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的意義
這世上最有趣的事,第一是人,第二是書。因為,書能使人抓住這個世界秘密的核心。 你讀什么樣的書就是什么樣的人。如果你什么也不讀,那么你的頭腦就會萎縮,你的理想將因失去活力而動搖。 書籍和閱讀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對心中理想世界的堅持,更是對我們思想和心靈的升華與凈化,進而改變我們的生活軌跡。 余秋雨先生曾經(jīng)這樣評論過書籍的功能,他說:“只有書籍,能把遼闊的時間澆灌給你,能把一切高貴生命早已飄散的信號傳遞給你,能把無數(shù)的智慧和美好對比著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現(xiàn)給你。區(qū)區(qū)五尺之軀,短短幾十年光陰,居然能馳騁古今,經(jīng)天緯地,這種奇跡的產(chǎn)生,至少有一半要歸功于閱讀。” 閱讀使文字具有了永恒的價值,它比圖像更空靈,比記憶更清晰,比冥想更深邃。它讓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讓你凌駕于偉人的思考之上。閱讀是人社會化的重要途徑,它把自然人轉(zhuǎn)化為社會人。我們所認(rèn)識的世界、人生、社會,很多都源于閱讀。 閱讀雖不能改變?nèi)松拈L度,但可以改變?nèi)松膶挾群秃穸?。通過閱讀你可以視通四海,思接千古,與智者交談,與偉人對話。對于一個生命有限的人來說,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而閱讀的意義在于,它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層面上,建立起精神生活的世界。一個人的閱讀史,即是他的心靈發(fā)育史。閱讀使人超越動物性,不致淪為活動木偶,行尸走肉。停止閱讀就意味著切斷了與世界的溝通,與心靈的溝通,人生也就是進入了死循環(huán),可以說,是閱讀拯救了我們。 我們無力改變?nèi)松钠瘘c,但卻可以通過閱讀改變?nèi)松慕K點。
從讀書看性格
易 蕪
在美國紐約,有一個名叫“希爾塞心理咨詢中心”的研究機構(gòu)。它的主任霍夫曼博士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學(xué)家,他經(jīng)過多年的研究之后發(fā)現(xiàn),讀書與人的性格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正因為如此,可以通過讀者業(yè)余時間喜愛閱讀的圖書報刊種類的不同,來了解他們在個性上的一些特點以及在情緒方面的某些變化。 霍夫曼博士歸納出了喜歡閱讀下面15類圖書報刊的人一般具有的性格特征。 1、如果愛閱讀羅曼蒂克一類的小說——你肯定感情較為豐富充實,對直覺深信不疑,感到生活充滿七彩陽光。難能可貴的是,在陷于困境或者面臨失敗時,你能頑強抗?fàn)?,不會萎靡不振?/span> 2、倘若喜歡看傳記體裁的書籍——你必定是一個深思熟慮的人,既有雄心壯志,又腳踏實地。謙慮好問是你最大的特點,在作出某項決定之前會思考再三,從來不輕率冒險從事。 3、要是對小型報紙愛不釋手——你的性格顯得樂觀快活,感情也較為外露。特別愛聊天,并以此作為一大樂事。在一起談話的幾個人當(dāng)中,你必定是一個“當(dāng)仁不讓”的“中心發(fā)言人”。 4、如果很欣賞喜劇性的書籍——憂愁、痛苦和煩惱一定和你無緣,因為你是一個樂天派。笑口常開,青春永駐,具有瀟灑的風(fēng)度和風(fēng)趣的性格,任何困難或阻力都無法使你為難。 ! 5、倘若常讀報紙和新聞性刊物——足以說明你關(guān)心國內(nèi)外大事,眼觀世界風(fēng)云變幻,時時處處使自己的言行跟上時代的步伐,不愿當(dāng)一名落伍者。你思維敏捷,對新事物能作出迅速的反應(yīng)。 6、要是對畫報或是大型畫冊興趣盎然——你肯定熱情好客,愛結(jié)朋友,同事、親戚和好友都愿意到你家里造訪。在家里舉辦的宴會上,你是一位十分稱職的主人,能使每一位在座的每一位客人乘興而來,滿意而去。 7、如果喜歡拜讀《圣經(jīng)》——可以斷言你為人誠實,手腳勤快,從不偷懶,尊敬智者,尊重知識。在處理人際關(guān)系時,寬厚待人、嚴(yán)于律己和與人為善是你的重要原則。 8、倘若愛看偵探或破案一類的書籍——動腦筋和解難題必定是你的一大特點,在許多人看來似乎是束手無策的題目,到了你的手上卻能輕而易舉地解開。而且對于一些令人望而止步的難題,你卻興趣倍增,以解開它們?yōu)闃肥隆?/span> 9、要是對科幻類的圖書如獲至寶——你一定思維發(fā)達、想象豐富、創(chuàng)造性強,總想將自己擔(dān)負(fù)的工作完成得更出色,把自己的一生變得更加美好。 10、如果經(jīng)常閱讀婦女方面的報刊——表面你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女性當(dāng)中的佼佼者,事業(yè)上富有進取性;在工作時嚴(yán)格要求,一絲不茍;謹(jǐn)慎行事,不愿意因為自己的某種過失或是一時的疏忽而鑄造大錯,造成終生的遺憾
11、倘若喜歡閱讀財政經(jīng)濟一類的書報雜志——可以看出你是一個自尊自重的人,崇拜那些在事業(yè)上卓有建樹的人物,并以他們?yōu)榘駱?。你希望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競爭力,登上“冠軍”的“寶座”。 12、對一些廣為流行的時尚雜志格外青睞、喜愛——你很有可能會比較多地關(guān)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有時甚至脫離實際地拔高自己,常常下不了臺。 13、如果特別喜歡讀詩歌——你一定是熱愛生活的人,對人世間的一切鐘愛有加。大自然的藍(lán)天、大海、高山、流水、飛禽和走獸是那樣的美好可愛,充滿著溫馨和朝氣,令人心曠神怡。與此同時,你有意識地在詩的熏陶下,進行反思,使心靈得到凈化,遠(yuǎn)離“假惡丑”,追求“真善美”。 14、倘若讀歷史書籍津津有味——尊重事實,講究實際和重視效果是你待人處事的原則,你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用在努力工作或者認(rèn)真做學(xué)問上面。你從來不會在那種毫無意義的閑聊場合里露面,也不會和那些無所事事的人交往。 15、要是醉心于恐怖故事——你或許對生活感到厭倦而心情壓抑,或許在激烈的競爭所帶來的巨大壓力面前無所適從,或許面對屢次的失敗而不堪重負(fù)。為了擺脫內(nèi)心的空虛焦慮,你只好用刺激使自己得到解脫,因此對這類書籍頗有好感。然而效果并非想象的那么理想,盡管能暫時使你忘卻煩惱和抑郁。
讀書使人優(yōu)美
優(yōu)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做一個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絕大多數(shù)人的心愿。誰不愿意美好???除了心靈的美好,外表也需美好。為了這份美好,人們使出了萬千手段。比如刀兵相見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化妝。為了撫平臉上的皺紋,竟然發(fā)明了用肉毒桿菌的毒素在眉眼間注射,讓面部微小神經(jīng)麻痹,換來皮膚的暫時平滑……讓我這個曾經(jīng)當(dāng)過醫(yī)生的人,膽戰(zhàn)心驚。 其實,有一個最簡單的美容之法,卻被人們忽視,那就是讀書??! 讀書的時候,人是專注的。因為你在聆聽一些高貴的靈魂自言自語,不由自主地謙遜和聚精會神。即使是讀閑書,看到妙處,也會忍不住拍案叫絕……長久的讀書可以使人養(yǎng)成恭敬的習(xí)慣,知道這個世界上可以為師的人太多了,在生活中也會沿襲洗耳傾聽的姿態(tài)。而傾聽,是讓人神采倍添的絕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望被重視,而每一個生命也都不應(yīng)被忽視。你重視了他人,魅力就降臨在你雙眸。 讀書的時候,常常會會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與穿透,讓我們在驚嘆的同時拈頁展顏。微笑是最好的敷粉和裝點,微笑可以傳達比所有語言更豐富的善意與溫暖。有人覺得微笑很困難,以為是一個如何掌控面容的技術(shù)性問題,其實不然。不會笑的人,我總疑心是因為讀書的不夠廣博和投入。書是一座快樂的富礦,儲存了大量濃縮的歡愉因子,當(dāng)你靜夜撫卷的時候(當(dāng)然也包括網(wǎng)上閱讀),那些因子如同香氛蒸騰,迷住了你的雙眼,你眉飛色舞,中了蠱似的笑起來,獨享其樂。也許有人說,我讀書的時候,時有哭泣呢!哭,其實也是一種廣義的微笑,因為靈魂在這一個瞬間舒展,盡情宣泄。告訴你一個小秘密:我大半生所有的快樂累加一處,都抵不過我在書中得到的歡愉多。而這種欣悅,是多么地簡便和利于儲存啊,物美價廉重復(fù)使用,且永不磨損。 讀書讓我們知道了天地間很多奧秘,而且知道還有更多的奧秘,不曾被人揭露,我們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讀書其實很多時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圖書館堆積的基本上都是思索者的木乃伊,新華書店里出售的大部分也是亡靈的墓志銘。你在書籍里看到了無休無止的時間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當(dāng)你把他人的聰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輕輕說出的時候,你的紅唇就比任何美麗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艷奪目。 你想美好嗎?你就讀書吧。不需要花費很多的金錢,但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堅持下去,持之以恒,優(yōu)美就像五月的花環(huán),某一天飄然而至,簇?fù)砟泐i間。
讀書的味道
李澤賢
沈括《夢溪筆談》載:“古人藏書辟蠹用蕓草。蕓,香草也。”古人在書中放置香草,不僅可以防蠹蟲咬蛀,而且還可以給書留下幽幽清香,“書香”一詞便由此而來。后來人們據(jù)此加以引申,形容讀書人有“書香氣”,而讀書人家或曰“知識分子家庭”,則被稱之為“書香門第”。
由這“書香”又想到宋人程頤有語:“外物之味,久則可厭;讀書之味,愈久愈深?!庇小皶銡狻钡娜耍x書時若能品出書的味道來,怕是進入讀書的真境界了。
何謂讀書之味?竊以為不可僅以一個“香”字而言之。我曾在報刊上發(fā)表過一篇《讀書與吃飯》的書話,文中說:人生是需要滋養(yǎng)的,吃飯,是對身體進行補養(yǎng);讀書,則是對精神進行補養(yǎng)。讀書如吃飯──飯有飯、菜、湯,飯有家常飯、待客飯、筵席飯;飯有西餐、中餐、地方風(fēng)味小吃……但不管是什么樣的飯菜,吃的時候總要品嘗一下滋味,五味俱全方能構(gòu)成美味佳肴。讀書亦然。讀書之味乃甜酸苦辣是也。
翻閱一本好書,猶如走進一幢新房,打開一扇未知的窗戶,展現(xiàn)在面前的是藍(lán)天白云、青山綠水,讓讀書人按捺不住內(nèi)心的沖動,吸吮著新鮮的空氣,張開思想的翅膀,自由自在地馳騁翱翔。臻于此境,讀書人能沒有甜滋滋的意味?
讀書的人,有時也難免遭遇意想不到的尷尬。當(dāng)書中的道理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事不能呼應(yīng),書中的事與生活中的理發(fā)生沖突時,讀書人便難免有迷離若失、恍惚不定的感覺,甚至于陷于進退維谷的窘迫,此時就可能有一股酸溜溜的滋味涌上心頭。
“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句詩用來形容讀書人的心境,也是恰當(dāng)?shù)?。一般情形之下,讀書人攻城掠地,在知識的海洋中苦苦求索,都要經(jīng)歷“山重水復(fù)疑無路”的苦悶階段,其時身臨遏澀之境,前不見村后不著店,孤苦伶仃,步履維艱,那份愁苦,實難堪受。而且,讀書人亦是凡人俗子,哪能沒有來自書外的聒噪?若要跨進“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心里沒有一番痛苦煎熬的爭斗抉擇,恐怕是難臨其境的。
有讀書人說,讀書令人練達性靈,陶冶情趣,使媚俗不再,浮躁不再,使人寧靜,高尚依然。但我以為,這般深厚綿長的意蘊,還要靠書中摻和的辣味,或說是火藥味,沒有一點辣味的文章,讀之味同嚼蠟,不如不讀。而真正有辣味的書,如同急風(fēng)暴雨射向垢陋心靈一角,所向披靡,無堅不摧,終令讀書人臉紅心顫、羞愧難言,并猛然悟得“今是昨非”。爾后,沖破名韁利鎖的困擾,靈魂因之而純靜而升華。
讀書的味道雖說是酸甜苦辣,但最終給人的感覺卻是愉悅快樂。人活在世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畢竟要比沒滋沒味不知要好多少倍。我常想,如果沒有書籍相伴,漫漫一生,多少個無眠的黑夜和無聊的白日將會是怎樣的難熬,而這樣的人生是多么無趣和乏味。的的確確,有書相伴,且能從書中品出味道來,得到的點滴收獲,都會在心中涌滿喜悅,進而由衷欣慰,隨即增強讀書的志趣,進而堅定與書相守的信念。
林語堂曾經(jīng)設(shè)想過在書房天花板上裝一佛教的油燈籠,書房中要有油煙味和發(fā)霉的書味,以及無以名狀的其他氣味才好。看來,林語堂已經(jīng)將讀書味道的造化從書里牽引到了書外,從意境宕延到了環(huán)境。讀書人若真能化入這般讀書境界,讀書的味道想必是更加醇釅了。
讀書的四種境界
萬宏輝
讀書確實沒有止境,然而讀書卻有境界。我想起了近代學(xué)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的三句話,他闡述了古今成就大事業(yè)、大學(xué)問者的三種境界。此所謂境界,便當(dāng)是指修養(yǎng)造詣之各種不同的階段而言者。讀書作為生命的需求,作為一種修身養(yǎng)性,陶冶品行情操的方式,作為一項凈化、豐富、擴展人生的崇高事業(yè),讀書當(dāng)然有境界,而且有四種境界。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此乃第一境也。讀書,要靜心而讀,守住心靈深處的寧靜和純真,耐住寂寞,甘于孤獨,要潛心鑄劍,專心致志,聚精會神,心無旁鶩。柳宗元詩云:“真源了無取,妄跡世所逐”,“淡然離言說,悟悅心自足。”在明媚的春光里,小橋流水,白云悠悠,在樹蔭下,就是一本書,一把椅子,一杯清茶,讀起來,你感到是那樣的清靜,那樣的優(yōu)雅;在寒冷的冬夜中,夜闌人靜、萬籟俱寂,在書房里,就是一本書,一個人,一盞孤燈,手不釋卷,你又覺得是那樣的幽靜,那樣的愜意。這是一種“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讀書境界。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乃第二境也。讀書不僅要坐下來,還要能讀進去。書間如夢,一尊還酹明月。書讀進去了,就會沉醉其中,廢寢忘食,樂而忘憂,真可謂時光現(xiàn)在最佳,江山如此多嬌,風(fēng)景這邊獨好。春風(fēng)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閱遍人間春色,人與書就會融為一體。這是一種“書人合一”的讀書境界。
“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此乃第三境也。古今中外多少事,一切都付書本中。書籍猶如巍峨的高山,綿延不盡,讀書到一定的程度,就會高屋建瓴,對事物的認(rèn)識就會更深更透,人的心胸就會無限寬闊,顯示一種博大的胸懷和宏偉的氣魄。這是一種超越自我、超越現(xiàn)實、超然物外的“天人合一”的至高至上的境界。讓我們的心靈在讀書中升華自由之境。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此乃第四境也。千江有水千江月 萬里無云萬里天。人生有限,學(xué)海無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永無止境。“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讀書到最后,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和知識的博大精深,要畢生踐履,求精圖新,倡導(dǎo)一種不斷攀登、永遠(yuǎn)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終身學(xué)習(xí),把讀書作為人生的內(nèi)在需求,融化到血液、基因和靈魂中去,成為生命的一部分。天長地久有時盡,此讀綿綿無絕期。這是一種 “時人合一”的超越空間的至遠(yuǎn)至臻的境界。
漫談讀書
梁實秋
我們現(xiàn)代人讀書真是幸福。古者,"著于竹帛謂之書",竹就是竹簡,帛就是縑素。書是稀罕而珍貴的東西。一個人若能垂于竹帛,便可以不朽??鬃油砟曜x《易》,韋編三絕,用韌皮貫聯(lián)竹筒,翻來翻去以至于韌皮都斷了,那時候讀書多么吃力!后來有了紙,有了毛筆,書的制作比較方便,但在印刷之術(shù)未行以前,書的流傳完全是靠抄寫。我們看看唐人寫經(jīng),以及許多古書的抄本,可以知道一本書得來非易。自從有了印刷術(shù),刻板、活字、石印、影印,乃至于顯微膠片,讀書的方便無以復(fù)加。
物以稀為貴。但是書究竟不是普通的貨物。書是人類的智慧的結(jié)晶,經(jīng)驗的寶藏,所以盡管如今滿坑滿谷的都是書,書的價值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價廉未必貨色差,暢銷未必內(nèi)容好。書的價值在于其內(nèi)容的精到。宋太宗每天讀《太平御覽》等書二卷,漏了一天則以后追補,他說:"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也。"這是"開卷有益"一語之由來?!短接[》采集群書1600余種,分為55門,歷代典籍盡萃于是,宋太宗日理萬機之暇日覽兩卷,當(dāng)然可以說是"開卷有益"。如今我們的書太多了,縱不說粗制濫造,至少是種類繁多,接觸的方面甚廣。我們讀書要有抉擇,否則不但無益而且浪費時間。
那么讀什么書呢?這就要看各人的興趣和需要。在學(xué)校里,如果能在教師里遇到一兩位有學(xué)問的,那是最幸運的事,他能適當(dāng)?shù)闹更c我們讀書的門徑。離開學(xué)校就只有靠自己了。讀書,永遠(yuǎn)不恨其晚。晚,比永遠(yuǎn)不讀強。有一個原則也許是值得考慮的:作為一個道地的中國人,有些部書是非讀不可的。這與行業(yè)無關(guān)。理工科的、財經(jīng)界的、文法門的,都需要讀一些蔚成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書。經(jīng)書當(dāng)然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史書也一樣的重要。盲目的讀經(jīng)不可以提倡,意義模糊的所謂"國學(xué)"亦不能饜現(xiàn)代人之望。一系列的古書是我們應(yīng)該以現(xiàn)代眼光去了解的。
黃山谷說:"人不讀書,則塵俗生其間,照鏡則面目可憎,對人則語言無味。"細(xì)味其言,覺得似有道理。事實上,我們所看到的人,確實是面目可憎語言無味的居多。我曾思索,其中因果關(guān)系安在?何以不讀書便面目可憎語言無味?我想也許是因為讀書等于是尚友古人,而且那些古人著書立說必定是一時才俊,與古人游不知不覺受其熏染,終乃收改變氣質(zhì)之功,境界既高,胸襟既廣,臉上自然透露出一股清醇爽朗之氣,無以名之,名之曰書卷氣。同時在談吐上也自然高遠(yuǎn)不俗。反過來說,人不讀書,則所為何事,大概是陷身于世網(wǎng)塵勞,困厄于名韁利鎖,五燒六蔽,苦惱煩心,自然面目可憎,焉能語言有味?
當(dāng)然,改變氣質(zhì)不一定要靠讀書。例如,藝術(shù)家就另有一種修為。"伯牙學(xué)琴于成連先生,三年不成。成連言吾師方子春今在東海中,能移人情。乃與伯牙偕往,至蓬萊山,留伯牙宿,曰:'子居習(xí)之,吾將迎師。'刺船而去,旬時不返。伯牙延望無人,但聞海水洞崩拆之聲,山林冥,群鳥悲號,愴然嘆曰:'先生將移我情。'乃援琴而歌,曲成,成連刺船迎之而返。伯牙之琴,遂妙天下。"這一段記載,寫音樂家之被自然改變氣質(zhì),雖然神秘,不是不可理解的。禪宗教外別傳。根本不立文字,靠了頓悟即能明心見性。這究竟是生有異稟的人之超絕的成就。以我們一般人而言,最簡便的修養(yǎng)方法是讀書。
書,本身就是情趣,可愛。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書,立在架上,放在案頭,擺在枕邊,無往而不宜。好的版本尤其可喜。我對線裝書有一分偏愛。吳稚暉先生曾主張把線裝書一律丟在茅廁坑里,這偏激之言令人聽了不大舒服。如果一定要丟在茅廁坑里,我丟洋裝書,舍不得丟線裝書??上КF(xiàn)在線裝書很少見了,就像穿長袍的人一樣的稀罕。幾十年前我搜求杜詩版本,看到古逸叢書影印宋版蔡孟弼《草堂詩箋》,真是愛玩不忍釋手,想見原本之版面大,刻字精,其紙張墨色亦均屬上選。在??鄙瞎{注上此書不見得有多少價值,可是這部書本身確是無上的藝術(shù)品。
讀書的藝術(shù)
林語堂
我把有味或有興趣認(rèn)為是一切讀書的鑰匙。這一來,因而發(fā)生的就必然是那興趣是自己選擇的或個人的,正如對于食物的所嗜一樣,最衛(wèi)生的食法,終究是就一個人所嗜愛的東西吃,因為這樣吃下去的東西就一定能夠消化。讀書也正與吃東西一樣,甲的甘肥也許便是乙的毒藥。在讀書上,一個教員不能強迫他的學(xué)生愛其所愛,一個父母也不能期望他的子女有他們同樣的志趣。如果一個對于他所讀的書沒有興趣,那么一切東西都是白費的。正如袁中郎所說:"若不快意,便置之,俟他人,或別有獨契者自去讀。"
所以,世界上是不會有什么書是絕對必須讀的,因為我們的知識的興趣是像一棵樹一樣的生長,像一條河一樣的流的。只要有相當(dāng)?shù)臉渲?,那樹木無論如何都會長起來的,只要有泉源的新流,河水是總會流動的。當(dāng)那水打著一座石壁時,它自會繞之而行的;當(dāng)那水流到了一所可愛的低谷去時,它自會在那里停留蕩漾一下,當(dāng)那水流到一所深深的山澗時,它便會經(jīng)常留在那里;當(dāng)那水流至激湍時,它便會直向前去。這樣,一點也沒有什么勉強或決定的目的,它一定有一天會流入大海的。這個世界上沒有一本書是人人所必須閱讀的,只有在某時某地,某個環(huán)境或某個年齡中一個人所必讀的書。我頗以為讀書,也正像婚姻一樣,是也決定于命運或"姻緣"的。甚至有一本書是每個人必讀的,如《圣經(jīng)》也有一定的時期。當(dāng)一個人的思想與閱歷還夠不到閱讀一部杰作時,那杰作在他的嘴里只有一股壞滋味??鬃诱f,"五十而可以學(xué)易矣",這便是說一個人在45歲時便不應(yīng)該讀《易經(jīng)》??鬃釉凇墩撜Z》中所說極有醇味的話,以及他的成熟的智慧,一個人在自己年齡未到成熟階段時就不能體味到的。
讀書只讀一流書
我有一個看法——讀書和吃飯一樣,不能偏食,要有一個balanced diet,精神的脾胃才能健康。
首先,是不是要讀讀宗教、神學(xué)?我覺得一定要。讀神學(xué)著作我們才能理解超越人性的東西,才能獲得一種上帝般的眼界,才能達到一種超塵脫俗的境界。我時不時會翻出《大藏經(jīng)》來沒有目的地讀,還有《圣經(jīng)》《古蘭經(jīng)》及其他宗教、神學(xué)理論著作。讀完神學(xué),我覺得我理解了宇宙的神秘(如果這神秘往往被稱之為上帝的話);反觀宇宙,我更加清醒地意識到了人的渺小,這使我不得不變得謙卑。不要把宗教、神學(xué)等同為迷信。
第二,一定要讀哲學(xué)。哲學(xué)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尋找人之為人的存在根由的一種詰問。作為一個人,我們不得不問我們自己是從哪里來的,我們要到哪里去。
第三,不能不讀歷史。歷史對人類到目前為止的所有生活場景進行了最接近真實的描述。人的生命有限,如果想領(lǐng)略人類經(jīng)歷的甜酸苦辣、成功和失敗、生命和死亡,就只能去讀歷史。
第四,心理學(xué)要讀。像弗洛依德這樣的心理學(xué)家,他拆解的是人的意識的存在,探尋的是一個人的意識和心靈究竟怎樣協(xié)調(diào)運行的,是如何保持人之為人的內(nèi)在本質(zhì)的。
人是情感的動物。那些穿透情感層面,展示情感宇宙奇景的一定是好詩。所以為了情感成長的豐富,一定要讀詩。在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東西是接近上帝的,一種是詩,一種是音樂。所以我讀詩,讀詩話,讀樂話,“讀”音樂。
文學(xué)不可不讀。作家通過語言向人的想象力挑戰(zhàn),這是文學(xué)的基本功能。比如村上春樹,他的題材和寫法奇詭誘人,有人把他視為通俗作家中的搖滾樂手,但我認(rèn)為他一點都不缺乏深刻性——實際上他是在試圖捕捉現(xiàn)代文明里飄浮的現(xiàn)代人的存在本質(zhì)和表征。我喜歡的作家有卡爾維諾,君特·格拉斯,雷蒙·卡佛,博爾赫斯,米蘭·昆德拉,接下來就算得上村上春樹了。我有村上的日文原版,英譯本,臺灣賴明珠譯本和國內(nèi)的林少華譯本。我是村上春樹迷。為讀懂村上,我發(fā)誓開始學(xué)習(xí)日文這東西。
科學(xué)領(lǐng)域的一流讀物也要讀。我堅信在科學(xué)思想和人文思想方面存在著某種意義上平行發(fā)展的東西。
人的日常閱讀應(yīng)該融合以上種種,要學(xué)會做出一盤有利于精神和心靈健康的“沙拉”。我稱這種讀書為飲食平衡法讀書。這樣人的生存才能不偏頗,精神的林木才不會因營養(yǎng)匱乏而枯萎或畸形。當(dāng)然這是“讀書人”的讀書,專家學(xué)者另當(dāng)別論。從終極目的上說,讀書是建造一個完全屬于自己心靈的世界的過程。人讀書越多,越不會被外在的環(huán)境所困擾,越不會被寂寞孤獨這樣可怖的東西所折服,因為書籍逐漸在人的心靈里建造了一個完全獨立于外界的力量的王國,這個王國是被心靈完全擁有的,在這個世界里棲居著令人神往的古今中外豐富而偉大的靈魂。當(dāng)一個人的心靈完全擁有這樣一個王國的時候,他靈魂的承受能力會有多么堅強!因為他完全不需要依靠任何外力來支撐他的生命。所以我常說:I read, therefore I am! 我讀,故我在!
閱讀——一個人的信仰
一個人,因為信仰而幸福;一個人,有閱讀作信仰,更是他的幸福! 因為閱讀,我們知道在道路的盡頭,不管遭遇怎樣的黑暗與不幸,他總在等待著我們。就像一個看似嚴(yán)厲、冷酷的父親,在孩子疲憊無力的時候,總是張開了雙臂的溫柔,等待他的孩子歸來,然后用無言與沉默洗去孩子的疑慮、痛苦、挫折、孤獨,再賦予他永恒的光明。 閱讀,是因為開始懷疑,開始彷徨。我們一直在苦苦的跋涉中找尋自己所要的答案??墒?,生存是無情的,現(xiàn)實是殘酷的,所要走的路在哪里?很多時候,自己真的不知道。塵煙四起的荒漠,可有精神的路標(biāo)?誰陪我們從容地走在永恒的黑暗?
閱讀,是為了找尋生存的答案,為了抵抗身邊泛黃的流俗。選擇閱讀,就是選擇孤獨;選擇閱讀,就是選擇怪異;選擇閱讀,就是選擇邊緣。我們想走的路,不只有分?jǐn)?shù),不只有公式,不只有文憑。那里有愛,有夢,有理想,有追尋。
閱讀,給了我每天一張潔白的紙。希望這張紙上有外在世界的精彩痕跡,更有內(nèi)在的真正的自我喚醒。喚醒靈魂,靈魂才是真正的存在。有了靈魂,我們的每一天才可能有意義。有了意義,才開始有真正的信仰。
閱讀,一個人的信仰,孤獨的信仰。走在平凡的日子里,它正在洗刷塵起的風(fēng)暴,然后又給我寧靜、希望和安慰。只有他在一遍遍地給我期許,對于一個纖弱得隨時可以消失的生命,信仰變得如此地珍貴。
盡管仍然沒有確定的方向,盡管仍然找不到終極的意義。但是,我卻能在無邊的黑夜里靜靜地坐下來,靜靜地讀一本書了。閱讀讓我聽到了自己深處的聲音,大海一樣的聲音。盡管它很微弱,但是依然能夠穿透心靈的厚壁。 我知道,它也許會消失,但是對于聆聽過的人,有過哪怕片刻的安寧和頓悟,就已經(jīng)足夠足夠。 閱讀讓我步履沉沉,歲月不再輕飄飄地吹散在風(fēng)里。我只想做一個純粹的自己,哪怕從此與所有斑斕的色彩揮手別離。
假如沒有讀書
鄭俊甫
這是某電視臺舉辦的一檔談話節(jié)目。嘉賓一共4位,都是風(fēng)度翩翩的中年男子。他們來自這個城市的各行各業(yè),引領(lǐng)著各自領(lǐng)域的潮流和風(fēng)騷。他們有房,有車,事業(yè)有成,是無數(shù)男人眼里的標(biāo)桿和努力的榜樣。 但他們又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無一例外地生長在經(jīng)濟不發(fā)達的貧困地區(qū)。從小家境貧寒,衣食無著,完全依靠父母節(jié)衣縮食,供養(yǎng)著讀書、上學(xué),才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有了今天的成就。 談話就是圍繞著“讀書和命運”這個話題展開的。4個男人的故事雖然各有千秋,卻也沒有多少出人意料的新意。節(jié)目在平靜和緩的氛圍里接近了尾聲。 接下來,照例要有臺下的觀眾來提問。第一個獲得機會的是位記者,他問了一個記者們都喜歡問的問題:“假如父母沒有送你讀書,你覺得現(xiàn)在會是什么樣子?” 第1個男人說:“假如父母沒有送我讀書,那我現(xiàn)在肯定不會坐在這里。前不久,我回了趟老家,發(fā)現(xiàn)村子里跟我一起長大卻沒有機會讀書的男人,大都在家里守著幾畝薄田。山里缺水,每天馱水吃飯,引水澆地,就是他們生活的全部。” 第2個男人說:“假如父母沒有送我讀書,你們說不定就會在城市里隨便的一個建筑工地上見到我。念高中的時候,很多學(xué)生就是因為家里拿不出學(xué)費,背上背包出去打工了。說真的,當(dāng)時,我也偷偷打好了背包,要不是母親求親靠友借來的錢,我也不會走到今天。” 第3個男人說:“我們那個村子現(xiàn)在是全鄉(xiāng)有名的養(yǎng)雞專業(yè)村,很多沒有機會讀書的男人,都在家里養(yǎng)雞。假如父母沒有送我讀書,說不定大家餐桌上的燒雞燉雞叫花雞,都是我養(yǎng)的呢。” 臺下響起了一片笑聲。氣氛輕松活潑,一切都朝著節(jié)目預(yù)定的方向發(fā)展著。 最后,觀眾的目光落到了第4個男人身上。大家都覺得,在那樣的場合,他也一定會照著這個思路說下去的。 沒想到,第4個男人沉默了一會兒,卻忽然用一種沉重得有些壓抑的語氣開了口,就像是邁進了某種痛苦的回憶。他說:“我念高中的時候,家鄉(xiāng)正值旱災(zāi),莊稼幾乎顆粒無收。這對靠田糊口的村里人,無疑是個災(zāi)難,那時候,村里一共有3個人在縣城讀書,其他兩個人都因交不起學(xué)費退了學(xué)。我也想退,父親不讓,父親甚至為這件事打了我一巴掌。” “我不知道他們是怎么籌的錢,供我讀完了高中,又讓我念了大學(xué)。臨畢業(yè)的那年,本想著可以掙錢養(yǎng)家了,沒想到父母卻雙雙病倒。他們的病都是能夠治好的,要是放在今天的話。” 可是那時候,家里一貧如洗,能賣的東西都賣光了,還欠了一屁股債。為了省錢,父母都不肯住院,甚至連藥也舍不得吃,就這樣,不到一年的時間,他們相繼離世。 “現(xiàn)在,每到夜深人靜,我就止不住想,假如父母沒有送我讀書,我也就不會離開他們。就可以守在他們身邊,為他們分擔(dān)生活的重負(fù),掙錢、養(yǎng)家、盡孝,他們也就不會這么早地死去。'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一想起這句話,我就覺得,自己真是不孝啊……” 演播廳里出現(xiàn)了短暫的寂靜,就連一向口吐蓮花、應(yīng)對自如的主持人,也像是忘記了自己的職責(zé)。 片刻后,不知是誰帶頭鼓起了掌,潮水般的掌聲里,不少觀眾都悄悄抹起了眼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