍玩”印。道光乙未為公元1835年。

仿古紋飾硯
清乾隆。麻子坑石。

阮元硯
清嘉慶。麻子坑石。硯背刻隸書銘文:“自有天然硯,山林景可嘉。詩題桐葉茂,筆點石闌斜。杜公佳句在,珍重碧籠紗。亞字非無用,端溪不必夸。鼠須滋雨露,麟角染泥沙。

蚌殼硯
清乾隆。老坑石。

竹節(jié)硯
清乾隆。老坑石。硯右側(cè)刻銘:“既琢囗磨,成此有斐。愛爾犄犄,宜配君子。廷璋。”硯左側(cè)銘:“嘉慶丁巳?!背幈晨蹋骸疤撔摹?、“石不能言最可人”。嘉慶丁巳即公元1797年。


佛手硯
清乾隆。老坑石。


仿唐八菱鏡硯
清乾隆。老坑石。

清嘉慶至道光(公元1796—1850年)
長19.3厘米 寬13.3 厚2.5厘米
雜坑石。色青紫帶黃。硯左側(cè)有銘文:“重巖中,足清風。.扇不搖,涼氣通。明月照,白云籠。獨自坐,一老翁。寒山大士句,里甫居士書為研銘。”硯背隨自然形狀巧雕山中面壁圖。
謝蘭生(1759—1811),字佩士,號澧浦、里甫,廣東南海人。克承家學,主持越秀、越華、端溪等書院。工詩善畫,尤精鑑別。
 

居巢作畫硯
清乾?。ü?736—1795年)
長19厘米 寬20厘米 厚2.5厘米
古塔巖石。石色紫稍帶赤。有翡翠紋。硯作荷葉形。硯背有銘:“葉田田,滴露研。含毫命素塵不沾。梅翁作畫硯,老鼎銘。”鼎銘,乃張嘉謨字,張敬修侄,東莞人。工花人物,從居巢學畫。居巢(1811—1865)。字梅生,番禺人,入廣西按察使張敬修幕,得與客居桂林環(huán)碧園李秉綬家之宋光寶、孟覲乙交往,師其沒骨法。1856年隨敬修返東莞可園,并教嘉謨書。此硯曾為廣東畫家盧子樞(1900—1978)所藏,并附有圖說一張。


雜項


牙雕石榴
清中期
高10厘米 寬8.5厘米
此件以石榴為造型,采用圓雕手法雕琢而成。主體為一個大石榴,其外鏤雕枝葉花蕾及小石榴,石榴果因熟透而自然裂開,露出一粒粒飽滿的石榴籽?;ü⒅θ~的形態(tài),質(zhì)感十分逼真。
 

牙雕佛像頭

高30厘米  寬15厘米
頭像空心圓柱狀,雙目垂視,鼻挺直,嘴角微呈上翹,神態(tài)安祥,耳戴如意云頭珠飾耳環(huán),高領襟,飾菊花、云紋。頭戴冠,,飾四組紋樣,正中透雕頭帶光環(huán)、足踏蓮花,祥云環(huán)繞的三佛像,兩側(cè)各飾一人,面向三佛做合十禮佛狀,四周襯以祥云,冠的后面刻透雕折枝牡丹花,頭像的底足飾一圈細淺花卉紋飾,發(fā)髻和部份冠、服都用茜色裝飾。

銅胎畫琺瑯庭院人物碟(廣東琺瑯彩碟)
清中期
高3.3厘米  口徑16厘米 底徑10厘米
一組四件,均為銅胎,敞口,淺腹,圈足。碟內(nèi)涂施白色琺瑯彩為地,然后以各色琺瑯彩繪中國著名古典愛情小說《西廂記》中張生與崔鶯鶯在丫環(huán)紅娘的幫助下從初遇到相會的四個場面。碟外壁彩繪纏枝葡萄紋。色彩淡雅,布局疏朗,人物神態(tài)生動自然。底足以紅彩手書“竹居”單框堂名款,并飾一圈夔龍紋,當是私人定制之物。

通雕七賢進京圖屏風窗花
清乾隆
長74厘米、寬37厘米、厚5厘米
“七賢進京”是潮州木雕藝術(shù)的著名題材,它把潮州歷史上不同時期科舉登第、進京為官的七位鄉(xiāng)賢的故事融合濃縮在一起,寓海濱鄒魯連科登甲之意。潮州七賢有二說,一為前七賢,即宋代的許申、張口、劉允、林巽、王大寶、盧侗、吳復古;一為后七賢,即明代的林大欽、翁萬達、蕭端蒙、郭之奇、黃奇遇、許國佐、羅萬杰。

廣琺瑯花卉福壽八寶雙層饌盒
清乾隆
高11厘米  口徑34.5厘米  底徑33厘米
銅胎,圓形,直壁,圈足微撇。攢盒以銅胎畫琺瑯工藝制作。蓋面微鼓,紋飾分四層,由內(nèi)至外依次飾“五蝠捧壽”、折枝花卉、纏枝西番蓮間“佛八寶”、折枝花卉紋。蓋、盒外壁均飾雜寶紋間纏枝花卉紋。圈足外飾纏枝瑞草。盒內(nèi)8個扇形碟、1個圓形碟組成一個攢碟,碟內(nèi)飾花卉紋和金色壽字紋,外壁一圈蝙蝠紋。上盒紋飾既有傳統(tǒng)的福壽、八寶紋,又有線條奔放、西洋味十足的番蓮紋,裝飾華麗,構(gòu)圖繁復,色彩鮮艷,取意吉祥。是清乾隆時期廣州畫琺瑯的典型產(chǎn)品。

剔紅開光山水人物圖海棠形瓶
高32、口徑12厘米
清乾隆
瓶體雕刻以腹部的四個開光為主紋,開光內(nèi)分別雕琴棋書畫、山水、人物;口、頸及圈足邊沿經(jīng)回紋、蕉葉紋、勾蓮紋等多重紋飾作襯底。整體設計主次分明、疏密有致。

通雕苦瓜形紙媒筒
清代
高29厘米、寬10厘米、厚5厘米。
整體造型是以一條大苦瓜鏤空成香筒形狀,作者并沒有把瓜的全部外表雕刻出來,而只是精雕細刻瓜的尾部,以局部體現(xiàn)整體。同時,在其省去的瓜身部位及背板雕刻纏枝茂葉、小瓜等,使大瓜纏小瓜、瓜瓞綿綿寓意子孫世代相傳的吉祥涵義,在這小小的體積上,苦瓜的枝、葉、果實都刻畫得淋漓盡致。作品構(gòu)思巧妙,寓意深刻。

木雕羅漢像
北宋慶歷八年
通高52.5厘米
半跏趺坐,右足踏座,左足平趺,頭右側(cè),右手托頤屈置于右膝,左手自然放置左腿上。座實心,正面刻有“慶歷八年正月第一廂第一屆,女弟子譚一娘,舍尊者一位入南華祥寺。永樂二十年□月,曲江河西信官董□□重妝。成化十七年正月,弟子蕭道聰重妝飾”銘文。

紅緞廣繡鳳紋女裙
民國
長90厘米  腰圍78厘米  下擺138厘米
廣繡鳳紋裙是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地區(qū)傳統(tǒng)婚禮時新娘所穿的服裝。此裙上窄下寬,以紅緞為面料,并選用棗紅、玫瑰紅、大紅、橙紅、鵝絨黃、藍、綠、等十余種絲線以及大量的金線,采用釘金、平針、打子、釘針、疊鱗針、盤金等多種剌繡針法繡圖案紋飾 。整幅裙面分隔成四個裝飾面,每面均繡鳳朝牡丹紋,用色彩艷麗的絲線由內(nèi)向外、由深到淺分層鄉(xiāng)出牡花瓣、葉片,花蕊為打子繡。以盤金繡技法繡花葉枝桿并勾勒出花瓣、葉片的輪廓;雙翅平展、兩尾飄揚的金鳳紋全部使用金線,以釘金和疊鱗繡技法繡制;裙的下擺以金銀線繡一圈山石狀的波浪紋和一圈滾邊,滾邊下飾有用金銀線制成的附飾。

鏤雕人物柱花卉十五層象牙球

高50厘米  底徑13厘米  球直徑12.4厘米
象牙擺件由圓形座、多節(jié)柱身、托盤、牙球等多個部分嵌接組合而成,綜合運用圓雕、浮雕、剔地隱起、鏤通雕等多種雕刻技法。底座雕飾云龍、菊瓣、折枝花卉和連珠紋;多節(jié)柱身由下至上雕“麻姑獻壽”、鏤空通雕九層龍紋轉(zhuǎn)心球、雕花束腰圓筒,并以實心竹節(jié)柱相連接。柱頂素面托盤上為十五層鏤空雕花卉轉(zhuǎn)心球。作品造型新穎,構(gòu)思巧妙、雕工精湛,充分展示了廣州牙雕的高超水平。
 

掐絲琺瑯花卉紋爐
清中期  廣州
高17厘米  面寬17.2厘米
爐身為瓜棱形,直口,棱形足,曲折式提梁。銅胎鍍金,爐身以藍色琺瑯采彩為地,用雙勾法掐勾紋飾,內(nèi)填紅、白、綠、黃等琺瑯彩。腹壁飾如意、西番蓮紋;蓋面作鏤空裝飾,中心設海棠形開光,內(nèi)飾通花荷塘雙雀圖,開光外飾通花纏枝蓮紋;蓋沿以紅、藍彩繪火珠紋。提梁與爐身相接處貼飾銅鍍金“吉慶有余”紋花牌。手爐為冬天暖手用,此手爐豪華考究,當為富貴人家所有。
 

蝕刻赭色庭院養(yǎng)蠶圖玻璃畫片
清代  廣州
高33.2厘米 寬43.5厘米 厚0.2厘米
畫片為長方形,采用蝕刻技法制作而成。以鄉(xiāng)村婦女庭院養(yǎng)蠶為題材。畫面左側(cè)為庭院一角,院落內(nèi)修竹搖曳,圍墻外一簡易草棚臨溪而建。草棚內(nèi),六名村婦分成兩組,一組在整理桑葉,準備喂蠶;一組似在檢查蠶繭。畫面布局合理,寫實逼真,頗具工筆畫韻味。清代晚期,這類以中國傳統(tǒng)生產(chǎn)、生活為題材的玻璃蝕刻畫深受西方人士的喜愛,成為當時的外銷商品之一。

緙絲花卉軸
清乾隆
縱:191.8厘米 橫98.2厘米
緙絲花卉軸杏色地,畫面用十余種色線緙織樹木、柴薪、五蝠,月季、壽菊、水仙、竹、靈芝散生在溪水潺潺的山石間,此件緙絲軸采用了緙織與著色相結(jié)合的手法,先用通經(jīng)斷緯的方法緙織樹木、花卉、山石的輪廓,然后用色筆添染各種細節(jié)。

銅鍍金琺瑯葫蘆式三星獻壽轉(zhuǎn)花鐘
清中期
底座為橢圓形,內(nèi)有機械裝置,腹壁上下兩邊飾五彩花卉紋,正面以琺瑯彩繪風景畫,中間設兩扇活動門,門內(nèi)有牙雕福、祿、壽三星,兩側(cè)面為水法布景。底座上突起銅鍍金琺瑯平臺,平臺上平鋪水法,四角有轉(zhuǎn)花;中心豎葫蘆式扁瓶,瓶身飾琺瑯彩折枝小花,下腹有二針時鐘,上腹有料石轉(zhuǎn)花。在底座后邊上弦,玩意啟動,樂聲中,門啟開,福、祿、壽三星和所有的水法、轉(zhuǎn)花都同時轉(zhuǎn)動,兩側(cè)似瀑布,平臺像起伏的波濤,葫蘆式扁瓶仿仿佛浮動于水中,寓意“四海升平”。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中文字幕人妻日本一区二区 |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少妇人妻中出中文字幕|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99国产精品国产精品九九| 色婷婷久久五月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 狠狠干狠狠操亚洲综合| 国产对白老熟女正在播放| 国产日韩久久精品一区| 欧美熟妇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性情片一区二区三区| 美国黑人一级黄色大片| 成人午夜激情免费在线| 欧美午夜一级艳片免费看| 午夜精品在线视频一区| 黄色国产自拍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 | 日韩18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特黄特色大片免费观看| 又黄又色又爽又免费的视频| 四季精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 五月婷婷欧美中文字幕 | 国产级别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99| 精品午夜福利无人区乱码| 伊人色综合久久伊人婷婷| 欧美黑人黄色一区二区| 超薄肉色丝袜脚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产| 亚洲专区中文字幕视频|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中文字幕| 五月天六月激情联盟网| 欧美日韩综合综合久久久| 国产伦精品一一区二区三区高清版|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日韩一本不卡在线观看| 黄色片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内射麻豆91|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