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zhèn)鼬P陽門藥泥布法
藥泥療傷,由來已久,古今傷科醫(yī)書均有記載。傳鳳陽門藥泥布法系鳳陽門派先輩在祖國中醫(yī)學藥泥療法的基礎上總結而成的一種療傷方法,它對跌打損傷、風濕骨痛等骨傷疾病均有顯著療效。由于社會的變革及現(xiàn)代醫(yī)學的發(fā)展,藥泥布法已瀕臨失傳。為使廣大讀者認識這一療法,現(xiàn)作一介紹。 1、藥物組成(藥粉): 生川烏18克,生草烏18克,生南星18克,生半夏18克,當歸15克,赤芍15克,川芎15克,細辛20克,元胡18克,雞骨香25克,九里香25克,小羅傘30克,九節(jié)茶30克,梅片12克,上述藥物研成細粉備用。 2、藥液配制: 取三寸釘150克(三寸釘即小松樹苗,三寸以下者;沒有可用松樹二層皮代),將其搗爛后沖米醋500毫升,攪拌后擠汁裝瓶備用。 3、紅色粘土選制: (1)取常年浸沒于水中的紅肉耕土(潮汕地區(qū)對水下一種紅色粘土的俗稱)3-5公斤,將其搗搓至膏狀備用。 (2)取山坡向陽紅色粘土3-5公斤,曬干后磨成細粉過篩裝袋備用。(紅色粘土最好是取向陽山坡松樹下,略帶菜花黃色樣者。) 4、藥泥制作: (1)取紅肉耕土500克,加入藥粉250克,搗搓均勻后再加入藥液適量,調成軟膏狀,敷涂患處,外用紗布包扎固定。敷藥面積應稍大于傷處面積,厚度0.5-0.7厘米左右,每天1-2次,每次6-8小時,3天更換藥泥一次。藥泥用量可根據(jù)傷處面積確定使用量。本方法適應于損傷初期或風濕熱痹,證見患處紅腫發(fā)熱疼痛者。 (2)取紅色粘土細粉500克,配藥粉250克,攪拌均勻后加入煮沸的藥液適量,調成軟膏狀敷涂患處,外用紗布或繃帶包扎固定。同時為了保持藥泥有較長時間的熱量,可用塑料布在繃布外圍包扎保溫。但不得每天進行,以免邪毒無法外排。本法適應于損傷中后期或風寒濕痹,癥見關節(jié)僵硬,肌肉攣縮,活動不便者。用法用量同(1) 5、臨床體會: 祖?zhèn)鼬P陽門藥泥布法中生川烏、生草烏、生南星、生半夏、北細辛、九里香有祛風燥濕、除痰、逐寒通絡止痛之功;當歸、赤芍、川芎、甘松、元胡、小羅傘、雞骨香、九節(jié)茶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消腫止痛的作用;米醋入血分,消腫利水祛濕,軟堅散結止痛,有很強的穿透能力;梅片則芳香走竄、通竅透膚。諸藥與紅泥加熱合用,可使熱源長時間持續(xù)穩(wěn)定,把藥力和熱力這兩種不同的作用融為一體,在溫熱的作用下,借助米醋較強的穿透力,把中草藥物中各種有效成分和紅泥的各微量元素帶到病灶,使藥力在患部直接產(chǎn)生作用,迅速消除瘀血滯氣,并在溫熱的作用下,促進體內(nèi)邪毒排泄,從而達到顯著療效。而應用于治療損傷初期或風濕熱痹的藥泥中,紅肉耕土則有清熱退火、涼血止血、消腫定痛、滋潤肌膚的作用,故特別適應于患處紅腫發(fā)熱疼痛者的治療。 附后: 祖?zhèn)鼬P陽門藥泥布法,一直以來都是沿用紅肉耕土作基質。后來,筆者多次到野生動物保護區(qū)參觀,三度見到群猴因搶爭食物或爭占地盤而互相廝斗,勝負決定之后,雙方傷猴各自竄到山坡向陽之處挖掘紅色粘土進食,或者尿濕粘土后搗成泥漿狀涂敷傷處,進行自我療傷。由此,筆者聯(lián)想到鳳陽門藥泥布法,并對紅泥的選擇、配制有了一個全新的看法。故此,本文多了一句“向陽之處紅色粘土”,與祖?zhèn)鼬P陽門藥泥布法中記載不同。 (本文摘自2002年《武林》雜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