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暴食癥?
暴食癥是一種飲食行為障礙的疾病。患者極度怕胖,對自我之評價常受身材及體重變化而影響。
經(jīng)常在深夜、獨處或無聊、沮喪和憤怒之情境下,頓時引發(fā)暴食行為,無法自制地直到腹脹難受,才可罷休。
暴食后雖暫時得到滿足與安全感,但隨之而來的罪惡感、自責及失控之焦慮感又促使其利用不當方式(如催吐、濫用瀉劑、利尿劑、節(jié)食或過度劇烈運動)來清除已吃進之食物,企圖阻止體重增加,此種暴食--清除行為,通常在隱密下進行,若每周發(fā)生兩次且持續(xù)三個月以上,即符合神經(jīng)性暴食癥之診斷標準。
什么人容易罹患暴食癥?
神經(jīng)性暴食癥好發(fā)年齡以青少年女性居多,略晚于厭食癥,盛行率為3%左右,其中有1/4的患者早期曾有神經(jīng)性厭食癥之病史。
如同厭食癥一般,舞者、模特兒、運動員等須重視外在形象以及完美主義者,是此疾病之高危險群。
生理、心理之影響。
雖然神經(jīng)性暴食癥者常陷入暴食--催吐之惡性循環(huán),但大多數(shù)患者仍維持標準或接近理想體重。
由于反復(fù)出現(xiàn)不適當?shù)难a償性行為而造成身體不良之生理效應(yīng),包括因自行催吐使胃酸逆流引起蛀牙、食道炎、唾腺腫大或因服用利尿劑、瀉劑導(dǎo)致低血鉀癥、體內(nèi)酸堿不平衡等情形發(fā)生。
另外此類病患也常伴有情緒不穩(wěn)定如憂郁、恐懼、注意力欠佳、缺乏自信或偷竊、酒精、藥物濫用及自殺等問題。
飲食對策。
針對神經(jīng)性暴食癥之治療,以營養(yǎng)師的立場除了告知暴食后不當補償性行為可能造成之危險性外,希望提供下列方法以改善暴食癥之問題。
首先是建立正確的飲食及體重認知之觀念,第二:要求患者填飲食日記包括進食內(nèi)容、地點及情境,以了解飲食型態(tài)和暴食情形,第三:養(yǎng)成三正餐定時定量之習慣,第四:準備低熱量的食物以取代高熱量食物,第五:避免患者獨自進食且進食時不做其它事情如看電視,最后可利用其它方法轉(zhuǎn)移非進食時間想吃東西的欲望如運動、聊天等。
雖然追求苗條身材,已蔚為時尚,但唯有善用正確的減肥之道--均衡飲食配合適度運動且持之以恒,才是最安全、健康的方法。
暴食癥
心因性暴食癥(Bulimia),通常被稱為是暴食癥,它的特色常常是暴食--也就是在短短的時間內(nèi),吃下大量食物。這個暴食緊跟著的是企圖要排除食物與熱量,用所謂「清除」(purge)的方式。
暴食癥大部分發(fā)生於女性。當我們聽到暴食癥這個名詞,大概很快就會聯(lián)想到一些胖得快要走不動的女人。其實不然!
暴食癥患者并不是胖子,她們的體重往往都在正常的范圍內(nèi),也許胖一點,也許瘦一點。只是她們的體重波動會比較大,短短的一段時間內(nèi),可能會有四至七公斤的波動。
有的暴食癥患者正常的吃,有些整天則嚴格的節(jié)食。不管怎樣,暴食癥的女人對食物總是又愛又恨。她們處在一場永不休止的戰(zhàn)爭中。
暴食癥的基本特色是:
(1)暴食,而且意識到自己吃的模式是不正常的。
(2)重復(fù)的透過嚴重的節(jié)食、自我催吐,使用通便劑、瀉藥、灌腸劑、利尿劑、藥物或過度運動,企圖要減肥。 (3)暴食與清除行為平均每星期至少兩次,此情形持續(xù)三個月以上。
(4)恐懼自己不能自主的停止吃東西。
(5)在大吃后伴隨著自我貶價的想法。
(6)在自我評價時過度被體型與體重影響。
治療暴食癥不像是在治療感冒吃個藥過一段時間就好了。它比較像是要戒菸、戒酒一樣,需要持續(xù)的努力與警覺。
暴食癥患者往往是低自尊,所以外在一有壓力,她很容易感受到焦慮,就會習慣用食物來發(fā)泄。又因為她是低自尊,對自己沒有信心,她就會極端的用身材來評價自己。只要自己一胖起來,她就覺得自己丑得要死。
所以,要治療暴食癥,提升個體的自尊是一個根本的工作。但這也是最難的部分?!≈委熣呖上葟母淖儌€體吃東西的模式、解決她生活上壓力、改變她偏差的想法……,一步步的做起。
食物是我們每天都在接觸的東西。它可以是一份享受,它也可能成為問題的根源。
我們可以說,男人藉由抽煙喝酒在紓解壓力,女人則喜歡透過食物來紓解壓力。兩種方式都沒有什么錯,只是一旦走上了極端,這些行為都會變成需要解決的問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