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筆 毛筆作為文房四寶之一,在表達中華書法,繪畫的特殊韻味上有不可磨滅的功績。它的存在,是離不開文人墨客的使用保存的。但是,毛筆本身易損,不好保存的特性使得其流傳至現(xiàn)代的古物是少之又少。 中國最早的毛筆,大約可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雖然在西周以前沒有毛筆的實物存在,但是從史前的彩陶花紋,商代的甲骨文等實物中均可覓到些許用筆的跡象。在東周以后,竹木簡上的文字已可以證實當時毛筆的存在。在湖北省隨州市的曾侯乙墓中,發(fā)現(xiàn)的春秋時期的毛筆,是目前所見的最早的筆。之后,湖南省長沙市左家公山出土的戰(zhàn)國筆,以及其他很多地方也分別出土我國早期不同時候的筆,都是不可多得的寶貴遺產(chǎn)。 在漢代時期,毛筆的制做手法得到進步。其筆頭的原料除了兔毛之外,還有羊毛,鹿毛、貍毛、狼毛等,硬毫軟毫并用。同時,筆管的質地和裝飾也豐富起來。漢代以后,隨著書畫藝術的發(fā)展,對筆的要求也更高了。唐代時,安徽的宣州成為全國的制筆中心,宣州所制之筆稱“宣筆”,并成為每年向皇帝進獻的貢品之一。宣筆以兔毫為主,筆頭多短而硬。宋代時,安徽宣州的諸葛高,諸葛元,諸葛漸以及歙州的呂道人、黔州的呂大淵等人發(fā)揚光大了制筆技術。元代時,大量筆工南流,制筆業(yè)中心從宣州移到浙江吳興,昔日宣筆的喧赫地位逐漸被浙江湖州、嘉興一帶所制的“湖筆”取代。湖筆以山羊毛,黃鼠狼毛為原料,稱為“羊毫”與“狼毫”。明清時期是中國制筆業(yè)發(fā)展的鼎盛期,供皇室的“御用筆”和官府用筆,制作精致華麗自不待言,就連民間使用的毛筆,也十分注重裝飾和美觀。當時用作筆管的質材有竹,玉、雕漆、象牙、瓷,琺瑯等,在筆管的裝飾上,也盡一切修飾之能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豐富。 古筆的收藏與保存 從藏家來看,收藏一支好筆,首先是要看它的“四德”,即“尖”、“齊”、“圓”、 “健”。 “尖”是指筆鋒尖銳,形為錐,便于行筆,"齊"是指毫毛鋪震后平齊,便于揮毫時萬毫齊力;"圓"是指筆頭周圍毫毛飽滿,在運筆過程申筆毫各部位均能發(fā)揮作用,揮灑自如,“健”是指筆頭勁健有力,彈性適度,提,按、轉折自出運行。 收藏古筆,除了要了解古筆本身的特性之外,還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收集名匠作品。歷史上制筆名匠很多,各個朝代都有,并有人專門采集。由于難以長期完好保存,故延留至今的大都不完整?,F(xiàn)在的收藏品多為近代名家所作,如晚清,民國作品。 二、收集毛筆的品種。這樣收集,不論古今,不計名筆與舌,只求品種齊全。如按筆毫品種收集,按筆桿的材質收集,按不同用遞收集等。 三、收集流派作品。根據(jù)收藏者所處的不同區(qū)域或收藏者的喜好,有的人專門收集湖筆,有的人則專門收藏湘筆。既然收藏了毛筆,就要妥善保存才是,使它們不易損壞??梢詮囊韵路颤c加以注意:其一,新收藏的筆,一定要用清水洗凈宿墨,尤其是筆頭根部;然后把鋒毫理順,再晾干。如果洗得不凈或潮濕不干,則會霉變。其二,筆毫怕久潮,又怕蟲蛀,筆桿則怕久干,而瓷桿、玉桿又怕撞擊,這些本身就比較矛盾。妥善的辦法是做雙層套盒,外面做成錦盒,里面做成漆盒。盒中放樟腦精,但務必使樟腦精與筆毫分開放置。其三,定期出盒查看,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埋,該補救的認真補救,延誤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