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成功復習法”,是指在歷史復習中,能有效地鼓勵、引導和促進學生成功地掌握歷史知識和提高應用能力的教學方法。
我從1981年起擔任高中歷史教學及高考復習指導工作。雖然我區(qū)普通高中錄取分數(shù)線較低,學生學習基礎較差,但是在我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成功復習法”之后,所執(zhí)教的歷屆高一會考和高三文科高考成績經(jīng)常在全區(qū)普通中學中名列前茅。
一、鼓勵學生獲得“成功”
不論是重點高中還是普通高中,學生在學習基礎、智力、能力和心理素質(zhì)等各方面的個體差異都是客觀存在的。不同層次的學生要獲得在各自基礎上的最大限度的提高,我認為起決定性作用的就是教師有沒有鼓勵學生去獲得“成功”的教育藝術修養(yǎng),積極地為每一位學生創(chuàng)設走向“成功”的條件。
復習期間的每一次測驗或考查之后,教師哪怕只用一句很平常的鼓勵、一次偶遇時的提醒、一個信任贊許的眼神、一種表示肯定的手勢,都會撞擊學生的心靈,使他們產(chǎn)生心理沖動,燃起強烈的求知欲,從而奠定“成功復習”的基石。對學生經(jīng)常不斷地鼓勵,是我指導每一屆學生獲得“成功”的法寶。
我把鼓勵學生獲得成功作為提高復習效率的“感情投資”,有些同事稱我為“重視復習中的非智力因素的開發(fā)”。學生非智力因素的調(diào)動在于教師有效的外因作用——情感的啟動。當他們深切地感受到教師的真情和苦心后,都會自覺地、主動地和創(chuàng)造性地投入到學習中。教師的鼓勵是學生復習“成功”的奠基石和驅(qū)動器。
鼓勵學生獲得“成功”的重點,應放在中等偏下特別是“滯后”的學生身上,因為他們是“沙場”的常敗者,應該采用哪些方式有效地幫助他們呢?我的做法是:
1.承認“撲救”的成績,促其“亡羊補牢”。
即不以一次練習、一次測驗或一次考試成績的高低來評定學生知識與能力掌握的程度,允許學生“失敗”,并給予補救的機會。同時,教育他們懂得“亡羊補牢,猶未為晚”的道理,當然也督促他們要養(yǎng)成“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爭取早日“成功”。
2.采用“以退為進”,實行“暗示鼓勵”。
在會考、高考復習的緊張階段,各門學科的學習任務都比較重,有相當部分學生難免對某幾次歷史的階段練習或測試,因為其他學科的復習“撞車”而準備不足。在了解到有1/3以上的學生答卷有困難時,教師應該考慮將考查推遲,給學生增加一兩天復習的時間。學生會因此感到老師通情達理,他們會安排時間盡快地補上拉下的復習內(nèi)容。這種以退為進的做法可稱作“暗示鼓勵法”,以教師暫時的“退讓”使學生重視本次考查,通過努力后最終達到完全“成功”的目的。
3.嚴肅批評“惰性”,激勵“滯后”躍進。
在任何一所學校里都有一部分惰性嚴重、習慣很差的學生,他們想學好歷史,但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缺乏勤學的毅力。對這些學生教師應當進行嚴肅的批評教育,講明學習歷史的重要意義,激發(fā)他們參與競爭,并安排一些時間進行輔導和自我鞏固。在補測“成功”后,可給予表揚,激勵他們克服隋性,快速躍進,跟上全班的學習進度。
教師善意的寬容、督促、批評和勉勵,會使那些暫時失敗的學生產(chǎn)生心靈的感應,他們會認真投入補救的復習中,自覺地走向“成功”。而這些學生的“成功”又將有力地推動“中上學生”特別是優(yōu)良學生的學習,在不長的時間內(nèi)形成你追我趕的“良性循環(huán)”。
二、引導學生獲得“成功”
復習課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把復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教師的“主導”作用是指導學生掌握復習鞏固的“學法”。如何指導學生掌握復習的“學法”,主動走向“成功”呢?我的做法是:
第一,要求學生明確《考試說明》的考查目標,即了解高考的知識范圍、考試的方式、能力要求、基本題型。
第二,要求學生制訂復習計劃。根據(jù)教師對復習安排的總體設想,參與三輪復習計劃的制訂,明了每一輪的時間和基本要求。第一輪復習占總時間的2/3左右,以充足的時間打下扎實的基礎。要求在通讀每一單元史實后,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通過“過關”測試培養(yǎng)基本能力。讓學生在“民主協(xié)商”之后,把每個單元的復習進度標在課本目錄上。第一輪復習圓滿完成后,制訂第二輪復習計劃。第二輪占剩余時間的2/3左右,通常按冊劃分,要求學生進一步掌握基礎知識和提高基本能力,對涉及到的歷史發(fā)展基本規(guī)律、主要線索、重點概念要全面掌握,并把測試周次標在課本封面上。第三輪復習一般剩余3周左右時間,要求學生分“中國史”、“世界史”和“中外聯(lián)系”三個階段進行,通過快速通讀以加深基礎史實印象,通過典型題分析和訓練以提高審答題能力,安排兩次模擬考試以進行高考臨場適應能力訓練。人人參與制訂計劃利于學生控制自己的學習行為,養(yǎng)成按計劃復習的習慣,培養(yǎng)自律、自強的良好素質(zhì)。
第三、教會學生進行歷史復習的基本方法。主要方法有:識記史實、整理線索、把握重點、概念簡化、知識歸類、鑒別詮釋、分析綜合、評價論證等等。這些方法在以往的教學中大多已作過示范和訓練,在高考復習階段,為照顧到全體學生必須再一一“過堂”,讓他們切實掌握。在復習過程中,對每種方法都作2至3次示范,讓學生掌握運用的一般要求,然后安排實踐,使每個人都能熟練運用。
如“識記史實”,要求學生學會“綱要信號識記法”,對考試目標中的每一個史實在理解的基礎上,強記簡要的“綱要”和“信號點”,大量且有效地進行基本史實的記憶積累。例如“鴉片戰(zhàn)爭的影響”部分,有5個自然段,6I2個字,我在示范中將其分解為“社會性質(zhì)”、“主要矛盾”、“革命任務”、“新的思潮”4條綱要,并抽出課文中的關鍵詞語組成29個信號點。
以4條綱要、29個信號點(共81個字)的簡化形式強記鴉片戰(zhàn)爭的影響,幾乎所有學生都感到是輕而易舉之事。經(jīng)過兩三次理綱、定點示范指導以后,學生都能運用這種識記史實的簡便方法;又經(jīng)三五次自我訓練后,會應用自如,學習負擔明顯減輕。
又如學生最感困難的“評價論證”。我要求學生掌握在問答題或材料解析題中常用的評價論證的理論觀點、思維方法和解題步驟,化難為易,由模仿到創(chuàng)新。學生須掌握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有:共性與個性、量變與質(zhì)變、形式與內(nèi)容、現(xiàn)象與本質(zhì)、局部與全部、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原因與結(jié)果、繼承與發(fā)展等。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有: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生產(chǎn)力與生產(chǎn)關系、經(jīng)濟基礎與上層建筑、階級(階層)與國家、人民群眾與個人、民族與民族關系、改良改革與革命等。
我指導學生解答評價論證題的思路是:以鮮明準確的觀點,從歷史事實出發(fā),歷史地、全面地和從發(fā)展的角度去分析解剖歷史現(xiàn)象、事件或人物,歸納出符合歷史真實的結(jié)淪。
我教給學生解題的一般步驟是;(1)讀懂問題或所給材料,把握應答內(nèi)容;(2)寫出問題或材料中提煉的觀點,表明自己肯定或否定的態(tài)度;(3)圍繞問題或材料評價論證的要求,聯(lián)想課本中所學的史實,解釋闡發(fā)相關內(nèi)容;(4)運用正確的理論觀點從背景、實質(zhì)、影響等方面進行評價論證,不必拘泥課本,重在言之成理;(5)一兩句小結(jié),照應開頭。
我先作兩次示范,然后找出相仿的兩題讓學生模仿練習,并作一些糾錯補全,此后逢有可做之題,即讓學生作口頭或書面練習,數(shù)次之后,學生便掌握自如。
第四,采用課內(nèi)外同步、分段漸進式復習課型。為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復習時間,提高學習的效率,我通常采用全程監(jiān)控學生學習行為的“成功”復習課型——把課堂教學與課外自學同步進行,但各有側(cè)重的分段漸進式。這樣,將課內(nèi)外的復習行為有機結(jié)合起來,循序漸進,階段目標明確可行,達到“成功”難度不大,同時大大減輕學生作業(yè)(特別是書面作業(yè))負擔。
這種課型流程通常如下(兩課時加課外):
1.測試上節(jié)課復習內(nèi)容,了解教學內(nèi)容掌握情況。
2.復習新內(nèi)容。
(1)提出本節(jié)課復習的范圍、目標,布置學生翻閱課本相關內(nèi)容,整理歷史發(fā)展的基本線索,瀏覽所有知識點,概括主要的歷史概念。
(2)學生根據(jù)要求自學,教師板書線索提示。
(3)以學生為主整理本節(jié)復習內(nèi)容的基本線索,明確應作記憶的知識點,概括重點歷史概念。
(4)對本課知識進行短時強記。一般采用統(tǒng)翻兩遍進行掃描式瞬時強記辦法,爭取對所有的復習目標留下印象。
(5)出示典型習題,讓學生思考后討論。教師適當提示或補充,指出學生思考中容易忽視的地方,注意引導學生進行發(fā)散性、創(chuàng)造性思維。
(6)學生將較復雜的習題解答思路或要點記錄下來,已掌握的可不記。
3.布置課外復習,鞏固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
4.學生在課外進行復習鞏固,以記憶基礎知識及其內(nèi)在聯(lián)系為主,回憶比較復雜的習題解答思路為輔(無書面作業(yè)要求),為下一課的測試作好準備。
5.教師在課外將上節(jié)課未“過關”者的名單公布,給一定的復習時間,定時作“補救”。
從上述流程可以看出其特點:抓住基礎,培養(yǎng)能力,教師引導,學生學得主動,人人可望“成功”。
三、推動學生獲得“成功”
要讓學生穩(wěn)步地達到考試目標,最終還是取決于教師能否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推動學生獲得“成功”。我在三輪復習輔導過程中,配合整體計劃,采用“三步過三關”、“三精求三實”的措施,有力地推動學生成功地攀登“高峰”,高效地完成復習任務。
“三步過三關”;
第一步,“小步”通過基礎史實的理解記憶關。
高考歷史復習有其學科的特殊性,在當前全閉卷考試的形式下,采取有效措施幫助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史實,是十分必要的。記憶方法很多,在此不一一列舉。
我采用按單元分步漸進的理解識記辦法,實施“小步子、快節(jié)奏、段段清”的措施,讓學生打下扎實的基礎。由于每個單元內(nèi)容較少,線索不繁,理解識記的難度小,大家都有信心和能力去掌握。
第二步,“中步”過好基本能力訓練關。
在第二輪復習過程中,分中國古代史、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和社會主義革命時期、世界近代史、世界現(xiàn)代史五部分,訓練學生對每個時期史實的詮釋、歸納、分析和評述等基本能力。每種能力題的訓練,都采用教師示范解答典型例題,學生集體討論解決兩題,個人獨立完成兩題,失分多者增做一二道補救題的辦法。這一步能力要求的標準略高于第一輪復習,練習難度適中,教學進度適中。這一步因涉及的知識面較廣,尤其是縱橫歸納、歸類綜合等能力的訓練,利于反復鞏固基礎知識。所以,教師必須牢牢把關,督促每一位同學,將“雙基”落到實處。
第三步,“大步”跨躍綜合能力提高關。
這一步是在第二輪復習的“中步”過關之后跨出,并穿插在第三輪復習時作強化過關訓練??蛇M行有一定深、廣、難度的大跨度綜合性問答題、材料分析題、評價論證題的解題能力訓練,推動學生跨躍綜合能力提高關。我的做法是:分題型逐步過關,每種題型以一兩節(jié)課解決。由教師選擇一個典型例題,示范審答題過程;讓學生思考并集體討論解答兩個習題,然后作扼要的書面記錄;布置兩個習題,規(guī)定學生獨立書面完成,答不好的給予補救練習指導。經(jīng)過兩輪復習中的反復過關,大多數(shù)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評價論證能力都會大大提高。
“三精求三實”:
這是貫穿于復習全過程的基本原則,要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精講”、“精選”、“精練”,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卓有成效地提高復習的實際效率。
“精講”求實效——復習課的講解必須思路清晰、重點突出、精當扼要,最忌詳盡繁復、面面俱到。我認為主要應講清楚各歷史時期的階段特征、基本線索、重點史實,以及高考主要題型及典型例題、答題思路和技巧等等。但講時必須語言不繁、語速不快,讓學生句句入耳,語言精煉定能印象深刻。精講之后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去領悟、記憶和練習,實效會更好。
“精選”求實效——高考復習練習題必須精選。在新舊教材交替階段,各種復習題集、測試卷、交流卷俯拾皆是,若不精選,必然把學生推入“題海”。為求實效,我采取的原則是:篩選好題,適當修改;自己命題,力求典型;交換角度,減少重復。凡是到手的習題都要經(jīng)過精心篩選,寧少毋濫?;A訓練題和大部分能力訓練題力求變換角度或題型,使每個知識點或史論都有兩次以上的做題機會,以切實有效地鞏固基礎知識和提高基本能力。由于習題典型,因此題量大為減少,學生可以把大部分時間用于自學,而典型題的練習經(jīng)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和答題訓練,學生印象較深,實效更明顯。
“精練”求實效——這是針對考前的“課海”而言,以求解放學生,解放老師。“天天幾張卷,做得人疲倦,自學無時間,高分都無緣。”學生的牢騷反映出教師教學上的弊端??记罢n多,不能課課以練為主,即使是課外作業(yè)也不能以練為主,必然堅持“精練”,讓學生把精力集中在反復鞏固基礎知識和提高基本能力方面。在復習的后階段,更應留有時間讓學生加強薄弱環(huán)節(jié)的補習。
“精練”的重點應放在有一定難度的考查綜合性能力題上,如對課外相關歷史材料的解釋、整理和提煉題,揭示歷史現(xiàn)象或歷史材料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或本質(zhì)特征題,比較歷史史實的異同點并得出正確結(jié)論題,評價論證史實題等等。通過典型引路、自我練習,使學生把握解題的一般規(guī)律,提高靈活運用史實、史論的能力。
以“成功復習法”進行復習指導,是我16年高中教學屢獲“成功”的經(jīng)驗,實踐證明它對全面提高歷史教學質(zhì)量和提高學生的思想、能力素質(zhì)有著普遍的使用價值。但由于受到高校招生數(shù)量少和歷史教材、考試形式的限制,有些方面仍難以完全擺脫“應試”的影響。我想,隨著課程、教材、教法與測試等方面改革的深入,素質(zhì)教育思想必然能在高考歷史復習和高考中得全面的體現(xiàn),本文中涉及的“缺點”也定可以因此而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