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日韩经典一区二区三区-五月激情综合丁香婷婷-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专区

分享

唐之韻 上

 Fancy-陳 2007-08-20
唐之韻
第一集千古唐詩
這是陜西醴泉縣的昭陵,埋在這里的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杰出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這個少年英雄,十九歲起兵反隋,騎著這昭陵六駿,手握風(fēng)雷,馳騁華夏,“昔乘匹馬去,今驅(qū)萬乘來”,建立了中國歷史上國力空前強大的唐王朝。二十九歲時,他從父親唐高祖李淵手中接過皇帝的權(quán)柄,中國歷史上于是開始了令后人無限向往的貞觀之治。

  李氏家庭雖屬漢族,但祖籍隴西,從四世紀(jì)初起就一直為少數(shù)民族所統(tǒng)治,到唐王朝建立,已經(jīng)四百年了。四百年,要改變一個家族思想感情的遺傳基因是綽綽有余的。因而李氏家族成了一個深度胡化的家族。他們又自認(rèn)是古代哲學(xué)家老子李耳的后裔,因而對老莊道家十分推崇。對魏晉南北朝以來勃興的佛教,他們也不存任何芥蒂。有了這樣一個不帶成見不存偏見的政治核心,加上國力強大,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也達(dá)到了小農(nóng)社會的最高水平,于是唐朝人信心十足,對什么都敢用微笑來接納。在李氏集團統(tǒng)治的二百九十年內(nèi),沒有因文字觸犯忌諱而被判罪的,更沒有被殺頭的,即便是諷刺了皇帝,揭了皇帝的短,也都只算小事一樁。在封建制度下,這是唯一一個政治氣氛如此寬松大度的朝代。

  一說起唐代,我們立即就會想到唐詩。唐詩,是中國詩壇上的珠穆朗瑪峰,在小農(nóng)社會里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是一個無法企及的高度。唐詩,是中國詩壇的長江、廣闊的流域面積灌溉著中華民族的國土。據(jù)統(tǒng)計,全部唐詩,有作者三千六百多人,詩五萬五千多首。而且由于唐代刻版印刷術(shù)剛剛發(fā)明,印書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誰知道有多少詩歌流失了!盛唐重要詩人王之渙,就只剩下了六首詩。那么,整個唐代流失的數(shù)字,又有誰能統(tǒng)計出來?

  唐代實行科舉,進士一科尤其受人重視??歼M士要考詩賦,詩做的好就有飛黃騰達(dá)的可能,讀書人誰不想在這擂臺上一試身手。流風(fēng)所及,連和尚、道士、妓女等有些文化修養(yǎng)的人,都敢大大方方站出來賦詩一首,有不少人甚至還留有詩集。

  唐代,連政治連哲學(xué)都透著詩歌的芬芳,是典型的詩歌時代。唐代的詩壇,不僅詩多,詩人多,而且還挺立著一隊令后人肅然起敬的巨人,像李白、像杜甫、像韓愈、像白居易、等等等等,“不盡長江滾滾來”。這一個接一個登場的巨匠,宋朝以后的詩從創(chuàng)作時,都極力想跳進他們的磁場卻無從著手,或是極力想跳出他們的磁場卻又無能為力。

  于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來了,放聲一唱,就是“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看看這胸襟氣度!在交通和通訊工具都不發(fā)達(dá)的古代,山那邊是什么樣子很少有人知道,天涯是不可能若比鄰的。而這只有人充滿自信,相信能自由自在的活著,不會有政治地震與任何外力來阻隔人相會的愿望,才能從容不迫唱出這樣的豪情。

  于是陳子昂來了,像巨人一樣挺立在幽州臺上,面對著無限的時間與無限的空間,如春雷炸響一樣高唱著“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多么悲壯的歌聲,像從歷史的深處騰出,不僅一聲就喚醒了永遠(yuǎn)輝煌的盛唐詩,而且直到今天仍在中華大地上產(chǎn)生審美的沖擊波!

  于是那一群氣勢磅礴的邊塞詩人來了,他們是盛唐的儀仗隊,顯示著盛唐的國威。王昌齡來了,高唱戰(zhàn)地進行曲:“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于是高適來了,他的千古絕唱《燕歌行》如錢塘江潮一樣噴薄而來:“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于是岑參來了,這個渴望建功立業(yè)的詩人滿懷激情高唱著:“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今夜不知何處宿,平沙萬里絕人煙。”這群邊塞詩人,或歌頌在保衛(wèi)祖國的戰(zhàn)爭中一往無前的昂揚斗志,或訴說戰(zhàn)爭的艱苦和殘酷,都那么英姿颯爽,氣勢灼人,因為他們是盛唐的詩人,盛唐詩壇的風(fēng)云人物,噴發(fā)的是永遠(yuǎn)震撼人心的邊塞英雄交響曲。

  終于李白來了,他配合時代的最強音,以驚動千古的氣勢唱出了“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這是巨人昂首天外,用目光提起黃河滾滾狂濤向海里傾倒時才能找到的感覺。正是這個宣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超級巨人,把盛唐精神上推上了照耀千古的最高峰。

  然而,盛極一時的唐王朝終于釀出了“安史之亂”,這一場延續(xù)了八年的戰(zhàn)爭,把盛唐的氣象一下掃得七零八落。于是杜甫顏色憔悴,形容枯槁地走來了。這個悲天憫人的詩人,雖然到“安史之亂”爆發(fā)那一年已經(jīng)四十四歲,但他唱不出盛唐的理想主義,唱不出盛唐的浪漫氣質(zhì)。他用嘶啞的歌喉唱出來的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一片中唐的血淚,是目睹盛唐氣象破滅的悲哀。

  于是韓愈來了。這位個性極強、想把盛唐氣象召喚回來以重新振起自信的詩人,開創(chuàng)了一個奇崛險怪的詩派。他大聲疾呼,用詩一樣的語言喊出了“物不得其平則鳴”的千古名言。顯示出想用地震的強力重新推出一個高峰的魄力。于是白居易來了,一出場就倔強地唱出了“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的堅韌。顯示出唐王朝仍然是一個極有活力的存在。他發(fā)起了聲勢浩大的新樂府運動,詩歌的風(fēng)格淺切平易,與韓愈的奇崛險怪雙峰并峙,使唐詩呈現(xiàn)出又一個氣象萬千的新天地。

  然而,唐王朝畢竟走上了無可挽回的下坡路。唐詩也從中唐的再度繁榮跌進了晚唐的衰颯。于是李商隱來了。他眼前一片朦朧,不知風(fēng)從哪里來,也不知道向哪里去。他的歌聲是感傷的、低沉的,望著逐漸黯淡的黃昏,一唱一咽地低吟著:“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他是在哀嘆自己的不得意,可我們從中也看到了唐王朝的日暮途窮。

  唐王朝,中國歷史上的這一道輝煌,終于黯然熄滅了。唐詩也以寒蟬一樣凄切的聲音,唱出了最后的失落。韋莊站在南京古城墻上唱著:“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這是在哀悼六朝的淪落,也是為唐王朝送終,為唐詩留下最后的嘆息。

  唐詩結(jié)束的時候,它的影響卻剛剛開始。到唐代才終于定型的絕句,興起于唐代的律詩,穿越千年,被一直沿用到今天。今人寫舊體詩,提筆就是一首五絕、五律、七絕、七律。大概很少有人想過,這是唐朝詩人鑄成了現(xiàn)成的模子,才使我們寫起詩來能這么方便。宋、元、明、清這幾代的詩人,絕大多數(shù)或深或淺,或直接或間接的都曾受到過唐朝的影響。且不說個人,就說較大的詩派和較有影響的詩歌運動吧。北宋初的西昆派,專學(xué)李商隱,只求把詩寫的朦朧,甚至晦澀,而不管有沒有詩味。北宋后期興起怕以黃庭堅為首的江西派,則把杜甫奉為祖師爺,講究用典,以無一字無來處相標(biāo)榜。

  明代中葉興起的復(fù)古運動,甚至斷然以“詩必盛唐”相號召,只求把詩寫的語氣雄闊,鑼敲得山響就行,管他是不是音樂!直到清末維新運動起來后,傳統(tǒng)的詩歌美學(xué)開始受到挑戰(zhàn),康有為才大聲喊出了“意境幾于無李杜,目中何處著元明”,才終于敢站到時代的制高點上來俯視唐詩。話雖說如此,但中國詩歌終于從唐詩的磁場中跳出來,還是五四以后時白話文興起以后的事。
 
第二集獨振新風(fēng)
     從明代開始,研究唐詩的人習(xí)慣上把唐詩分為四期,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初唐從唐王朝建國,即公元六一八年起,到八世紀(jì)初,即唐玄宗李隆基登上皇帝寶座之前,將近一百年,時間跨度最大,成就卻最低。世界級大河長江,源頭一樣是窄窄淺淺、彎彎曲曲的,但沒有這窄窄淺淺彎彎曲曲,就沒有下游的浩浩蕩蕩,滾滾滔滔。
初唐的詩壇,還在南朝追求形式美的裝飾風(fēng)格籠罩下,宮廷詩人不必說,就是四杰這樣強烈要求轉(zhuǎn)變風(fēng)氣的人物,詩歌風(fēng)格也明顯偏于華麗。像唐太宗李世民這樣叱咤風(fēng)云的人物吧,唱出來的也是“結(jié)伴戲方塘,攜手上雕航,船移分細(xì)浪,風(fēng)散動浮香”。這種詩與南朝那些跟著皇帝起哄的詩人所作,幾乎無法區(qū)分。

  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文學(xué)史習(xí)慣稱之為王楊盧駱。他們主要活動于七世紀(jì)下半葉八十年代以前。這是一批少年才子,才華橫溢,精神飽滿,一出場就英氣勃勃;這是一批短命詩人,活得最短的王勃才二十七歲;這又是一批苦命詩人,王勃是淹死的,盧照鄰是因長期癱瘓投水自盡的,駱賓王是被殺的。他們雖然時運不濟,生活多艱,但都立志要掃蕩詩壇的積穢,革除陳陳相因的宮廷文學(xué),要求寫出自己真實的感受,在詩中塑造出一個真實的自我,改變詩歌與時代就像油花漂在水面上的關(guān)系,要叫詩歌具有激情和生氣。他們的能量雖然有限,但先聲奪人,相互呼應(yīng),經(jīng)過一番縱橫馳驟,終于為唐詩的出場準(zhǔn)備好了必要的布景和合適的氣氛。四杰的成就有限,又沒有完全擺脫南朝綺靡文風(fēng)的影響,因而頗受后人非議。杜甫對此很是不平,曾斷然指出:“王楊盧駱當(dāng)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四杰中成就最高的王勃,只活了二十七歲。他二十六歲時寫的《滕王閣序》,是傳誦千古的名文。據(jù)說當(dāng)時鎮(zhèn)守南昌的都督閆某,把滕王閣裝飾一新,九月九是大會賓客,叫他女婿先寫好一篇記述滕王閣的文章,到時候假裝是即興創(chuàng)作來向賓客夸耀。宴會時,主人裝模作樣讓在座的人寫。知情人都知趣地推辭,王勃卻不知天高地厚,竟接過筆來真的寫起來,惹得閆都督勃然大怒。不過,唐朝人胸襟就是寬廣,當(dāng)王勃寫到“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時,閆某大為驚服,不但不生氣,還主動請王勃接著寫下去。“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黃昏時江邊的這一幅秋景多么開闊,多令人神氣習(xí)氣揚!《滕王閣序》雖然不算詩,但卻是詩味醇厚的一首散文詩,其審美效應(yīng)永不會衰變。文章以一首詩結(jié)尾:“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與朋友分手,一般總不免會有些傷感,這首詩卻一反常情認(rèn)為只要是知己,即便分隔天涯,也仍然像近鄰一樣。詩中沒有一句解釋的話,但天下升平,到處都有能給人踏踏實實的安全感,卻作為堅實的背景襯托在詩的背面。只有時代開放、清寧、透明度高,送行的和被送的都根本想不起來會遇到什么意外的侵害,分手時才會有這么開朗的心情。“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表達(dá)了人類這種普遍的愿望,因而流傳千古,成了隨時都能被引用的名句。

  四杰中的楊炯曾說“愧在盧前,恥居王后”。很顯然,認(rèn)為排名在盧照鄰之前感到慚愧,是故作謙虛,真正的用意是不服王勃。他恃才傲物,罵那些裝模作樣的朝廷官員為“麒麟楦”,意思是麒麟的填料。問他此話怎講時,他說耍麒麟的都是用布畫麒麟蒙在驢身上,看起來像麒麟,其實揭掉畫皮,不過是一頭驢。真是罵絕了!幸好他生在唐代,不然的話,光憑這件事,就足以叫他掉腦袋。

  盧照鄰遭遇極慘,中風(fēng)癱瘓十年,最后因無法忍受而投水自盡。他的《長安古意》中有兩句,“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是至今還不時有人引用的名句。

  做父母的大概都給孩子教過幾首唐詩,教的詩中大概也會有這樣一首吧:“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這首詩據(jù)記載是駱賓王七歲時寫的。

  駱賓王是浙江義烏縣人。徐敬業(yè)起兵反武則天時,他寫了一篇《討武氏檄》,把武則天有的沒有的劣跡全兜出來抖落了一番。據(jù)說武則天滿不在乎,但聽到“一杯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時,不禁一震。聽左右說是駱賓王寫的以后,就說:“宰相之過也。人有才如此,而使之流落不偶乎?”“一杯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這對激發(fā)朝廷百官起來反對武則天,是極有煸動力的。徐敬業(yè)起兵失敗后,據(jù)傳說,他曾在靈隱寺這里匿藏,出家做了僧人。有一天,宋之問來到靈隱寺,晚上在寺內(nèi)獨自散步,想做詩,但剛想好兩句就接不下去了。一個白髯蒼蒼的老僧,也就是駱賓王來到他的跟前,問明情由后,就補給他了兩面三刀句“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這種傳說的含金量大概是不會高的。也許,宋之問這首《靈隱寺》非常平庸,中間偏以夾著這非常精彩的一聯(lián),后人就故意剝奪他對這一聯(lián)的著作權(quán)吧。也許,宋之問人品低劣,后人就編出這個故事,把這一聯(lián)警句剜出來,歸到駱賓王的名下吧。

  初唐四杰開始沖破唐初宮廷詩風(fēng)的束縛,使詩歌從應(yīng)制應(yīng)酬,歌功頌德的圈子里跳出來,擔(dān)負(fù)起歌唱人生的使命。但是他們還缺乏強有力的理論武器,使唐詩總結(jié)過去,迎向未來。歷史選擇了陳子昂,來完成為唐詩展開一個新天地的使命。

  陳子昂旗幟鮮明地反對南朝的貴族文學(xué),反對那種只求詞藻華麗而內(nèi)容空洞的詩風(fēng)。他不僅在理論上為唐詩的發(fā)展指明了道路,而且唐詩創(chuàng)作也實踐了自己的理論。他的《感遇》三十八首,或諷刺現(xiàn)實、感慨時事,或感慨身世、抒發(fā)理想,都表露出強烈的自我意識和進取精神。“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遲遲白日晚,裊裊秋風(fēng)生,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春夏之交,草木茂盛青翠的樹林里,蘭草和杜若這類香草紫莖上開出朵朵紅花,使?jié)M林的草木相形遜色,然而畢竟是幽獨的。年光易逝,秋風(fēng)又起,空有陣陣香氣,又能怎么樣呢?詩中的抒情主人公懷才不遇,像幽林里的紅花,無人欣賞,只有隨著年光的流逝自生自滅而壯志難酬。

  七世紀(jì)末,武則天當(dāng)皇帝的時候,派人遠(yuǎn)征契丹,以陳子昂為參謀。由于主將不力,軍事失利,他幾次進言,不僅不被采納,還受到降職處分。他登上幽州臺時,感慨萬千,唱出了他的千古絕句《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這首詩驀地而來,戛然而止,沒有起承轉(zhuǎn)合,沒有寫景,也沒有借景抒情。它明白如話,用普通話來念,甚至連韻都不押。這是詩嗎?不像,它只像一聲長長的浩嘆,只像一聲宣泄憤懣的長嘯,像隱隱約約卻能使大地顫動的春雷在呼喚萬物蘇醒。抒情主人公有如巨人一樣屹立在幽州臺上,舉目四望,涌來的是無古無今的孤獨。沒人理會,更沒人理解,只有無法撫平的惆悵在內(nèi)心翻涌,終于化作兩行澀淚滔滔而下。他眼里噙著飽含歷史滄桑的悲哀,而不是沮喪;他要及時發(fā)奮,而不是萬念俱灰。這首詩之所以如此震撼人心,傳誦千古,原因大概就在這里吧!
 
第三集吳中四士
唐詩經(jīng)過近百年的醞釀,終于迎來了它的鼎盛期。盛唐詩于是挽起狂風(fēng),掀起巨浪,鼓動著磅礴于天地的雄渾登上了中國詩壇的制高點,中國古代詩壇上這顆最紅最亮最熱最有吸引力的太陽升起來了。在這段跨度最小,才只有四十多年有時間里,多少開宗立派的人物,都從時代的風(fēng)云中涌現(xiàn)出來。王維、王昌齡、高適、岑參,這些稱雄一世的詩人,都與詩壇上獨絕千古的巨人李白比肩而立,相視而笑,各自以斑斕的色彩裝點著盛唐的百花園。

  賀知章、張旭、張若虛和包融,都是江浙一帶人。這一帶古代屬吳郡,也叫吳中,因此人們稱他們?yōu)閰侵兴氖俊K麄冊诋?dāng)時也是都光芒四射,只是由于被時代的塵埃遮掩,才暗淡下來了,但除包融以外,都有一兩首膾炙人口的詩。在聽盛唐諸大家的英雄交響曲和田園交響樂之前,讀讀這些詩人的詩,就像聽小夜曲,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賀知章字季真,愛飲酒,愛聊天,愛開玩笑。他是宰相級的大官,晚年卻又忽發(fā)奇想,出家當(dāng)了道士。唐玄宗曾把紹興這里的鑒湖一角賞賜給他補貼家用,他晚年就是在這里度過的。由于狂放不羈,因而自稱四明狂客。他和李白是忘年之交。李白在《對酒憶賀監(jiān)》詩中說:“四明有狂客,風(fēng)流賀季真。長安一相見,呼人謫仙人。”李白是個狂人,而在李白眼中,賀知章了是個狂的可愛的人物,這就可以想象他的為人了。

  “主人不相識,偶坐為林泉。莫漫愁沽酒,囊中自有錢。”(《題袁士別業(yè)》)看到人家園子里林泉優(yōu)美,盡管不相識,竟然大模大樣進去玩;還聲言口袋里帶了買酒的錢,討請主人不必為如何款待發(fā)愁。從這首詩就可以看出他的狂放。他是為傳誦的詩是: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離別家鄉(xiāng)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fēng)不改舊時波。(《回鄉(xiāng)偶書二首》)

  小孩子敢“笑問客從何處來”,湊到跟前來起哄,說明詩人自己也是樂呵呵的。他“少小離家”,“近來人事半消磨”,只剩下鏡湖水還是老樣子,卻沒有一點哀傷。這既展示了他性格的放達(dá),同時也折射出盛唐時期社會的安定和時代精神的豪邁。

  張旭外號張顛,以草書著名。他的草書,和李白的詩,裴旻的舞劍。在當(dāng)時并稱「三絕」。裴旻的舞劍看不到了,無從說起。拿李白的詩和張旭的草書相比較,實在是獨具只眼,其可比之處就在于都是狂人,都在各自的領(lǐng)域達(dá)到了順乎自然而又出神入化的境界。據(jù)說張旭寫草書時,寫要喝得醉醺醺的,狂呼大叫瘋跑一氣,然后才趁著酒勁兒那起筆來一揮而就。

  著名詩人李頎在《贈張旭》中說的可以證實這一點:“張公性嗜酒,豁達(dá)無所營,皓首窮草隸,時稱太糊精。露頂據(jù)胡床,長叫三五聲,興來灑素壁,揮筆如流星。”張旭是蘇州人,戲稱他為太糊精真是恰到好處。不過他留下的幾首詩,卻不像他草書那樣狂放,像《桃花溪》這首詩所描繪的那樣,“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青溪何處邊?”在淡淡的煙霧中,影影綽綽望見遠(yuǎn)處有一座高聳的橋,可是要找的地方還是找不著。詩人來到一塊突出水中的大石頭上,問劃船從這里經(jīng)過的漁人:從桃花源里流出來的桃花,流得青溪里到處都是,叫人怎么順著流動的桃花去找到桃花源呢?從表層信息來看,不過是說詩人來游了一趟桃花源,盡管找不著洞口,可也并不著急。這是詩意的旅游,是來尋詩。可是我們順著詩人的足跡。再來找一遍看。青溪里這隨著水波翻動的桃花,到底是從哪里流出來的呢?“世中遙望空云山”,向哪兒去找桃花源呢?這云風(fēng)霧罩的桃花源,是一個地方,但更像是人生想要達(dá)到的一種境界。因此從深層意蘊看,這又是哲理的旅游。是在進行層層深入的哲理思考。“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青溪何處邊?”

  張若虛的生平事跡都不可考,只知道是揚州人。他只流傳下兩首詩。但《春江花月夜》卻是古今傳誦的名篇?!洞航ㄔ乱埂吩悄铣幕杈惡笾鲃?chuàng)作的,當(dāng)時還譜了曲,可以唱。后來,詞和曲都失傳了。張若虛這首《春江花月夜》是借舊題寫新詩,是借舊瓶裝新酒。這首詩,寫農(nóng)歷二月間詩人在長江邊上思念故鄉(xiāng)揚州的種種感慨和想象。唐詩中把長江下游寬闊的江面也叫做海,因此這里的“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雖然說的是海,指的卻是浩茫茫的長江。詩就從春天、長江、花林、明月和夜晚這五個方面切入,把由此引出的種種意象穿織組合在一起,反復(fù)詠嘆拂拭不去的鄉(xiāng)愁。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詩人望著一江春水向東流。月亮從寬闊的江面上升起,映著滟滟的江波,展現(xiàn)出一片明澈。詩一出手就渲染出一片浩闊,朦朧又透明的夜景,似真似幻,使人面對著無限的時空,仿佛突然進入一種失重狀態(tài),進入一種尋求頓悟的深沉。由隨波一瀉千里的月色,詩人又想到江流長在,月光長在,而人生卻是那么短暫,于是繼續(xù)感慨地嘆道:江流宛轉(zhuǎn)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绽锪魉挥X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天上水上,皓白無塵,只有這一輪孤月,在無窮的宇宙中永無終止的漂泊。月亮,最初照見的是什么人?將要照見的又是什么人?人類生命的系列雖然是無盡的,但“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一代一代的人都消逝了,只有滾滾滔滔的長江依然在滾滾滔滔地流淌。這種世路無窮、勞生有限的感慨并不是一發(fā)不可收拾,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因為詩人畢竟生活在唐代,畢竟有找到發(fā)展機遇的可能性,所以只點到為止。

  接下來詩的脈絡(luò)轉(zhuǎn)換,轉(zhuǎn)入傳統(tǒng)的游子思婦的相思。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yīng)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移動的月光,一定是正照著那女人的梳妝臺。思念之情,如同這皎潔的月色一樣籠罩著她。放下簾子也推不走,出去搗衣也拂不去。

  最后脈絡(luò)再次轉(zhuǎn)換,詩人由想象又回到現(xiàn)實。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fù)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春天已過了一半,快到落花時節(jié),江水眼看就要把春天送走了。剛才看著升起的月亮,又開始西斜,詩人卻就是回不去,回家的路就像從碣石到瀟湘一樣遙遠(yuǎn)。不知道是否有人乘月歸去,反正自己只能望著江邊的樹蕩起離愁。

  全詩雖然帶著一種淡淡的哀愁,但洋溢著濃郁的青春氣息。音調(diào)嘹亮,意境清澈而透明。
 
第四集邊塞詩人(上)
盛唐的邊塞詩意境高遠(yuǎn),格調(diào)悲壯,像雄渾的軍號,一聲聲吹的歷史都熱血沸騰。

  盛唐的邊塞詩人視野開闊,胸懷激蕩,充滿了磅礴的浪漫氣質(zhì)和一往無前的英雄主義精神。他們唱出了時代的最強音,充分體現(xiàn)了盛唐精神,是古代詩壇上絕無僅有的奇葩,是后世詩人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峰。

  在這批邊塞詩人中,七言絕句寫的既多又好的當(dāng)數(shù)王昌齡。七絕在初唐時就開始成熟了,但表現(xiàn)能力還沒有充分發(fā)掘出來,。佳作還不多,王昌齡以其成功的創(chuàng)作實踐。,使七絕這種詩體的概括能力發(fā)揮到了極致,與李白同為寫絕句成就最高的詩人,有人甚至說他超過李白。他名氣很大。有“詩家天子王江寧。”的美譽。所以叫王江寧,或是因為他是江寧人,或是因為他在江寧做過官。他的組詩《從軍行》七首幾乎全是精品,從各角度揭示前線將士的心理活動。比如第四首: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出手一句“青海長云暗雪山”,就把戰(zhàn)爭氣氛渲染的十分金屬飽滿酣暢:“黃沙百戰(zhàn)金甲”既揭示了環(huán)境的艱苦,又展現(xiàn)出戰(zhàn)士們輕身許國的英雄氣概。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guān)山離別情??潄y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坐海風(fēng)秋。更吹羌笛關(guān)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這種萬里遠(yuǎn)隔思念妻子的哀愁,所以會那么無可奈何,是因為每一次思念都可能是最后一次,因為一出戰(zhàn)就可能再不會回到這“烽火城西百尺樓”來了。這是真正的帶著血絲的相思!“不破樓蘭終不還”,固然英雄氣概十足,但詩人同時也看到了戰(zhàn)爭給普通士兵帶來的痛苦,并沒有一味沉浸在立功封侯的幻想中。

  他的《出塞》更是古今傳誦的名篇,被譽為唐代絕句的壓卷之作。

  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說“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實際的含義不過是一輪明月照邊關(guān)。然而,把明月照邊關(guān)這種悲涼的意境推到秦漢時期,這一句就由寫眼前的實景,一變而為飽含歷史深度的虛景,虛實相生,從而使這句詩的內(nèi)涵變得無比深厚。這也就是說,從秦漢時期以來,一代一代的人就一直在進行這樣的萬里長征,多少人就死在這邊關(guān)上一去不復(fù)返??畤@沒有李廣那樣的龍城飛將飛將來擋住胡馬,不讓度過陰山,既痛惜自己無用武之地,不能報效國家,立功邊塞,又深切地同情邊關(guān)將士長期征戰(zhàn),有家不能歸的痛苦。詩人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該怎樣來避免這種歷史悲劇的重演。他只能幻想出現(xiàn)飛將軍李廣,用戰(zhàn)爭來制止戰(zhàn)爭,但同時他也深刻地意識到“昔日長城戰(zhàn),咸言意氣高,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塞下曲》)就算能用戰(zhàn)爭來制止戰(zhàn)爭,也是“白骨亂蓬蒿”,同樣是個悲劇,這首詩讀起來特別上口,每一個音跟前后的音搭配的都恰到好處,我們著重從音調(diào)的和諧來讀上一遍就會知道:“秦時明月漢時關(guān),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邊關(guān)既有征夫,內(nèi)陸就有怨女。他的《閨怨》就是寫妻子思念從軍在外的丈夫的: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他的送別詩《芙蓉樓送辛漸》也是獨出心裁的名篇: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隆B尻栍H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王昌齡的好朋友王之渙,年輕時以豪俠自命,愛擊劍打獵,縱灑悲歌。他詩名很大,是邊塞詩人中重要的一家,可惜他命運不濟,詩集失傳,只流傳下來六首絕句。據(jù)記載,有一回他和王昌齡,高適等人到酒店唱酒,正好來了一批藝人,于是他們約定,等會兒這些藝人唱歌時,唱誰的詩最多,就說明誰的詩名最大,結(jié)果一個樂工唱了王昌齡的兩首絕句,一個唱了高適的一首絕句,王之煥說:樂工唱的都是鄉(xiāng)下人聽的樂曲。等著瞧吧!果然,一個漂亮的歌妓起來唱道: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那個歌妓又連唱兩支歌,都是王之煥的詩。從這個文壇掌故就可以看出來,他在當(dāng)時的詩名有多大,這首《涼州詞》是唐詩中的名篇。黃河從白云中滾滾流出,一座孤城被圍繞在萬仞高山之中,展示出邊塞風(fēng)光的荒寒壯闊。第三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既可指羌笛吹著表現(xiàn)征人思家的《折楊柳》曲子,也可指羌笛嗚嗚咽咽,似乎在怨恨塞外的楊柳不肯舒青漲綠來遮綠掩荒寒。全詩既表現(xiàn)了征人的辛苦,又有一種豪邁的氣勢。

  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首《登鸛鵲樓》更是連三歲的孩子都能背誦。詩人登上山西省永濟縣的鸛鵲樓,望著慘淡的日頭西沉,滾滾的黃河?xùn)|瀉,視線向東西兩向伸延,使視野無限廣闊。后兩句由實入虛,再推進一步,把視野再次拓寬。四句二十個字,字不奇,句不奇,景不奇,情不奇,但卻展現(xiàn)出如此磅礴的氣勢,這簡直是奇跡!“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同時代的另一個詩人王翰,也有一首廣為流傳的《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葡萄美酒斟進夜光杯,還有隨軍樂隊在馬上彈奏琵琶助興,即將開赴前線的將士怎么能不痛飲!抒情主人公的內(nèi)心也有幾分無可奈何,但壓不倒那種豪邁的英雄氣概,情緒仍然是樂觀的。這種詩只有盛唐人寫得出來,也只有盛唐人能這么微笑著來感受走向死亡的痛苦。“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

  另一個重要的邊塞詩人李頎,也擅長寫七言古詩。他不大看中功名利祿,卻非常想做神仙,服食丹砂,期盼著白日飛升。王維在《贈李頎》詩中說,“聞君餌丹砂,甚有好顏色,不知從今去,幾時生羽翼”。李頎最著名的詩是《古從軍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行人習(xí)斗風(fēng)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萬里無城廓,雨雪紛紛連大漠。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聞道玉門猶被遮,應(yīng)將性命逐輕車,年年戰(zhàn)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難能可貴的是,李頎不但同情“聞道玉門猶被遮,應(yīng)將性命逐輕車”的漢族士兵,同時還看到了“胡兒眼淚雙雙落”,看到了戰(zhàn)爭給少數(shù)民族帶來的苦難。“胡兒眼淚雙雙落”再用“胡雁哀鳴夜夜飛”來襯托,“胡雁哀”與“胡兒落淚”這兩個意象疊印在一起,是多么鉆心刺骨的審美刺激力!李頂?shù)倪@種思想境界,是其它反戰(zhàn)傾向鮮明的邊塞詩人所沒有達(dá)到的。就為了這句話,中華兒女也應(yīng)當(dāng)在心靈深處塑一個巨大的銅像來紀(jì)念他。
 
第五集邊塞詩人(下)
 邊塞詩人中最有代表性的詩人是高適和岑參,后世合稱高岑。

  高適的性格和李白有些相近,很有些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氣派。他在《別韋參軍》中說自己“二十解書劍,西游長安城,舉頭望君門,屈指取公卿”。盛唐即是出狂人的時代,自然不會只出李白一個。他才氣沒有李白大,但有實際政治才干。整個唐代,大詩人中政治才干最出色的,官兒也做的最大的就數(shù)高適。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搶金伐鼓下榆關(guān),旌旗逶迤碣石間。校尉羽出飛瀚海,單于烈火照狼山。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fēng)雨。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當(dāng)恩遇恒輕敵,力盡關(guān)山未解圍。鐵衣遠(yuǎn)戍辛勤久,玉箸應(yīng)啼別離后。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邊庭飄飄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jié)從來豈顧勛,君不見沙場征戰(zhàn)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燕行歌》寫妻子思念出征在外的丈夫,是從三國時期以后人人套用的老詩題。高適這一首雖然也還是寫了“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但沖破了這一傳統(tǒng)題材的限制,從戰(zhàn)士出征時的心態(tài)、戰(zhàn)事的緊急、戰(zhàn)爭的殘酷、到軍中苦樂不均、征人思?xì)w與對和平的向往等等,都一壞扣一壞組織在一起。這首詩就像用打擊樂器伴奏的進行曲,節(jié)奏強勁而又沉著,聲勢浩大,使人聽了由不得會精神振奮起來。

  高適擅長寫七言古詩,氣勢壯闊,開合動蕩,具有很強的感染力。他的七絕不多,但有幾首也能于小中見大,具有豐富的內(nèi)蘊,境界高遠(yuǎn)。

  千里黃云白日熏,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

  詩人先極力渲染分手時環(huán)境的慘淡凄涼:黃云千里,白日昏暗,北風(fēng)吹雪,大雁南歸。在這種氣候中與朋友分手,心情自然更覺沉重。但第三、四句突然一振,在這暗淡的天幕上劃出一道亮色,使氣氛一下變得輕松了。這正顯示出盛唐人開闊的胸襟氣度。“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與王勃的“海內(nèi)存知已,天涯若比鄰”更多出幾分豪邁,多出幾分自信。

  岑參是盛唐最典型的邊塞詩人,在八世紀(jì)五十年代,他曾經(jīng)兩次出塞,在新疆前后呆了六年。他邊塞詩的特點,我們應(yīng)當(dāng)從兩個方面去把握。第一,他是一個好奇的人,正如杜甫說的“岑參兄弟皆好奇”(《美陵行》)。早年他就喜歡從出人意表的角度去發(fā)現(xiàn)詩。有了邊塞生活的體驗以后,他的好奇天性也拓開了一個新的天地。

  第二,岑參詩中的一股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這也是其它邊塞詩人所無法比擬的。他贊嘆別人“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他自己就是這樣作為戎裝的少年英雄馳騁在西北戰(zhàn)場上的。他出塞時,才三十出頭,正是充滿銳氣的年齡。王昌齡、高適等年輩稍長的詩人,隨著開元盛世的逐漸萎縮,朝政的日益腐敗,已經(jīng)開始認(rèn)識到戰(zhàn)爭的殘酷和非正義性的一面時,岑參卻還在戰(zhàn)陣上高呼馳騁顯示英雄氣概。這種心態(tài)和思想境界,就使他的詩和高適比較明顯的區(qū)別。高適觀察比較深入,更多的看到戰(zhàn)士的艱苦,因而詩的色彩要淡一些。岑參則用綺麗的筆調(diào)來凸顯西北地區(qū)冰天,雪地,火山,熱海的異域風(fēng)光,歌頌保衛(wèi)邊疆的戰(zhàn)爭,歌頌將士們不屈不撓,立功報國的豪情壯志,有一種感人的奇情異彩。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茫茫黃入天。輪臺九月風(fēng)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fēng)滿地石亂走。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漢家大將西出師。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拔,風(fēng)頭如刀面如割。馬毛帶雪汗氣蒸,五鏵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虜騎聞之應(yīng)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xiàn)捷。

  詩寫“漢家大將西出師”,在“輪臺九月風(fēng)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fēng)滿地石亂走”的惡劣氣候中行軍。光從這種氣氛的渲染就能使人感覺到,這是一支不可戰(zhàn)勝的鐵軍,所以詩人信心十足地斷定,“虜騎聞之應(yīng)膽懾”因而要在“車師西門佇獻(xiàn)捷”。這種百折不撓的戰(zhàn)斗精神,在其它邊塞詩人的詩里很難找到的。

  《白雪歌送武判關(guān)歸京》是詩人又一重要作品。這首詩,一開始就使人感到新奇。“胡天八月即飛雪”,按常情說,這種氣候應(yīng)當(dāng)使人感到“愁云慘淡萬里凝”才對。然而,作為盛唐時期一個好奇的年輕人,岑參卻忽發(fā)奇想,認(rèn)為壓在枝頭上的不是雪,而是盛開的梨花,“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兩句至今還經(jīng)常有人引用的詩句往這里一擱,就使陰暗的天空突然有了亮色,空氣突然變暖了,從而也奠定了全詩豪邁樂觀的基調(diào)。“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展現(xiàn)出一派異域情調(diào)。詩人眼尖,還特別注意到轅門上面那高擎的紅旗,折雪襯著經(jīng)旗,色彩對比是那么強烈。紅旗應(yīng)當(dāng)是在風(fēng)中飄動的,只不過偶然風(fēng)停了,才垂掛著不動。這一特殊情況使詩人又設(shè)想入奇:似乎不是風(fēng)逼著旗子一動也不動地展開,而是旗子凍僵了大風(fēng)也吹不動。用好奇的目光來取景,用入奇的筆調(diào)來繪景,就使非常平常的送別場面,被描繪的那么綺麗豪放,使人百讀不厭:北風(fēng)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動蕩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fēng)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zhuǎn)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還應(yīng)當(dāng)提一提也以寫古詩著名的崔顥。有人甚至說,唐玄宗開元,天寶年間,也就是八世紀(jì)上半葉,知名度最高的詩人就數(shù)他和王維。這至少說明他在當(dāng)時是個大名鼎鼎的人物。“高山代郡東接燕,雁門胡人家近邊。解放胡鷹逐塞鳥,能將代馬獵秋田。山頭野火寒多燒,雨里孤峰濕作煙。聞道遼西無戰(zhàn)斗,時時醉向酒家眠”?!堆汩T胡人歌》這首詩寫邊地少數(shù)民族好勇尚武,粗獷豪邁的精神面貌,真是有聲有色。不過,他的名字是和《黃鶴樓》這首不朽的七律詩聯(lián)系在一起的,還不如徑直來讀這首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第六集山水詩人
 
山水田園詩人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因此也稱王孟詩派。這些詩人用開闊的胸懷,深細(xì)敏感的審美嗅覺,來描繪山水風(fēng)景的優(yōu)美壯麗,歌詠田園生活閑適靜謐,從一個側(cè)面折射出盛唐時期社會的安定,農(nóng)民的安居樂業(yè)和時代精神的開朗樂觀。以前對山水詩評價過低,認(rèn)為是遠(yuǎn)離時代的。其實不然。“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也是山水詩,只因為是在亂世,詩人才那么心情沉重。那么,在太平時期,王維歌詠“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不也正符合時代的要求么!

  最杰出的山水田園詩人是王維。據(jù)記載,王維九歲就能寫詩。像那首膾炙人口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就是王維十七歲時寫的: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維精通音樂,擅長草書和隸書,繪畫的成就尤其突出,以致宋代大詩人蘇軾稱贊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就是以這種全面的藝術(shù)修養(yǎng)為基礎(chǔ)的。

  三十七歲時,王維曾出使涼州也就是今天甘肅中部,途中做了一首《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渭城城朝雨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送元二使安西》),這首當(dāng)時就有人譜曲,稱為《陽關(guān)三疊》,成為流傳廣遠(yuǎn)的送別歌詞,用最普通的詞組成最普通的句子,一看就懂。但是情意又那么深長,音調(diào)又那么響亮,使人感到正是自己要說的話,只是沒有說出來罷了。“渭城城朝雨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

  開元末年,也就是公元八世紀(jì)四十年代初,口蜜腹劍的奸臣李林甫開始得勢,把兢兢業(yè)業(yè)治理國家的著名宰相張九齡擠出朝廷,這意味著政治局勢即將發(fā)生重大的變化。王維為了逃避可能會有的意外,就開始過一種半隱半仕的生活。這是政治局勢變化對他的影響。其實,王維在封閉狀態(tài)的生活中越陷越深,更主要的還是他自己立身處世的原則造成的。他母親長期奉佛,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對他來說自然是不可抗拒的。中年喪妻以后,他就沒有再娶,一直過著長齋奉佛的獨身生活。這時正是后來對祖國詩歌有深刻影響的禪宗蓬勃發(fā)展的時期,他對禪宗的哲理興趣越來越大。他的詩歌風(fēng)格也發(fā)生了變化,早年那種意氣風(fēng)發(fā)的詩不見了,代之而起的,是融合畫意、詩情和禪理的山水詩。這種小詩像一幅畫,詩情清淡,卻又蘊涵著不把捉的禪理。他這類詩成就極高,可以說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中年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偶然值鄰叟,談笑無還期。

  抒情主人公完全跳出了名韁利鎖的磁場,內(nèi)心有一種以安全感為地基的從容不迫,從而能進入一種絕對自由的精神境界,用不帶任何功利的審美目光,自得其樂地去發(fā)現(xiàn)及其平凡,有時旁人發(fā)現(xiàn)不了的自然美。

  孟浩然和王維是好朋友,在贈王維的詩(《留別王維》)中說:“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當(dāng)路誰想假!知間世所稀”??梢娝前淹蹙S當(dāng)知音的。

  孟浩然的生平事跡非常簡單:四十歲以前一直住在襄陽,四十歲時到長安考過一次進士,然而卻沒有考上,從此也就不得不斷了做官的念頭了江浙一代游歷了幾年之后,最終死在襄陽。盛唐的大詩人,沒有誰一生過的像他這么平淡的。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去夢澤,波撼岳陽樓。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這首詩是贈張九齡的。八世紀(jì)三十年代末,張九齡從宰相的官位上被貶到荊州。由于欣賞孟浩然的詩,就把他請到荊州,并給他小官做。還從來沒做過官的孟浩然非常高興,寫下了這首境界雄闊的詩。“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樓”,寫洞庭湖的云霧迷朦,波濤浩渺,寫得氣勢磅礴,充分顯示了盛唐氣象。孟浩然所以要把洞庭湖寫的這么浩浩蕩蕩,無邊無際,是因為他要用湖來象征人間吧。在人世間他無依無靠,沒有得力的人物來提拔他,就如同“欲濟無舟楫”――想過洞庭卻找不到船一樣。現(xiàn)在當(dāng)過宰相的張九齡來了,給他官做,終于使他有了施展抱負(fù)的機會。他“坐觀垂釣者”,也想到湖邊來釣上一條大魚,也就是想趁此機會來干一番事業(yè)。只是很可惜,一生只活了五十二歲的孟浩然,這時已經(jīng)是四十八歲了。

  從初唐到盛唐,孟浩然是第一個大力寫山水詩的詩人。他的山水詩,不因情造景,既有了某種情然后再找出相應(yīng)的景作襯托,也不光是借景抒情,即由于某種景而生發(fā)出某種情來。他在山水詩中,情與景是水乳交融中寫出詩來的。

  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風(fēng)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維氣憶游。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既是寫景,又是抒情,或者說,這是營造出來的一種化境,根本無法說清究竟是寫景還是抒情。在此之前,山水詩達(dá)到這種情景交融的境界的,不能說沒有。但只有到了孟浩然,才懂得有意識地去營造這樣的境界,提高山水詩的表現(xiàn)能力。再以他另一首表現(xiàn)田園生活的名詩為例: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過故人莊》)

  孟浩然所做的詩中流傳最廣的是《春曉》這首詩,乍看只不過是嘆息春天的花朵容易凋謝,有一片淡淡的惜春之情。但細(xì)一想,不是不可以說,這是暗示在社會的風(fēng)雨聲中,青春容易消逝嗎?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一想起這首詩,人們總是能想起許多失落的惆悵,其實詩的意蘊遠(yuǎn)不止這些。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第七集一代詩仙(上)
 
 四川江油縣青蓮鄉(xiāng),雖然只是個小地方,但卻是一代大詩人李白的故里。一代詩仙就從這里起步,以隱隱雷聲的腳步闖進詩壇,在中國詩歌史上留下了一座永遠(yuǎn)閃耀著寶石紅光的詩碑,留下一個永不褪色的名字。

  李白字太白,自號青蓮居士。據(jù)記載,他出生在唐朝安西都護府的碎葉城,在今天吉爾吉斯斯坦北部,大約五歲時才遷到這里。他父親叫李客。“客”可能是是對外來人的稱呼,表明他們不是當(dāng)?shù)厝?。?jù)李白自己說,年輕時漫游揚州一帶,不到一年就“散金三十余萬”(《上安州裴長史書》)。后人據(jù)此推斷,他父親應(yīng)當(dāng)是個腰纏萬貫的大商人。李白生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從開始懂事的時候起就呼吸著這青山綠水的芬芳。他的詩“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這種清新自然,不事雕琢的美,應(yīng)當(dāng)說就是這蜀江的水碧山青的自然風(fēng)光熏陶出來的。

  他“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六甲泛指道教典籍,百家則泛指各派的學(xué)說。四川一直是道教最活躍的地方,李白對道教熟悉是很自然的。再者,道教尊莊子為真人,而莊子最超絕的地方,就是站在九天絕頂來看人間,用超然物外的態(tài)度來對待生活中的一切歡哀苦樂。李白所以有那種天上地下獨往獨來的氣概,固然是由于他站在盛唐這座歷史的高峰上,有條件看的遠(yuǎn),但也由于莊子的哲學(xué)思想給了他沖開一切傳統(tǒng)束縛的膽識,使他敢于昂頭去觀照宇宙,把視野擴張到最大限度。此外,李白還“十五觀奇書”,“十五好劍術(shù)”,“十五游神仙”。從這些詩句就可以看出來,他雖然也熟悉儒家典籍,但向往的卻是“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鵬,而根本不屑于做儒家的信徒。

  二十四歲時,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yuǎn)游”。開始了他向詩壇的進軍。他是云,必須飛到天頂去探測天空的浩渺;他是水,必須奔向大海的去揚起海上狂濤。他“五岳尋仙不辭遠(yuǎn),一生好入名山游”,幾乎游遍了黃河中下游和整個長江流域的各個地區(qū)。在當(dāng)時,且不說旅游主要靠步行,就是騎馬,乘船,坐牛車,要走遍這么廣大的地域,至少在精神上,他每時每刻都在奔波。李白不僅到過許多地方,見多識廣,而且人生閱歷也充滿了傳奇色彩。

  他當(dāng)過隱士,在山林里與朋友酣飲縱酒,養(yǎng)了無數(shù)的馴鳥。他曾經(jīng)當(dāng)過道士,一門心思采藥煉丹,求仙學(xué)道,以為真的能夠白日飛升,他精于騎術(shù),擅長射箭,擊劍,以游俠自命,身上老是帶著一把短劍。他曾經(jīng)受到朝廷的征聘,有過皇帝召見,親自下車迎接的殊榮,由一個普通百姓一躍成為翰林學(xué)士,在安史之亂中他曾投筆從戎,以東晉著名的宰相謝安自命,想干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yè),也因此而意想不到地卷入政治斗爭,被關(guān)進監(jiān)獄,成了囚犯,被判處永遠(yuǎn)流放夜郎,遇赦免后,年已六十他還趕到今天的南京,準(zhǔn)備去參加平定安史之亂的軍隊??傊?,他一生的經(jīng)歷大起大落,充滿了榮光和艱險。他打過交道的人,上自唐玄宗,楊貴妃,朝廷各級官員,下至監(jiān)獄里的牢頭,和尚,道士和最底層的農(nóng)夫農(nóng)婦。他熟悉各個階層,各種身份和各種職業(yè)的人,把這五光十色的生活都收錄在他的詩里。

  他能寫高適,岑參那種大氣磅礴的邊塞詩。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fēng)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戍客望邊邑,思?xì)w多苦顏。高樓當(dāng)此夜,嘆息應(yīng)未閑。(《關(guān)山月》)。

  王維的詩境界幽靜,但又充滿了生機。這種詩李白也有。

  對酒不覺暝,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鳥還人亦?。ā蹲郧病罚?br>
  王維詩中有一種禪悅的境界,這是李白詩中所沒有的,但李白這首詩另有一種沉著瀟灑。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靜夜思》)

  這大概是漢語詩中流傳最廣的一首。游子思鄉(xiāng),是小農(nóng)社會永遠(yuǎn)寫不夠的題材。這首詩把“床前”,“明月光”,“地上霜”,這三個意象組合在一起。說“疑是地上霜”,就說明抒情主人公已經(jīng)意識到這不是霜,知道不是霜卻偏生又這么聯(lián)想,正好透露出他心里有一層霜,有一股思鄉(xiāng)的冷氣,國人心里都郁結(jié)這樣一股思鄉(xiāng)的冷氣。所以離開家一看見月亮就會想起這首詩來。

  孟浩然的詩把田園生活寫的那么有滋有味。李白也有一首田園詩,但意趣不大相同。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宿五松山下荀云媼家》)

  這個大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的詩人,并沒有擺出一幅悲天憫人的架勢去同情農(nóng)民,只是作為一個極普通的旅行者,端起老婦人那碗菰米飯,眼里噙著淚水,想吃卻又吃不下去。有幾個詩人能具有這樣震撼人心的人格魅力呢。

  至于他的《將進酒》等等許多獨絕古今的詩篇。別的詩人不要說沒寫過,首先在思想境界上就達(dá)不到那樣的高度。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君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cè)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fù)醒。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灑,與爾同銷萬古愁。

  宋代著名詩歌評論家嚴(yán)羽,說別人寫詩是用筆一句一句寫下來,李白則只要把必里那股氣一張口噴出來就行了,這個比喻真是恰到好處。詩人站在黃河邊上看著“黃河之水天上來”,忽然心情一激動,想到這黃河之水就像人類的生命系列,一代一代去不復(fù)返,但依舊滔滔滾滾而來。然而,人生又是如此短暫,明鏡中的頭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一轉(zhuǎn)眼就是一個生老病死的輪回!面對這無限與有限的矛盾,人活著為什么不盡情享受生活!“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詩人對自己生命價值的實現(xiàn),是如此自信。正由于這首詩強烈地呼喚真實的人生,才使多少被強行壓縮的靈魂都到詩里來享受那足以舒筋活血的通暢。

  李白的詩名越來越大,不但驚動詩壇,而且驚動了許多達(dá)官貴人,最后甚至驚動了對藝術(shù)有深厚造詣的唐玄宗。于是天寶元年,李白四十二歲歲,唐玄宗聽從親信的薦引,下詔征聘他到長安,給予隆重的禮遇。等待的機會終于來了,自以為是超一流的政治家而其實根本不懂政治的詩人,栩栩然得意,高唱著“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南陵別兒童入京》)

  他一廂情愿地以為,這回真的是大展鴻圖了,唐玄宗這位明君,就要把他召到身邊,請教他該如何治理天下,如何使天下太平。然而他錯了,他是完全生活在夢想中的詩人,夢一旦醒來,留下的就只有失望。
 
第八集一代詩仙(下)
 
以詩人的身份,昂首挺胸走進皇宮,成為皇帝的嘉賓,在中國詩歌史上,李白是唯一的一個。詩人能受到這樣的禮遇,也真算黃恩浩蕩了。然而,“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是何等人,豈能把這種過眼云煙的榮耀看在眼里,于是他毫無顧忌地臥在這里,是醉了還是疲憊了?

  “興慶公園”這里的沉香亭,就是當(dāng)年唐玄宗與楊貴妃賞牡丹的地方。臥在這里的李白正閉目養(yǎng)神,等待著噴發(fā)靈感。唐玄宗賞牡丹來了。名花盛開,美人相伴,當(dāng)然需要有音樂助興。玄宗嫌舊詞聽膩了沒意思,一時高興,就頒下圣旨叫李白創(chuàng)作新詞。李白不是醉臥在這里嗎!快起來吧!于是他被人用涼水激醒了,于是一揮而就寫成了著名的《清平調(diào)》詞三首。第三首說:“名花清國兩相歡,長使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fēng)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桿。”這樣的詩,有高度藝術(shù)修養(yǎng)的唐玄宗能不欣賞嗎?皇帝一聲喝彩,于是眾生迎和,都來助興??墒菍畎讈碚f,陪著皇帝尋歡作樂,干這種御用文人干的事,那是卑屈的。他不明白,只有詩人屈從政治家,斷沒有政治家屈從詩人的。他就是不肯明白這番道理,才永遠(yuǎn)都是那個“黃河之水天上來”的不可一世的李白。

  李白在長安待了三個年頭總共一年多的時間,就痛苦的叫喊著“君王雖愛娥眉好,無奈宮中妒殺人”(《玉壺吟》)。后人就此認(rèn)為他在朝亭遭到了讒毀,處境險惡。這話其實信不得。玄宗認(rèn)為他不是擔(dān)負(fù)朝廷重任的人才,應(yīng)當(dāng)說這是非常準(zhǔn)確的評價。按中國傳統(tǒng)的價值觀來衡量,讀書就是為了出仕,出仕只有成為將相,成為方面大員,才算不虛此生。后人就是用這種心態(tài)來看李白,為李白鳴不平的。他們不知道,如果李白不以出將入相,一身系天下安危的政治家自詡,沒有這種狂傲的自信,他就成不了偉大的詩人??扇绻娴漠?dāng)宰相當(dāng)大將軍去了,他也就不會再想到要當(dāng)詩人。因此,李白離開朝廷,主要原因絕不是遭到了讒毀,而只是因為他根本不想去適應(yīng)處處都必須約束自己的政治環(huán)境。唐玄宗善于鑒識人物,認(rèn)為不如給他自由,讓他去寫詩。應(yīng)當(dāng)說這是最好的處理方法。只有唐代,能接受李白這個狂人,也只有李白的狂放,能舉起詩歌的火炬,來照亮輝煌壯麗的唐代文明。

  李白一路向前,來到洛陽,再這里遇見了杜甫。比李白小十二歲的杜甫當(dāng)時三十三歲,兩人的交情自然是由詩人氣質(zhì)的相近而引發(fā)的,但杜甫對李白有晚輩對先輩的崇拜,加上為人比較忠實厚道,因此后來給李白寫了十二首情真意切的詩。

  “安史之亂”爆發(fā)后,李白正在廬山隱居。永王李嶙奉命征討叛賊,李白只知道為國家效力,就投在李嶙的帳下。他斗志昂揚的歌唱著:“三川北劣亂如麻,四海難笨似永嘉。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湖沙。”(《永王東巡歌》)他以為這回該輪到他大顯身手了。誰知李磷野心膨脹,不聽調(diào)遣,結(jié)果發(fā)生內(nèi)訌,被唐肅宗消滅。李白這一回可是真惹下彌天大禍了,在古代,像李白這樣在卷進爭奪皇室寶座的斗爭中失敗了,是必死無疑的。然而唐朝畢竟是唐朝,經(jīng)人營救,皇帝竟也沒有堅持要殺他,只判他永遠(yuǎn)流放,最后遇赦又不了了之。這也成了后世貶低李白的把柄。其實這件事什么也不說明,只說明他不懂政治。

  李白有一顆天真爛漫的赤子之心,無時無刻不用真情去擁抱生活,隨便遇上一個什么人,他就能坐下來與人對飲,歡快的唱著:兩人對飲山花開,一杯一杯復(fù)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山中與幽人對飲》)

  他喝的醉醺醺的,陶然自得的睡下了。望著敬亭山,他會象老朋友促膝談心一樣心緒悠然地吟誦著:“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凈亭山。”他能這么呆呆的坐著看山,象孩子一樣透著傻氣。他一路流浪來到安徽涇縣,在一個叫桃花潭的地方住了下來,村里有個叫汪倫的人常釀造美酒來招待他,臨別時他吟詩相贈送:“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聲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這就象老朋友分升時隨便說的話,一個名動中華的大詩人,竟然也沒有一點故弄姿態(tài)的矯飾,輕松自然,洋溢著深情。

  然而,李白又是個極為狂傲的詩人,自稱:“我本楚狂人,風(fēng)歌笑孔丘”(《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是自信的外現(xiàn),是對人格尊嚴(yán)的充分肯定,是對束縛人的社會習(xí)慣勢力的蔑視。他大聲疾呼:“黃金白壁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憶舊游寄譙君遠(yuǎn)參軍》),昂首天外,根本不屑以世俗的價值為標(biāo)準(zhǔn),“昔在長安醉花柳,五侯七貴同杯酒,氣岸遙凌豪士前,風(fēng)流肯落他人后”《長流夜郎贈辛判官》(,他是那樣不可一世,最可貴的,是他用時代的最強音,驚天地泣鬼神的吼出了一聲:“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游天姥吟留別》(

  這一聲吶喊,使千百年來被封建制度壓的喘不過氣來的人,不愿被踩進泥坑去有無力抗?fàn)幍娜?,敢悄悄的直一直腰,在心靈深出扶起最后的一絲人格尊嚴(yán),在無可奈何中聊堪自慰,找到一點心理平衡。

  他追求自由,追求理想,追求沒有被人的心智造成阻隔的天地,追求完美的不容有絲毫卑屈的人格,因而在他筆下,一切高山大川都像是他這種內(nèi)心世界的外化,他眼里的黃河,是“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他眼里的長江是“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云萬里動風(fēng)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廬山謠寄盧伺御虛舟》)。算不得多么高峻的天姥山,在他筆下卻是“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夢游天姥吟留別》)。未必真那么險峻的蜀道,竟是“噫吁噓,危呼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蜀道難》)。根本談不上壯觀的廬山瀑布,也是“飛流直下三百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望廬山瀑布》),總之,他處處都以自己吞吐宇宙的豪氣,賦予自然景物以崇高的審美價值。

  ??驼勫?,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誠。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zhuǎn)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螟。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顛。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fēng)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我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發(fā)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不得開心顏,(《夢游天姥吟錙別》);這里埋葬著李白(當(dāng)涂李白墓),埋葬著中國的詩魂。這顆永不降低身份,永不安于現(xiàn)狀,永不停止追求的巨星,終于在安徽當(dāng)涂這里隕落了。而據(jù)傳說,他是從采石磯這里的捉月臺為捉到月亮跳入長江而死的。我們寧愿相信這美麗的傳說。他乘著酒興,要把發(fā)光的生命交與浩闊的長江。站在這捉月臺上,以詩人的天真和狂放,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一次追求。于是他化成了朗朗的明月,滾滾的波濤,永遠(yuǎn)在中華大地上照耀著,奔流著。的明月,滾滾的波濤,永遠(yuǎn)在中華大地上照耀著,奔流著。的明月,滾滾的波濤,永遠(yuǎn)在中華大地上照耀著,奔流著。的明月,滾滾的波濤,永遠(yuǎn)在中華大地上照耀著,奔流著。

  的明月,滾滾的波濤,永遠(yuǎn)在中華大地上照耀著,奔流著。的明月,滾滾的波濤,永遠(yuǎn)在中華大地上照耀著,奔流著。的明月,滾滾的波濤,永遠(yuǎn)在中華大地上照耀著,奔流著。的明月,滾滾的波濤,永遠(yuǎn)在中華大地上照耀著,奔流著。
 
第九集千秋詩圣(上)
 
杜甫字子美,與李白同為唐代詩壇上的兩個巨人。唐代是中國農(nóng)業(yè)文明發(fā)展的頂峰,而盛唐又是唐代的尖頂。安史之亂是唐代由盛轉(zhuǎn)衰的分界線。因而也是中華農(nóng)業(yè)文明由盛轉(zhuǎn)衰的分界線。這條分界線,把這兩個巨人分隔在山頂?shù)膬蓚?cè):李白站在往上走的一側(cè),頭是仰著的??吹降氖菬o窮盡的藍(lán)天,悠悠的白云和翱翔的雄鷹,因而心胸開闊,歌聲豪放;杜甫站在往下走的一側(cè),頭是低著的,看到的是小徑的崎嶇,深溝得陰暗,因而憂心忡忡,歌聲凄苦。李白是盛唐氣象的標(biāo)志,盛唐過去以后,他就凝固成一座無法攀登的危峰,使后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及;杜甫是由盛唐轉(zhuǎn)入中唐的代表,他從忠君愛國的立場出發(fā),痛斥禍亂,關(guān)心人民,因而隨著封建秩序的日益強化,他成了后代詩人學(xué)習(xí)的楷模,成了我國古代影響最大的詩人。

  由于影響大,保存下來的有關(guān)他的古跡也就特別多。他出生在河南鞏縣,在這里度過青少年時期,于是這里有,杜甫的故里紀(jì)念館,三十五歲左右他到過長安謀求官職。曾“朝叩富兒門,幕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出潛杯心”(《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而一無所獲非常卑微地呆了十幾年,陜西長安縣于是有紀(jì)念他的杜工祠,安史之亂中,他逃往四川避難,路過甘肅成縣時,曾停留一段時間,于是這里也有一座紀(jì)念他的杜甫草堂,他在成都住了將進四年,這里紀(jì)念他的杜甫草堂是很具規(guī)模的,也是人所熟知的,五十七歲時他離開四川,經(jīng)湖北轉(zhuǎn)入湖南,兩年后死在這里,于是湖南平江縣這里有紀(jì)念他的杜甫墓。

  杜甫在唐代詩名并不大,根本無法和李白相比。五代時韋觳編選的《才調(diào)集》,選唐詩一千首,里面連杜甫的名字都沒有。可見在當(dāng)時,杜甫還談不上什么知名度。到封建秩序開始強化的宋代他才變的詩名赫赫,到明清時期,他才被尊為是圣。

  杜甫死后大約半個世紀(jì),中唐詩人元稹在一篇文章中說,杜甫“盡得古今之體勢,而蒹人人之所獨專”,“詩人已來,未有如子美者。是時山東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稱,時人謂之李杜”。可是杜甫能寫“大或千言,次猶數(shù)百”的排律,李白根本寫不出來(《唐檢校共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于是元稹認(rèn)為,李白雖然也寫詩,但根本無法與杜甫相比。元稹這篇文章,在唐代并沒有起多少作用。同時代的韓愈就認(rèn)為“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有自量”,堅決反對抬高杜甫,貶低李白。其實,韓愈不明白,元稹這樣驚世駭俗,真實的用意是要用他和白居易新題樂府詩擴大影響,要達(dá)到目的,自然最好是把他們敬佩的杜甫抬高;要把杜抬高;要把杜甫抬高,最有效的辦法,又莫過于編造歷史,說他生前就與李白平起平坐,而實際上李白根本無法和他相比。李白是太陽,知道他的人太多了?,F(xiàn)在說杜甫遠(yuǎn)遠(yuǎn)地超過他,還不使人大吃一驚。這個石破天驚的論斷,首先為歷史學(xué)家所接受?!杜f唐書》把元稹這些話全文寫進《杜甫傳》,《新唐書》也以此為基調(diào)。由于這一誤導(dǎo),加上從宋朝起杜甫的詩名又如日中天,后世就真以為他活著的時候就與李白并駕齊驅(qū)了。

  杜甫雖然只能算中唐詩人,他一生五十九歲,將近四分之三的時間是在盛唐度過的。盛唐既是出狂人的時代,他又和李白、高適和岑參這樣的狂人交往,也就不可能不染上幾分狂氣。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望岳》)

  睜大眼睛看鳥往泰山上飛,看著看著,覺得山上的云在胸中回蕩,使人有一種飄然高舉的感覺。于是決心要攀上山頂,去感受居高臨下欣賞風(fēng)景的快慰??匆娨黄ヲE馬,他立刻想到“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房兵曹胡馬》),騎到馬上去馳騁,建立轟轟烈烈的功業(yè)。早年的這些詩句,展示出他不平凡的氣度,表明他內(nèi)心充溢著盛唐的浪漫精神。所以盡管他的總體詩風(fēng)與盛唐大不相同,但與大歷時期的詩人也并不同調(diào),沒有那種走投無路的失落感和嘆老嗟卑的衰颯氣象。正因為這樣,所以他始終保持著正視現(xiàn)實的熱情和突入時代的勇氣。

  杜甫始終自以為是儒家的信徒。“儒冠多誤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乾坤一腐儒”(《江漢》),反復(fù)這樣強調(diào)。儒家主張“窮則獨善其身,達(dá)則兼善天下”。杜甫則更進一步,不光是不得志,甚至連吃飯都成問題了,他還大聲呵斥“獨使至尊憂社稷,諸君何以答升平!”(《諸將》),還在為皇帝擔(dān)憂。儒生時代是充滿使命感受和責(zé)任感的,時時都充滿憂患意識,杜甫就是這樣立身處世的,一輩子都被這種憂患意識驅(qū)趕得處于緊張狀態(tài)。他年輕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fēng)俗淳”(《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這是典型的儒家理想。

  在這一點上,他和李白大不相同。李白向往一鳴驚人,一飛沖天,從來不強調(diào)忠君,他渴望遇到明主,像劉備請諸葛亮那樣賞識他,經(jīng)他三言兩語一點撥就天下太平,就尊他為卿相。而他又特別講究功成身退,像戰(zhàn)國時期的魯仲連一樣,為人排憂解難而不要報酬。杜甫固然也夠不上政治家,但能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后己”,忠心耿耿為朝廷效力。

  “安史之亂”爆發(fā)時,杜甫已四十四歲。隨后在逃難中,他被叛軍捉住帶到已經(jīng)淪陷的長安??粗┏堑臍埰?,痛心疾首寫下了他的名篇: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春望》)。

  由于官小詩名也小,安祿山的部下沒有關(guān)押他,他就乘機逃出長安,到了風(fēng)翔找到了自作主張登上皇位的唐肅宗。肅宗為了獎賞他的忠心,封他為左拾遺。后世稱他為杜拾遺,就是這么來的。他不懂官場的厲害,只知道知無不言,結(jié)果上任不久就空間站被貶了官。由于俸祿太少,又當(dāng)戰(zhàn)亂,他干脆棄官,從此走上了日甚一日的苦難。也許真的詩是窮而后工吧,時代用冷酷的目光選中了杜甫,讓他受盡種種磨難,用枯瘦的手去蘸起人民像墨汁一樣的濃黑的悲哀,來記錄盛唐這個偉大的時代如何走向沒落。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備受后人賞愛,可是又有誰知道,那每一個字都是他眼中的淚,都是他心里的血,都是無可奈何的慘叫!后來他繞道甘肅成縣(成縣草堂)進入四川,一路上他聲酸詞苦地唱著:有客有客字子美,白頭亂發(fā)垂過耳,歲拾橡栗隨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中原無書歸不得,手腳凍皴皮肉死。嗚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風(fēng)為我從天來?。ā陡稍性⒕油瓤h作七歌》)

  他一路這樣吟唱著,終于來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資助下,他建起了這個草堂。“但有故人供祿米,余生此外更何求”(《江村》),他臉上終于閃起了一絲微笑。他被表薦為檢校工部員外郎,因此后世也稱他為杜工部。他心情輕快地唱著“好雨知時節(jié),當(dāng)春乃發(fā)生,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xì)無聲”(《春夜喜雨》)。

  可是好景不長,他的朋友死了,他又失去了依靠。以后,他還在四川流落了幾年,才終于由湖北轉(zhuǎn)入湖南。路過岳陽樓時,寫下了這樣一首詩: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淚流。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整個江南地區(qū)被洞庭湖分割在東南兩側(cè),無垠的天空也在湖面上漂浮著,這時杜甫已經(jīng)五十七歲,離去世只有兩年了。要不是有文獻(xiàn)資料為證,誰敢相信如此氣魄雄渾的詩句,竟是個多病的老人寫下的。

  公元八世紀(jì)七十年代的第一年,杜甫五十九歲時,終因貧病交加,死在湘江上的一條小船上。一個對中國詩歌有過重大影響的詩人,就這樣凄涼地消失了。沒有人為他送葬,沒有人為他默哀,只有滔滔的江水永遠(yuǎn)鳴奏著他詩中訴不盡的悲憤。
 

第十集千秋詩圣(下)

 

在古代,忠君也就是愛國,而忠君愛國,就要關(guān)心人民疾苦。杜甫的忠君愛國是真心實意的。他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葵藿傾太陽,物性固難奪(《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家》)聲明,再怎么窮途潦倒也要為百姓的疾苦呼吁,也要像葵花向陽一樣忠于唐王朝。他一生,踏踏實實就是這么實踐的。

  《兵車行》是給杜甫后期詩作定基調(diào)的作品。唐玄宗天寶年間,即八世紀(jì)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中期,維持著表面繁榮的唐王朝,已經(jīng)危機四伏,統(tǒng)治者都視若無睹,還在對土蕃進行戰(zhàn)爭。這首詩就是寫對西北邊境用兵給老百姓帶來的痛苦。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

  塵土飛揚,哭聲震天,爺娘妻子走相送,壯丁被征發(fā)到西北邊境去送死,這是多么驚心動魄的慘景呢!詩人還用鏡頭切換的手法,把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與千村萬落生荊杞,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疊印在一起,有強烈的對比來加強刺激效果,在小農(nóng)社會里,從來都是重男輕女,詩人卻得出了完全相么的結(jié)論: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兒子是養(yǎng)老送終的依靠,現(xiàn)在都戰(zhàn)死了,自然還不如生女孩子好,嫁在近處總算還有個指望的。對農(nóng)民來說,還有什么比這更悲慘的。

  在安史這亂和以后的幾年混戰(zhàn)中,杜甫描繪了一幅幅老百姓求生無望求死無門的悲慘圖像,使后世能如見如聞地了解到,公元八世紀(jì)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末,老百姓是怎樣在水深火熱中翻滾,怎樣命賤得跟螞蟻一樣,默無聲息地載入死亡。像著名的《石壕吏》,寫了詩人暮投石壕村,正碰上有吏夜捉人去充當(dāng)夫子。結(jié)果老翁逾墻走,總算逃脫了,剩下老婦人硬著頭皮出來應(yīng)付。老婦人說,她三個兒子都當(dāng)兵去了。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zhàn)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三個在前線打仗的兒子戰(zhàn)死了兩個,家里只剩下老兩口,一個沒一條完整的裙子而不敢出來見人的兒媳和一個吃奶的孫子。一家人活到了這份兒上,已經(jīng)是夠悲慘的了,可是來捉人的公差還不依不饒,非要帶人去交差不可。萬般無奈,逼得老婦人只好跟著走,到前線去給軍隊做飯。于是這一家人經(jīng)歷了一次生離死別。在被戰(zhàn)爭剿滅了溫情的歲月里,一切無法躲避的災(zāi)禍,就都會氣勢洶洶地降臨到弱者的頭上。清代詩人袁枚痛苦地喊道:莫唱當(dāng)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石壕村里夫妻別,淚比長生殿上多!多少人在為唐玄宗和楊貴妃的生離死別灑下同情的淚水時,杜甫卻看到了石壕村里這對老夫妻的生離死別。他們不善于吐露無法承受的悲哀,只會默默地哭泣。因為他們是弱者。

  如今成都這里的杜甫草堂何等氣派!可是一千二百多年前,杜甫住在這里時,只是一棟茅屋,那才是真正的草堂。八月秋高風(fēng)怒的號,卷我屋上三重茅,這是他五十歲那年,一場大風(fēng)把他的茅室掀了頂。于是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失眠中他卻想到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土俱歡顏,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詩人總是這樣推己及人,使自己從來都被苦難壓扁的目光撐出一片樹蔭,苦苦地去為別人遮雨;直到自己走投無路了,杜甫還在《又呈吳朗》中寫到: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zhuǎn)須親。即防遠(yuǎn)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是真。已訴征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沾巾。

  這個無食無兒的婦人,到杜甫門前來打棗充饑,只是一個秋天的事,詩人竟把她記住了。第二年,詩人把這所房子借給一個吳姓親戚。還特意寫這首詩叮囑說:“‘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zhuǎn)須親。不為困窮寧沒辦法,這婦人可至于稀罕這幾個棗了子,正因為她心懷恐懼,因此來打棗時一定要盡可能對她和藹一些。你插上籬笆防止她來打棗,這豈不是算得太精細(xì)了!在這兵荒馬亂的年代里,誰不是連骨頭都被榨干了!還是多想想在苦難中掙扎的老百姓,待人多一分愛心吧!這首詩幾乎談不上什么技巧,純粹是一片真情。詩人用如此廣大的心胸去關(guān)懷最底層的窮人時,他自己也正是一個無靠的窮人。三年后就窮死在湘江上的一條船里。

  宋代大詩人蘇軾說,杜甫所以是詩人之首,就因為杜甫的確有濃厚的忠君愛國思想。這是符合封建社會的發(fā)展趨勢的,因而后人敢于去學(xué)他。另一方面,杜詩又特別經(jīng)得起琢磨,也使后人樂于去學(xué)他。他的祖父杜審言,是初唐著名詩人,這使他對詩歌有一種特殊的興趣,告訴兒子說詩是吾家事(《宗武生日》),簡直把詩當(dāng)成傳家的祖業(yè)。寫詩對杜甫來說,完全是一種生命的轉(zhuǎn)移和儲存方式,是使自己從苦難和卑微中跳出來的手段。他聲言語不驚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說明他寫詩是反復(fù)扒敲,反復(fù)錘煉的,由于駕御語言的能力高超,再加上精雕細(xì)琢,特別耐人尋味。尤其是他的律詩,幾乎每一個字都用的那么精當(dāng),叫人想不出還能用別的什么字來代替。比如:細(xì)草微風(fēng)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飄飄何所似,無地一沙鷗。

  詩中的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這字和字,就用得特別形象,特別有動勢。平野闊,天就顯得低,仿佛星星往下落了一段距離,反過來,由于有星星往下垂落的感覺,又會使人感到平野更加廣闊的印象。散亂得月影忽悠忽悠,又像是在推著江水前進,使人感到江水好像流得更急速了。這兩個字本來很普通,但用得恰到好處,這就使兩句詩一下變活了,有了更多的層次。杜甫這種駕御語言的本領(lǐng),使后人佩服的五體投地。

  杜甫的七律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境界雄闊,音調(diào)響亮。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登高》)

  后人認(rèn)為這是唐詩中最杰出的一首七律。不盡長江滾滾來,抽出來單看,也有點像李白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氣勢,但前面有無邊落木蕭蕭下,有一種蕭殺的氣象,是長江之水流得很艱難,就與李詩的意趣大不相同了。這首詩就像流過平原的江河低沉而寬廣,看似平緩卻有一股不可抵擋的沖力。

  最為難得的是,杜甫捧起時代的血淚,反復(fù)提煉,用沉重的筆觸寫出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世界上只要還有不合理的貧富對立,這兩句用紅寶石拼成的詩句,就將永遠(yuǎn)使人警聳!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国产又粗又长又大高潮视频| 欧美综合色婷婷欧美激情|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欧美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在线观看一区| 日本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不卡| 日韩不卡一区二区视频| 午夜日韩在线观看视频| 午夜亚洲少妇福利诱惑| 国产内射一级一片内射高清视频| 亚洲熟女熟妇乱色一区|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欧美乱妇日本乱码特黄大片| 午夜福利92在线观看| 国产剧情欧美日韩中文在线| 国内胖女人做爰视频有没有| 欧美韩日在线观看一区| 开心五月激情综合婷婷色| 色婷婷激情五月天丁香| 欧美乱妇日本乱码特黄大片| 欧美日韩人妻中文一区二区| 又黄又色又爽又免费的视频| 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免费看| 夜夜嗨激情五月天精品| 麻豆tv传媒在线观看| 日韩日韩日韩日韩在线| 国产人妻熟女高跟丝袜| 国产精品偷拍视频一区|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 五月天丁香亚洲综合网| 日韩欧美综合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日韩无套内射| 日韩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欧洲亚洲精品自拍偷拍| 欧美日不卡无在线一区| 亚洲av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三区| 色综合伊人天天综合网中文| 免费国产成人性生活生活片| 欧美午夜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