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study on functional restoration of the penis with large partial defect
蔡志明 朱輝 龍云 宋博 張蒂榮 馬雅 龍道疇
摘 要:目的:探討陰莖大部分缺損的有效修復方法.方法:通過尸體解剖,了解陰莖懸韌帶的厚度、陰莖腳剝離長度與穩(wěn)定性的關系.通過超聲影像了解正常人陰莖根部血管走向以及陰莖深動脈進入海綿體的長度.對40例陰莖短小病例行擴大的陰莖海綿體延伸術、龜頭和冠狀溝塑形術.修復術中通過離斷陰莖淺、深懸韌帶,并繼續(xù)分離部分海綿體腳,使原固定于恥骨下支的陰莖海綿體充分分離,以使陰莖更為延伸;用含血運的脂肪瓣填塞恥骨前間隙,保證術后遠期陰莖的有效長度;選用合適的帶血管蒂皮瓣轉移覆蓋海綿體,塑造更為逼真的龜頭和冠狀溝樣外形.陰莖修復術后取材移植皮瓣全層皮膚,分別進行光鏡、免疫組化、透射電鏡和掃描電鏡檢測,觀察皮膚神經再生情況;通過感覺功能的檢測了解陰莖感覺功能恢復情況;采用夜間陰莖勃起測定系統(tǒng)檢測修復陰莖勃起功能.結果:經30例60側尸體解剖發(fā)現(xiàn),陰莖淺懸韌帶前緣至陰莖深懸韌帶后緣平均7.66 cm.放射影像學造影顯示陰莖海綿體在恥骨聯(lián)合下份分開,兩側海綿體腳分別附著于恥骨下支,末端達恥骨下支中份.超聲影像學檢測14例正常健康男性,顯示陰莖根部至陰莖深動脈進入海綿體處的長度平均6.6 cm.臨床修復陰莖40例,術前殘留陰莖常態(tài)下長度0.5~4.0 cm,勃起時長度2.0~6.0 cm;術后常態(tài)下長度5.0~8.5 cm,勃起時長度增至7.0~12.5 cm.隨訪1年以上28例,已婚23例,性生活基本滿意,已育18例.移植部位的皮膚經光鏡、免疫組化標記、透射電鏡和掃描電鏡檢測,均可見再生的神經纖維束及相關組織.陰莖感覺功能基本恢復.勃起功能測定與正常人相同.結論:對陰莖局部解剖學調查、放射和超聲影像學檢測、修復陰莖皮膚感覺和勃起功能的檢測結果,彌補了陰莖修復術實驗研究的不足,為繼續(xù)開展陰莖修復術及相關研究提供了有價值的資料.用本法修復之陰莖不但在長度和形態(tài)上已接近正常,且具備良好的感覺與勃起功能,可部分替代傳統(tǒng)的陰莖修復術,是修復陰莖不完全缺損較為理想的方法. 關鍵詞:陰莖;修復外科手術;創(chuàng)傷和損傷 分類號:R69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67X(2004)06-0587-04
|